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順豐和吳遐雙雙在聯合國獲得國際大獎

2020-12-07 華夏經緯網

  社創之星發布「社創4.0」計劃

  攝影:詹澤湖 班傑明

  人類文明已經進入了數字時代,存在兩個空間,一個物理空間,一個虛擬空間,越來越多的工作、生活、學習、審美等正在搬入虛擬空間,這對我們的未來將帶來什麼影響? 2019年,中國網際網路將進入5G時代,當人類和機器人共存時,我們人類將何去何從?關注人類命運共同體可持續發展問題,創造新的文明躍遷是每位地球公民的責任。

  科技給未來帶來了很多期許。虛擬實境在六覺感官模擬實現了現實和虛擬之間的無縫穿越,模糊了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的界限;人類替身機器人讓阿凡達不再停留在電影裡,而是為人類在空間瞬間穿越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福音;人類數位化身建立起新的「永生系統」,千百年後的後輩能親臨其境和先祖們共存互動。

  古琴的「九德」維度:奇、古、潤、透、靜、 圓、清、勻、芳等通過現代聲學、頻譜呈現出來,促進了「傳統」和「現代」兩種「神經元」的連接,用一種更貼近年輕人的方式,演奏年輕人喜歡的音樂,讓古老文化藝術煥發了新的生命力。

  以上兩個項目的帶頭人,正是中國社創之星秘書處首次推薦給聯合國全球社會企業責任峰會的社會創業家彭順豐和吳遐。

  

  8月22日,聯合國NGO大會上,彭順豐和吳遐的項目獲得聯合國NGO主席布魯斯等國際友人的多方青睞並登上了《Chinadaily(中國日報)》海外版縱橫美國頭條

  2018年10月30日,由聯合國非營利組織/新聞部執行委員會、全球企業社會責任基金會和WGCA沃優聯盟共同主辦的全球企業社會責任峰會在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召開,來自聯合國、非營利組織和企業界的近百名代表就世界各國企業如何依據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承擔社會責任進行了交流與經驗分享。來自中國的企業家代表在會議上分別講述了中國企業在促進青年創業、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促進目標實現的夥伴關係、健康生活方式、建設可持續發展社區等方面卓有建樹的「新時代中國創新故事」。

  

  在這次峰會上,三家主辦機構共同發起了《社會影響力創業行動》、《全球可持續發展教育行動》、《全球影響力投資行動》三項聯合行動宣言,與會者一致達成「將企業社會責任納入核心業務戰略,加速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共識,誓言共同參與以綜合方式解決社會、經濟和環境三個維度的發展問題,協助世界各國的合作夥伴走向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社會影響力創業行動》聯合發起方優客工場、社創之星和中國萬企等機構,將會在豐富與優化創業生態的進程中注重融入更多社會責任、凝聚創新動能、建立全球視野,引領創業群體構建可持續發展的企業價值觀;《全球可持續發展教育行動》聯合發起方埃爾卡拉基金會、ChildWise國際、艾兒思兒童國際教育集團、美中經濟學社、星心橋(北京)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等機構,將在美國CDA早教師資培訓認證、大學由你(YOUniversity)、SDG青少年社會實踐等教育項目中納入兒童與青少年可持續成長與職業發展創新服務理念與實踐;《全球影響力投資行動》聯合發起方遠大美國、鏈得得(ChainDD)、千秋動能(北京)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美國中睿集團等機構,將會深度挖掘與傳播影響力投資理念,促進企業公益事業與品牌跨文化傳播,創建新時代全球化資本流動與生產服務鏈條中的價值網絡。

  這次峰會同時表彰了致力於可持續發展目標的企業、企業家和非營利組織。

  2015年度「社創之星」獲得者——大西洲跨界創新機構創始人&總裁彭順豐,天一琴茶聯合創始人、HiDii國風創始人兼CEO吳遐,代表社創之星在峰會上分別做《讓生命在虛擬世界中永生——致敬生命人類數位化身計劃》、《科技創新帶動傳承—為古老文化尋找新的生命力》的發言,彭順豐獲得社會影響力領袖獎,吳遐獲得青年領袖獎。這也是社創之星大賽自2012年啟動以來,首度有「星星」在國際上拿到大獎。

  

  美國前國家橄欖球聯盟(NFL)管理理事會主席、體育金融界知名人士查爾斯 沙利文為彭順豐頒獎

  

