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俄大學向學生提議學漢語代替學英語

2020-12-05 環球網

本文轉自【中國僑網】;

俄羅斯信息分析網站「 New Inform」9月13日發表文章,盤點了當前俄羅斯人在學習外語時最有前途的幾門語種,包括漢語、西班牙語和英語,文章還提供了學好這幾種語言的建議。

文章稱,隨著時代的發展,俄羅斯人在考慮選擇學習哪種外語時,英語已經不再是唯一且最優的選擇了。如今,還有其他外語更加值得學習。例如,學習漢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前途。首先,中國是當今世界上發展最快、變化最大的國家之一,其擁有大批優秀的專業人士。俄羅斯的畢業生可以在中國大學申請課程,中國政府每年會撥發大量獎學金,獎勵那些優秀的青少年。

文章指出,其次,同中國夥伴做生意,可獲得更多的實惠。從中國進口到俄羅斯的大多數產品都非常便宜,這一方面得益於俄中之間建立的便利的貿易條件,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俄羅斯人在中國購買的大部分產品產量大。中國是俄羅斯的經濟和政治夥伴,在各個方面都為俄羅斯人提供了更有利的條件,並且中國擁有廣闊的市場。

文章提到,近來,俄羅斯的許多大學都向學生提議學習漢語代替學英語。漢語是一種與眾不同的、有趣而獨特的語言,擁有深厚的文化和歷史底蘊。一些人認為學習漢語非常困難,實際上,這樣的說法不完全正確。學好漢語的關鍵在於一個人是否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以及他是否有足夠的、不受傳統語言理解框架限制的聯想能力。文章作者建議,如果學習者已年滿23歲,不推薦自學漢語,而是應當找專業人士進行教授。在老師的選擇上,最好從那些有在華留學經歷或掌握東方歷史學的人士中選擇。

文章還寫道,在最有前途的外語中,西班牙語排第二位。西班牙語簡單易學,學習者可以自學該語言。此外,英語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仍是在世界大部分地區都通用的語言,因此學習英語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劉維靖 彣彧)

