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那些從不發朋友圈的人,心智很高

2021-01-08 盆栽交流集

原創、深度、格調 | 湯先生

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手機電腦家家戶戶都有。尤其是手機儼然成為了現代的多元化工具,人們通過一部手機知曉天下事,人們通過一部手機聯絡自己的情感。

在聯絡情感的時候,必然也會用到微信朋友圈。

在生活中我們可以見到有的好友,經常更新自己的朋友圈。而另外一部分好友仿佛從來沒有發過朋友圈,從來沒有發過動態。

那些從來不發朋友圈的人,其實已經進入了一個新境界。

不發朋友圈往往自我價值感更高

心理學上的自我價值感是指在個體生活和社會活動中,自我對社會做出的貢獻,而後社會或者他人對作為人的存在的一種肯定的關係。

很多時候外化為自我價值感低的人就需要經常獲得別人的肯定與認可,而高自我價值感水平的個體一般比較自信和強大,能夠很清晰的認可自己的的價值。

因為他們自我認知很明確,他們對自己的價值也很明確,所以不需要別人的評價,所以他們不會過度的發朋友圈需要尋求他人的關注與認可。

前面說到不需要別人的過度關注和認可,從很大程度上來說是個體自我價值感的提升,不發朋友圈的人或許有著更高水平的自我價值感。

研究表明自我價值感低的人總是更加需要存在感,他們對自己沒有清晰的認知,他們希望別人了解他的生活和處境,能量來源是需要社會他人的認可和贊同。

那些從來不發朋友圈的人,基本上不需要別人過多的參與他的生活,很大程度上來說他所有的能量來源都是自己。

就像某些經常在朋友圈炫富的人,他們的自我價值感就比較低,只有通過經常的表示出自己的優越,才能得到別人的認可與尊重。

越缺乏什麼越炫耀這種扭曲的心理其實就是自我價值感缺失的表現。

不發朋友圈的人精神世界更豐富

因為自己沒有更新自己的動態,那麼很多朋友都無法了解自己的近況,也不會參與到自己的生活中來。

無人參與的生活,就需要精神世界豐富的人才能駕馭,那些從不發朋友圈的人,基本上都是享受自己的一個人的生活,享受獨處。

一般來說,時常更新朋友圈動的好友需要別人的了解,也更需要生活中的熱鬧。他們一般比較外向,從不發朋友圈的人往往比較當下的生活,不願意去過多的分享。

精神世界豐富的個體往往比較著重於自我層面的思考,這些思考也讓他們變得更加有主見,更加獨立。

不發朋友圈的人,其實就是不願意過度自我表露,不願意過多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所以他們往往很獨立,不需要別人的過度參與,能夠處理好生活中的大事小事。

豐富的精神世界,讓他們很少執著於表面的熱鬧與關心,他們往往更加注重現實世界,更加珍惜現實中的朋友與親人。

不發朋友圈的人可能是在認真的生活,沒有多餘的時間去分享自己的生活。

不發朋友圈是越來越成熟的體現

很多人從發愛朋友圈到不發朋友圈都有一個過程,從希望別人了解自己到不需要多餘的了解,在這個過程中變得越來越強大與成熟。

舉這樣一個例子,小孩子總是想得到大人的關注,所以他們不停的哭鬧吵鬧。而成年人很少在父母面前哭鬧,因為他們明白自己長大了,自己要處理好自己的情緒與生活。

不發朋友圈的人也進入了一個人生新境界,他們不再渴求所有人的理解與認可,他們變得越來越自信,也更加清晰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其實那些不發朋友圈的人,正在學習做一個合格的成年人,正在學習如何變得更加理智更加成熟。

因為發朋友圈的動態,一方面要考慮自己親朋友好友的感受,一方面又要在意自己的領導的感受,在這種情境中,沉默似乎對他們來說是最好的存在方式。

其實也是因為自己的成熟,讓自己很少發朋友圈,很少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因為這些動態的分享,需要兼顧多方面的影響。

總而言之,那些從不發朋友圈的人或許正在努力工作努力生活,他們也變得更加越來越成熟理智。我們可以認為從不發朋友圈的人是在認真生活,那些總是發朋友圈的人或許更加熱愛生活。

作者 | 湯先生編輯 | 湯先生參考資料: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各位看官好,我是湯先生,假如看我文章讓您覺得臉上有光,說出去倍有面子,不妨留下您的點讚和建議,我都會看,求關注!

