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發現異常閃光,是內部風暴?還是星體撞擊?

2021-01-15 騰訊網

上個月,一位業餘天文愛好者在他的後院用天文望遠鏡觀察木星時,有一重大發現:在行星左下方突然出現了一個維持1.5秒的亮閃光。

一些天文學家聚集起來對連續鏡頭進行分析,這個團隊確認亮閃光的出現是由於一顆小型流星墜入木星產生的。

這一結果於周一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歐洲行星科學大會和行星科學分部的聯合會議上被宣布。

隕星的直徑大約在12至16米之間,重達450噸。雖然它在宇宙意義上相對較小,但在撞擊氣態巨行星時釋放的能量相當於240噸TNT爆炸。

觀察這張gif足夠長時間,你將會看到木星左下方因撞擊而出現的閃光。

Ethan Chappel於8月7日首次捕獲錄影觀察,隨後使用專門為木星上的撞擊閃光設計的一款名為DeTeCt的open source software(開放原始碼軟體)對其進行分析。這是使用該軟體檢測到的第一個撞擊閃光。

法國業餘天文學、DeTeCt共同開發者Marc Delcroix表示:「這些探測極為罕見,因為撞擊閃光微弱而短暫,並且很容易在觀察行星數小時後被錯過。」

然而,這個特別的閃光是在木星上觀察到第二亮的閃光,因此很難被忽視。

這張圖片由DeTeCt軟體生成,是分析了多個視頻觀察結果以及最小化大氣幹擾才得到的清晰的流星撞擊圖。

木星第一次行星撞擊於1994年被觀察到,當時一顆彗星被木星撞擊逐塊分解,在其表面留下疤痕。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一顆行星,直徑是地球的11倍。由於它的巨大引力,這次撞擊對木星來說更像是宇宙中的小刮小蹭。

物理學家、DeTeCt的開發者———Ricardo Hues博士說,過去的10年裡,在其他物體的撞擊未被發現時,木星大氣中已經觀察到了六次撞擊閃光。

最左邊的圖片是從多個撞擊視頻拼合而成,中間的圖片為其中一張參考圖像,右邊的圖片是閃光最亮的時刻。

Hueso說:「大多數的物體撞擊木星時並沒有被地球的觀測者記錄。然而,我們現在判斷每年大約有20-60個相似規模的物體撞擊木星。「 因為木星的大體積和引力場,撞擊率比類似體積物體對地球的撞擊率大一萬倍。

DeTeCt團隊希望這一次的發現可以鼓勵更多的業餘天文愛好者使用這個open-sourse軟體來進行相關檢測。

Shoemaker–Levy 9(舒梅克-列維9號彗星,正式命名:D/1993 F2),於1992年7月被分裂並在1994年7月撞擊木星,這是對太陽系地外天體碰撞的首次直接觀測。[4]在大眾媒體上引起了廣泛關注及報導,且該彗星被全世界的天文學家密切監測。這次碰撞提供了有關木星的新信息,並突出了木星在減少內太陽系中太空垃圾的可能作用。

這枚彗星由天文學家Carolyn和Eugene M. Shoemaker 夫婦以及 David Levy於1993年共同發現。[5] Shoemaker–Levy 9在繞木星公轉時被其捕獲,照片於3月24日晚上,被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帕洛瑪山天文臺的46釐米(18英寸)Schmidt telescope(施密特望遠鏡)拍攝。這是第一次觀測到活躍彗星環繞行星,它可能在20-30年前被木星捕獲。

計算表明,彗星異常的碎片是由於先前1992年7月靠近木星時發生的。當時Shoemaker–Levy 9在木星的洛希極限範圍內通過,木星的引潮力將彗星撕碎。後來發現彗星的一些碎片直徑達2 千米(1.2 mi)。這些碎片在1994年7月16日至22日與木星南半球相撞,速度約為每秒60 千米(37 mi/s)(木星的逃逸速度)或每小時216,000千米(134,000 mph)。撞擊產生的明顯疤痕比大紅斑更容易明顯,並持續了幾個月