相關焦點

  • 德媒:德國學生為何學漢語?有學生答「簡單」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如今,越來越多的德國學校開始開設漢語課,德國學生高中畢業時,可以選擇漢語作為高考外語科目。那麼,這些中文課程是怎麼設置的?學生們究竟為什麼要學這樣的一門外語呢? 但在同一家媒體此前的採訪中,也有學生認為中文「簡單」,「語法甚至比西班牙語還要容易」,也有學生認為「中國是一個正在上升的經濟強國,學漢語怎麼都值得」。
  • 學英語與狹隘的民族主義
    英語是世界通用的一門語言,已經納入了學校的課本,成為學生必須要掌握的一門外語。那麼,學英語是不是就不愛漢語了,是不是愛國就不能學英語?而漢語畢竟不是世界通用的語言,讓很多外國人學起來是非常困難的,另外,雖然國人人數眾多,但是漢語的世界影響力並不如英語大。按理說,語言的影響力和運用這門語言的人數有關,弔詭的是說漢語的人數不少,只是世界影響力並不大。也就是說,自晚清國門被強迫打開之後,經歷了百年時間,中國人走向了世界,但漢語並沒有走向世界。漢語的影響力不具備全球性,也不具備通用性。
  • 港媒:美精英階層熱衷讓孩子學漢語
    美國倫斯勒理工學院的學生與幫助教漢語的虛擬熊貓在互動(美聯社)  (2018-09-10 11:57:58)  【延伸閱讀】美國人只懂英語將會成為缺陷?英媒:學漢語的人機會更多  參考消息網9月1日報導 英媒稱,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英語一直是全球貿易和交流的通用語。
  • 全民學英語會不會讓漢語遭遇「最後一課」
    規定人們必須學英語是一種極端行為  對全民學英語的反思,對中國傳統文化流失的擔憂,近幾年一直就沒有停止過。5月13日,一些專家學者相聚北京理工大學探討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國教育、語言文化政策。北京師範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所長項賢明認為,英語的地位超過了民族語言的地位,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 外國人:中國有四億多人在學英語,漢語還會有前景嗎?
    近日,一位外國人在網上提問「中國有4億多人在學英語,學漢語還會有前景嗎?」為了解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來看一組數據。目前世界上有11.97億人講漢語(中國有部分少數民族人講自己的方言)。3.35億人說英語不過若以人們正在學習的語言來算,人數從多到少排序是:英語15億,法語0.8億,漢語0.3億,西班牙和德語0.15億。可見世界上有約20%的人正在學英語。不得不說,英語的吸引力非常大。
  • 中國全民學英語的狀況是否應該改變?
    現在,中國所有的學生都要學習英語,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到大學畢業都離不開英語,是實實在在的全民學英語。當然,還有很多人從幼兒園就開始學習英語。雙語幼兒園在中華大地多如牛毛。但是,我們有必要問一下,中國人真的有必要全民學英語嗎?
  • 德國掀起漢語熱 學生:學漢語是為拿到一塊招牌
    海外網1月9日電 據《歐洲時報》報導,越來越多的德國學校開漢語課。課程是怎麼設置的?學生們究竟為什麼要學這樣的一門外語呢?記者走訪了波恩的海爾姆霍爾茨(Helmholtz-Gymnasium)中學。12時40分。第六節課的鐘聲響起。A218教室。今天的第二節漢語課開始了。
  • 李蘭娟院士給美國專家上課全程講漢語,闡明3點
    前段時間,由浙江大學鄭強教授提議「將主科英語改為選修」一提議,網上網下引起很大反響。有人支持有人反對,支持的一方理由大體相同,反對的認為英語是國際語言,一定要堅持學下去。正因如此,反對取消英語方把他們流利英語當做有力證據,支持學英語很重要的觀點。該不該取消高考英語還沒爭論出結果,而這一次李蘭娟院士掛帥,非常硬氣地使用母語,這說明了什麼呢?
  • 像美國人學英語一樣學英語?還是像中國人學漢語一樣學英語?
    是該像美國人學英語一樣學好英語?還是應該像中國人學漢語一樣學好英語?這話聽起來有點繞,其實是針對「要像學母語一樣學英語「這個話題展開的。我們都知道,中國人從小學英語,學了十幾年,還是學不好。於是為了解決中國人學不好英語的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是操碎了心。有人提出,應該像學母語一樣學英語,你看我們每個人都把母語掌握得這麼好,那如果是當作母語學,一定沒問題。
  • 學英語害死一半天才?鄰國學生4月將選修英語課,幸福來得好突然
    很多家長和學生(英語不好的學生)認為,雖然學了10來年的英語,但是大學畢業以後不會出國,就在國內工作。也不會和說英語的人員交流,感覺學英語真的沒有必要,還不如好好學習一下語文或者是我們古代的經典文學實用。既然不出國用不到英語,那麼我們學好語文就可以了,何必要花那麼多時間去學英語呢?甚至學了十幾年也照樣聽不懂更不會說,白白浪費了大好的時光,因此很多家長認定「英語害死了一半天才」是有道理的。