相關焦點

  • 心智越成熟的人,越少在朋友圈「曬生活」
    :給你的大腦加個外掛,訂閱網易公開課精品課程點擊下方藍字,悄悄變聰明↓↓→點我,哈佛碩士張喜寒:讓你開竅大腦的心智訓練法上一次發朋友圈是什麼時候?是否會在發朋友圈時思前想後,屏蔽這個屏蔽那個,最後還要設置「朋友圈僅三天可見」?是否總是在意點讚數和好友的評論,在意自己的品味是否能得到他人認同?隨著年齡的增長,發朋友圈似乎變得不再簡單。於是知乎上有一個熱門話題:心智越成熟的人是否越少「曬生活」?
  • 朋友圈儼然成了一個小江湖,那些經常發朋友圈的人究竟是什麼心態?
    朋友圈就是一個小江湖,父母,親戚,朋友,同學,同事一大幫人組成的江湖,在這個江湖當中,每天上演著不一樣的人生。 有些人,閉關不出,幾個月也不發一文;有些人,一天就發好幾回朋友圈,似乎,幸福總要與人分享,悲傷總需要別人安慰似的。
  • 你是不是也很討厭那些在朋友圈裡經常發些無意義東西的人?
    而且伴隨著說說和朋友圈一起出現的,最多的就是其他人各種各樣的心情和想法了。尤其是在現在的微信朋友圈裡。在做事情之前先拍張照片發個朋友圈似乎已經成了必須要做的事情。吃飯之前拍一下發個朋友圈,出去逛街發個朋友圈,激勵發生了什麼事情發個朋友圈······這種事情簡直是不要太正常。
  • 下雪天發朋友圈的句子,雪景發朋友圈配一句話!
    下雪就不要發朋友圈了,哪裡下錢告訴我。 下雪的日子裡,時間被雪花划過天空的痕跡拉得漫長。 化雪永遠比下雪冷,就像結束永遠比開始疼。
  • 心智的進化
    自然,他們也談過心智話題,其中的《心智》一冊就是成果,匯集了這個領域的諸多名家,諸如語言學家和認知心理學家史蒂芬·平克、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認知科學家和語言學家喬治·萊考夫、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神經科學家斯坦尼斯拉斯·迪昂。這些訪談或者文章,有的發生在二十世紀末,但是今天讀來並不落伍,有不少閃光點,值得分享。
  • 打工人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打工人說說朋友圈文案怎麼發?
    首頁 > 問答 > 關鍵詞 > 打工人最新資訊 > 正文 打工人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打工人說說朋友圈文案怎麼發?
  • 為什麼很多人不發朋友圈了?
    ,朋友之間通過朋友圈可以相互了解當前正在幹嘛,朋友圈的即時性讓它受到了熱烈的追捧。不過時至今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不再發朋友圈,微信之前增加的朋友圈三天可見新功能也讓很多不想發朋友圈的人有了選擇的權利,最近三天的動態,如果三天未發朋友圈那麼看到的僅僅是灰色的橫杆
  • 女生自拍朋友圈文案-適合發自拍的乾淨短句
    女孩子自拍完肯定是會發朋友圈的呀,那麼適合發自拍的乾淨短句有哪些?下面爪遊控為大家帶來女生自拍朋友圈文案,希望大家喜歡。女生自拍朋友圈文案  1、先變優秀 在遇到一個不需要取悅的人。
  • 你的心智能量高嗎?來看看你的心智能量屬於哪個等級!
    本文介紹著名心理學家大衛·R·霍金斯博士(David R. Hawkins,M.D., Ph.D)所提出的心智能量層次模型。霍金斯先生運用一種稱為Kinesiology(人體運動力學)的技術給予心智的能量級別以量化的測量。雖然這種技術的科學性備受爭議,但其心智模型對心智成長的過程的的參考意義來說還是可以值得介紹。
  • 那些能「心智突圍」的人,都掌控了人生的選擇權
    windyliu在《心智突圍》一書中幫我們找到了問題的答案,我們發現自己總是間歇性自律,持續性懶散,幾乎所有的人生困局,都來自於心智系統的失靈,只有在成長過程中,學會重構心智,才是走出困局的關鍵。本書作者windyliu曾任世界500強企業測試負責人,36氪特邀作者,人民日報《民生同行》籤約作者,公眾號「自言稚語」主理人,他一直走在探索人生哲學,追求自我成長的路上。
