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甘肅鎮原:特色農業助脫貧 菊花鋪就...

2020-11-25 東方網

原標題:【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甘肅鎮原:特色農業助脫貧 菊花鋪就致富路!

  「去年已採摘6至7茬,實現畝均淨收入2500元!」對甘肅省鎮原縣孟壩鎮峁合村村民王跟科來說,種菊花能有這樣好的收入出乎他的意料。

  58歲的王根科是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去年開始種植萬壽菊。「雖然只種了2畝多,就拿到了6000多元」,他微笑著告訴記者。在去年之前,他和這裡的大多數村民一樣,小麥玉米土豆一直是其種植的主要農作物,投入大,產出低,家庭收入微薄。如何依託當地農業的實際情況,發展有特色的作物種植幫群眾脫貧致富,當地政府將目光投向了萬壽菊種植。

  村民王跟科在採摘萬壽菊 康彥龍/攝

  據了解,萬壽菊是一種一年生菊科草本植物,春夏天播種,一年花期近6個月之久,可採摘5-6茬。其主要特點是花大、花期長,對土壤要求低,同時集觀賞、藥用、食用、環保等經濟價值於一身,目前已成為當地脫貧致富的重要法寶。

  「剛開始,村民的種植積極性並不高,將自己種了好多年的玉米小麥等作物改種花,大多數人還比較猶豫。」孟壩鎮鎮長黃步傑告訴記者,為解決群眾積極性的問題,當地組織鎮村組及幫扶幹部多次進村入戶,與農戶面對面核算萬壽菊種植收入帳,宣講萬壽菊產業扶持政策,點對點開展針對性服務指導。「我們多次組織農戶代表赴兄弟鄉鎮武溝鄉實地參觀學習,了解種植收益情況,提高農戶種植積極性。」

  當地田間綻放的萬壽菊 康彥龍/攝

  按照全縣產業培育總體要求,近兩年該鎮將萬壽菊產業作為脫貧增收主導產業來抓。採取「農戶訂單種植、公司保護價格收購」的方式,建成峁合村2000畝萬壽菊示範點1處,落實種植面積0.7萬畝,帶動665戶貧困戶栽植萬壽菊2335畝。黃步傑表示,當地發展萬壽菊種植是一種「訂單農業」模式,農民只管種植、採摘,不用擔心市場問題。「萬壽菊市場缺口很大,相關公司種多少收購多少,目前供不應求。」

  當地已投資68萬元在塬口村新建萬壽菊鮮花收購站1處,按照訂單價0.95元/公斤收購鮮花。「農民只要將採好的菊花拉到收購站,過完稱就可以拿到錢,非常方便」,黃步傑告訴記者,鎮政府去年以來,已邀請技術人員深入村組開展栽植技術培訓30場次,同時新建婚紗攝影、觀景平臺、農家樂各1處,解決群眾鮮花交售、技術缺乏、產業單一問題。

  孟壩鎮萬畝萬壽菊種植基地 康彥龍/攝

  為發展萬壽菊產業,當地近兩年出臺一系列鼓勵舉措。對於種植萬壽菊的農戶,每畝給予200元種苗費、貧困戶每畝政府補助保險7.5元、1袋有機肥、1卷農膜,共計400元政策扶持資金。如果當年絕收,通過保險每畝就能理賠1500元,降低了廣大農戶種植風險。

  現如今,依託萬壽菊種植基地,當地已舉辦集體婚禮、萬壽菊採摘比賽、書畫藝術交流、「萬壽菊」杯廣場舞選拔比賽為主題的「萬壽菊」文化旅遊藝術節。「旅遊+」理念延伸產業發展鏈條,以「特色種養+旅遊觀光」發展模式,全力打造以峁合村為中心的萬畝萬壽菊旅遊觀光園。

  目前,全鎮萬壽菊產量已突破5000噸,創造收入475萬元。在發展產業過程中發揮黨員幹部的帶頭作用,鎮村黨員幹部「保本不分紅」入股領辦祥農等8個萬壽菊種植專業合作社,吸納社員110人,帶動2114戶群眾發展萬壽菊產業,其中黨員42人栽植萬壽菊700畝。就地吸納務工200多人,實現人均收入6000元以上,帶動當地群眾脫貧致富。

