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科學家發現木星「大氣燈光秀」

2020-12-06 騰訊網

新華社北京11月15日新媒體專電 美媒稱,木星也許是地球以外第一顆已知擁有被稱為「鬼怪閃光」或「精靈閃電」的「大氣燈光秀」的行星。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11月2日報導,「鬼怪閃光」和「精靈閃電」是當閃電改變風暴上方大氣層中的電磁環境時所形成的兩種大氣光亮。在地球上,這些電磁幹擾會導致上層大氣中的氮分子發出短暫的紅色光輝。「鬼怪閃光」可以照亮橫跨數十公裡的天空區域,而「精靈閃電」則可以覆蓋數百公裡的範圍。

報導稱,科學家們懷疑,這兩種大氣現象或許也會出現在其他發生閃電的行星上。但是在此之前,還沒有人觀察到另一顆行星上的「鬼怪閃光」或「精靈閃電」。

據報導,從2016年到2020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朱諾」號木星探測器上的紫外線光譜儀在環繞木星的軌道上捕捉到了出現在這顆巨大行星各處的11次超快速閃光。《地球物理研究雜誌·行星卷》網站在10月27日報導的這些閃光平均持續1.4毫秒,差不多與地球上的「鬼怪閃光」或「精靈閃電」現象一樣短促。紫外光是氫分子發出的波長——據推測木星上的「鬼怪閃光」或「精靈閃電」就是這種類型的光。木星大氣層主要由氫而非氮元素構成。

這篇研究報告的聯合作者、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西南研究院的行星科學家羅希妮·賈爾斯說,「朱諾」號探測器需要在同樣的地方觀測到混雜在這些閃光中的一次閃電,才能確認它們真的是「鬼怪閃光」或「精靈閃電」。她說:「不過,存在相當合理的間接證據。」這些閃光發源於木星水雲層上方幾百公裡處,那裡通常會形成閃電,而且有多次閃光出現在已知的風暴區域。