FY: Face of the Boe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在作品發布後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你有「木星恐懼症」嗎?木星再現大風暴,這些照片你敢不敢看?
    太陽系中存在著數以萬計的星體,所有的星體都圍繞太陽進行運轉,地球成為了目前唯一孕育生命的星球。在八大行星中,木星的質量抵得上317個地球,除了巨大的質量外,它的體積也不容小覷,是地球的1300多倍,而它自轉一圈僅僅只需要十幾個小時,這也意味著它的引力是多麼強大。
  • 為什麼地球沒有和其它星體發生撞擊?事實上撞擊每天都在發生
    太陽系有著如此多的小天體,自然星體撞擊事件也是非常多的,這一點我們從火星上面有那麼多的隕石坑就可以看出來,而且火星現在也經常被各類小星體撞擊,不時有新的隕石坑出現。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月球更是被隕石坑佔滿了。我們通過天文望遠鏡觀測月球,看到最明顯的就是上面密密麻麻的隕石坑,那都是星體撞擊造成的。
  • 研究發現「精靈閃光」和「怪異閃電」可能正在照亮木星大氣層
    根據美國宇航局「朱諾」號太空飛行器收集的數據,一項新發表的研究顯示,被稱為「精靈閃光」(sprites)和「怪異閃電」(elves)的大氣現象可能正在壯觀地照亮木星的上層雲層。據悉,這些短暫的光顯示在地球上表現為強烈的閃電風暴之上,並且只存在幾毫秒就消失了。
  • 萬載難逢的天象奇觀,早年彗星撞擊木星,被稱罕見天文事件
    蘇維克一列維9號彗星,分裂成21顆慧核,於7月17日凌晨4時20分(北京時間),開始逐塊與木星碰撞爆炸,歷時5天半。這一罕見的天文事件,誘使人們儘快盡多地知道一些木星的知識。全球矚目的蘇維克一列維9號彗星,是兩位專業天文學家和一位業餘天文愛好者於1993年偶然發現的。為了表彰他們的貢獻,這一吉星以他們3人的姓氏命名。
  • 木星被小行星撞擊的次數超乎天文學家的想像
    來自西班牙畢爾巴鄂工程學院、法國天文學會、愛爾蘭都柏林的Meath天文小組、澳大利亞天文學會和西班牙的Esteve Duran天文臺的一項有趣的國際研究給了我們一個可能的迷人和令人鼓舞的機會,另一個要密切關注老喬夫的原因是:木星可能只是在一個比以前想像的更經常的基礎上被小行星撞擊。這項研究特別有趣,因為它主要關注的是近年來業餘成像者和觀察者記錄的閃光。
  • 木星被稱為「氣態行星」,小行星撞擊木星時會「穿過」木星嗎?
    木星的大氣活動十分頻繁活躍,並且在大氣層中充斥著大量的風暴氣旋,大量的風暴氣旋中最出名的就是木星的「大紅斑」,一個已經存在了數百年的巨型風暴氣旋,木星的大紅斑比地球還要大,並且從人類開始觀察就一直存在,或許這個風暴氣旋會永遠的存在下去。
  • 木星既然是氣態行星,太空人是否能搭載太空飛行器直接進入木星內部?
    木星還是行星中唯一一個與太陽的質心位於太陽本體之外的,但是也僅僅只在太陽半徑之外的7%,再加上其轉軸傾角與地球和火星相比都非常小,因此在木星上面並沒有特別明顯的季節變化。木星標誌性的氣象——超級大紅斑。木星的大紅斑其實就是一場反氣旋(逆時針旋轉)風暴,可以說在太陽系中它是最大的風暴,與它相比我們地球的風暴簡直就是微不足道。
  • 為什麼地球沒有和其他星體發生撞擊?其實撞擊事件經常發生
    人類通過天文望遠鏡觀測發現,地球的衛星月球上面布滿了密密麻麻的隕石坑,數量之多無法統計,於是有人就產生了一個疑問:一個小小的月球上面都有如此多的隕石坑,說明月球曾經經常被星體撞擊,那為什麼地球沒有和星球發生撞擊呢?其實這個問題也不難回答,地球受到的星球撞擊事件可能比月球還要多,地球經常會和星體發生撞擊。可能有人會問:那為什麼地球上面沒有那麼多的隕石坑?
  • 能裝下1300個地球的木星,其實時刻都在保護地球不被隕星撞擊
    實際上木星可以裝下1300個地球,木星不僅僅是大,還是地球重要的「保護傘」,為什麼這樣說呢? 宇宙隕石的撞擊可以說是危害性極強,早在6500萬年前,我們地球就受到來自宇宙的星體的撞擊,這個撞擊讓我們地球上的生命都毀滅了
  • 人們是通過哪些技術和知識來分析星體內部結構的?
    我們不能直接簡單的打個洞,來了解星體內部的構成。即便是在地球上我們也只能深入地殼內部幾英裡而已。因此我們不得不依賴間接手段來實現。重力:通過發射一架太空飛行器到一個星體的軌道上,我們可以觀測到太空飛行器的軌道是如何受星體的重力影響的。通過這一信息我們可以確定它的剖面密度。
