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德國學生為何學漢語?有學生答「簡單」

2020-11-29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如今,越來越多的德國學校開始開設漢語課,德國學生高中畢業時,可以選擇漢語作為高考外語科目。那麼,這些中文課程是怎麼設置的?學生們究竟為什麼要學這樣的一門外語呢?

近日,有德國記者再次走訪了波恩的海爾姆霍爾茨中學(Helmholtz-Gymnasium),該校自2009年開設漢語課程,兩年後將漢語加入到本校的高考外語科目,每年都有學生選擇。

說到中文語法,你聽說過「把」是「小品詞」嗎?這一語法新現象甚至讓13名學生中的大多數感覺困難。

但在同一家媒體此前的採訪中,也有學生認為中文「簡單」,「語法甚至比西班牙語還要容易」,也有學生認為「中國是一個正在上升的經濟強國,學漢語怎麼都值得」。

海爾姆霍爾茨中學12年級中文班(德媒圖)

德國高中畢業考試可以選考中文

據「德國之聲」7日消息,12時40分,第六節課的鐘聲響起。A218教室。今天的第二節漢語課開始了。女教師沈勇站在黑板前,向學生們解釋小品詞"把"(「小品詞」系德語中一類比較特殊的詞,它既有副詞的某些特徵,又具有介詞的詞形,觀察者網注)。12年級的學生們專心聽講。這一語法新現象讓13名學生中的大多數都還感覺困難。沈老師使用拼音,用一個例句,解釋造句結構。

她說,"最難的地方就是漢字。因為我們高中三年學的語法不是特別難" 。大多數時間裡,她都說漢語,只是有時換用德語。自2009年起開設漢語以來,沈老師就在中學任教了。

她回憶道,"那時侯還沒有那種師範中文專業" 。在經培訓、任海爾姆霍爾茨中學漢語教師以前,她只是業餘教授漢語。

資料圖:沈勇老師

該校自2009年開設漢語課程,兩年後將漢語加入到本校的高考外語科目,每年都有學生選擇。

任課老師沈勇介紹德國高中畢業考試中文考試的情況說:「作為德國高中畢業考試(Abitur)的科目,考生可以選擇筆試,也可以選擇口試。中文筆試持續約3小時,主要圍繞一篇200至300字的文章進行,共有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類似閱讀理解題,考生需要對文章內容進行總結;第二個問題是針對文章的中心話題進行討論,考察考生的分析能力;第三個問題最難,需要考生對中德兩國的國情進行比較。」

沈勇曾在波恩大學任教,2009年起在黑爾姆霍爾茨文理高級中學(Helmholtz-Gymnasium)教授中文課。她說,是否選擇中文作為考試科目,學生們有充分的自主權利。「他們可以在參加畢業考試前的一年先試學,如果實在學不下來,他們還可以選擇其他科目。」

沈老師談到:「如果他們在大學繼續攻讀漢學專業的話,中學學的這些課甚至可以抵掉2個學期的課程。」

波恩有兩所學校開設漢語課,海爾姆霍爾茨是其中一所。波恩所在的北威州目前共有20多所學校開漢語課。

在波恩,學生們可以在高中階段選修漢語,甚至可以作為畢業考科目。學習3年後,學生們應達到A2-B1的語言水平。除上課外,沈老師還向學生們提供幫助,作通過HSK(漢語水平考試)的準備。

