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篩查,全稱為唐氏症候群產前篩選檢查,是一種通過化驗孕婦的血液,結合孕婦的年齡、體重、孕周等方面來判斷胎兒患先天愚型、神經管缺陷危險係數的檢查,對保證孕育質量有著重要且積極的作用。
簡單點說,就是判斷腹中寶寶有沒有患小兒唐氏症候群,是否存在智能落後、特殊面容、發育障礙以及多發畸形的方法。
其實,關於唐氏篩查很多人都抱有質疑的態度,因為相較於排畸準確率近乎100%的無創DNA和羊水穿刺技術來說,唐氏篩查最多也只能達到可憐的60%而已,所以不少人都覺得即使做了唐氏篩查,也無法得到準確的結果,那還不如不做,還省著浪費時間和精力了呢。
確實!唐氏篩查的準確率不高,且無法明確判斷出胎兒是否患上唐氏症候群,但這僅僅是保證胎兒健康與否的第一道防線而已,一旦唐篩檢測被認定為高危,就需做進一步的檢查了。
而且唐篩相較於無創DNA和羊水穿刺,雖然在準確性上難以望其項背,但卻有著一個得天獨厚的優勢——便宜!
對!你沒聽錯!唐篩檢查非常的便宜,即使是一線城市價格也就在兩三百元左右,如果您再有商保,幾乎幾十塊錢就足夠了,而無創DNA和羊水穿刺隨隨便便都要幾千元,相比之下性價比孰高孰低就立分高下了。
可能有朋友會說了,為了孩子的健康選擇準確率高的檢查即使多花點錢也是值得的啊,像唐篩這種準確率不高的就應該取消!
理事這個理,但話可不能這麼說,每一個家庭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在醫院中被建議做無創DNA的絕大多數孕媽年齡基本都在30歲以上,而被建議做羊穿的更是少之又少。
對於那些年紀輕身體好的孕媽來說,做個唐篩就足夠了,所以完全是沒必要多花那份錢,而對於家庭條件不太好夫妻來說,唐篩也無疑是性價比最高的檢查。
而且很多人都只知道無創DNA和羊水穿刺的準確性比唐篩高,但這三者的區別卻完全不了解。那咱們就簡單的說一說。
在風險上,唐篩和無創DNA都是抽血檢查,風險比較低,而羊水穿刺,顧名思義就是用細針抽出孕婦腹中羊水做檢查,所以風險較高。
在準確性上,雖然唐篩和無創DNA檢查方式相同,但無創DNA的檢查項目可要比唐篩更多也更全面。最直白的就是體現在抽血量上,唐篩一般就抽取一管血,而無創往往需要抽至少5管以上。所以在準確性上就出現了巨大的差異。
至於說羊水穿刺,大家可以這麼理解,如果你做唐篩發現孩子是高風險,那醫生就會建議你做無創DNA,而無創DNA結果也為高風險,那就基本可以確診了。
可若有些夫妻還是不死心還想再查一下,覺得萬一是誤診呢,那此時就輪到羊水穿刺了。不過,實話實說,羊穿雖然準確率略高無創,但也僅僅是略高而已,能夠真的實現結果「反轉」的案例,實在是少之又少。
話已至此,是花錢再博一次,還是及早放棄重新出發,請遭遇此類情況孕媽自行斟酌吧。
此外,隨著當今不孕不育率的高發,越來越多的家庭遭遇了生育難題進而選擇了試管嬰兒來完成生育,所以就引申出一個新問題:試管嬰兒需要做唐氏篩查麼?
有的孕媽表示,都選擇做試管嬰兒了,就肯定不需要做唐氏篩查了,因為無論是精子、卵子,還是移植用的胚胎,都是優化篩選質量上乘的,移植前還做了染色體檢查,排查了基因問題,所以生出來的孩子指定是萬無一失的,唐氏篩查可以不做。
也有孕媽表示,即使選擇了試管嬰兒,精子、卵子、胚胎經過了優化篩選,且排查了基因風險,也還是要做唐氏篩查的,畢竟都是為了孩子的健康,查一查總歸是沒有錯的。
誠如兩位孕媽所言,在試管嬰兒的流程中是會做染色體檢查,以排查基因方面的隱患和風險。不過,做不做試管與做不做唐氏篩查可沒並不存在必然的聯繫。
其實,無論是自然受孕還是試管受孕,若孕媽存在以下這7類情況,就必須要做唐氏篩查:
年齡>35歲;
存在異常胎兒分娩史;
由於不明原因發生過胎停育;
有過產前出血和孕期出血症狀的經歷;
孕早期曾服用過不清楚會不會影響胎兒健康的藥物;
孕早期接觸過有毒有害物質;
有明確的家族病史。
因此,無論是時自然受孕還是試管助孕,存在以上這幾種情況的女性就都應該按時產檢做好唐篩等檢查項目。而且就算不是這七類女性,就算唐篩的準確性不算高,但總歸是對寶寶有益的檢查,查一查、多一份保險,總歸沒有什麼錯哦!
生育不易,且行且珍惜,在此祝願每一位備孕夫妻都能母子健康、家圓好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