相關焦點

  • 黨的領導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根本保證
    作者:大連海事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邢文利、裴麗梅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現在,脫貧攻堅到了最後階段,從取得決定性成就到實現全面勝利,我們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依然艱巨,決不能鬆勁懈怠。
  • 猶有花枝俏——祁東縣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紀實
    前 言:近年來,祁東縣把脫貧攻堅作為頭號政治任務、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圍繞脫貧摘帽和鞏固脫貧成果,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為總攬,緊扣「兩不愁三保障」目標,著力補齊全面小康社會短板,加快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步伐,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 福建省民宗廳七項措施推動民族鄉村決勝脫貧攻堅
    為推動全省民族鄉村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近日,福建省民宗廳制定印發了推動民族鄉村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七個方面措施。一是全面摸排少數民族貧困村和貧困群眾情況。開展「推進民族鄉村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主題調研,各級民族宗教工作部門開展全面摸排,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驟減或支出驟增戶加強監測,加快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幫助實現穩定脫貧。二是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切實鞏固脫貧成果。指導民族鄉村主動對接相關政策措施,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影響,鞏固脫貧成果。
  • 【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廣西忻城縣:國際大品牌「下嫁...
    【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廣西忻城縣:國際大品牌「下嫁」小山村 2020-06-13 04: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神鼎山鎮:聚力項目建設,決勝脫貧攻堅
    神鼎山鎮鎮村幹部大會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3月27日訊(通訊員 歐陽林 楊志)3月27日,神鼎山鎮召開2020年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鎮村幹部大會,明確將以幹部作風建設為主抓手,以打造融長第二橋頭堡為主方向,實現生態立鎮、產業強鎮、鄉遊興鎮、文化興鎮。
  • 確保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習近平總書記在6日召開的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要嚴把退出關,堅決杜絕數字脫貧、虛假脫貧」「從下半年開始,國家要組織開展脫貧攻堅普查,對各地脫貧攻堅成效進行全面檢驗」「要為黨中央適時宣布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數據支撐,確保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
  • 脫貧攻堅紀錄片《脫貧大決戰》《落地生根》獲推薦
    新華社北京9月15日電(記者白瀛)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國家廣播電視總局15日推薦了兩部聚焦脫貧攻堅的優秀紀錄片
  • ...上發表署名文章《以決戰決勝的拼勁,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
    臥龍區委書記高賢信在《南陽通訊》上發表署名文章《以決戰決勝的拼勁,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2020-05-21 04: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薊天攜手共譜東西部扶貧協作新篇章...
    自2017年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以來,薊州區緊緊圍繞「組織領導、人才交流、資金使用、產業合作、勞務協作、攜手奔小康」六大任務,從基礎設施建設、人才交流培養、扶貧產業培育、社會事業發展等多層面、多領域,給予天祝縣大力支持和幫助,開創了優勢互補、長期合作、聚焦扶貧、實現共贏的良好局面,有力地助推了天祝藏區全力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殲滅戰