  聯合國青年全球領導力基金會(YGLF,聯合國學術影響力、聯合國非營利組織教育委員會成員)主席林達 斯蒂爾曼博士為吳遐頒獎

  全球企業社會責任基金會(「GCSRF」)理事長趙兢,在評價這兩位關注網際網路5G時代社會創新的獲獎者時說: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需要我們重新審視發展模式,審視每個人的內心。未來商業源動力將基於人類善與愛的生發,通過虛擬世界等前瞻技術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而不是反其道行之。這兩位獲獎者身上,體現出對人類文明傳承與發展至善之境孜孜不倦的追求,在科技和人文兩個維度都代表了人類新文明的前進方向,是未來社會的引領者。

  

  全球企業社會責任基金會(「GCSRF」)理事長趙兢

  本次聯合國社會責任峰會上,社創之星與全球企業社會責任基金會(「GCSRF」)還共同發布了《中國社創4.0計劃》。

  

  全球企業社會責任基金會(「GCSRF」)致力於建立一個以傳播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為核心的全球化平臺。促進全球範圍內的企業和機構將SDGs目標納入其核心商業戰略中,推動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改善全人類社會福祉。GCSRF三個主要的工作領域包括:教育培訓、CSR項目和影響力投資。

  社創之星作為一家中國的社會企業,致力於做新生社會創業的催化劑,是一個激勵社會創業、發現創業者生命意義和社會價值、營造更利於社會創業生態環境的平臺。2012年由恩派和友成基金會發起,也得到了搜狐、劍南春、瑞星國際、敦和慈善基金會等多家企業和慈善機構的大力支持。長期支持社創之星的搜狐公司表示希望能在技術層面和平臺資源層面,為草根創業者們提供有力的幫助和支持,讓社創企業能夠更好地實現社會價值,幫助他們成為社會創業領域模式或實踐的引領者,促進社會共享價值最大化,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實現聯合國SDGs可持續目標添磚獻瓦。

  此次兩家機構共同發布的《中國社創4.0計劃》,旨在鼓勵更多中國社會創業家與聯合國等國際舞臺接觸,為他們提供一個展現其解決社會棘手問題的創新能力和分享他們願景、使命的全球舞臺。它將聚焦於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智慧文明,希望人類不再有貧困、殘疾,不再有教育不公,不再有汙染的水源和空氣……希望老有所安、幼有所教、壯有所為,人們安居樂業,幸福安康,世界和平。

  回溯人類社會的發展,農耕文明將人類帶出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工業文明極大的提高了生產力,創造出人類社會豐厚的物質財富,推動了人口急劇增長;信息文明帶動了知識普惠釋放出人的智力潛能,即將把人類從束縛了幾千年的勞作中解放出來,大大縮短了人類文明進化時間。如果從社會創新邏輯去劃分這幾個文明進程,不妨把農耕文明看做社創1.0,工業文明看做社創2.0,信息文明看做社創3.0。那麼,下一階段的智慧文明我們可以稱之為社創4.0時代。

  聯合國制定的全球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是針對當前世界普遍存在的問題而設立。這些人類社會面臨的共性問題,其實是時代發展產生出來的不對稱性、複雜性和不確定性挑戰。

  

  對此,社創之星執行秘書長陳迎煒表示:在新文明之前,人類其實還沒找到什麼是自己可以做得最好、應該是人類最本質需要去做的東西。這需要人類社會面對新文明生發出更高維的理論思想。《社創4.0計劃》的推出,實際上是要站在更高維的智慧文明思想體系中,去尋找現階段人類發展衍生問題的解決之道,去探索未來智慧文明下人類生活的普適意義,通過生命價值重構社會價值,引領社會和人類可持續發展,讓更多的良善資本能流向這個決定我們未來文明的方向。

  

  原易趣網創始人、經緯中國創始合伙人邵亦波曾在接受媒體時公開表示,面對人類各種各樣的苦難:貧困、疾病、汙染、不安全的食品、內心的空虛等等,這些苦難並不是因為我們沒有足夠的資金去解決,恰恰相反我們現有的經濟體系和商業模式往往在滿足人們需求的同時卻更容易導致更多的苦難出現,商業的意願並沒有在消減這些苦難和障礙。

