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陳規陋習 倡導文明新風

2020-12-05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破除陳規陋習 倡導文明新風

【推動移風易俗 樹立文明鄉風】

年關將近,一些農村操辦紅事、白事的「標準」也越來越高,給群眾造成很大負擔。近日,廣東潮州組織收看收聽全國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電視電話會議。潮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紅要求,各級各部門要認真學習領會本次會議的精神,增強工作責任感,大力推動基層農村移風易俗工作,提升潮州城鄉文明程度。

今年9月,潮州制定印發了《潮州市深化鄉風文明建設行動計劃》,開展「培育踐行核心價值觀」「崇尚科學文明、反對封建迷信」「倡導婚喪簡辦、破除陳規陋習」「打造向善向上道德風尚」「培育文明健康生活風尚」「弘揚潮州優秀傳統文化」「營造濃烈宣傳氛圍」六項行動,廣泛開展移風易俗活動。

潮州市文明辦負責人表示,移風易俗需建立長效機制。潮州將移風易俗納入基層文明公約和村規民約,納入全文明鎮街、文明村居創建中,每年年底組織對各縣區、各鎮街、各村居創建情況進行考核考評,量化打分,對出現婚喪事大操大辦等不正之風的,進行扣分處理,甚至撤銷文明鎮街、文明村居稱號。

潮州市打造勤儉節約、孝親敬老等道德先進典型,評選推出800多名基層道德模範;在全市範圍內廣泛開展「感動潮州」人物和「最美家庭」「好媳婦」推薦評選活動,推出了一批道德人物、道德家庭;通過微信平臺、問卷等方式徵集好家風、好家訓、好家規作品近600件。邀請老黨員、鄉賢和道德模範等,舉辦相關「道德講堂」活動1000多場次,宣傳引導基層群眾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基層移風易俗。

潮州利用傳統節日和重要節慶,組織開展「文化走親」「鄉村文化大舞臺」群眾性文化活動。全市各鄉村建立了800多個教育文化慈善基金。廣東健誠高科玻璃製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詹建懷的兒子、兒媳,在父親提議下簡辦婚事,把籌辦婚禮的經費加上部分資金共180萬元捐獻出來作為救助潮州單親貧困家庭的善款,得到廣泛的好評。

潮州還印發了《潮州市生態安葬獎勵辦法》,大力倡導生態安葬,舉行集體海葬活動讓61名逝者回歸自然,弘揚喪事簡辦的社會風尚;市殯管所在接運遺體時向死者家屬發出一封「文明辦喪倡議書」,並對接運車輛安裝行車記錄儀,發現沿路拋撒「紙錢」的,及時進行制止,樹立城市文明形象。

