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研究發現一種蛋白酶的新功能

2021-01-09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耶路撒冷7月29日電(記者陳文仙 杜震)以色列工學院近日發布公報說,該校研究人員發現細胞內蛋白酶「caspase-3」的一種新功能:調控皮脂腺體的發育。

  此前研究已知這種蛋白酶在細胞凋亡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以色列研究人員最新研究發現,它還對皮脂腺體的細胞增殖和腺體發育及大小發揮關鍵調控作用。

  皮膚皮脂腺體發育紊亂會導致若干問題,嚴重時甚至會誘發癌症。研究人員說,這一研究結果將有助於開發促進傷口癒合及某些皮膚相關癌症的新療法。

  研究小組在新一期美國《分子細胞》雜誌上發表論文介紹,他們發現,在皮脂腺體細胞中,「caspase-3」能調控細胞增殖。

  活體實驗發現,如果剔除這種蛋白酶或通過化學方法抑制其活性,皮脂腺體細胞的增殖活動即被削弱,腺體中的細胞數量會減少,最終腺體也會受到影響而發育得較小。

  進一步研究發現,一種名為YAP的蛋白質在調控皮脂腺體大小中發揮重要作用。而上述蛋白酶可以通過特殊機制操縱YAP,從而影響腺體大小。

相關焦點

  • 遺傳發育所發現Calpain蛋白酶活化新機制
    Calpain是一類在多種生物體內廣泛表達的鈣依賴的蛋白酶,且與多種生理功能和病理過程如局部腦缺血和神經退行性疾病等相關。在正常生理狀態下,細胞內鈣濃度平均水平只有100納摩爾,遠低於體外激活Calpain所需的微摩爾和毫摩爾鈣濃度。在體內正常鈣濃度條件下,Calpain是如何被激活以發揮其正常生理功能的?這是自發現Calpain以來,calpain研究中的重要科學問題。
  • 研究揭示蛋白酶體在泛素鏈誘導下的變構及底物識別機制
    綜上,該研究揭示了K48-Ub4泛素鏈結合對於蛋白酶體的變構調節作用,發現了泛素鏈與完整蛋白酶體獨特的結合模式,並提出了新的泛素傳遞機制,進而揭示了泛素鏈結合在引發蛋白酶體底物降解過程中的調節機制,並為探索蛋白酶體降解泛素化底物缺陷而引起疾病的診療手段提供理論基礎
  • 研究發現蛋白酶水解細菌受體的過程和適應意義
    作為一種單細胞生物,革蘭氏陰性細菌在感知外界刺激的過程中,主要利用細胞內膜上的受體監測環境信號。最近,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錢韋研究組在國際上率先發現細菌周質空間蛋白酶以不可逆、高度特異的方式修飾細菌的「IQ」,促進細菌抗逆脅迫水平。
  • 研究解析一重要蛋白酶晶體結構
    來自清華大學生科院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yeast metacaspase Yca1」的文章,報導了一種重要的蛋白酶
  • 他們發現了蛋白質死亡機理(組圖)
    本報綜合報導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以色列科學家阿龍·切哈諾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國科學家歐文·羅斯,以表彰他們發現了細胞是如何摧毀有害蛋白質的(即泛素調節的蛋白質降解)。  世人研究蛋白質的誕生,他們卻研究蛋白質的死亡  瑞典皇家科學院秘書長貢諾·厄奎斯特帶著兩名化學獎評委代表笑容可掬地出席了宣布儀式。
  • 基質金屬蛋白酶抑制劑的研究進展
    Tersariol等發現,牙本質中存在另一個重要的酶家族—半胱氨酸組織蛋白酶。研究發現,齲壞牙本質中的組織蛋白酶含量明顯高於正常牙本質,提示組織蛋白酶可能也參與了牙本質膠原的降解。使用酶抑制劑抑制膠原降解,維持膠原結構的完整性,是提高混合層穩定性的關鍵。目前,使用酶抑制劑來保護混合層的完整性是研究的熱點,本文對基質金屬蛋白酶抑制劑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
  • 以色列研究發現 蝙蝠藉助「認知地圖」導航
    以色列研究人員發現,蝙蝠具有與人類相似的空間記憶能力,能利用標誌物對周圍空間建立「認知地圖」並以此導航。  蝙蝠可利用聲波分辨近處物體的能力已廣為人知,而它們前往遠處覓食時如何在更大的地理尺度上導航,吸引了兩個以色列團隊進行研究。一個團隊來自特拉維夫大學,另一個團隊由希伯來大學和特拉維夫大學研究人員組成,兩個團隊的論文均發表在9日出版的新一期美國《科學》雜誌上。
  • 以色列研究發現蝙蝠藉助「認知地圖」導航
    以色列研究人員發現,蝙蝠具有與人類相似的空間記憶能力,能利用標誌物對周圍空間建立「認知地圖」並以此導航。 蝙蝠可利用聲波分辨近處物體的能力已廣為人知,而它們前往遠處覓食時如何在更大的地理尺度上導航,吸引了兩個以色列團隊進行研究。
  • 德國研究人員解碼新冠病毒主要蛋白酶結構
    新一期美國《科學》雜誌刊登德國研究人員的論文說,他們解碼了新冠病毒主要蛋白酶的三維結構,並在此基礎上研發出一種能阻斷該蛋白酶功能的化合物,有望用於研發能有效抑制新冠病毒的藥物。德國呂貝克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說,一種名為Mpro的蛋白酶是新冠病毒中的主要蛋白酶,它在病毒複製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他們運用高強度X射線,解碼了這種蛋白酶的三維結構。在此基礎上,研究人員測試了一系列化合物對這種蛋白酶的作用,結果發現代號13b的化合物能有效阻斷該蛋白酶的功能。