報導指出,當「朱諾」號探測器接近木星時,對這些事件的觀測或許將揭示它們的規模,從而有助於確定照亮木星大氣層的是「鬼怪閃光」還是「精靈閃電」(抑或兩者兼而有之)。

相關焦點

  • 天文學家在木星大氣發現「精靈」
    科學家們相信,木星上的「精靈」有可能是藍色的。圖片來源於NASA/ JPL-Caltech/ SwRI.在木星大氣的雷暴上空,閃電「精靈」轉瞬即逝的瞬間爆發出巨大的電力。科學家們將此稱之為瞬變光學事件或薄層電泳,這種現象很難被捕捉到,美得近乎詭異。不久之前,科學家們還在討論這種現象在地球大氣是否存在。現如今,地球存在這種自然現象已經得到了氣象學家的證實,自然攝影師們也拍攝到過。NASA在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木星上湍流的大氣中首次發現了「精靈」,雲盤狀的光輝極速擴張,持續時間不到千分之一秒。
  • 土星也有絢麗北極光:閃爍跳躍猶如燈光秀-土星,絢麗,極光,燈光秀...
    萊斯特大學的科學家近日公布了由哈勃紫外巡天相機拍攝的土星北極光景象,這些影像拍攝於2013年4月-5月間,經過進一步的研究,科學家發現土星的極光形成原理與地球類似,都是太陽風所攜帶的物質穿越大氣電子層所引發。對此,萊斯特大學天文物理學教授Jonathan Nichols表示,土星上時隱時現、來回跳躍的極光就像是一場絢麗的燈光秀。
  • 科學家觀測發現褐矮星的大氣較像木星
    褐矮星是質量介於最小恆星與最大行星之間的天體,由於這一原因褐矮星非常黯淡,要發現它們十分複雜,因此要確定它們的大小就更加複雜。  褐矮星不是恆星也不算是行星,它們大小與木星差不多,但質量通常要大上幾十倍。儘管如此,它們質量卻比最小的恆星還小,因此核心沒有足夠的壓力與溫度,可以如恆星那樣產生核融合。
  • 美媒:木星可能擁有地球外從未見過的大氣「精靈閃電」
    新華社北京11月9日新媒體專電 美國《每日科學》網站11月2日發表報導稱,木星可能擁有在地球之外從未被看到過的大氣「鬼怪閃光」或「精靈閃電」,全文摘編如下:「鬼怪閃光」或「精靈閃電」是當閃電改變風暴上方大氣層中的電磁環境時所形成的兩種大氣光亮。在地球上,這些電磁幹擾會導致上層大氣中的氮分子發出短暫的紅色光輝。
  • 木星大氣新發現:約佔木星總質量1%
    參考了地球大氣層的結構,隨著高度的增加,木星的大氣層被分為四個層次:對流層、平流層、增溫層和散逸層。不同於地球的大氣層,木星欠缺中氣層。木星沒有固體的表面,大氣最底層的對流層,平穩的轉換進入行星的流體內部。這是溫度和壓力在氫和氦的臨界點之上造成的結果,意味著氣體和液體的相位之間沒有明確的界限存在。
  • 水幕燈光秀、全息燈光秀、互動「喊泉...
    「荔枝灣·燈光秀」6月26日全面璀璨開啟,人們將可以在山水詩畫般的燈光中,暢遊夢幻荔枝灣,將最美的西關風情盡收眼底。除了此前試演半年、吸粉無數的水幕燈光秀,還有外牆光影秀、全息燈光秀、露天電影、可達80米高的互動高噴「喊泉」等,這場煥然一新的視覺盛宴,今後將常態化呈現給市民遊客。
  • 在地球燃燒了的一顆流星,沒想到被地球「引力彈弓」射向了木星!
    科廷大學沙漠火球網絡的研究小組發現,地球起到了彈弓的作用,改變了流星軌道,並將其推回木星附近的外層空間深處。該團隊分析了2017年7月在地球上空燃燒時照亮澳大利亞天空的流星攝像機鏡頭,以及與火球速度、角距離和大氣軌跡相關的數據,以確定流星獲得的淨能量使其能夠改變軌道。
  • 海南熱帶植物園:白天玩項目 夜晚燈光秀 遊客嗨翻天(配組圖)
    儋州市融媒體中心消息   品種多樣的「熱帶植物王國」、豐富多彩的娛樂項目、炫目的燈光秀、炫酷的科技體驗……1月1日,記者在海南熱帶植物園看到,園區推出的娛樂項目吸引了不少市民遊客前來體驗,特別是夜間推出的2021海南西部夢幻燈光秀吸引了3000名遊客前來觀賞。
  • 美媒:為什麼秋天的落葉會變色(全文)
    美媒:為什麼秋天的落葉會變色 1379980070000 來源: 新華網 有0人參與
  • NASA發布超清晰木星照,美得讓人窒息
    近日,美國宇航局(NASA)發布了一張超清晰的木星照片,顯示有漩渦狀薄霧漂浮在木星的表面,目前科學家還不知道那是如何形成的,畫面美的讓人窒息,讓眾多網友驚嘆不已。美國宇航局「朱諾號」更新木星水之謎的發現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朱諾(Juno)任務已經就木星大氣中的水量提供了首個科學成果。朱諾的結果最近發表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上,估計在赤道,水佔木星大氣中分子的0.25%左右,幾乎是太陽的三倍。
  • 美媒盤點:2020年九大史詩級太空發現
