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人體內每天代謝產生的有害物質,可以通過泌尿系統排出體外,排尿,是人體的生理功能,也是排毒代謝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環。
尿液的狀態,可以反映出人體的某些指標,使醫生們獲取到有用線索,這也是為何會有「尿檢」這項檢查。
肝臟是人體中的「大型化工廠」,是代謝毒素的重要臟器,有害物質在攝入人體後,會先由肝臟進行分解,之後通過腎臟,使代謝產物隨尿液排出。
因此,我們就可以通過尿液,來判斷肝臟的健康狀況,可肝臟內部沒有痛覺,是個「啞巴」器官,導致肝病在發展過程中「悄無聲息」,若想預防肝癌,怎樣遏止肝病發展是關鍵。
小便出現這3種「異常」,癌細胞或正慢慢「甦醒」
1、小便異味重
其實人體排洩出的代謝產物,大多都有「異味」,然而,很多患者會認為是不是異味越重,就代表排出的毒素越多,臟器功能越強大呢?
其實不然,就拿尿液來說,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的部分氨會通過小便排洩,這就導致尿液聞起來有淡淡的「尿騷」味。
可若近期出現尿液異味增大,甚至辣眼睛,這就說明肝臟代謝氨的效率下降,導致尿液中氨含量升高,從而引起了更大的「異味」
2、尿液發黃
正常人的尿液通常為透亮或者微黃色的,若尿液出現濃黃,就表明肝臟功能出現問題了。
在肝功能下降後,人體內的膽紅素會出現代謝障礙,導致含量飆升,之後過多的膽紅素會通過尿液排出,引起尿液濃黃,若已發展至肝癌階段,還會出現血尿症狀。
3、尿液浮沫多
小便完後,可以留心觀察一下尿液狀況,若是尿液表面漂浮著一層密集的白色氣泡,且久經不散,要引起警惕了,這就是肝臟向你「求救」的信號。
出現氣泡過多常有3個因素:排尿過猛、身體缺水、肝臟排毒系統紊亂,若是長期出現此類現象,需要儘早檢查肝功能了。
除了觀察小便,肝病來臨,身體還會出現一下幾種症狀
(1)肝氣鬱結,火氣大,易動怒;
(1)頻繁發力,精神不振;
(1)口臭嚴重,早起口乾、口苦;
(1)經常性腹瀉,腹脹,沒食慾;
(1)面色呈現病態黃,並伴有鞏膜發黃現象;
(6)胸部和頸部出現類似蜘蛛狀的紅痣,不痛不癢;
(7)肝區出現痛感,多為隱痛、刺痛、鈍痛;
以上這些症狀都是肝病初期的一些比較典型的症狀,一經發現,建議儘早就醫檢查,找出病因,避免病情持續惡化。
肝癌重在「預防」,聽聽醫生怎麼說?
今年91歲高齡的孫燕院士,研究了肝癌一輩子,可以說是我國腫瘤內科的領軍人物,曾在一次採訪中,孫燕院士講到:「養肝、預防肝癌,要從吃下手,這三個養肝妙招,趕快學習起來吧」。
1、多吃綠色蔬菜
中醫認為:「青色入肝經」,綠色蔬菜對肝臟健康大有裨益,這些食物中的礦物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可有效激活肝臟細胞活性,增強肝臟代謝進程,加速脂質代謝,預防脂肪肝。
經世界膳食中心研究,每天,每個人至少需要500g的綠色蔬菜,才能夠滿足肝臟需求。
2、多喝茶
肝臟在溼潤的環境下,其工作效率會得到明顯提升,若能及時補充水分,則能起到滋養肝臟,促進排毒的功效。
《本草衍義》記載菊花具有「滋陰潤肝、平降肝火、促進肝損修復」等功效,適合肝功能異常的人長期飲用。
而具有「百菊之王」稱號的雲臺冰菊效果更佳,隸屬懷菊亞種,其產地位於太行山脈,河南北部(懷慶府),具有豐富的益肝元素。
此菊中豐富的胺基酸可促進肝脂代謝,防止肝臟細胞過度氧化,還被稱為「肝臟健康小助手」。
同時,菊花中的菊甙和生物鹼類可以加速肝損的修復速度,促進肝毒排洩,提升肝細胞的抗病菌能力,滅活有害自由基,保持肝細胞膜完整。
90度熱水衝泡,沒事來一杯,肝臟越來越健康。
3、控制飯量
一直遵循吃飯只吃8分飽,葷素搭配,營養均衡。控制飯量,可降低肝臟代謝負擔,避免肝臟功能透支,引起損傷。
與暴飲暴食相比,8分飽不對導致人體產生過多的有害自由基,有效減小肝臟受損機率。
小知識:定期檢查
肝病不具備特異性,這就造成肝病病症很容易和其他病症混淆,導致肝病拖延,持續惡化,因此,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體檢,若能早期發現肝病病灶,及時進行治療,很大程度上可減小肝臟癌變的機率。
健康人建議每年進行1次檢查即可,若患有肝病或有肝病歷史的人,建議每3~6個月檢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