  在中國致力於推動社會價值投資的友成基金會秘書長零慧表示,具有社會責任擔當的良善資本在當今社會特別珍貴,友成希望聯合更多國內外社會價值投資發現、培育和投資更多像彭順豐、吳遐等這樣的社創之星,為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貢獻力量。

  據了解,除了社會影響力領袖獎和全球青年領袖獎外,此次峰會還頒發了企業社會責任獎和影響力投資創新獎,以表彰致力於讓世界變得更智能、更安全和更健康;提高企業多樣性、組織透明度,讓公共衛生和教育發展更可持續等相關領域的企業家、企業和非營利組織,讓資本流向更善的組織並獲取良性循環的社會價值投資機構。

  全球企業社會責任峰會在聯合國舉辦之際,正值全球可持續發展面臨諸多挑戰的關鍵時刻。在這次峰會上,聯合國商務理事會前副主席、中華文化基金會主席約翰·艾倫,聯合國青年全球領導力基金會(YGLF,聯合國學術影響力、聯合國非營利組織教育委員會成員)主席林達?斯蒂爾曼博士,芝加哥大學教授懷特·霍普金斯(Dwight N. Hopkins),美國前國家橄欖球聯盟(NFL)管理理事會主席、體育金融界知名人士查爾斯·沙利文,中國投資集團董事長哈裡·愛德森等嘉賓分別進行了主題發言並頒獎。聯合國非營利組織委員會主席布魯斯·諾茨在事先提交的視頻發言中表示,「可持續發展是一項馬拉松而不是短跑衝刺。希望今天的活動能成為我們千裡之行的第一步。」與會者認為,經濟全球化遭遇波折,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明顯抬頭,地緣政治熱點、恐怖主義此起彼伏,既有國際秩序和多邊貿易體制受到嚴重衝擊,都對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構成不利影響,開放合作與封閉對抗的較量關乎人類前途與未來。

  社創之星聯合國大獎獲獎者介紹

  彭順豐

  

  2013年創立大西洲控股Daschow Holding,先後投資並運營大西洲科技Daschow Tech.、「黑客帝國」無縫穿越實驗室和R?(VR/AR/ER)研究所、「致敬生命」人類數位化身公益機構,致力於第三代沉浸式網際網路/生命大數據/VR虛擬實境基礎研發,掌握了人類可生活其中的虛擬世界系統性核心科技和專利體系,旗下形成VR2B虛擬實境產業應用、代號「創世紀Ⅱ」阿凡達人類替身機器人、人類數位化身項目三個業務板塊,應用在旅遊、網際網路、能源、教育、零售、展覽、演藝、金融、藝術等領域。大西洲實現了現實和虛擬之間的無縫穿越;人類替身機器人像阿凡達一樣實現空間穿越;人類數位化身項目建立了一種全新的數位化生存的翻蓋,實現人類在虛擬世界的「永生」。

  吳遐

  

  師承中國著名的歷史學、哲學、佛學教授魏承思,以及中國浙派古琴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鄭雲飛,曾任中國古琴研究會副會長,中歐商學院古琴客座教授,中國浙江省創協國風IP數字中心主任,中國非遺古琴傳承行業領軍品牌天一琴茶聯合創始人,中國首家漢文化數字傳承企業——HiDii國風創始人兼CEO。

  「文化的傳承,需要更多年輕力量的加入。」她說,多年來,我一直努力嘗試,將傳統的中國民族樂器與現代樂器融合,用一種更貼近年輕人的方式,演奏年輕人喜歡的音樂,為古老文化藝術找尋新的生命力。

  結合科技、動漫、文化、新媒體而創辦的HiDii國風,以創新、獨特的視角,開闢5G信息傳輸時代新模式,連結IT未來商業模式和中華傳統文化傳播,將中華傳統文化打造成出色的現代化、國際化特色文化教育產品,促進文化教育輸出交流,未來希望全世界更多優秀的古老文化可以通過這個數字平臺進行創作、交流和互動。

  

  獲獎名單

  ——企業社會責任獎

  漢森·埃爾卡拉博士, 埃爾卡拉基金會主席/創始人

  顧文元, 高迪安集團董事長、艾琳娜9.9國際真愛節組委會主席

  毛大慶,優客工場董事長

  ——社會影響力領袖獎

  徐亞娟,艾兒思兒童國際教育幼兒園部全國總經理

  彭順豐, 大西洲跨界創新機構創始人、「致敬生命」人類數位化身公益理事長

  ——全球青年領袖獎

  吳遐, 嗨的國風創始人兼CEO

  王宸,音樂家

  ——社會影響力投資創新獎

  Catherine Li,?ChainDD創始人、營運長

來源:網易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與華夏經緯網無關。華夏經緯網不對文章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證。本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責任編輯:侯哲

