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魚藐視遺傳「中心法則」

2020-12-08 中國科學院

頭足類動物具有強大的RNA編輯能力 圖片來源:美國國家地理新聞網

  章魚、魷魚和烏賊經常並不嚴格地遵循其DNA中的遺傳指令,相反,它們利用酶清除RNA中的特定鹼基A(腺苷),並且利用一種不同的鹼基I(肌苷)替代它們。大多數動物很少使用這種被稱作RNA編輯的過程重新編碼蛋白,但章魚等頭足類動物在超過半數的轉錄基因中編輯RNA。在一項新研究中,當研究人員定量和描述頭足類動物的這種RNA編輯程度時,發現這種遺傳策略深刻地限制了頭足類動物基因組的進化。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近日出版的《細胞》期刊上。

  之前,科學家已發現章魚利用RNA編輯快速適應溫度變化,而且魷魚神經元中的絕大多數RNA轉錄副本含有這些編輯。而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希望發現這些編輯過程如何在頭足類動物譜系中進化出來,以及如何影響這些動物基因組進化。

  實際上,脊椎動物細胞也能發生RNA編輯,但很少使用。人類有2萬個基因,僅幾十個RNA編輯位點可編碼功能性蛋白。研究人員估計,魷魚也有大約2萬個基因,但是至少有6萬個活性RNA編輯位點。

  該論文共同通信作者、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生物物理學家Eli Eisenberg說,「基本上,這是一種製造並不編碼DNA中的蛋白質的方法。它們並不存在於基因組序列中。對這些頭足類動物而言,這並不是一種例外,而是一種規則。這是大多數蛋白發生編輯的規則。」

  事實上,RNA編輯如此罕見以至於它並不被認為是遺傳學的「中心法則」的一部分。論文共同通信作者、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生物學實驗室頭足類動物神經生物學家Joshua Rosenthal表示,「自從沃森與克裡克發現遺傳信息儲存在DNA中以來,我們的看法就是所有的信息儲存在DNA中,而且它忠實地被複製到另一種分子(即RNA),隨後經翻譯後產生發揮功能的蛋白。人們通常認為這是一種非常忠實的過程。但魷魚中的RNA並不總是這樣,而且事實上,這種有機體進化出一種強大的方法操縱RNA中的信息。」

  針對不同頭足類動物開展的分析揭示出這種RNA編輯模式存在於兩種章魚物種、常見的墨魚和一種魷魚物種中,它們都屬於頭足綱中的鞘亞綱,並以具有複雜的捕食行為和社會行為而為人所知。然而,當研究人員在與章魚親緣關係較遠的鸚鵡螺中檢查RNA編輯的跡象時,他們也發現了更低水平的RNA編輯。為了進行比較,他們還發現RNA編輯水平在加州海兔屬軟體動物中也是較低的。

  此外,廣泛的RNA編輯具有強健的進化結果。RNA編輯酶僅能作用於被一種大的RNA超結構包圍的鹼基對。如果靶點任何一側的鹼基發生突變,那麼有機體就可能喪失編輯該靶標的能力。而且,研究人員還發現,章魚和魷魚等並不能承受在其RNA可編輯的基因中發生的DNA突變,因此它們為了選擇RNA編輯,放棄了基因組DNA經常發生突變帶來的益處。

  「我們通常利用它是否能解答一些挑戰來考慮進化——為何RNA重編碼不被使用?」 Eisenberg說,「如今,我們有一個例子說明當大量地使用RNA編輯時會發生什麼。我們知道這存在代價。代價就是延緩基因組進化。頭足類動物很可能選擇RNA編輯而不是基因組進化,而且脊椎動物可能具有其他的選擇:它們偏好基因組進化而不是RNA編輯。」

  鑑於很多頭足類動物對編碼關鍵的神經蛋白的RNA進行大量編輯,研究人員還想知道RNA編輯能否導致章魚和同類具有非凡的智力。例如,章魚不僅在捕食時狡猾無比,而且它們在逃避刺耳聲音時也足夠聰明。它們通過噴射墨汁自我躲藏、改變皮膚顏色給同伴傳遞信號,以及通過觀察進行學習。

  目前,研究人員正用一種章魚動物模型研究RNA編輯是否在頭足類動物行為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針對RNA編輯在行為中發揮的作用開展的實驗將需要章魚在實驗室中生長良好,而且能對它們進行基因操縱。Rosenthal說,「RNA編輯是一種優雅的系統,能給遺傳信息添加靈活性,但是找出它何時和如何被使用才是一項真正的挑戰。」

