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當西方小白鼠,非洲多國用青蒿素藥茶治新冠肺炎 WHO警告並無科學...

2021-01-13 前瞻網
怕當西方小白鼠,非洲多國用青蒿素藥茶治新冠肺炎 WHO警告並無科學證據!
 Emma Chou • 2020-05-07 10:33:23 來源:前瞻網 E2189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

科學家警告說,在馬達加斯加開發的一種草藥補品被吹捧為治療COVID-19的良方,可能會在非洲引發瘧疾耐藥性。一些非洲國家已經表示,他們正在訂購這種藥品,儘管其功效尚未得到明確科學證據。 

該藥物牌是Covid-Organics,由馬達加斯加應用科學研究所(IMRA)開發。 據報導其主要成分是青蒿(Artemisia annua),一種源自亞洲的植物,產生了抗瘧藥青蒿素。上個月,馬達加斯加總統安德烈·拉霍伊琳娜(Andry Rajoelina)宣布該藥已通過科學檢查,治癒了兩名COVID-19病人。該島國有151例確診的冠狀病毒病例,無人死亡。

然而,據總統的辦公室主任Lova Hasinirina Ranoromaro告訴BBC,在不到20人身上進行了為期三周的測試後,這種茶開始以瓶裝和草藥茶的形式銷售。

這位45歲的總統說:「這種草藥茶能在七天內見效。」他還敦促人們將其作為一種預防措施。「小學生應該喝這種飲料……他告訴聚集在發布現場的外交官和其他政要。

世界衛生組織發給BBC的一份聲明中回應了對Covid-Organics推崇,稱不建議「用任何藥物進行自我治療……作為預防或治療Covid-19」。它重申了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賽此前的評論,即尋找有效的藥物來抗擊冠狀病毒「沒有捷徑」。

但目前還不清楚如何製備Covid-Organics,IMRA也沒有報告任何關於其療效或副作用的數據。馬達加斯加國家醫學院在上個月的一份聲明中警告說:「這是一種尚未得到科學證實的藥物,它可能會損害人們的健康,尤其是兒童的健康。」

儘管有這樣的警告,其他非洲領導人仍然渴望得到這種藥品。坦尚尼亞總統約翰·馬古夫裡本周早些時候說:「我們將派遣一架飛機運送藥品,這樣坦尚尼亞人民也能從中受益。」剛果共和國總統丹尼斯·薩蘇-恩格索也計劃「採用」這種藥品,據他的政府發言人在推特上發布的消息。這加劇了人們對這種混合物可能導致抗瘧疾藥物耐藥性的擔憂。

牛津大學的凱文•馬什(Kevin Marsh)說,青蒿素是所謂的以青蒿素為基礎的聯合療法的基石,這種療法已幫助將瘧疾死亡人數從每年100多萬人降至約40萬人。馬什在肯亞研究瘧疾已有數十年。「在世界上的每個國家,我們完全依賴青蒿素治療瘧疾,因此我們非常擔心耐藥性。」 馬什說,特別是在非洲,世界上90%的瘧疾死亡發生在那裡。

為了防止耐藥性的形成,大多數以青蒿素為基礎的瘧疾治療包括第二種抗瘧藥,因此,如果瘧原蟲對青蒿素產生耐藥性,另一種藥物仍將殺死它。世界衛生組織(WHO)強烈反對各國使用青蒿素作為一種「單一療法」來治療瘧疾,因為它可能加速耐藥性的形成。世衛組織在2019年10月的一份報告中還建議不要使用蒿屬植物來治療或預防瘧疾。然而,馬什說,大量基於青蒿素的COVID-19療法將相當於大量使用單一療法。他說,「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另一些人認為威脅沒有那麼嚴重。位於肯亞基利菲的凱姆裡-韋爾科姆信託基金研究項目(KEMRI-Wellcome Trust Research Programme)執行主任菲利普•貝喬恩(Philip Bejon)表示,非洲藥房長期以來一直出售青蒿素單方藥物。貝喬恩說,在東南亞,惡性瘧原蟲的突變似乎對青蒿素產生了耐藥性,但在非洲,這種突變「似乎沒有形成並傳播」。目前還不清楚青蒿素最終會在草藥中殘留多少,因為熱水會使其失去活性。貝喬恩說,「我的猜測是,非洲出現青蒿素耐藥性的風險較低。」

