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鏡下第四期~好奇怪的半圓形

2020-12-06 一條噬菌體

人眼最小大約只能分辨約0.2毫米的東西,因此這個世界的好大一部分都被隱藏起來了,但藉助顯微鏡,我們可以把這個世界看得更加真切~

看看你的微觀直覺

咦~顯微鏡下觀察到了一個半圓形,上面的花紋還挺好看的,猜一猜這是啥呀?

(答案見下期)

上期答案

這其實是小麥葉片橫切後,經過400倍放大而呈現的輸導組織,也就是大家所能看見的葉脈。怎麼樣像不像植物大戰殭屍裡的殭屍~沒想到殭屍臉就隱藏在植物裡呢(@_@)

植物便是通過圖中的維管組織將水由根運輸到葉,再把葉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往下運輸。

奇怪的知識增加了嗎

喜歡我的文章的朋友可以點讚關注。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本期猜猜看的圖片是什麼,也歡迎大家提出意見建議()

相關焦點

  • 走進令人「大開眼界」的電子顯微學,「科研Café」第四期開講
    在「科研Café」第四期活動上中國電子顯微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馬秀良以透射電子顯微學的發明、發展為主線若干經典故事以及自身在透射電子顯微學領域30年的科研經歷為大家帶來了一場精彩絕倫的科普講座馬秀良在進行主題分享10月15日下午,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科研Café」第四期開講
  • 顯微鏡下的世界第二期
    人眼最小大約只能分辨約0.2毫米的東西,因此這個世界的好大一部分都被隱藏起來了,但藉助顯微鏡,我們可以把這個世界看得更加真切~看一下自己的微觀直覺下面的圖片是顯微鏡下看到的,猜猜看它是什麼吧~
  • 第四節 螢光顯微鏡檢查法
    第四節 螢光顯微鏡檢查法   一、螢光顯微鏡   螢光顯微鏡是免疫螢光細胞化學的基本工具。它是由光源、濾板系統和光學系統等主要部件組成。是利用一定波長的光激發標本發射螢光,通過物鏡和目鏡系統放大以觀察標本的螢光圖像(圖3-15)。
  • 霍華德調侃黃蜂新隊名 魔獸:塘鵝聽起來好奇怪
    霍華德調侃黃蜂新隊名 魔獸:塘鵝聽起來好奇怪 2013年01月30日09:22 來源:中國新聞網
  • 顯微鏡下的世界
    上圖是列文虎克通過兩塊精密鏡片的組合,配合螺旋杆調整鏡片的距離,製成了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屬結構的顯微鏡。現代的光學顯微鏡有很多款式,但是總體的原理趨同。顯微鏡的目鏡和物鏡都是放大倍數不同的凸透鏡,將兩片鏡片組合,通過「調節旋鈕」改變觀察物體和鏡片或者兩鏡片之間的距離,以達到清晰的像。
  • 《顯微鏡下的成都》出版,微觀講述百年川地歷史
    世紀文景7月推出的新書《顯微鏡下的成都》,以普通民眾的視角寫史,將成都作為主要的描述和觀察對象,考察了這座城市百年來的變與不變,還原了成都地區的日常生活記憶,細緻入微地繪製了一幅中國腹地大眾公共生活的生動畫卷。《顯微鏡下的成都》作者王笛是中國微觀史研究的代表人物。
  • 活在顯微鏡下的世界
    他是透過自己製作的顯微鏡,在一滴水裡發現它們的。這滴水來自一個漂著浮萍的綠色池塘。一年前,為了獲取這份水樣,他從代爾夫特出發,趕了幾個小時的路程。    「1000個這樣的微小生物,也只有針頭大小。」這個43歲的男人寫道。根據他的形容,這些「小生靈」還有鰭、腿,甚至頭髮,並且在水滴裡快速遊動。
  • 顯微鏡下的人體寄生蟲
    掃描電子顯微鏡下一隻頭蝨正攀附在一根頭髮上。頭蝨用發達的爪子抓牢髮絲。它們的口器長得特別適宜吸食血液。圖2:頭蝨的顯微照片。頭蝨攀附在髮絲上的形態。掃描電子顯微鏡下陰蝨腹部的照片(計算機顯色為綠色軀體和紅色爪子)。圖5:掃描電子顯微鏡下陰蝨頭部的細部照片,清晰顯示口器部分,計算機顯色為綠色。
  • 顯微鏡下的生命現象
    (綠色),Cy5標記納米粒子(白色),透過共聚焦顯微鏡,我們可以看到正在分裂的細胞的兩個細胞核構成了骷髏的兩隻眼睛,納米粒子形成頭骨。V8軟體處理:AxiocamMRc 5(D) & Photoshop CS5圖片介紹:圖片描述的是在顯微鏡下觀察霧氣中小液滴在仙人掌的簇狀刺與絨毛的凝結行為。仙人掌在沙漠中依靠其針簇和絨毛進行霧氣收集,獲取所需水分。