相關焦點

  • 德國掀起漢語熱 學生:學漢語是為拿到一塊招牌
    海外網1月9日電 據《歐洲時報》報導,越來越多的德國學校開漢語課。課程是怎麼設置的?學生們究竟為什麼要學這樣的一門外語呢?記者走訪了波恩的海爾姆霍爾茨(Helmholtz-Gymnasium)中學。12時40分。第六節課的鐘聲響起。A218教室。今天的第二節漢語課開始了。
  • 俄媒:俄大學向學生提議學漢語代替學英語
    本文轉自【中國僑網】;俄羅斯信息分析網站「 New Inform」9月13日發表文章,盤點了當前俄羅斯人在學習外語時最有前途的幾門語種,包括漢語、西班牙語和英語,文章還提供了學好這幾種語言的建議。例如,學習漢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前途。首先,中國是當今世界上發展最快、變化最大的國家之一,其擁有大批優秀的專業人士。俄羅斯的畢業生可以在中國大學申請課程,中國政府每年會撥發大量獎學金,獎勵那些優秀的青少年。文章指出,其次,同中國夥伴做生意,可獲得更多的實惠。
  • 學生平時小考試成績很好,一遇到大考就完蛋,學生應重視應考心態
    也會有很多家長擔心學生的考試心態,所以,很多的家長就會在學生高考之前為學生進行心理上的安慰,幫助學生緩解心理上德壓力與緊張。 那麼,學生在平時的模擬考試中應該怎樣調節應考心態?人都是需要向前學,當然學生學習也是需要向前看的,用平穩的心態面對考試結果,抓住不足之處繼續提升。
  • 聚焦德國高考中的中文考試:成績最佳者或非華裔
    最近幾年,提供中文作為畢業考試外語科目的學校越來越多,選擇中文科目的學生人數也在增加。德國高中畢業考試的中文考試是怎樣的?德國學生為什麼想學中文?  中文考試是怎麼考的?  德國之聲中文網8月30日報導,德國波恩黑爾姆霍爾茨文理高級中學(Helmholtz Gymnasium)一間教室的黑板上寫著幾行漢字:「我的生日」、「中國人過生日」、「德國人過生日」,十來個學生在下面埋頭奮筆疾書。這是該校的一節中文課。  該校自2009年開設漢語課程,兩年後將漢語加入到本校的高考外語科目,每年都有學生選擇。
  • 如何幫助一年級學生學好漢語拼音
    看來今天有必要搜集一些如何幫一年級小學生學好漢語拼音的方法啦。小孩進入小學學習語文,首先接觸的便是漢語拼音。漢語拼音是識字、學習普通話的工具,是學習漢語的奠基工程,學好拼音對以後學習語文有很大影響。但漢語拼音又是那樣的抽象和枯燥,對於剛入學的兒童來說,要掌握這一工具的確比較困難。
  • 駐德大使走訪德國中學並題詞 冀培養中文人才
    駐德大使走訪德國中學並題詞 冀培養中文人才     圖為華裔學生喜獲畢業證書中新社發 宋方燦 攝     中新網1月20日電 據中國駐德國大使館網站消息,近日,中國駐德國大使史明德在訪問北威州期間赴杜塞道夫孔子學院和埃森伯樂高級中學(Burg Gymnasium Essen)考察、看望漢語教師和志願者,並分別與孔院院長和學校校長座談。
  • 港媒:美精英階層熱衷讓孩子學漢語
    從無到有  沉浸式教學項目的發展恰逢美國人學中文興趣的大漲。現在,美國有大約25萬中小學生在學校和課外班學習漢語,中小學校的中文沉浸式教學項目數量迅速增加,使之成為排在西班牙語和法語之後的全美第三大外語課程。據「普通話沉浸式學習家長委員會」說,美國有31個州都開設有教小孩子說普通話的課程。
  • 德國綠黨聯邦主席比蒂科費爾:毛澤東在五大洲都有擁護者
    和那個狂熱年代的許多德國青年人一樣,比蒂科費爾也深受毛澤東的影響。「我曾經是共產主義者,毛澤東思想對我的政治理念產生了影響。」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德國大學生中有一股「左派」風潮,這就是著名的「68級運動」。當時比蒂科費爾讀書的海德堡是這個運動的一個重要中心。    他說,當時的蘇聯在德國「左派」青年學生中留下的是消極的印象。他們把目光投向了中國。
  • 美國高中生的漢語試卷,第一題碾壓80%中國學生,可能學了假中文
    在學生階段,亙古不變的就是「語文」這一科目,對於中國學生來說,語文是我國國語,從考試科目當中就能看出語文的重要性。一直以來,語文一直都是「主科」的一部分,我國也非常注重學生的語文素養。但在前一段時間,有網友曬出一份美國高中生的漢語試卷,引發大家的熱議。
  • 解決學生「三無」焦慮症 作業幫App推出「免費答」新功能
    針對學生日常存在的「三無」焦慮症,12月2日,中國最大的K12在線教育平臺作業幫宣布推出真人老師在線免費解題服務「免費答」,即將完成全年級、全學科全面覆蓋,為更多學生提供優質、精準的教育服務,顯著提升自學效果。學生複習時產生諸多焦慮的根本原因在於缺少老師點撥的無助感,作業幫師資恰恰彌補了這方面的空白。
