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闢謠】「不添加」「零添加」?別被食品包裝上的這些字眼忽悠了

2020-09-11 網信遷安

「食品越是保持原汁原味純天然就越安全健康」,這是現在不少人的想法。當人們在超市選購食品時,「不添加」「零添加」往往成為選擇標準。不過,近期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向社會公開徵集意見。《辦法》明確規定,食品中不能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標識。這是為什麼呢?

食品添加劑是調味、保質的需要,現代食品生產加工離不開食品添加劑,真正『零添加』的食品幾乎不存在,所謂『零添加』只是商家宣傳的伎倆。」天津科技大學食品工程與生物技術學院副教授王浩表示。

因此,一旦不得標註「零添加」等規定正式通過,將有利於規範食品標識標註,大大限制部分商家用「零添加」忽悠消費者的操作;有利於加強食品標識監督管理,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有利於引導消費者正確認識食品添加劑,保護消費者和食品生產經營者合法權益。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現代食品生產加工離不開添加劑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吃的標準也越來越高,很多人一看到食品說明書上一串串不認識的化學名詞就心慌,擔心食品中添加劑的不規範使用會帶來安全問題,甚至到了談「添加」色變的地步。而一旦出現食品安全問題,添加劑往往就成了「背鍋俠」。

「食品添加劑是食品工業中研發最活躍、發展和提高最快的部分之一。它是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質,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王浩表示,「食品添加劑大大促進了食品工業的發展,只有使用食品添加劑才能延長食品的貯藏期,保證食品安全,為人們提供更加美味和營養的食品,滿足人們不同的需求。食品添加劑是現代食品工業發展的產物,沒有食品添加劑就沒有現代食品工業。因此食品添加劑也被譽為現代食品工業的靈魂。」

「進入食品工業化後,經過企業加工的預包裝食品,想找到不含食品添加劑的食品還是挺難的。」王浩說,有些人覺得自己在家炒菜做飯是不是就能遠離添加劑了,其實炒菜做飯使用的各種調料也不乏添加劑的身影,比如醬油含有焦糖色、山梨酸鉀、苯甲酸鈉等食品添加劑,食鹽中加的抗結劑、食用油中加入的抗氧化劑等都是食品添加劑。這就是為什麼如今食用油放久了也沒有「哈喇味」,食鹽在夏天也不容易結塊的原因。

「還有人購買食品的時候會比較配料表,覺得食品添加劑種類少的食品比添加劑多的食品更健康。」對此王浩強調,「只要是合法、適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其加入的種類多少並不影響食品的質量和安全。」

寫了「零添加」也不一定沒有添加劑

「如果是未添加不合法的添加劑,那就像鹹鴨蛋包裝上寫著『未添加蘇丹紅』一樣,它本就不應該出現在產品裡,更不應該出現在包裝上,因為產品裡不含非法添加劑是廠家的責任與義務。」王浩分析,而如果「零添加」指的是未添加合法的添加劑,這種情況就更有意思了,國家本來規定可以添加的添加劑,產品上卻大寫加粗標明未添加,就會對消費者造成誤解,認為這些添加劑有害。

「此外,還有部分商家標識並不會說是未添加什麼具體物質,只是籠統地說未添加,讓人以為這是沒有任何添加劑的食品。」王浩說,比如一些本身就不需要添加防腐劑的食品,因為它們沒有讓腐敗微生物「生兒育女」的環境,像蜂蜜(高糖)、方便麵餅(乾燥)、醃漬食品(高鹽)等。雖然這些食物可能沒有防腐劑這種食品添加劑,但是會含有其他食品添加劑,這都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

王浩指出,真正的問題是,有的食品包裝遮遮掩掩,儘管醒目標註了「零添加」「不添加」,而實質上卻添加了。也就是說,所謂「零添加」「不添加」成為商家宣傳的伎倆,不僅損害消費者知情權,而且擾亂食品市場競爭秩序。因此禁止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在食品外包裝標註「不添加」「零添加」,不僅有助於規範和約束企業的生產和經營行為,還能充分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

「零添加」不意味著更健康、更安全

「其實即便真的『零添加』,也不等於一定安全、健康、營養。」王浩解釋,比如食品防腐劑是食品添加劑中的一大類,用來防止或延緩食品腐敗變質,延長食品保鮮期和儲存期。有一些蛋白含量比較高的食品,必須要添加防腐劑來保證產品質量安全,否則更容易腐敗變質。因此在適合的範圍添加防腐劑,其實是對消費者食品安全的保障。

有時候適量的食品添加劑,反而可以減少和消除食品製作過程中有害物的產出。」王浩舉例說,在醃製食物時,適量添加抗壞血酸,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維生素C,可以有效降低致癌的亞硝酸鹽的含量。

「還比如很多人愛吃的風乾醃製肉類、發酵類食物、豆製品,在製作過程中,易產生能釋放劇毒毒素的肉毒桿菌,極少量就能使神經麻痺,進而引起呼吸衰竭,造成死亡。」王浩表示,而這類食品在食品工業化生產中,有專業技術人員負責控制添加劑的用法和用量,生產也有標準流程,以減少有害物質的產生。在生產過程中和進入市場前,還要根據國家標準,對產品進行質量檢測。