  • 今日小雪怎麼發朋友圈 2020小雪節氣朋友圈說說
    今日小雪怎麼發朋友圈 2020小雪節氣朋友圈說說時間:2020-11-22 16:4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今日小雪怎麼發朋友圈 2020小雪節氣朋友圈說說 1.秋去冬來小雪到,飄飄灑灑空中舞.帶來吉祥和如意,帶來一年好兆頭.溫度下降需保暖,朝暮鍛鍊不可停.問候祝福伴雪至
  • 發這4條朋友圈,暴露出了你的層次高低,信不信由你!
    發這4條朋友圈,暴露出了你的層次高低,信不信由你!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般都發過朋友圈。有些人甚至可以說每天都要發好幾條朋友圈,將自己做了一些什麼事情都發了出去。好的朋友圈可以增進大家的聯繫,彰顯出你的高品質生活。
  • 成長是「二分心智」的崩潰與內在敘事的覺醒
    比如自然災害、部落戰爭頻發,人在面對接連不斷的危機時,那個叫神的聲音總給我們下達一系列錯誤的指令,我們就會懷疑眼前的世界和質疑行為背後的指引。這種自主意識是你根據內外環境重構了「內我」,它是一種內在敘事的能力。你會去想像一個美好未來,並會根據現有的經驗和資源,設計一條抵達的途徑。
  • 恭喜那些不發朋友圈的人
    福建人的別墅為什麼都像城堡?江西衛視的節目為什麼個個「恐怖」?關注後回復「地域」查看為什麼施工的挖掘機旁邊總是長滿了男人?哪些最火的表情包你沒有就輸了?關注後回復「快樂」查看人民網科普ID:peoplekpzg全宇宙最接地氣科普號!既能緊跟熱點,帶你獲取全球各地新鮮資訊,又能嚴謹有趣,為你解鎖超多百科常識。
  • 超棒的下雪天文案,寫作文好用,發朋友圈給力!
    下雪的時候要跟喜歡的人出去走一走,一不小心就牽了手,走著走著就白了頭。2.好想變成飛舞的雪啊,這樣就可以光明正大地落在你的肩頭了。適合卑微的暗戀狗……下雪天發出,相當應景哦!3.告訴單身狗們一個好消息,你們升級為雪橇犬了。大冬天裡,單身狗無人可抱,只能用自己的左手溫暖右手。因此,這條文案殺傷力極大,足以給單身狗帶來雙倍暴擊!
  • 當微信朋友圈變成社交圈,微信裡的「社交法則」你知道多少?
    當下的社會,微信朋友圈,儼然已經成了最新的社交場所。在這個社交圈子裡,你發動態我點讚,你控訴我安慰,手指動一動,就能讓朋友感受到你的關心。不得不說,在朋友圈裡玩社交,雖然不費事,但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關於微信朋友圈的那些「社交法則」,不知道大家清楚多少?
  • 為什麼在體制內上班的人,往往都很少發朋友圈?
    說起體制內上班,很多人往往第一反應想到的就是公務員和國企事業單位的上班族,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這些人一般都有哪些特徵呢?1.比如能說會道,因為一般體制內上班族很多人都要跟寫公文材料和開會發言打交道,所以工作久了,自然在口才和寫作能力方面都有所鍛鍊和提升。
  • 適合發朋友圈的神仙句子
    (適合在朋友圈po喜歡的人的照片的時候發的句子)/02/小朋友負責吃好喝好不煩惱。/08/陪你看日落的人本身就比日落更浪漫。(在朋友圈發日落照片的時候可以用的配文)/09/其實我不太懂喜歡,可我想走向你。
  • 「其實,我很不想回家」30歲表姐發朋友圈,原因很現實
    #情感故事#導語前幾日,表姐發了一則朋友圈表姐為此極為的惱火,起初還會跟著親戚們的安排應付下,後來不曾想,親戚們變本加厲,更苦口婆心地勸說道:「你現在不趕緊找人嫁了,還等啥?等到你年紀大了,就不是你挑別人,是別人挑你了。」
  • 快速區分心智技能的形成階段
    教育心理學關於心智技能階段論有好幾個,往往考區分性的選擇題、判斷題等區分性的客觀題,很多同學學習過程中覺得容易混淆,現在中公教育資深輔導教師楊鵬丹就容易考察的兩個階段論:國外加裡培林的心智動作按階段形成理論和我國的心智技能階段論進行舉例解釋和關鍵詞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