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科技日報北京1月5日電 (記者聶翠蓉)美國最新一期《臨床化學》雜誌刊登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教授趙慧君團隊的研究成果:通過抽取孕婦血液即可檢測出胎兒遺傳自父母的多種單基因變異,有些變異甚至可提前到孕6周測出。趙慧君教授5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新檢測方法不但更安全,操作也大大簡化,幾乎一般有分子分析經驗的醫院病理室都可開展,抽血一到兩周後即可取得檢測結果。
目前,大約每100個新生兒中就有一個攜帶基因變異。趙慧君團隊曾開發出一種非侵入產檢技術(NIPT),其能取代羊膜穿刺技術,直接通過孕婦血樣篩查唐氏症候群,該技術已在60多個國家獲得運用。
除了唐氏症候群,肌肉萎縮症、亨廷頓氏舞蹈症這類遺傳疾病如能早期發現,可幫助準媽媽們選擇是否終止孕程。有些致命性疾病如鐮狀紅細胞貧血病、血友病和囊腫型纖維化等如能早發現,也可及時治療,比如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在孕9周前接受膽固醇治療可以預防;地中海貧血症在出生後立即輸血也可完全治癒。「未來,一些基因變異甚至可以用基因療法在子宮內治療。」趙慧君說。
在最新研究中,趙慧君團隊對之前的唐氏血檢篩查技術進行了擴展,理論上可檢測出孕6周到10周內任何一種單基因變異。他們用連結識別測序技術獲得父母雙方的單倍體,再檢測孕婦血液中的單核苷酸多態性(SNPs),最後利用他們開發出的相對單倍體劑量分析法(RHDO)推測出胎兒是否遺傳某個基因變異。在有13組家庭參與的試驗中,新技術成功檢測出其中12組家庭的胎兒基因變異,準確率非常高。
新檢測技術將首先用於有遺傳病家族史的夫婦,但趙慧君教授希望很快推廣到普通產前篩查程序。澳大利亞著名產檢專家安德魯·麥克倫南也表示:「新技術市場潛力巨大。」
總編輯圈點
母親的偉大,在於延續生命。孕吐、分娩、身體變形,都可以挺過去,也可以不在乎,但孩子不能出「差錯」,必須健康成長。可就有那麼一系列疾病,沾了「遺傳」二字,頓時讓新父母無力憤怒,同時充滿自責。如果要阻止遺傳信息變成疾病,最好提前知道、最好無創無痛、最好操作簡便。感謝趙慧君團隊,他們藉助基因檢測技術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