「規範使用食品添加劑,本來就有保障安全的作用,『零添加』並不會在安全性上有更多優勢。」王浩說。

相關焦點

  • 你知道食品包裝上「零添加」背後的真相嗎?
    你知道食品包裝上「零添加」背後的真相嗎?1#真相1#闢謠1本文專家:楊清馨,華東理工大學食品研發方向碩士研究生劉少偉,華東理工大學食品藥品監管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食品科學博士,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博士後導語走進超市,食品貨架上很多包裝上都標註著「零添加」、「無添加」、「不含XX」的字眼。
  • 「零添加」食品越來越多?真相在這裡!
    現代社會,食品安全問題受到高度關注,但一些錯誤的信息,嚴重誇大食品添加劑副作用的做法,導致消費者對食品添加劑出現排斥心理,選購食品時,「不添加」「零添加」等成為一個重要標準。   但是「零添加」真的比「有添加」更安全嗎?同一種食品,食品添加劑種類越少,質量就越好嗎?
  • 添加劑對身體有哪些危害 零添加真的安全嗎
    現在我們吃的很食物裡面都有添加劑,我們熟悉的食品添加劑有三聚氰胺、防腐劑等等。這些食品添加劑可以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等。現在食品上標有「零添加」,那這些食物真的就不含添加劑嗎?添加劑對身體有哪些危害?今後,愛逛超市選購食物的朋友可能會發現一些變化,比如選購酸奶時,再想找到標註「無添加」的酸奶就比較難了。
  • ...②不得標註「不添加」「零添加」「不含有」或類似字樣;③不得...
    2020-07-30 00:56:45來源:FX168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食品標識不得標註零添加等字樣】近日,《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其中規定食品標識:①沒有法律法規、規章和食品安全標準等規定的,不得強調適合特定人群;②不得標註「不添加」「零添加」「不含有」或類似字樣;③不得使用「特供」「特製」「特需」「監製」等詞語介紹食品。
  • 闢謠:添加「高大上」新成分,酵素減肥翻新上市,再別花冤枉錢啦
    【這裡是愛運動的阿皓第53篇文章】酵素減肥已經在國內風靡很多年了,13年某知名問答平臺就有關於酵素的闢謠回答,隨著各類科普文章的出現,酵素的謊言漸漸被大眾所熟知,熱度也慢慢下落,但最近,酵素減肥又有翻新上市的勢頭,添加了各種看似高端的成分,繼續收割智商稅
  • 闢謠:添加「高大上」新成分,酵素減肥翻新上市,再別花冤枉錢啦
    【這裡是愛運動的阿皓第53篇文章】酵素減肥已經在國內風靡很多年了,13年某知名問答平臺就有關於酵素的闢謠回答,隨著各類科普文章的出現,酵素的謊言漸漸被大眾所熟知,熱度也慢慢下落,但最近,酵素減肥又有翻新上市的勢頭,添加了各種看似高端的成分,繼續收割智商稅。什麼是酵素?
  • ...監督管理二次徵求意見 食品標識不得標註「零添加」「非轉基因...
    圖集 新華網北京7月30日電(任禹西)在2019年年底第一次徵求意見並修改之後,近日,《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再次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站上公開徵求意見。此次徵求意見的《徵求意見稿》對規範食品標識標註,加強食品標識監督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 【網絡闢謠】麵粉用水洗後出現的「膠」狀物是添加了膠
    流言:麵粉用水洗後出現的「膠」狀物是添加了膠闢謠:  謠言:  麵粉用水洗後出現的「膠」狀物是添加了膠。  闢謠:  「一個四川嬢嬢用麵粉洗出膠」的視頻,並將「洗出膠」的原因歸結為「麵粉中添加了膠」等非法物質,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
  • ...在中國使用的食品包裝材料中沒有添加PFASs(全氟和多氟化合物...
    文 / TIER2020-08-10 12:31:58來源:FX168 【麥當勞回應快餐包裝中檢出致癌物質】近日,環保組織的一份報告稱,在麥當勞、漢堡王及Wendy's等主要快餐店的食品包裝中,發現有毒物質PFAS。
  • 闢謠2015:青蒿素食品是忽悠 喝豆漿不引發乳腺癌
    那些「所謂的添加了乙醇脫氫酶、乙醛脫氫酶或動物肝臟提取物等的解酒藥,由於無法被口服吸收,因此不存在添加的那些酶進入體內代謝酒精的能力。而且酒精能快速被人體吸收,因此也不存在在口腔或胃中代謝酒精的能力。」  張照蘭表示,解酒類藥物雖然可能會加快酒精分解,但分解產生的乙醛仍需人體本身代謝,所以酒精對人體的傷害並沒有降低。葛根等草本植物「貌似能夠使人醒酒、解酒,但實則是無效的。
  • 闢謠工作站:2020年食品領域十大流言-中國食品安全網手機版