相關焦點

  • 大西洲創始人彭順豐喜獲聯合國「全球社會影響力領袖」大獎
    Communication、Goldian Group、Blue Ocean Capital等國際機構協辦。創始人/CEO Catherine Li、HiDii演藝創始人兼CEO吳遐女士、音樂家Chen Wang女士等分別榮獲各大獎項。
  • 紫御華府斬獲聯合國「國際花園社區全球大獎」
    北京2013年12月5日電 /美通社/ -- 2013年全球國際花園城市及社區大賽總決賽頒獎典禮12月2日在廈門帝元維多利亞大酒店隆重舉行,來自全球23個國家及地區,共44城市和52個項目的近500名參賽代表團共同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
  • 中國材料學家楊培東,斬獲國際大獎,能力與貢獻獲得大眾認可
    隨著中國科學技術的提升,不僅讓中國在國際舞臺上擁有了更多的話語權,中國的傑出人才以及優秀代表也在國際上得到了更多人的認可。近些年陸續有我國專家學者獲得國際知名大獎的好消息從國外傳來,這一定程度上也是對我國人才培養體系以及教育體系的肯定。
  • 中國科技諾獎第一人 她又獲得聯合國大獎
    當地時間2月10日,第33屆非盟峰會期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赤道幾內亞國際生命科學研究獎在阿迪斯阿貝巴非盟總部舉行頒獎儀式。2019年10月22日,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中國中醫科學院屠呦呦教授因發現了一種全新的瘧疾治療方法——青蒿素而獲得此獎項。
  • 江蘇鎮江:丹陽這回牛大了,新單位成立一年就斬獲國際大獎
    在重大國際賽事上,想拿個獎章、名次,是很不容易的。所以當看到《鎮江日報》今天刊登新聞,宣傳丹陽投拍的電影獲得國際大獎,很令人吃驚。丹陽投拍電影,還獲得了國際大獎!有這麼厲害嘛!『我最喜愛的中國故事片』大獎。
  • 2020紐約國際廣告獎作品盤點——全場大獎
    核心提示 隨著疫情在全球的進一步蔓延,廣告界知名大獎諸如坎城國際創意節和ADFEST亞太廣告節等紛紛改期或取消原定的頒獎禮。不過,也有臨危不懼的,紐約國際廣告獎就是其中代表。
  • 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獎的屠呦呦再獲國際大獎!
    2019年10月22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2019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赤道幾內亞國際生命科學研究獎獲獎名單,其中包括來自中國的屠呦呦,因在寄生蟲疾病方面的研究獲獎。昨天,屠呦呦又獲獎了。摘取了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的屠呦呦再獲國際大獎!據悉,這是該獎項第五次頒發,其旨在獎勵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的傑出生命科學研究,研究主體可以是個人或機構。屠呦呦發現的全新抗瘧疾藥物青蒿素在20世紀80年代治癒了很多中國病人。
  • ...在1985年獲得了第38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大獎...
    【電影《午夜快車》導演艾倫•帕克去世 享年76歲】據《綜藝》雜誌報導,執導電影《午夜快車》和《密西西比在燃燒》的英國導演艾倫•帕克去世,享年76歲。據悉,死亡的原因是長期疾病。帕克的導演生涯始於1960年代後期,他最著名的作品有電影《午夜快車》和《密西西比在燃燒》。帕克因這兩部電影都獲得了奧斯卡獎提名。
  • 三大獎初評淘汰率首超85%,中科大書記校長雙雙通過
    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名單一出爐,相關學校的網友就炸鍋,清華大學提名15項自然二等獎僅通過一項,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南開大學等一眾知名985大學今年三大獎直接掛零。有機構測算,今年三大獎初評通過率僅
  • 亞太電影大獎獲獎名單公布 華語影片斬獲多獎
    阿薩夫之後又擔任了聯合國救濟和工程署六十多年來第一個地區青年大使。    評委們還把「亞太電影大獎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獎特別表彰獎」 授予了Stephen Page導演的《矛》((澳大利亞)。APSA主席麥可·霍金斯說:「亞太電影大獎是一個重要的平臺,使電影界的聲音和形象得以促進和認可。
  • 對話大咖|他曾獲聯合國大獎,他眼中的重慶建築是這樣的
    本期「重慶發布對話大咖」,對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文化遺產保護獎、中國建築學會建築設計獎·建築創作大獎的獲得者。他就是江北嘴國際金融中心A-ONE總建築師,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總建築師任力之。對解放碑和人民大禮堂印象深刻重慶發布:您是重慶人,重慶的哪些建築對您來說印象比較深刻?