  • 德媒:"中國病毒"激進變種毀滅大量德國兔子
    新華社記者李芒茫攝參考消息網9月8日報導 德媒稱,所謂的「中國病毒」的激進變種正大量毀滅越來越多的德國兔子。位于波羅的海利姆島上的弗裡德裡希·洛夫勒研究所通報說,兔子出血症病毒(RHDV)的變種RHDV-2在2015年從法國傳入德國。該研究所發言人埃爾克·賴因金說:「今年感染這種病毒的兔子明顯比去年多。」
  • 德國課堂掀中文熱 「中國迷」稱想到中國生活
    中新網1月10日電 據法國歐洲時報網報導,越來越多的德國學校開漢語課。課程是怎麼設置的?學生們究竟為什麼要學這樣的一門外語呢?記者走訪了波恩的海爾姆霍爾茨(Helmholtz-Gymnasium)中學。有「中國迷」表示,今後打算到中國學習和生活。  波恩有兩所學校開設漢語課,海爾姆霍爾茨是其中一所。波恩所在的北威州目前共有20多所學校開漢語課。
  • 中國教師兩赴塞爾維亞教漢語 以和為貴傳播文化
    漢語為媒 中歐課堂有了書法課  在朱琳看來,塞爾維亞的大學生,對漢語是發自內心的喜愛,他們的執著和認真,讓這位中國老師深有感觸。  在塞爾維亞,大多數學生都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朱琳教學時就用英語和漢語交替進行。
  • 答德國學生之疑問
    【答】單電子的雙縫實驗證明了量子力學的正確性:① 電子具備「波粒二象性」,既是粒子,又是波。② 電子的位置和概率,由薛丁格的「波函數」方程決定。
  • 「教學反思錄」沒有感同身受,怎麼貼近學生的思維呢?
    但是我們有沒有這種愉悅的感受呢?只有感同身受,才能貼近學生的思維,才能讓教學真正有效。今天是培訓的第二天,下午場來的是安徽師範大學文學院的詹緒左先生。這位老先生是我慕名已久的老師。早在學生時代,就讀過詹先生的書,有文化方面的,有漢字方面的,也有的書法方面的。雖然讀得不精,但是深感其著作的深厚。
  • 學工部、研工部就《中國農業大學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辦法...
    為便於大家更好地了解《辦法》,學工部、研工部現就《辦法》的相關內容進行解答。問:符合什麼條件的學生可以申請家庭經濟困難認定?答:本次修訂《辦法》擴大了認定工作對象範圍,本科生、預科生和研究生都可以申請困難認定。其中,本科生、預科生困難認定由學工部具體組織開展,研究生困難認定由研工部具體組織開展。研究生困難認定僅限非在職研究生(不含工商管理專碩、金融專碩、法律專碩、會計專碩等單獨學費標準專業的研究生)。
  • 漢語熱席捲德國 超過300所中小學開設中文課程
    4月11日,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孔子學院(以下簡稱萊比錫孔院)成立10周年慶典上,萊比錫市政府外辦主任加布裡埃萊·高特福斯一口流利的中文,在近百名嘉賓面前為萊比錫孔院「打廣告」。上世紀80年代,高特福斯曾遠渡重洋,在北京大學學習兩年,不但有了一個美麗的中文名——郭嘉碧,更與中國結下了不解之緣。
  • 繼高斯後,德國又出一偉大數學家,教出來的學生讓全世界都震驚
    但狄利克雷的父母,並不支持狄利克雷繼續研究數學,反而開始希望狄利克雷去學法律:「學數學並不是好的出路,但學法律是。」年僅16歲的狄利克雷,卻早已認定數學是一生的追求,毅然而然的拒絕了父母的建議。科隆大學沒過兩年,洪堡又對狄利克雷有想法:「你不應該這裡,你應該在柏林大學裡,看到你在這裡有多委屈~」
  • 宜昌市一中高一學生入圍信息學奧賽全國決賽
    市一中高一學生入圍信息學奧賽全國決賽他叫吳悅天,聽聽他是怎麼學習的三峽晚報訊(全媒記者柯樵通訊員高皓)昨日,記者從宜昌市一中獲悉,該校2019級學生吳悅天,今年以全省高一年級第二名的成績,進入信息奧賽湖北省省隊(全省僅10人),並由此獲得信息奧賽全國決賽資格,實現了宜昌市高一年級學生進入學科奧賽全國決賽的歷史性突破
  • 厲害了漢語!美歐學生會說中文 求職可加分(雙語)
    她說:「這裡的父母清楚地明白,中文以及理解中國文化將對自己孩子的未來多麼有用。」   廖說:「孩子儘快學習中文的根本原因有兩個。」   紐約貝塞高中的學生勞倫稱,中文是一門有用的語言,她覺得「中文學起來有點難」。   "It will help us in finding a better job in the future," Musan said.   勞倫說:「中文將在未來幫助我們找一份更好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