坍塌後的阿雷西博
1989年,技術員在阿雷西博天文臺的鋼纜上
電影《007黃金眼》取景地
■李運
12月1日7點55分,天文儀器界發生了一件令人悲痛的事情,那就是著名的阿雷西博望遠鏡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這個有著「傳奇的一生」、57歲「高齡」的望遠鏡,儘管作了最後的堅持也沒能撐過這個不平凡的2020年。
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於1963年建成,坐落於美國波多黎各自治邦,位於加勒比海的大安的列斯群島東部,口徑305米,不能轉動,只能通過改變饋源艙的位置對空中的一個帶狀區域進行掃描。在我國FAST(口徑500米)落成之前的半個多世紀裡,它一直頂著「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的頭銜。
阿雷西博的接收裝置,即饋源艙,總重900噸,由連接在三座100米鐵塔上的18根鋼索吊在空中,距地面高度約200米。
從最初直到幾年前,阿雷西博一直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1974年,科學家用阿雷西博向距離地球25000光年的武仙座M31球狀星團發電報,告訴「武仙座」的智能生物,關於太陽系,氫、碳、氮、氧、磷五種重要元素,人類生命、人體形狀和高度,地球上的人口等信息,史稱「阿雷西博信息」。
儘管當時這一舉動引起了很大的爭議,畢竟「黑暗森林」法則無法證偽,但這依然是人類首次嘗試聯繫地外文明所做出的一大壯舉。
阿雷西博還頗受影視作品的青睞,《007黃金眼》《接觸》《X檔案》《超級卡丁車》等部分場景均在此拍攝。
從上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阿雷西博經歷過不止一次改造。而近些年則發生了多次坍塌。
2017年9月,由於瑪利亞颶風的影響,導致其失去一個吊臂,直到當年12月才復工。今年8月11日,由於一條輔助纜突然斷裂砸向反射鏡面,在望遠鏡上留下長達30米的劃痕。
最近幾年時常有人曝出阿雷西博望遠鏡像極了垃圾場,主要原因是缺乏維護經費,老化嚴重,加之主管機構頻繁變更,後期缺乏有效的管理,為如今的徹底坍塌埋下了隱患。
11月,主鋼纜斷裂,對望遠鏡反射面板造成進一步的破壞。當地11月19日,阿雷西博的主管部門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經過綜合評估,宣布了將永久關閉阿雷西博的消息,只不過這個「倔強」的巨人沒等到人工拆除,選擇了「自行了斷」。此次坍塌事故中,900多噸的科學儀器和剩餘鋼纜全部砸向反射面,徹底終結了其光輝燦爛的一生。
但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表示,阿雷西博天文臺並不會關閉,還有一些小型科學儀器和教育設施,未來會繼續保留。
半個多世紀以來,阿雷西博為世界射電天文學領域做出了巨大貢獻,它應該被銘記,也值得被銘記。
http://blog.sciencenet.cn/u/ly275690634
《中國科學報》 (2020-12-17 第8版 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