  • 上海獲得世界智慧城市大獎!基本建成以泛在化、融合化、智敏化為...
    11月18日晚上,2020全球智慧城市大會正式發布世界智慧城市大獎獲獎名單。在全球350個參與評獎的城市當中,上海脫穎而出,獲得最高殊榮——世界智慧城市大獎。這是中國城市首次獲得該獎項,代表上海的智慧城市建設成效卓著,得到來自全球的廣泛關注和高度認可。
  • 彭實戈獲得未來科學大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關注 哆嗒數學網 每天獲得更多數學趣文根據未來科學大獎官方網站消息。這對風險的定義和定量有重大應用。未來科學大獎是中國第一個民間發起的科學獎項,未來科學大獎強調獎勵在大中華地區完成、產生巨大國際影響、具有原創性,長期重要性或經過了時間考驗的科研工作,不論其國籍、性別和年齡,旨在推動突破性基礎科學研究
  • 中國影片《時光機》獲明斯克國際電影節最佳紀錄片大獎
    新華社明斯克11月8日電(記者魏忠傑 李佳)為期8天的第26屆明斯克國際電影節8日晚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落下帷幕,中國影片《時光機》獲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大獎。來自約50個國家和地區的154部影片參加了本屆電影節,其中13部影片參加了紀錄片主競賽單元的角逐。最終,中國影片《時光機》獲得最佳紀錄片大獎,另外一部中國紀錄片《家以何安》也參加該競賽單元的角逐。
  • 他們是曾獲得格萊美大獎的中國面孔
    對於商業大爆的專輯其實沒有格萊美也沒啥,我相信如果能有《Teenage Dream》和《daydream》以及《Baby One More Time》這樣商業大爆的音樂作品,這類歌手也不會太在意格萊美,因為銷量和商業的成功就是最大的成功。
  • 彭實戈獲得2020未來科學大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6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原春琳)2020未來科學大獎今天在北京揭曉。山東大學教授彭實戈因為「在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理論,非線性Feynman-Kac公式和非線性數學期望理論中的開創性貢獻」,而獲得「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 彭實戈獲得2020未來科學大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6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原春琳)2020未來科學大獎今天在北京揭曉。山東大學教授彭實戈因為「在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理論,非線性Feynman-Kac公式和非線性數學期望理論中的開創性貢獻」,而獲得「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 雙流國際機場雙雙轉「正」啦
    今天,小錦從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獲悉,進入9月份以來,雙流國際機場的航班起降量、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速均由「負」轉「正」,這是自疫情發生以來首次實現雙雙正增長。據了解,截至9月14日,雙流國際機場9月份累計航班起降量為14311架次,同比增長1.6%;累計旅客吞吐量207.5
  • 張亭棟、王振義、盧柯、彭實戈,獲得2020未來科學大獎
    如何克服這個矛盾,成為國際材料領域幾十年以來一個重大科學難題。盧柯及其研究團隊發現了兩種新型納米結構可以提高銅金屬材料的強度,而不損失其良好的塑性和導電性,在金屬材料強化原理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盧柯團隊發現,在金屬銅中引入高密度納米孿晶界面,可使純銅的強度提高一個數量級,同時保持良好的拉伸塑性和很高的電導率(與高純無氧銅相當),獲得了超高強度高導電性納米孿晶銅。
  • 聯合國紀念曼德拉國際日
    新華社聯合國7月18日電(記者倪紅梅 史霄萌)第71屆聯大18日舉行「納爾遜·曼德拉國際日」紀念大會。包括聯大主席湯姆森在內的多名聯合國工作人員還將在當天參加志願者活動來紀念這個日子。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會上致辭說,向曼德拉致敬的最佳方式不是言語或儀式,而是改善世界的行動。今天,聯合國與曼德拉基金會一起呼籲世界各地的民眾在社區發揮作用,以帶來持久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