  • 植物抵禦害蟲的蛋白酶抑制劑基因調控研究獲進展
    許多植物在受到昆蟲的啃食後,會合成蛋白酶抑制劑(protease inhibitor)。蛋白酶抑制劑能高水平的抑制害蟲體內的消化酶,被認為是植物抵禦害蟲的一種重要的天然防禦手段。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功能基因組學與利用團隊研究員吳勁松研究組以漸狹葉菸草為材料,綜合利用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等多學科手段,發現一個輕微受茉莉酸信號調控,但是基本受到轉錄因子WRKY3及WRKY6調控的Kunitz型蛋白酶抑制劑基因NaKTI2。該基因編碼的蛋白具有典型的Kunitz型蛋白酶抑制劑的結構域,且本式煙瞬時超表達的結果顯示它具有較高的蛋白酶抑制劑活性。
  • 研究揭示冠狀病毒主蛋白酶催化機制—新聞—科學網
    該工作為未來應對冠狀病毒的變異奠定了研究基礎,旨在助力抗新型冠狀病毒藥物的研發。 目前尚無針對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特效藥,尚魯慶表示,通過研究冠狀病毒關鍵性蛋白的通用機制,對研發抗病毒藥物極為重要。 在冠狀病毒的生命活動中,其主蛋白酶能有效剪切病毒的蛋白前體,進而產生病毒的功能性蛋白,這對冠狀病毒的複製等生命活動極為重要。因此,主蛋白酶是抗冠狀病毒藥物研究的重要靶點。
  • Natue系列綜述:線粒體蛋白酶在人類健康衰老和疾病中的新作用
    2015年5月18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西班牙的科學家Carlos López-Otín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了一篇綜述性文章,就線粒體蛋白酶在人類健康,衰老和疾病中的新作用進行了總結討論
  • 研究人員發現了線粒體的一種新功能可為人類提供新的癌症治療方法
    現在,Salk的研究人員發現了線粒體的一種新功能:當細胞暴露於壓力或化學物質(如化療)中時,就會發出分子警報。研究結果發表在網上自然代謝2019年12月9日,可能會出現新的癌症治療方法,以防止腫瘤對化療產生抗藥性。
  • Cell Metab:研究發現骨髓脂肪組織的新功能
    Cell Metab:研究發現骨髓脂肪組織的新功能
  • 泛素蛋白酶體相關研究
    泛素-蛋白酶體系統降解蛋白的途徑包括兩個主要階段。第二階段為蛋白酶體對底物的降解:⑤底物泛素鏈與蛋白酶體19S的泛素受體相互作用,蛋白底物去摺疊,並通過蛋白酶體受體端裂隙進入20S核心顆料內部,被逐步降解;⑥在泛素C-端水解酶、脫泛素酶和寡肽酶的作用下,釋放出泛素分子(可再次參與循環)。
  • 【綜述】蛋白酶抑制劑: 作為一種潛在的害蟲防治生物製劑的應用進展
    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植物在應對植食性害蟲的危害過程中,形成了一套獨有的機制,比如蛋白酶抑制劑(Protease inhibitors)通過直接靶向昆蟲體內的蛋白酶,通過阻礙昆蟲消化系統中的蛋白酶活性,抑制其消化或者產生拒食活性,影響昆蟲對植物的取食,降低其對植物本身的危害。
  • 惡性瘧原蟲半胱氨酸蛋白酶研究進展
    繼與德國呂貝克大學Rolf Hilgenfeld教授課題組合作解析出惡性瘧原蟲半胱氨酸蛋白酶falcipain-2的晶體結構後(Journal of
  • 研究揭示黃病毒科NS3蛋白酶-解旋酶協同作用新機制
    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龔鵬課題組長期從事以聚合酶為核心的RNA病毒複製關鍵酶類的催化與調控機制研究,2013年10月起與武漢大學教授潘茲書課題組建立合作關係,共同研究黃病毒科瘟病毒屬代表種豬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CSFV)的NS5B聚合酶與NS3蛋白酶-解旋酶的功能機制。
  • Nature:研究發現血小板一種新型功能
    2013年9月2日訊 /生物谷BIOON/--近日,俄克拉荷馬州醫學研究基金會科學家Lijun Xia醫學博士發現:血小板存在一種新型的功能。這一發現可能導致新的治療方法,以減少創傷和嚴重感染出血。研究論文發表在最新一期Nature雜誌上。
  • 我國發現類泛素蛋白酶控缺氧誘導因子1a功能機制
    新華網上海電 (仇逸、閔建穎)  11月2日出版的世界著名生物學期刊《細胞》上,刊載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程金科博士關於類泛素蛋白酶1調控缺氧誘導因子1a功能領域的研究成果。這一研究成果因具有腫瘤診斷與防治上潛在的應用前景而備受國際醫學科學界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