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添加」食品越來越多?真相在這裡!

2021-01-08 食品夥伴網

   專家表示,標榜「零添加」加劇

食品添加劑

被「妖魔化」,易誤導

消費者

,是一種不正當競爭行為。

 

  一位老奶奶到超市麵粉區選購麵粉,導購推薦了幾款正在做特價的產品,她都斷然拒絕,表示自己要買「不添加

食品

添加劑」的。這是中糧麵粉銷售人員講述的一個真實案例。

 

  現代社會,食品安全問題受到高度關注,但一些錯誤的信息,嚴重誇大食品添加劑副作用的做法,導致消費者對食品添加劑出現排斥心理,選購食品時,「不添加」「零添加」等成為一個重要標準。

 

  但是「零添加」真的比「有添加」更安全嗎?同一種食品,食品添加劑種類越少,質量就越好嗎?

 

  現狀調查

 

  食品「零添加」「無添加」等字樣增多

 

  不知你有沒有發現,近幾年,號稱「真正沒有添加劑」「零添加」「無添加」的食品越來越多。為了解真實情況,本報記者在市場上,專門找到米麵油以及平時關注最多的速凍食品作為調查樣本。

 

  常見麵粉品牌中,1+1、金沙河、香滿園等外包裝上,都印有與「沒有添加劑」相關的字樣。

 

  食用油品類中,本報記者特意查看了宣傳較為廣泛的鑫苑大豆油,其包裝上寫有「無添加」三個字(詳見表一)。

 

  再看我們關注最多的速凍食品,記者發現「不添加」字眼多存在於一些大品牌產品中,如雙匯、三全和灣仔碼頭,它們都標註了到底「不添加」什麼(詳見表二)。
 

 

  業內回應

 

  標榜「零添加」,有誤導消費者嫌疑

 

  為了解行業人士對這類標註的看法,本報記者諮詢了多位食品添加劑從業者和食品企業研發人員,他們都表示商家不能這樣寫,有誤導消費者嫌疑,但目前似乎又沒有明確的國家規定和標準,只是感覺這樣寫不規範。

 

  「標榜自家產品『無添加』,是否有暗示別家產品『添加』什麼的嫌疑呢?」來自舟山某水產企業的研發中心主任認為,國家只規定添加了的物質必須標明,沒添加的不用標,但不能理解成「不標『無添加』就是添加了」,這個逆推是不成立的。而且即使是國家標準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強調「未添加」的話,也不符合規定,因為涉嫌誤導消費者認為「不添加食品添加劑更安全」。

 

  某食品從業者認為,只標註「不添加」「零添加」,不說具體物質都不合規定,因為大家並不知道你沒有添加什麼,只要標註清楚就沒有問題。「其實,對小麥粉來說,『不添加』大部分指的是不加增白劑,但這些本來就是不能添加的。」

 

  上海某添加劑從業者則認為,這要視產品情況而定,看到底是「本來就不允許添加」,還是「可以添加,但商家未添加」。如果本來就不允許,但商家還這樣標註,就不符合規定了;反之,本可以添加卻沒有添加的,商家可以拿來做宣傳,像「防腐劑」等一些比較敏感的詞,能讓消費者更放心地選購。

 

  兩種情況

 

  「允許加而未加」VS本不許加也標「不添加」

 

  為確定以上標註「不添加」的食品到底屬於哪種情況,本報記者特查閱GB 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

》,該標準規定了食品中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並詳細規定了食品添加劑的使用範圍和使用量。經查發現,上述列出的「無添加」「零添加」,都屬於「標準中允許添加而商家未添加」的情況。

 

  麵粉中可以含有多種特定的食品添加劑,植物油中也允許含有多種特定的食品添加劑。上述提到的麵粉品牌,其配料欄中只有小麥;鑫苑大豆油的配料中也只有大豆油。

 

  醃臘肉製品類(如鹹肉、臘肉、板鴨、中式火腿、臘腸)中,特定的增味劑、著色劑、抗氧化劑、水分保持劑、膨鬆劑、酸度調節劑、穩定劑、凝固劑、抗結劑、防腐劑、甜味劑等都可以使用。

 

  以史密斯菲爾德的美式培根為例,產品配料欄中顯示:豬肉、食用鹽、白砂糖、三聚磷酸鈉、D-異抗壞血酸鈉、亞硝酸鈉。經查,亞硝酸鈉屬於護色劑、防腐劑,與產品標註內容統一。

 