相關焦點

  • 「生態水葬」驚現寧鄉鵲山村,倡文明新風
    均為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張禹、通訊員肖新華攝影報導 記者了解到,在去年獲評「全國鄉村治理示範鎮」的大成橋鎮,這是首例「生態水葬」,將逝者骨灰撒入江河大海,節約土地又利於環保,同時減輕群眾負擔,此舉也開啟了大成橋鎮殯葬改革新局面,倡導厚養薄葬的文明新風。
  • 文明新風惠萬家——七星關區文明城市創建紀略
    文明新風惠萬家——七星關區文明城市創建紀略 發布時間:2021-01-08 11:41:47      來源:畢節日報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內在氣質,也是城市進步、群眾幸福的標誌。
  • 涪陵:文明鄉風徐徐來 靚麗鄉村美如畫
    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之「魂」,是提升鄉村治理能力、促進農村和諧發展的重要條件。5日,筆者了解到,重慶市涪陵區義和鎮以開展促進鄉風文明為切入點,不斷修煉鄉村治理效率和移風易俗成效「內功」,著力解決移風易俗不「易」等問題,為有效遏制農村陳規陋習、培育良好的生活習慣、美化人居環境、涵養文明鄉風注入活力,吹響文明號角,繪就義和鎮新畫卷。
  • 波洲鎮柳寨村被授予「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其中,我縣波洲鎮柳寨村被授予「全國文明村鎮」稱號,獲國家級表彰。胡海英是波洲鎮柳寨村村民,3年前她和21戶村民一起易地扶貧搬遷到現在的安置點。柳寨村以建設「美麗鄉村 幸福家園」為目標,基礎設施提質的同時,引導村民破除陳規陋習
  • 清明節用火丨神池縣婦聯和團縣委就「文明祭祀」聯合發出倡議書
    生機勃勃的春天已經來臨,在春耕生產備忙在即、清明節也即將來臨之際,我縣既處於疫情防控的關鍵期,又處於護林防火的特險期,為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倡導科學文明的祭祀方式,破除祭掃陋習,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助力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為貫徹落實好《忻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清明節期間全面禁止野外祭祀用火、增強安全意識、切實保障國家、集體財產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決定》,進一步規範野外祭祀用火行為,有效保護林草資源和廣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 寒衣節文明祭祀念故親
    為弘揚優良傳統,進一步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倡導綠色、文明、低碳的現代祭祀新風,連日來,濱海新區各開發區、街鎮、村居積極行動起來,向轄區居民發放文明祭祀倡議書,勸阻隨意燒紙等行為,引導和鼓勵居民以鮮花祭祀、網上祭祀、家庭追思等綠色文明的方式寄託哀思。寒衣節期間,漢沽街市場監管所聯合屬地民政部門對轄區內殯葬用品市場開展專項檢查。
  • 石家莊市開啟疫情期間文明祭祀新風尚
    為了防範發生聚集性疫情傳播,石家莊市有關部門鼓勵民眾選擇「雲祭祀」等文明祭祀方式,從而開啟了疫情期間的文明祭祀新風尚。根據全市疫情防控部署要求,為減少群聚性感染風險,市殯葬管理處繼續暫停現場祭祀活動。為了引導市民開展居家祭祀活動,市殯葬管理處通過電子信箱、徵集電話、「燕趙生命文化」公眾號留言和在人民紀念堂大門設置「天堂信箱」等方式,多渠道向廣大祭奠群眾徵集抒發相思、祈福的寄語、卡片、照片、錄像,倡導以家庭追思會的形式開展綠色文明祭祀。
  • 鄉風文明建設讓鄉村更美好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各地要抓緊組織威望高、責任心強、感召力強的村民成立「鄉風文明糾查組」「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禁賭協會」等組織,在自我糾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基礎上,對陳規陋習進行嚴查、制止和規勸,營造「好事大家傳、壞事大家管、歪風大家糾」的濃厚氛圍。
  • 文明新風沐三晉
    深入紮實的精神文明創建,也收穫了沉甸甸的成績:11月20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我省晉城市、忻州市和靜樂縣、古縣、長子縣、沁水縣等6個市縣捧回全國文明城市獎牌,長治市繼續保留全國文明城市稱號,74個村鎮被表彰為全國文明村鎮,94個單位被表彰為全國文明單位,14個家庭被表彰為全國文明家庭,23所學校被表彰為全國文明校園,1個城市、7個單位和6名個人被表彰為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
  • 成風化人凝聚民心 文明引領幸福「過坎」——記全國文明村鎮開陽縣...
    以文化人聚民心,文明新風促發展。近年來,田坎村堅持黨建引領,將文明創建貫穿於各項工作中,創新治理模式,組建三支隊伍,建設五個平臺,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強化精神文明生活,帶領全體村民一起越過了貧困的「坎」,打贏發展的翻身仗。今年11月,田坎村獲得「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榮譽稱號。
  • 青陽縣喬木鄉:樹新風促文明 共築美麗鄉村
    2020年以來,安徽省青陽縣喬木鄉緊緊圍繞「特色小鎮 精彩喬木」的總體目標,把文明創建作為一條紅線貫穿喬木鄉發展始終,全力做好文明村鎮創建工作,堅持「軟、硬」兼施、「虛、實」結合、建管並重,切實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 破除思想藩籬 奮進幸福生活
    建立41個「文明團結超市」,以積分兌換形式激發內生動力,讓「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理念深入人心。開展先進典型評比活動及「德潤草原」系列宣講活動,評選出「十星級文明戶」「文明農牧民」「好婆婆」「好媳婦」「勤勞致富能手」「自強不息先進典型」等各類先進典型上千人,建立「善行義舉四德榜」,廣泛宣傳模範人物事跡。
  • 株洲榮膺「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 | 文明之花開遍城鄉
    城鄉共建、以城帶鄉,株洲市通過省、市、縣「三級聯創」,推動文明城市建設工作在全市域落地生根。中華文明生生不息,如今的株洲各類文化惠民工程遍地開花,成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建設工人文化宮、博物館、神農文化傳承中心等「一宮三館四中心」,建成115個鄉鎮綜合文化站、1196家農家書屋,投資6.8億元建成神農大劇院,職教城、陶瓷藝術城等文化項目成為城市名片。
  • 作為「德州誠信大使」,「武松」在平原縣倡導誠信
    為弘揚誠信精神,倡導誠信新風,11月27日,平原縣在全市率先舉辦了「誠信倡議籤名」活動,邀請「德州誠信大使」、知名演員、83版電視劇《武松》中武松的扮演者祝延平,與平原縣獲評「德州市誠信單位」稱號的10家企業,面對面交流誠信之道,共同推進誠信建設。
  • 藤縣審計局:弘揚新風正氣 促進文明審計
    近年來,藤縣審計局把精神文明創建工作作為提高隊伍素質、弘揚新風正氣、促進文明審計、打造品牌形象的重要載體,廣泛開展文明創建活動,凝聚審計事業發展正能量,為推動審計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堅實的思想保證和強大的精神動力。最近,藤縣審計局被授予第六屆「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