  • 外國人的漢語教材,不會讀用諧音標記,網友:漢語比英語難學多了
    如今更不用說,我們的漢語被很多國家列入必修的語言課,就連外國皇室的孩子也在學習漢語。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外國人的那些漢語教材,看看他們都是怎麼在學習的,網友:看過就知道,漢語比英語難學多了!而外國人是怎麼學習漢語的呢?其實有一點還是和我相似的,那就是諧音記憶。在英國和美國用的中文教材就是採用諧音的方式協助學生記憶。比如:你好嗎?,他們用膝蓋的發音「knee」來代替「你」,用「how」的發音來代替「好」,用」ma」的發音來代替「嗎」,因此外國人遇上不會讀的也用諧音標記,像極了我們記單詞在下面標漢語的樣子。
  • 俄阿爾泰國立大學校長:俄中大學可制定統一辦學項目清單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朱佩】據俄羅斯「衛星」新聞網7月6日消息,俄羅斯阿爾泰國立大學校長謝爾蓋•澤姆留科夫在「俄中科學教育合作戰略」俄中大學校長峰會上表示,俄中大學可以制定公開的聯合辦學項目清單。澤姆留科夫指出:「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主席朱善璐與莫斯科羅蒙諾索夫國立大學校長維克多•薩多夫尼奇在論壇期間籤署俄中大學聯盟成立協議,在未來的俄中大學聯盟框架內可以制定一份公開的俄中大學聯合辦學項目清單。俄中兩國在教育領域合作中存在一定困難,雙方也應該盡力克服這些困難。首先,應就俄中兩國差別甚大的辦學項目協商一致。其次,應商定教學質量和教學質量評價問題。
  • 普通話英語滬語孩子學話無所適從 漢語不難學
    普通話英語滬語孩子學話無所適從 漢語不難學 2008年10月29日 10:50 來源:解放網-新聞晨報 發表評論   【學漢語】   誤區一:「滬語盲」影響交流   「現在的孩子開口閉口都是普通話,反而不會講上海話了。硬逼著冒出來的幾句都夾雜著普通話的詞彙,各位爸爸媽媽有沒有同感?」在某知名育兒論壇上,關於「上海小孩不會講上海話」的討論一直比較熱烈,現實生活中的家長圈子裡也對這個問題討論不少。
  • 俄媒:中國2022年發射空間站 並向外國太空人開放
    原標題:中國計劃2022年發射天宮空間站俄媒:航天將實現跨越式發展參考消息網8月9日報導俄媒稱,中國計劃2022年發射天宮空間站。天宮預計將遵循與國際空間站類似的設計標準,並向外國太空人打開大門。
  • 中國教師兩赴塞爾維亞教漢語 以和為貴傳播文化
    2009年2月至2011年9月,朱琳受國家公派,赴塞爾維亞貝爾格勒大學語言學院擔任漢語教師。去年2月,她再次以國家公派的形式來到塞爾維亞,繼續擔任為期兩年的漢語教師。兩度奔赴一個遙遠的國度,朱琳如何向世界傳播中華五千年的悠久文化?獨在異國他鄉,得到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親切接見和合影,朱琳又有何感悟?
  • 英語難學,考試成績不理想?當你看完外國人的中文試卷就淡定了
    關於作文:在國內,學生每天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學習英語,一個高中生大約每天要花2小時學英語,高中三年算下來就要花費2160個小時在學英語上。可以說佔了總的學習時間的百分之三十了。由此可見,國內學生學習英語並不輕鬆,那麼,國外學習漢語呢?其實也很難,這就有美國一所高中流出來的漢語試題,看看就知道難度了。
  • 全民學英語,是該升溫還是該降溫?
    據權威資料統計,現在全中國人大約有三億多人在學英語,佔全國人口總數的四分之一。其中,在大、中、小學學校中,學習英語的人數超過一億。有人戲稱,要不了多久,中國學英語的人數將超過英語國家的人口總數。英語好不好,該不該學?
  • 英語正在深度侵入漢語 300年後漢語會消亡嗎?
    所以,我只是把它看成是30年後漢語的普遍文本。當然,前提是如果沒有措施制止漢英混雜蔓延滋長的話。最嚴重的後果將是:漢語不再是單獨能夠表情達意的語言體系。上面引用的這段話,只懂漢語不懂英語的人看不懂寫不了;只懂英語不懂漢語的人同樣看不懂寫不了。中國人必學英語才能看懂自己的漢語。漢語,作為中華文明的載體和基礎,可能要發生根本性動搖。
  • 漢語學習遇「內冷外熱」尷尬 國人學漢語熱情去哪了
    每年到了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中國傳統節日,我們學校都會舉辦相關的活動,讓馬達加斯加學生在學習漢語的同時,更深入地了解中國文化。」當她用流利的普通話進行表述時,周圍人向她投來了詫異的目光。據了解,安佳來中國有一年多,在來之前,漢語就說得很好,她們國家學習漢語的熱情也非常高。
  • 如何幫助一年級學生學好漢語拼音
    看來今天有必要搜集一些如何幫一年級小學生學好漢語拼音的方法啦。小孩進入小學學習語文,首先接觸的便是漢語拼音。漢語拼音是識字、學習普通話的工具,是學習漢語的奠基工程,學好拼音對以後學習語文有很大影響。但漢語拼音又是那樣的抽象和枯燥,對於剛入學的兒童來說,要掌握這一工具的確比較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