相關焦點

  • 科學網—章魚藐視遺傳「中心法則」
    章魚藐視遺傳「中心法則」頭足類動物RNA編輯程度令人吃驚
  • 章魚等藐視遺傳「中心法則」—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美國國家地理新聞網 章魚、魷魚和烏賊經常並不嚴格地遵循其DNA中的遺傳指令,相反,它們利用酶清除RNA中的特定鹼基A(腺苷),並且利用一種不同的鹼基I(肌苷)替代它們。大多數動物很少使用這種被稱作RNA編輯的過程重新編碼蛋白,但章魚等頭足類動物在一半以上的轉錄基因中編輯RNA。
  • Cell:章魚等頭足類動物藐視遺傳學「中心法則」
    然而,同屬於頭足類動物的章魚、魷魚和墨魚經常並不嚴格地遵循它們DNA中的遺傳指令。相反,它們利用酶清除mRNA中的特定鹼基A(adenosine,腺苷),並且利用一種不同的鹼基I(Inosine, 肌苷)替代它們。這種被稱作RNA編輯的過程在大多數動物中很少被用來重新編碼蛋白,但是章魚和它們的同類在它們的一半以上的發生轉錄的基因中編輯RNA。
  • 章魚難道不是地球生物嗎?科學家:研究表明章魚可能來自於異星
    章魚、魷魚和烏賊是大多數人經常聽說的三種海洋生物,並且都比較美味。生活在內陸的小夥伴可能對於這三種生物傻傻分不清,實際上它們之間的區別很大,親緣關係也並不近。這三種海洋生物都屬於頭足綱下的,章魚是頭足綱-八腕目-章魚科下的成員,共包含了252個物種。
  • 科學家:章魚或來自外星,可能不是地球「本地魚」!
    研究表明,章魚可能是一種外星生物,而不是地球上的本土魚類。章魚,俗稱八爪魚,屬於頭足綱八萬目章魚科。地球上已知的章魚有252種,它們廣泛分布於地球上的熱帶和溫帶海域。因為章魚長得很奇怪,所以在影視各方面也很出名。
  • 一文讀懂 中心法則虐我千百遍~
    多麼質樸和簡單!加上一些自我複製的功能,中心法則進一步的優化:RNA水平有mRNA的選擇性剪接等···為什麼你不能安靜的做個美美的中心法則呢?!
  • 毯子章魚
    它整天像一個大俠,披著「披風」到處拉風。而這奇特名字來源於腕足間如同毯子一般的肌肉膜,當遇到危險就會張開巨大的毯子嚇跑入侵者。    毯子章魚是世界上雌雄差距最大的動物,母的比公的大了幾萬倍。我們看到身長兩米的毯子章魚其實是雌性;而雄性一般只有幾釐米。體重上雌性最高能達到雄性的40000倍,反差是不是很驚人!
  • 生物界毒王,衝擊中心法則的朊病毒,究竟是何方神聖?
    「蛋白質→蛋白質」這一過程,讓很多人一度對分子生物學的「中心法則」產生疑慮,甚至擔心中心法則是否會被改寫。空穴不來風,因為中心法則有這樣一條描述:「The central dogma of molecular biology deals with the detailed residue-by-residue transfer of sequential information.
  • 打破中心法則的發現!科學家發現魷魚可以在細胞外進行mRNA編輯
    中心法則是現代生物學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規律之一, 其在探索生命現象的本質及普遍規律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極大地推動了現代生物學的發展,是現代生物學的理論基石,並為生物學基礎理論的統一指明了方向,在生物科學發展過程中佔有重要地位。
  • mRNA,中心法則的中心
    mRNA是一大類RNA分子的統稱,它們負責把遺傳信息從DNA傳遞到核糖體上,然後在核糖體上生成基因所編碼的蛋白,因此這個也是核糖體專題的一小部分。RNA聚合酶將DNA轉錄為mRNA前體,然後被加工為成熟的RNA,最後被翻譯成蛋白質。完成中心法則的整個過程。
  • 為何說章魚是外星生物?科學家:章魚構造很強大,或違背進化論!
    章魚是地球上非常奇特的一種生物,甚至很多科學家們都認為,其實章魚可能就是實打實的外星生物。如果說到章魚,可能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的,畢竟章魚的鮮美是公認的,雖然章魚長得非常的奇特,但是它的美味卻是人類不可以去質疑的。