  • 顯微鏡下的金屬之美
    來自於饒勵美篇的一篇好文,筆者根據多年來工作中收集的金相圖片編排了這集文章,通過展示讓朋友們了解微觀世界下的金屬之美,值得收藏。
  • 不同人種的頭髮,在顯微鏡下完全不同
    不同人種的頭髮,在顯微鏡下完全不同 2020-11-21 13: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顯微鏡下的玻璃纖維
    合成纖維做的繩雖牢,但是它在高溫下會熔化,而玻璃繩卻不怕,因為玻璃纖維熔點 為680 ℃,擁有著優異的耐熱性。玻璃纖維(英文原名為:Fibreglass)是一種性能優異的無機非金屬材料,①熔點 680 ℃; ②沸點 1000 ℃; ③密度2.4~2.7g/cm3。種類繁多,優點是絕緣性好、耐熱性強、抗腐蝕性好,機械強度高,但缺點是性脆,耐磨性較差。
  • 女子感覺耳朵天天有蟲爬 醫生:顯微鏡下看到了貓蟎蟲
    龍頭新聞記者 徐日明哈爾濱一女子感覺耳朵裡有蟲子在爬動,經哈爾濱市第四醫院耳鼻喉科專家通過十倍顯微鏡,看到其鼓膜上有針尖大小的蟲子在爬動,經查為貓身上的蟎蟲。醫生表示:她耳朵裡進蟎蟲與和寵物貓過度親暱有關係。經處理,貓蟎已被消滅。
  • 《魎皇鬼》第四期最新PV公開
    魎皇鬼》公開了新作OVA的PV,第四期第2卷將在明年2月22日發售。­  《天地無用!魎皇鬼》是由梶島正樹創作、最初是AIC和先鋒LDC在1992年發行的OVA版動畫,一經放出就受到廣泛的歡迎和好評。官方也繼續製作了一系列的作品,包括電視動畫、劇場版、音訊檔、小說、漫畫、遊戲等等。之前製作了三部OVA,共21集。現在推出的第四期OVA目測也是7集。
  • 每日一問 | 美國用最先進顯微鏡看到空氣中全是病毒?
    【流言】美國用最先進顯微鏡看到了空氣中的病毒,高樓林立的商業街區,從地面到高空到處都已被病毒佔領,尤其街區地面幾乎被病毒全部包圍。【真相】首先,理論上講,任何顯微鏡都無法直接看清「空氣中」的東西,顯微鏡只能觀看製作好的樣品。顯微鏡按照顯微原理可分為光學顯微鏡與電子顯微鏡,傳統光學顯微鏡僅能觀察到亞細胞結構的水平,也就是在亞微米的尺度上;現代光學顯微鏡解析度已大大提高,但也不足以看到病毒。
  • 百年前顯微鏡下的詭異世界
    譯/段茹雪校對/石煒原文/publicdomainreview.org/collections/nature-through-microscope-and-camera-1909/上圖顯示了亞瑟·E·史密斯顯微鏡照相機的工作原理:他先將顯微鏡頭對準被拍攝物體
  • 顯微鏡下看到的腫瘤細胞是與非
    舉例來說,20年多年前,芬蘭醫學家將死於其他病因的屍體的甲狀腺,以每2.5毫米取出一片切片檢體的方式,置於顯微鏡下觀察,結果發現惡性腫瘤的可能性有36%!表面看僅僅如此,但研究人員認為,還有更多腫瘤藏在其中。他們只以每2.5毫米取一樣本,因為一般腫瘤顆粒的直徑只有0.5毫米——所以認為,另有4/5的腫瘤都被忽略了。換句話說,這種檢查方法還有改善空間。
  • 顯微鏡下的鋼鐵之美!
    鋼鐵總是給人以灰色、冷硬的感覺,前不久,沙鋼鋼鐵研究院用顯微鏡拍攝了一組鋼鐵材料微觀圖像,這些鋼鐵材料在顯微鏡的「火眼金睛」下,脫去了灰色的外衣,
  • LIOO JS-500T顯微鏡下的細菌形態
    我們一直想觀察顯微鏡下的細菌形態,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在LIOO JS-500T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相關內容。目鏡的放大倍數與物鏡的放大倍數相乘就得出這個顯微鏡總的放大倍數。中學用的顯微鏡的目鏡、物鏡都是可以換的,目鏡一般是10x。高級一點的顯微鏡的目鏡一般都只有10x。
  • 哈爾濱一女子感覺耳朵天天有蟲爬,醫生:顯微鏡下看到了貓蟎蟲
    龍頭新聞記者 徐日明哈爾濱一女子感覺耳朵裡有蟲子在爬動,經哈爾濱市第四醫院耳鼻喉科專家通過十倍顯微鏡,看到其鼓膜上有針尖大小的蟲子在爬動,經查為貓身上的蟎蟲。醫生表示:她耳朵裡進蟎蟲與和寵物貓過度親暱有關係。經處理,貓蟎已被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