  再看GB 2760-2014,速凍米麵製品可用的著色劑有β-胡蘿蔔素、辣椒紅、葉黃素、柑橘黃、高粱紅、天然胡蘿蔔素、甜菜紅。其中β-胡蘿蔔素可以是人工合成的,即速凍米麵製品中可以添加合成色素,而三全和灣仔碼頭都沒有添加。

 

  關於防腐劑的規定是:防腐劑一般不能用於冷凍米麵製品。只可用二氧化硫、焦亞硫酸鉀、焦亞硫酸鈉、亞硫酸鈉、亞硫酸氫鈉、低亞硫酸鈉,且限定在冷凍米麵製品(僅限風味派),比如風味蒸蛋糕產品,而三全蒸蛋糕沒有添加;至於三全兒童水餃和兒童餛飩,本來就不能添加。

 

  對此,一位食品添加劑從業者解釋,速凍保鮮條件本來就比較嚴格,沒有添加防腐劑的必要,因此普通產品都沒有標識過。按理說,速凍米麵製品中本來就是不能添加防腐劑的,企業這樣標註,或許是因為一些原料本身會添加防腐劑,或者使用的都是無添加防腐劑的原料。

 

  專家意見

 

  食品添加劑不可或缺,消費者要理性對待

 

  選購食品時,「不添加」「零添加」等成為購買食品的重要標準。那麼,「零添加」真的比「有添加」更安全嗎?這樣的標準是否有國家相關法規和標準制約?同一種食品,食品添加劑種類越少,質量就越好嗎?

 

  GB 2760-2014中規定,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有防腐劑、甜味劑、著色劑、增稠劑、乳化劑等,並且使用範圍和最大使用量與殘留量應真實、準確,不得以虛假、誇大,使消費者誤解或欺騙性的文字、圖形等方式介紹食品,也不得利用字號大小或色差誤導消費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

食品安全法

實施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中第七十八條規定,食品的標籤、說明書不得標註「特供」「專供」「特製」「監製」等字樣。對於按照食品安全標準不應當含有或者使用的物質,不得以「不添加」「不含有」等字樣強調未使用或者不含有。

 

  對此,不少專家曾公開發表過看法,國際食品添加劑法典委員會主席陳君石院士曾說:「就世界範圍內來講,食品加工業越發達的地區,食品添加劑使用得越多。一些廠家在產品廣告或者標籤中標註『本產品不含食品添加劑、防腐劑、色素』,是一種不正當的競爭行為,誤導消費者認為『食品添加劑、防腐劑和色素都不是好的東西』。實際上,在美國等發達國家不允許廠家做這種有誤導性的標註,如果企業採用了這種不正當的宣傳方式將會受到嚴懲,而我國目前尚無類似的法律法規。」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劉治也公開表示過,國家對添加劑的類型、用量都有明確規定,個別企業在宣傳中抓住消費者心理,宣傳產品「零添加」的行為本身就是錯誤的,2000多種食品添加劑在食品加工中是不可或缺的,食品添加劑不應被「妖魔化」。

 

  中國質量報記者在專訪廣州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技術副總監袁潔高級工程師時,專門提出「『零添加』真的比『有添加』更安全嗎?」以及「同一種食品的添加劑種類越少,質量就越好嗎?」兩個問題。

 

  袁潔這樣回復,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在生產、加工食品時,根據GB 276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所規定的使用範圍和使用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是安全的,「零添加」「無添加」口號是商家迎合消費者心理的經營手法,消費者若能科學地認識食品添加劑,對其使用規定有所了解,就不會受這種問題困擾。

 

  針對第二個問題,他表示,食品添加劑的使用目的是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滿足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每種食品的生產工藝和生產配料均有差異,食品的產品質量不是以食品添加劑的加入種類多少來判定的。

 