  • 吉林市永吉縣突出「三個能力」 決勝脫貧攻堅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永吉縣為答好「五年脫貧攻堅收官卷」,做好「疫情災情防控加試題」,突出「三個能力」即基層組織戰鬥力、貧困人口內生力、脫貧攻堅保障力,主動適應新形勢,應對新挑戰,解放思想,真抓實幹,下足「繡花功夫」,創新工作舉措,奮力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
  • 【行長話題】同頻共振 推進新疆高質量脫貧攻堅
    2020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全國對52個未摘帽貧困縣和1113個貧困村實施掛牌督戰,新疆南疆四地州作為「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區之一,有10個貧困縣、559個貧困村在督導之列,是全疆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堅中之堅。
  • 【決勝脫貧攻堅】忻城脫貧攻堅和重大項目觀摩會:是騾子是馬拉出來...
    【決勝脫貧攻堅】忻城脫貧攻堅和重大項目觀摩會: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脫貧攻堅戰還沒有結束,不能有緩一緩、歇一歇的思想,我縣在中央巡視「回頭看」、國家脫貧攻堅績效考核、第三方評估中仍然發現許多短板弱項,還需要整改落實;今年還有5個極度貧困村、878戶2150人要脫貧,已經脫貧的還要防止返貧鞏固成效。
  • 2020高考主題作文:全面小康,脫貧攻堅
    鄉村要實現全面振興,必須要守住農耕文明之魂。中華文明根植於農耕文明,農耕文明承載著華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碼,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革命文化的根脈,是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的根本依託。我們要切實增強對農耕文明的理性認知和情感認同,更加全面和深刻地認識到農耕文明所具有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  02逢金秋,喜慶華誕。新中國篳路藍縷、風雨兼程走過70年光輝歷程。
  • 【美麗鄉村 詩畫中國⑳】詩詠天津脫貧攻堅走向全面小康
    >【美麗鄉村 詩畫中國③】詩詠浙江脫貧攻堅走向全面小康  【美麗鄉村 詩畫中國④】詩詠吉林四平脫貧攻堅走向全面小康  【美麗鄉村 詩畫中國⑤】詩詠河南脫貧攻堅走向全面小康  【美麗鄉村 詩畫中國⑥】詩詠廣東翁源脫貧攻堅走向全面小康
  • 【決勝2020】脫貧攻堅看山東:「鐵道遊擊隊精神」激勵棗莊攻堅克難...
    棗莊是鐵道遊擊隊的故鄉,鐵道遊擊隊是棗莊最紅的資源、最美的傳奇、最亮的名片,也是激勵棗莊脫貧攻堅路上攻堅克難的精神源泉。棗莊是鐵道遊擊隊的故鄉,鐵道遊擊隊是棗莊最紅的資源、最美的傳奇、最亮的名片,也是激勵棗莊脫貧攻堅路上攻堅克難的精神源泉。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羅城高彩雲:折翼也要飛翔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羅城高彩云:折翼也要飛翔 2020-04-02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廬山參薯助力脫貧攻堅
    立夏時節,在星子鎮勝利村參薯扶貧產業種植基地,廬山市綠油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正組織200多位農民奮戰在搶插搶栽第一線,確保500畝廬山參薯秧苗床全部披綠。為打造廬山市綠色食品特色品牌,廬山市綠油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在廬山市有關部門竭力幫助下,將培育改良的高系14紅薯更名為「廬山參薯」。
  • 我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紀實
    雅江縣松茸產業園區 「全面實現小康,少數民族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掉隊。」我州把民生改善作為第一要務,把基礎設施納入重點攻堅,實施各類住房建設11.3萬戶,貧困群眾住房安全得到保障;鞏固提升972個貧困村安全飲水工程,「放心水」解放了「背水姑娘」;改造提升2252個村電網,把光明和溫暖送進牧民的新居;建成通鄉油路3696公裡、通村硬化路21894公裡,農村公路通車裡程全省第一,高速從無到有,空中交通金三角已形成,川藏鐵路全面啟動;改造提升2085個村通信網絡建設,鑄就貧困群眾脫貧網絡通達路
  • 3分鐘視頻讓你走進來賓脫貧攻堅的四季「戰場」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自治區黨委網信辦聯合廣西廣播電視臺與14個設區市聯動,共同製作15支微視頻,全景生動展示廣西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偉大實踐、巨大成就和成功經驗,體現壯鄉兒女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安貞街道聚焦巴夏克其等深度貧困村 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創造性提出「1+X」扶貧思路 全面做到「四交」三年來,安貞街道貫徹精準扶貧、精準施策基本方略,聚焦脫貧攻堅,堅持首善標準、凝心聚力、勇於創新、攻堅克難、擔當有為,創造性地提出了並落實「1+X」(「1」即:提供項目發展專項扶持資金,以產業項目發展帶動脫貧;「X」即:街道廣泛動員轄區社會單位、社會組織和愛心人士,開展「一幫一」結對、捐資助學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