峇里虎,世界上體型最小的老虎,成年個體體長僅有一米左右,原本是印尼熱帶雨林中的頂尖掠食者,而當人類入侵之後峇里虎卻成為人們搶下的獵物,在1937年就因為被捕殺而滅絕了。如今我們只有在博物館中才可能見到峇里虎。
開普獅,近代滅絕的獅子亞種之一,曾經生存在地球最南端的獅子。身軀巨大,全長在三米以上。由於開普獅分布範圍較小,數量稀少加之常年遭受人為捕殺,導致開普獅還沒能進入20世紀便走向滅絕,也成為現代第一個走向滅絕的現代獅子。
袋狼,曾經是澳大利亞本土最大的有袋肉食性動物,有著數百萬年的生存歷史,卻因為人類活動導致的環境惡化以及捕殺捕獵行為致使其走向滅絕,據相關資料記載,世界上最後一隻袋狼於上世紀三十年代被人囚禁於動物園中卻因認為疏忽而使其曝曬而亡,現如今,有關生物學家期望能夠藉助克隆技術令這種史前動物重新「復活」。
大海雀,一種不具備飛行能力的水生鳥類,被人稱之為北極的企鵝。這種獨特的鳥類,已經因為人類的大量捕殺而與1844年走向滅絕。雖然世界多個地區都有大海雀的相關遺骸,但保存完好的完整骨架卻屈指可數。
斑驢,近代滅絕的珍惜馬科動物,原本大量生存在非洲地區,其體表前半驅為黑白相間的條紋,後半身則與普通的馬沒什麼區別。在十九世紀末期就因為殖民者的大肆捕殺而走向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