相關焦點

  • 你知道食品包裝上「零添加」背後的真相嗎?
    你知道食品包裝上「零添加」背後的真相嗎?1#真相1#闢謠1本文專家:楊清馨,華東理工大學食品研發方向碩士研究生劉少偉,華東理工大學食品藥品監管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食品科學博士,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博士後導語走進超市,食品貨架上很多包裝上都標註著「零添加」、「無添加」、「不含XX」的字眼。
  • 【網絡闢謠】「不添加」「零添加」?別被食品包裝上的這些字眼忽悠了
    「食品越是保持原汁原味純天然就越安全健康」,這是現在不少人的想法。當人們在超市選購食品時,「不添加」「零添加」往往成為選擇標準。不過,近期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向社會公開徵集意見。《辦法》明確規定,食品中不能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標識。這是為什麼呢?
  • 有機食品「零汙染」的真相
    有機食品受到追捧,主要是因為它擊中了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憂慮之心,絕大多數中國消費者願意為此付出高價。  然而,有機食品的真相是:科學試驗並未證實有機食品更 「安全、健康和營養」的說法,所謂「零汙染」更多是營銷的噱頭,而且,脆弱的生態環境包括空氣、土壤和水質的持續惡化,使有機農產品無法獨善其身。
  • 添加劑對身體有哪些危害 零添加真的安全嗎
    現在我們吃的很食物裡面都有添加劑,我們熟悉的食品添加劑有三聚氰胺、防腐劑等等。這些食品添加劑可以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等。現在食品上標有「零添加」,那這些食物真的就不含添加劑嗎?添加劑對身體有哪些危害?今後,愛逛超市選購食物的朋友可能會發現一些變化,比如選購酸奶時,再想找到標註「無添加」的酸奶就比較難了。
  • ...監督管理二次徵求意見 食品標識不得標註「零添加」「非轉基因...
    《徵求意見稿》要點如下:要點一:食品標識不得標註「零添加」「非轉基因」等字樣《徵求意見稿》第三十二條規定,食品標識不得標註下列內容:明示、暗示以及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的;非保健食品明示或者暗示具有保健作用的;以欺騙或者誤導的方式描述或者介紹食品的;產品說明無法證實其依據的;對於食品中不含有或者未使用的物質,以「不添加」「零添加」「不含有」或類似字樣強調不含有或者未使用的
  • ...②不得標註「不添加」「零添加」「不含有」或類似字樣;③不得...
    2020-07-30 00:56:45來源:FX168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食品標識不得標註零添加等字樣】近日,《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其中規定食品標識:①沒有法律法規、規章和食品安全標準等規定的,不得強調適合特定人群;②不得標註「不添加」「零添加」「不含有」或類似字樣;③不得使用「特供」「特製」「特需」「監製」等詞語介紹食品。
  • 為什麼有機食品越來越受人歡迎?
    隨著政府、做有機的企業等對有機食品相關概念的普及推廣;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日益關注重視。有機食品的出現好像一道亮光,點亮了改善現狀,塑造未來健康的機會。有機食品便是這樣的一個存在,在感受到有機食品對身體的長期益處後,越來愈多消費者對此表示支持認可和支持。在根據國家認監委相關數據顯示,中國食品消費市場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長。這些增長數據的背後顯示出當前市場和消費者的內心訴求。
  • 雪天優選巖晶鹽:精選巖鹽零添加,粒粒易溶好滋味
    在日益崇尚綠色健康飲食的潮流中,零添加、無汙染的產品深受消費者青睞,成為大眾選購商品的一個重要準則。而食用鹽作為家庭烹飪中極其重要的調味料之一,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其品質無疑需要接受更高標準的審視。   雪天鹽業作為食鹽產業"領導品牌",以極強的社會責任感和先進的製鹽技術,不斷打磨優質食鹽產品,為豐富和健康人們的美好生活而不斷努力。
  • 黃桃罐頭,零添加健康食品。學會這個方法,在家也可以做
    因此,一般等到黃桃上市的季節,我總是多買一些在家吃。雖然黃桃被稱為壽桃,屬於養生水果,有很多的養生功效,可美味不可多餐,吃黃桃也要掌握量,不可過多食用。那麼平時想吃黃桃怎麼辦?做黃桃罐頭保存吧,您覺得呢?小時候,罐頭類甜品只有在生病的時候才能吃到,這大概是對病人的補償和安慰。說句不怕您見笑的話,那時候還盼望自己生病,因為可以吃到罐頭。
  • 噱頭,口號,智商稅,金龍魚零反食用油反擊健康食品亂象
    追求健康無害的膳食思維正在普及,也驅使市面上出現了一些主打"零添加""零糖""零脂"的產品,貌似食品包裝加個"零",就能給人一種更健康的感受。可事實並非如此。除了不含非法添加劑本就是廠家的責任義務,國家本就規定可添加和出現的產品成分,也被重點標明零添加,反而會誤導消費者,對產品成分產生誤解。
  • 食鹽添加抗結塊劑會滅種?專家:歐美也添加 無害
