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曾有過逛超市發現臨近保質期食品降價或捆綁售賣有點動心,又不太敢買的時候?整理冰箱發現一堆還沒來得及吃就已經快過期的食品想要扔掉,又怕浪費?隨著炎炎夏日的到來,這種情況更是屢見不鮮。
日前,一則《臨期商品倒進垃圾桶也不送人,盒馬鮮生被批浪費》的新聞在網上流傳,蔬菜肉類、甜品飲料一批批被無情地扔進垃圾桶,只因它們臨近保質期。那麼這些臨近保質期限的食品有沒有安全保障呢?食品保質期,沒有人不知道它是什麼,但是卻沒有幾個人能說清楚,那麼它到底代表什麼呢?
圖片來源:搜狐網
顧名思義,食品保質期是指食品在標明的貯存條件下保持品質的期限。人們所熟悉的保質期其實主要有兩種名稱,一個叫做最佳食用期,另一個叫最短食用日期。其中最佳食用期是在這段時間內食物的品質是最好的,如果已經超過這個時間,但是色、香、味沒有改變,仍然可以食用。
那麼保質期內的食物真不會壞嗎?
正常情況下,保質期內的食品不會發生變質。臨期食品只是臨近保質期,只要是在保質期內的食品,質量就有保障。但如果貯存環境沒達到要求,食品的口味、氣味和外觀都會變化的非常快,即使食品沒有超出保存期,也可能變質。
因此,食品變質是一個連續漸變的過程,並不是說過了保質期,食物一下子就變成了毒藥,只是超出了廠家給出的承諾擔保範圍,此時食用就會存在風險。但是大家也要注意咯,有些過期食品因為有毒物質比較少,並不會引起急性中毒,但長期吃,很可能造成慢性中毒,甚至致癌。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鍾凱認為,「只要儲存方式得當,食用臨期食品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實際上,在世界範圍內利用臨期食品促銷以及發展公益已不是新鮮事。日本的一些便利店對於購買臨期食品,給予積分獎勵;德國、加拿大等把臨期食品降價出售或直接捐給慈善機構。2019年3月,廈門市首家「愛心食物銀行」開張,市民通過支付寶掃描二維碼即可免費領取臨期食品。
圖片來源:天晴科普網
有的消費者會注意到,有些食品的保質期長達一年至幾年,那這是不是就意味著其中添加的防腐劑含量較高呢?其實不然,比如罐頭食品經過滅菌後立即進行無菌包裝,即使不添加防腐劑,依然能夠有很長的保質期。方便麵經過油炸並乾燥後,能被腐敗微生物利用的水分已經不復存在,即使不加防腐劑也不會壞掉。所以,保質期長的食品未必就是添加過多防腐劑的食品。
消費者在購買臨期食品時,該如何選擇呢?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範志紅表示,挑選臨期食品也有「門道」,消費者在關注保質期之外,還需要關注食品的儲存條件要求。「一般來說,儲藏溫度越高,同樣一種食品保質期越短。此外,冷凍食品包裝上都寫著-18℃下保質多少個月,實際上它沒有辦法做到在運輸中和超市裡完全保持穩定在-18℃下。因此,購買這些冷鏈食品時,不要到臨界期再買,還是買那些最新出廠的產品比較放心。反之,比如糖果、蜂蜜、糖分很高的固體飲料等,它們放幾年實際上都不會有安全問題,因為微生物很難在這種環境下繁殖。」
同時,Dr.G建議大家,購買臨期食品應理性消費,適度消費。很多消費者因為臨期商品價格便宜,就會大量購買囤積,最後很容易導致臨期商品因吃不完而超過保質期限,從而造成浪費。特別是鮮奶之類的食品,保質期只有幾天的時間,消費者購買時一定要看清楚保質期,儘量在保質期內將食品吃完哦。
[1] 李豔鳴. 科學解讀食品保質期[N]. 上海中醫藥報,2019-07-12(005).
[2] 沈東瑞.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及其對食品安全的影響[J].食品安全導刊,2019(21):16.
[3] 本刊綜合.購買臨期食品心裡要有數[J].發明與創新(大科技),2019(10):56.
[4] 食品的保質期和保存期[J].食品與發酵科技,2019,55(0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