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明珠
編輯:劉穎娟
定稿:蘇子後
小敏懷孕2個月去產檢時,卻被告知胎停育,經檢查是甲狀腺功能異常所致,醫生惋惜地說道:「你應該早點來做這項檢查的,現在就只能調養身體,再次迎接好孕了。」
甲狀腺篩查看似微小,實則關係著胎兒的健康發育
甲狀腺是人體重要的內分泌器官,它位於氣管前方,在吞咽東西時可隨其上下移動。在「喉結」的下方約2~3釐米處,自己用手就能觸摸到。
甲狀腺的主要功能是凝聚全身的碘元素,分泌甲狀腺激素,從而調節人體體溫、促進骨骼生長發育、影響心臟、血液等系統,它是孕期胎兒腦神經發育所需的必要激素。
只有母體甲狀腺功能正常,才能保證母體的健康和胎兒的發育,尤其在孕早期,母體是胎兒甲狀腺激素唯一的來源,如果甲狀腺功能紊亂,則會對孕婦和胎兒產生嚴重的不良後果,因此在懷孕期間做甲狀腺功能檢查是必不可少的。
甲狀腺功能異常分為甲減和甲亢。
如果孕媽甲亢會造成流產、早產、胎盤早剝、胎兒宮內生長遲緩、死胎等風險,還會影響寶寶的智力發育、神經反應能力及運動能力,同時自身也可能造成先兆子癇、充血性心力衰竭,甚至甲狀腺危象等危險。
甲亢的明顯特徵:患病後出現心悸、怕熱、多汗、性情急躁、食慾亢進、便次增多和體重減少等病症,多數患者有眼瞼水腫、視力減退等症狀。
如果準媽媽患甲減,也就是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輕則會影響孩子的智商,重則導致孩子出現智力低下、痴呆、步態不穩、聽力障礙等問題,並且這些損害是不可逆的,即使出生後補充甲狀腺激素,新生兒甲狀腺功能正常後,也無法挽回對孩子的損害。
同時甲減對孕媽自身的影響也很大,比如造成生育能力降低、不孕、妊娠子癇、貧血和產後出血等,孕婦合併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的總發病率約佔孕婦群體的1%~2%。
甲減的明顯特徵:患病後的孕媽媽會有怕冷、厭食、面色蒼白、眼瞼面部虛腫、表情淡漠、反應遲鈍、記憶力減退、嗜睡、體重增加等表現。
在妊娠的各個時期,母體的甲狀腺素一旦減少,即便是輕微的或短暫的減少,也可不同程度地影響到胎兒的腦部發育,且這種損害多是不可逆的,表現為日後兒童期患兒身材矮小、智力低下,即俗稱的「呆小症」。
孕期甲狀腺檢查什麼時候合適?
甲狀腺功能篩查的最佳時間應選擇在妊娠8周以前,最好是在懷孕前就進行甲狀腺指標篩查,一旦確診患病,可在懷孕前經有效治療後再擇機懷孕。有專家表示,臨床上患有甲減的孕婦在妊娠前半期(1~20周),應該每4周檢測一次甲狀腺功能。
因為妊娠20周前是胎兒第一個腦快速發育的階段,又因為胎兒的甲狀腺到孕12周才開始分泌甲狀腺激素,20周以後甲狀腺功能才開始完全建立,因此,在妊娠20周以前,胎兒生長發育所需的甲狀腺激素幾乎完全都是靠母體輸送,因此準媽媽務必要確保自身甲狀腺功能正常。
注意:因為甲狀腺疾病早期多無臨床症狀,即使孕前沒有甲狀腺疾病,孕期也沒有出現甲狀腺異常的症狀,孕媽們依舊要做甲狀腺檢查。
這項檢查主要是抽血化驗是否存在功能異常,篩查指標為促甲狀腺素(TSH)、游離甲狀腺素(FT4)、游離三碘甲狀原氨酸(FT3),同時準媽媽會被要求做甲狀腺B超檢查或者是CT檢查,主要是用來判斷甲狀腺的形態。
根據檢測結果可分為甲亢、甲減或亞甲亢、亞甲減。如果TSH降低、FT3、FT4升高,則提示甲亢;若TSH升高而,FT3、FT4降低則是甲減。
總而言之,為了胎兒的健康發育,準媽媽一定要做甲狀腺功能篩查,將任何威脅胎兒生長的因素全部扼殺在搖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