    摘要:「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榜」近日發布,針對網絡十大流言進行闢謠。 中國科協科學闢謠平臺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近日共同發布了「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榜」,對十個流言進行闢謠。針對近來公眾對冷鏈食品的擔心,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指出,新冠肺炎是呼吸道傳染病,不是食源性疾病。
  • 專家:菸草添加中藥缺乏監管
    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教授王依群長期關注菸草營銷變遷,她向記者歸納了煙企的流行做法:篩選複方中草藥,將其噴灑菸絲上;研製出新型植物提取液;捲菸中含有某種中藥複方製劑的原液。「這些做法法迎合了菸民的「減害」需求,其忽悠的作用不可小視。
  • 食鹽添加亞鐵氰化鉀有劇毒?千萬別信!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近期,《中國賣鹽的是畜生》、《鹽裡加進了亞鐵氰》、《國產食鹽「添加劑」亞鐵氫化鉀堪比砒霜》等多篇文章廣泛傳播,均宣稱「食鹽中添加了亞鐵氰化鉀,對身體有害」「有劇毒」。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吃了這麼多年的鹽究竟還能不能吃?
  • 【網絡闢謠】方便麵32小時不消化
    流言:方便麵32小時不消化闢謠:  謠言:  闢謠: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種感受:有些食物吃下後不容易餓,有些食物吃下後很快就餓了。這是由於不同的食物或同一種食物的烹調方式不同,在胃腸道系統內消化時間也是不同的。
  • 食鹽添加抗結塊劑會滅種?專家:歐美也添加 無害
    發達國家在食用鹽領域使用的抗結劑有鹼式碳酸鎂和矽鋁酸鹽等,用亞鐵氰化鉀的比較少,其他鹽產品則根據需要添加各種抗結劑。我國在食品添加劑中規定允許使用的抗結劑有5種,即亞鐵氰化鉀、矽鋁酸鈉、磷酸三鈣、二氧化矽和微晶纖維素,但中國鹽業只選用了亞鐵氰化鉀一種。」文中稱「世界上鹽的發展方向是走向綠色天然,而中國是逆行!」
  • 掛麵、餅乾可以燃燒是因為添加了塑料?
    謠言:掛麵、餅乾可以燃燒是因為添加了塑料。闢謠:燃燒必須滿足三個條件:可燃性物質、氧氣和達到著火點的溫度。掛麵、餅乾發生燃燒一點兒也不奇怪。掛麵是以麵粉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含水量14%以下的食品;餅乾是以麵粉、油脂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含水量10%以下的食品。這些原料都是由碳、氫、氧等元素組成,都屬於可燃性物質。當把掛麵、餅乾在空氣中(空氣中含有氧氣)點燃時,很容易達到著火點的溫度,這就滿足了燃燒發生的三個條件。
  • 冷鏈包裝發現新冠病毒,冷凍食品不能吃了?2020年十大流言的真相來了!
    中國科協科學闢謠平臺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近日共同發布了「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榜」,對十個流言進行闢謠,用科學的聲音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流言一冷鏈食品外包裝發現新冠活病毒,看來不能再吃冷凍食品了真相:正規渠道購買的正常冷凍食品可以食用。
  • 【EHS英文】Mydiet.com:包裝食品均被添加5種有毒物質
    然而,也許你會驚訝於去了解一定的常見成份是有毒的-而且這些成份依然在大規模使用,這些成份幾乎普遍使用在袋裝、盒裝或者灌裝產品中,佔到美國日常飲食的比例高達70%。阿斯貝甜是一種人造甜味劑,在蘇打點心與低卡路裡食品有被發現使用。研究已經將阿斯貝甜與所有可怕的疾病聯繫在一起,包括非霍奇金淋巴瘤與白血病,最近也發現其與腎臟衰竭有關。
  • 雪天優選巖晶鹽:精選巖鹽零添加,粒粒易溶好滋味
    在日益崇尚綠色健康飲食的潮流中,零添加、無汙染的產品深受消費者青睞,成為大眾選購商品的一個重要準則。而食用鹽作為家庭烹飪中極其重要的調味料之一,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其品質無疑需要接受更高標準的審視。   雪天鹽業作為食鹽產業"領導品牌",以極強的社會責任感和先進的製鹽技術,不斷打磨優質食鹽產品,為豐富和健康人們的美好生活而不斷努力。
  • 黃桃罐頭,零添加健康食品。學會這個方法,在家也可以做
    零添加的健康食品,做起來也不難,只要每一步都能注意細節,一定可以做出甜如蜜的放心罐頭。步驟四 同時,您可別忘了給盛裝黃桃的玻璃罐頭蒸汽消毒,消毒後控幹水分。步驟五 5分鐘時間到,撈出黃桃倒入鍋中,放入冰糖和水,大火煮開。黃桃和冰糖的量是這樣的:去皮去核的黃桃肉650克,黃冰糖125克,這個量相對比較甜。畢竟罐頭的甜蜜度高,口感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