  • 木星是地球的守護神,也是環境異常惡劣的行星,到底有多恐怖?
    木星是太陽系最大的行星,也是一顆氣態星球。它以強大的引力,吸引著眾多來自太陽系以外的小行星和彗星投入它的「懷抱」,從而大大降低了地球受到系外物體撞擊的機率,從而時刻保護著地球上的萬物生靈,木星也形象地被人們稱為「地球的守護神」。
  • 木星出事了!巨型風暴大紅斑突然長出「觸手」?科學家:前所未見
    不過好在木星和月球的存在,它們幫助地球抵擋住了大部分傷害,不然的話地球也不會有人類的誕生,因為一次行星撞擊帶來的災難足以毀滅所有,科學家就曾在24年前親眼目睹過這樣的場景。該研究還發現,這些氣旋周圍分布著多處風暴,北極有八處,南極有五處。該研究為我們展現了前所未有的木星內部細節,我們對銀河系中氣態巨行星大氣內部動態的了解或將因此取得重大突破。
  • NASA的朱諾號飛船在木星的大氣中發現了一些奇怪的東西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朱諾(Juno)太空飛行器在地球大氣層中發現了一些驚人的奇特現象,包括奇異的閃電和泥濘的冰雹「蘑菇」。朱諾發現了一種不尋常的閃電形式,它不是由水雲形成的,就像地球上的閃電一樣,而是由氨水溶液形成的。這種「淺閃電」在木星的大氣層中產生火花,產生閃光,然後由朱諾的Stellar Reference Unit相機拍攝。
  • 新研究顯示大氣現象「精靈閃光」和「怪異閃電」正在壯觀地照亮木星的上層雲層
    」和「怪異閃電」正在壯觀地照亮木星的上層雲層(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根據美國宇航局「朱諾」號太空飛行器收集的數據,一項新發表的研究顯示,被稱為「精靈閃光」(sprites)和「怪異閃電」(elves)的大氣現象可能正在壯觀地照亮木星的上層雲層。
  • NASA的「朱諾號」在木星上發現瞬態發光事件
    一般來說,閃電都是發生在暴風雨之前,當天空中發現閃電的時候,天空也會被瞬間照亮,雖然閃電持續的時間很短,但是卻非常的驚人。 在地球上,閃電還有一個名字:瞬間閃光現象,一般來說,閃電都是發生在距離地面約90公裡之外的高空之中,那麼,除了地球之外,還有哪些星球上也有閃電發生呢?
  • 太陽系附近新發現近百個大型星體,內部是核聚變,而不是恆星
    一般我們都是認為,星體的主要分類是恆星和行星,但是可以被稱為星體的單一物體還有黑洞、中子星、白矮星、褐矮星、矮行星和小行星等,我們都知道,增加行星質量就會變成恆星,但是事實上,行星也不能直接進入恆星軌道,褐矮星就是介於這兩者之間的星體,也就是說,這種星體既不是行星,也不是恆星,而是一個非常獨特的星體
  • 美媒:科學家發現木星「大氣燈光秀」
    新華社北京11月15日新媒體專電 美媒稱,木星也許是地球以外第一顆已知擁有被稱為「鬼怪閃光」或「精靈閃電」的「大氣燈光秀」的行星。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11月2日報導,「鬼怪閃光」和「精靈閃電」是當閃電改變風暴上方大氣層中的電磁環境時所形成的兩種大氣光亮。
  • 浩瀚宇宙科普——木星
    最顯著的例子就是大紅斑,已知是在17世紀第一次被望遠鏡見到,持續至今未曾停歇過的巨大風暴。環繞著木星的還有微弱的行星環和強大的磁層,包括4顆1610年發現的伽利略衛星,木星至少有67顆衛星。佳利美德是其中最大的一顆,其直徑大於行星中的水星。木星至今已有數艘無人太空船前往探勘,包括早期的先鋒計劃與航海家計劃探索任務,以及後期的伽利略號。
  • 木星,想成為下一個太陽還是嫩了點,不過它的衛星可能存在生命
    它的內部也是固態的巖石內核,然後外面包裹著上次說的液態金屬氫,不過這些都只還是推測,具體究竟是什麼樣,目前還沒有確定。木星的最外層是雲層,在它的表面有一個著名的顯著特徵,就是它的大紅斑,它其實是一個超大的持續性的反氣旋風暴,這個風暴的直徑差不多相當於兩個地球。雖然風暴一直在移動,但是它非常穩定,已經存在了大概有兩三百年,而且再存在個幾百年應該也不是問題,甚至可能是永久性的存在,所以它也被稱為永久性颶風。
  • 木星大氣的神秘現象,預示著什麼,又能為我們帶來什麼呢?
    木星被發現發生了一些奇怪的現象。在這一段時間,木星赤道帶消失,遭受隕石撞擊卻沒有留下痕跡,天文學家們覺得他們需要把哈勃望遠鏡對準木星去觀察這一現象。來自權威的哈勃望遠鏡的詳細觀測數據證明了這兩個令人震驚的事件的一些內部因素。圖解:木星南赤道帶雲層出現的異常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