  • 章魚是什麼動物?
    章魚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熱帶及溫帶海域,我國南北沿海均有分布,種類約有650種,大小相差極大。章魚十分聰明,甚至能使用工具,科學家通過基因解碼發現章魚擁有一套和人類相似的基因,這解釋了為什麼章魚具有學習能力,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章魚是什麼動物吧!
  • Nature: 章魚基因組
    8月13日的《自然》(Nature)雜誌上發表了一項由諾貝爾獎得主、日本衝繩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OIST)教授Sydney Brenner發起的章魚(octopus)的基因組測序成果。發現了章魚不同尋常的生物學特性,包括它能夠改變皮膚的顏色和紋理,及分散的大腦使得它的8條手臂能夠獨立移動相關的一些基因。研究人員發現章魚與其他的無脊椎動物基因組之間有著驚人的差異,包括廣泛的基因重排,以及與神經發育相關的一個基因家族發生了顯著擴增——這曾被認為是脊椎動物所獨有的現象。
  • 一隻水獺捕捉章魚,即使被八爪魚的八爪封住眼,都不輕易放棄獵物
    在大自然法則中,弱肉強食是基本法則,而動物獵食者為了食物,是不會手下留情的,而被獵食的,也會為了生存,拼盡全力。近日攝影師Moncrieff就在海邊抓拍到:一隻水獺和一條章魚的較量,水獺是獵食者,而章魚為了生存,也不斷用八爪攻擊水獺,可最終難逃食物鏈法則。
  • 為何說章魚是外星生物?科學家:章魚構造很強大,或違背進化論
    章魚是地球上非常奇特的一種生物,甚至很多科學家們都認為,其實章魚可能就是實打實的外星生物。如果說到章魚,可能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的,畢竟章魚的鮮美是公認的,雖然章魚長得非常的奇特,但是它的美味卻是人類不可以去質疑的。
  • 外媒:章魚是外星物種嗎?
    參考消息網5月21日報導外媒稱,章魚是怪異的。這不只是因為它們外形奇怪,也不是因為它們聰明到令人不安的程度,而是因為它們擁有一種奇怪的能力。據澳大利亞新聞網5月18日報導,去年4月,研究人員發現章魚——以及它們的某些烏賊和魷魚近親——定期編輯自己的RNA,這使它們區別於動物世界的其餘成員。與DNA一樣,RNA記錄遺傳密碼,但DNA是雙鏈結構分子,而RNA僅由單鏈組成。RNA在我們體內的作用是傳送遺傳信息,以觸發蛋白質的生產。
  • 雙螺旋結構中心法則,他們解密了基因密碼,我們的科技才高速發展
    詹姆斯·沃森與佛朗西斯·克裡克1957年的中心法則,預測了脫氧核糖核酸、RNA以及蛋白質之間的關係,並闡述了後來克裡克團隊的研究顯示,遺傳密碼是由三個鹼基以不重複的方式所組成,稱為密碼子。這些密碼子所構成的遺傳密碼,最後是由哈爾·葛賓·科拉納、羅伯特·W·霍利以及馬歇爾·沃倫·尼倫伯格解出,一共有64種組合。這些發現代表了分子生物學的誕生。
  • 章魚是外星生物?章魚的智商有多高,能夠可怕到這種程度?
    看過世界盃的人,一定記得當初對世界盃神預言的章魚保羅。在它做過的預測中,準確率高達92.85%。熟悉海洋生物的朋友們都知道,章魚是有一定智商的,會開鎖,會偽裝,甚至像章魚保羅一樣會預測。現代科學家人們在無脊椎動物中,章魚是智商最高的生物。章魚的智商到底有多高?
  • 章魚真的是地球生物?擁有9個大腦3個心臟,它怎麼就這麼獨特?
    就是章魚,曾經還有科學家認為,章魚不是地球生物,感覺章魚很像是外星生物呢!那這又是為什麼呢?為什麼科學家會認為章魚是外星生物?這是因為章魚的心臟、大腦和其他的生物都不一樣,它有9個大腦、3個心臟!曾有科學家發現:章魚有2個記憶系統,一個是正常大腦的記憶系統,而另一個記憶系統就是和它的洗盤直接相連的,而且章魚的大腦裡面還有5億個神經元,加上身上還有很多靈敏的感受器,這也就讓章魚顯示出了與眾不同的思維能力以及應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