    發達國家在食用鹽領域使用的抗結劑有鹼式碳酸鎂和矽鋁酸鹽等,用亞鐵氰化鉀的比較少,其他鹽產品則根據需要添加各種抗結劑。我國在食品添加劑中規定允許使用的抗結劑有5種,即亞鐵氰化鉀、矽鋁酸鈉、磷酸三鈣、二氧化矽和微晶纖維素,但中國鹽業只選用了亞鐵氰化鉀一種。」文中稱「世界上鹽的發展方向是走向綠色天然,而中國是逆行!」
  • 中國人吃的食品添加劑太多?吃多了有哪些危害,告訴你真相
    故此,食品添加劑應運而生,它極大的阻礙了微生物的繁衍,來使得我們的食物在一定時間內保持「新鮮」,供給我們食用。但食品添加劑卻並非十全十美,它也對我們人體的健康有一定的副作用,對我們人體有著不容小覷的危害。1. 影響人的新陳代謝食品添加劑種類繁多,但是大多含有一種共性:酸性物質。
  • 泡麵是垃圾食品還致癌?32天才能消化完?一文告訴你真相
    真相:偶爾吃泡麵不會引起胃癌、腸癌吃泡麵會得胃癌和腸癌的說法並沒有科學依據,確實泡麵中會有一些食品添加劑的添加,但是這些添加劑都是在國家規定的指標內。但是在吃泡麵時添加一些火腿腸、鹹鴨蛋等含鹽量比較高的食品來吃的話,確實會增加患胃癌和腸癌的概率。
  • 食鹽裡添加亞鐵氰化鉀有毒?專家:穩定性高 國際通用
    這篇文章中稱,我國食鹽中添加的「亞鐵氰化鉀」 加熱分解得到氰化鉀,歐美人不吃亞鐵氰化鉀,但是我國食鹽中卻添加了「亞鐵氰化鉀」作為抗結劑。文中寫道「國際上能夠在氯化鈉中作為抗結劑的產品有20多種。發達國家在食用鹽領域使用的抗結劑有鹼式碳酸鎂和矽鋁酸鹽等,用亞鐵氰化鉀的比較少,其他鹽產品則根據需要添加各種抗結劑。
  • 金斯瑞科普 |「食品保質期」到底指什麼?真相都在這裡
    正常情況下,保質期內的食品不會發生變質。臨期食品只是臨近保質期,只要是在保質期內的食品,質量就有保障。但如果貯存環境沒達到要求,食品的口味、氣味和外觀都會變化的非常快,即使食品沒有超出保存期,也可能變質。
  • 衛生部發布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食品添加劑名單
    監察廳局,農業(農牧、畜牧獸醫、漁業)廳(局、委、辦),商務主管部門,工商局,質量技術監督局,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食品藥品監管局:    為配合全國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工作的開展,經專項整治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研究決定,現將《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名單(第一批)》印發給你們,供工作中參考。
  • 2016年食品安全謠言大盤點
    又一年過去了,大家被網絡上的哪些食品安全謠言欺騙過感情?是時候跟飲食主義版一起用真相的鍋鏟炒出一盤大快人心的年度「手撕謠言」了。  謠言 喝酸奶能長壽是諾貝爾獎得主梅契尼科夫為了撈錢而捏造的百年謊言  真相:酸奶不僅能提供優質蛋白,還是有益菌的重要來源。  謠言 西瓜子的生產靠人工吐籽  真相:有專門的籽瓜品種和專門的取籽機,人工吐籽是跟不上食品工業化進程的。
  • 九部門要求嚴打食品非法添加 規範食品添加劑使用
    新華社北京4月24日電(記者 周婷玉)記者24日從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獲悉,國務院食安辦等九部門日前聯合發布公告,要求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嚴格規範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使用。    九部門強調,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在食品生產經營中使用食品添加劑以外的任何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嚴禁在農產品種植、養殖、加工、收購、運輸中使用違禁藥物或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對故意非法添加的,一律吊銷相關證照,依法沒收其非法所得和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相關物品,要求其對造成的危害進行賠償,並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我國禁止在食品中添加鹽酸西布曲明和酚酞
    近期,食藥監部門發現有減肥類產品添加「鹽酸西布曲明」和「酚酞」的違法行為,並對該違法行為進行了查處。那麼「鹽酸西布曲明」和「酚酞」究竟是什麼?是否可添加到食品中?有何相關標準和法規?日前,食藥監總局組織有關專家對「鹽酸西布曲明」和「酚酞」進行解讀。  專家介紹,鹽酸西布曲明曾為處方藥,但目前已在全球大多數國家停止使用。
  • 食鹽添加了有毒的「亞鐵氰化鉀」?專家說出了真相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採訪專家告訴你真相,並澄清你對鹽的幾個誤解。受訪專家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教授 黃承鈺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風險交流部副研究員 鍾凱美國普渡大學農業與生物工程系食品工程博士 雲無心食鹽為啥要加添加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