    他們利用無線電波搜尋神秘信號,發現新星系,甚至搞清哪些系外恆星系統能夠探測到地球。來自太陽系外天體的無線電波太陽系行星會發射無線電波,特別是具有強大磁場的木星。但直到2020年,研究人員才首次探測到來自太陽系外行星的無線電波。當時他們在距離地球僅51光年的牧夫座τ星系統(內含一顆行星牧夫座τ星b)的巨大氣團中發現了無線電信號。
  • 陶短房:燈光秀,政府還是「小氣」一些好
    陶短房 作者系旅加學者《聖經·舊約》和《古蘭經》裡,神所說的第一句話是「要有光」,足見熱愛光明是人類的天性,這種天性延伸到夜晚,就是對燈光、燈飾的青睞和欣賞。純景觀的公共「燈光秀」當然也有,如溫哥華會展中心等的輪廓燈,但這些景觀燈一來數量有限,二來並非常年開放,和國內某些城市動輒「亮全街」相比,顯得頗有些「寒酸」。
  • 美媒:科學家在柬埔寨發現新冠病毒近親
    美媒稱,據英國《自然·新聞與評論》雜誌報導,科學家在柬埔寨和日本實驗室儲存的冷凍蝙蝠與蝙蝠糞便裡,發現兩種與新型冠狀病毒相似的病毒。有病毒學家告訴《自然·新聞與評論》記者,他們已經在柬埔寨發現了這樣的冠狀病毒。研究項目負責人、金邊巴斯德研究所病毒學家韋斯納·東說:「我們就在找這個,然後找到了。既讓人興奮,又出乎意料。」據介紹,這項研究仍在進行當中,研究成果尚未發表在科學刊物上。韋斯納·東的研究團隊在捕獲於2010年並被冷凍保存的兩隻扁顱菊頭蝠體內發現了一種冠狀病毒。
  • 阜陽首場無人機燈光秀!現場震撼...
    凌晨阜陽首場大型無人機燈光秀表演在阜陽上空絢麗上演這場現代科技感爆棚的視覺盛宴盛況空前,場面宏大整個天空五彩斑斕美輪美奐這與大美阜陽的夜景相呼應所以,此次大型無人機燈光秀,可以給觀眾最好的視覺享受,每個人都是vip
  • 研究人員在熱木星大氣中發現多種組分
    熱木星尺寸大、溫度高,能夠形成幅度顯著的光譜特徵,有利於開展行星大氣化學組成、溫度結構和動力學特徵的觀測研究。這類行星如何形成以及是否能夠為行星形成演化提供更普遍的線索,是亟待回答的重要科學問題。近年來的研究發現,雲霾在熱木星大氣中廣泛存在,影響科研人員對熱木星大氣特性的反演。尋找雲霾影響較小的熱木星,將有助於更細緻全面的刻畫大氣。
  • 安仁:夢幻燈光秀給生態休閒農業添光加彩
    璀璨燈光 璀璨燈光   紅網安仁縣分站4月24日訊(通訊員 何炳文 何超)4月22夜幕降臨,一場為期近半個月的「體驗農耕文化,暢遊田園風光」為主題的夢幻燈光秀,在青山綠水、果樹環抱的安仁縣萬畝   伴著春風和星光,走進燈光秀景區,便讓人感到進入了五顏六色的「世外桃源」:在一座綠水幽靜的山塘四周,3000萬盞各型燈沿路、沿水、沿樹布局,演繹出浪漫神奇的醉人景色,十二生肖、雙馬拉車、飛鹿逐賽、愛心之門、魅力桔樹、時光隧道、英文畫牆等各種造型爭奇鬥豔;水岸邊閃爍著大大小小的燈,草地上「鋪」滿著密密麻麻的燈,流光溢彩的光影與山水田園相融,與蟲鳴蛙聲相伴,營造出一片獨具魅力、賞心悅目的農耕文化別樣的
  • 美媒:英國科學家發現11個新帝企鵝族群
    參考消息網8月6日報導 美媒稱,英國科學家說,根據從太空觀測到的鳥類糞便證據,南極洲帝企鵝群的數量超過了此前的估計。據美聯社柏林8月5日報導,英國南極考察處的科學家當地時間周三發表論文,稱這個最南端的大陸上分布著61個帝企鵝群,比以前確認的數字多11個。
  • 美媒:外星人在聯絡地球?科學家發現史上最強快速射電暴
    參考消息網3月20日報導 美媒稱,科學家在不到兩周的時間裡發現了3次新的快速射電暴(Fast Radio Burst簡稱:FRB),其中一次是人類觀測到快速射電暴以來信號最強的一次。美媒:人類技術或還難以發現地外文明  參考消息網3月9日報導 美國《新聞周刊》3月9日刊登題為《外星人存在嗎?人類技術或許使我們難以發現外星人》一文。作者為梅根·巴特爾斯。文章摘編如下:  在夏威夷毛伊島,架在火山上的望遠鏡每天晚上都用世界上最大的數位相機捕捉宇宙中的光粒子。
  • 木星也懂「梵谷」?木星大氣迷幻風暴充滿藝術範
    自今年7月進入環木星軌道後,NASA的朱諾號探測器發回大量木星圖片,展現了木星大氣複雜的雲系,這些圖片都是由朱諾號上的「朱諾相機」
  • 哈勃拍到木星出現「大白斑」,正在持續變大中,未來或超大紅斑
    地球上的風暴如颱風等通常最多只能持續一個月之久,但是在木星上有的風暴卻可以持續幾百年,比如木星大紅斑至少已經持續了400多年,已經成為木星的一個標誌。而據美媒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9月14日發布消息稱,哈勃望遠鏡在8月25日前後對木星進行觀測時,又在木星的北半球高緯度地區發現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