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電 (仇逸、閔建穎) 11月2日出版的世界著名生物學期刊《細胞》上,刊載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程金科博士關於類泛素蛋白酶1調控缺氧誘導因子1a功能領域的研究成果。這一研究成果因具有腫瘤診斷與防治上潛在的應用前景而備受國際醫學科學界的關注。
類泛素蛋白酶是蛋白質類泛素修飾過程中的一個關鍵調控分子。程金科博士帶領的團隊建立了類泛素蛋白酶1的基因敲除老鼠模型。從這個老鼠所出現的貧血表型中,發現了類泛素蛋白酶1在缺氧條件下調節缺氧誘導因子1a穩定與活性的分子機制。這不僅解釋了類泛素蛋白酶1突變引起貧血的發生機理,更為重要的是,這一調控機制的發現,為腫瘤的防治提供了新的靶點標誌物和基礎信息。
已有研究發現,腫瘤生長會伴隨發生缺氧情況,此時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分泌會增加,接受到此信息後,周圍血管會「伸出援手」,血管向腫瘤中生成,從而為腫瘤細胞提供大量的養分,促進腫瘤細胞繼續大量地生長。因此,抑制腫瘤血管的生成,成為腫瘤治療中的一個重要的靶點標誌物,而缺氧誘導因子1a就是調節腫瘤血管生成的一個關鍵分子。程金科博士所發現的類泛素蛋白酶1對缺氧誘導因子1a的調控機制為抑制腫瘤尤其是實體腫瘤的血管生成找到了一個新的作用靶點,也為今後的臨床診斷與治療打開了新的途徑。
程金科博士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從美國安德森(M.D.Anderson)癌症中心作為領軍人才引進回國的。這項成果是安德森癌症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合作的結果。程金科博士目前擔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醫學科學研究院研究室主任,接下來,他所帶領的團隊將在最終確定類泛素修飾在腫瘤發生發展中的作用等方面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責編: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