有跡象表明青蒿素可能對引起COVID-19的SARS-CoV-2病毒有作用。2005年,中國科學家報告稱,黃花蒿的酒精提取物能夠在培養皿中中和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症候群(SARS)病毒,而這是SARS-CoV-2的近親。(然而,這種提取物從未在動物或人類身上進行過抗非典測試。)基於這項研究,馬克斯·普朗克膠體和界面研究所的科學家們現在正與一家種植青蒿的美國公司ArtemiLife合作,在體外測試植物提取物對SARS-CoV-2的影響。首席科學家彼得·賽德伯格表示,他們希望「很快」公布結果。

非洲聯盟已經要求馬達加斯加政府提供科學證據來支持其治療,並表示一旦獲得這些數據,將與非洲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合作來評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但是,即使這種提取物或青蒿素被證明對COVID-19有效,它的使用也會帶來一個巨大的倫理問題,馬什說:「如何在COVID-19上使用它而不犧牲它作為一種抗瘧療法,這將是我們面臨的一個大問題。」

在非洲部分社會對西方醫學的極度不信任的背景下,接受「非洲」的COVID-19療法。新聞報導經常警告說,在不幸的非洲人身上試驗的治療方法;今年3月,兩名法國科學家提出非洲大陸是試驗一種冠狀病毒疫苗的最佳場所後,爆發了一場媒體風暴。

隨後4月,BBC一名醫學記者建議,如果疫苗試驗在英國沒有達到「預期的結果」,肯亞將是下一個選擇,同樣招來外界痛批。現在,一些非洲科學家問,為什麼領導人會張開雙臂歡迎一種當地生產的治療方法,而這種治療方法似乎並不存在。

 「如果非洲人真的關心成為科學的小白鼠,他們應該同樣關心西方和非洲的科學。」 位於肯亞奈洛比的非洲人口與健康研究中心的執行主任Catherine Kyobutungi說,「大聲疾呼不公,要求對一種類型的科學採取最嚴格的問責形式,然後又為另一種類型的科學改變規則,這是不誠實的。」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原文來源: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20/05/unproven-herbal-remedy-against-covid-19-could-fuel-drug-resistant-malaria-scientists#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瞭望|「小草」青蒿惠澤世界
    在青蒿素問世和推廣前,全世界每年約有4億人感染瘧疾,療效快、副作用小、價格低廉的青蒿素的出現,挽救了數以百萬計的生命「未來我們要把青蒿素研發做透,把論文變成藥,讓藥治得了病,讓青蒿素更好地造福人類。」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魏雨虹「中國神藥」青蒿素至今仍是全球抗瘧利器。
  • 非洲多國開展新冠肺炎藥物臨床試驗
    中國蘭州網12月23日消息 近日,多個非洲國家與國際研究機構共同發起的新冠肺炎藥物臨床試驗陸續展開,旨在為新冠肺炎輕型和普通型患者尋找有效治療方案,減輕各國醫療系統壓力。試驗首先在剛果民主共和國進行,還將陸續在13個非洲國家展開。據報導,試驗由各參與國醫生主導,測試特定藥物對新冠肺炎輕型和普通型患者的療效,研究適合非洲國家及其他欠發達國家和地區醫療衛生系統的治療方法,防止病情惡化,遏制病毒傳播。試驗數據將在全球範圍內公開和共享,並應用於各國公共衛生政策的制定中。
  • 識青蒿,而不知青蒿素!
    青蒿,遍布全國各地,南方用它做成餈粑或糰子,很多地方對它視而不見,因為太過普通了。青蒿葉,雖然普通,但屠呦呦卻喜歡它的寧靜,估計是屠呦呦對青蒿葉真正的熱愛,讓這位普通的中藥發揮到極致,也就自然而然發明了青蒿素。至此,明白了萬物存在自有理由,看似普通平凡的付出,往往蘊藏著真愛,造就了幸福。
  • 組合用羥氯喹、阿奇黴素和硫酸鋅能治新冠肺炎?目前無特效藥
    組合用羥氯喹、阿奇黴素和硫酸鋅能治新冠肺炎?張旃等以「羥氯喹+基礎治療組」入組 20 例新冠肺炎患者,發現使用羥氯喹治療後,患者在 1-2 天臨床症狀明顯好轉。這一臨床試驗結果初步證實了羥氯喹在治療新冠肺炎中,具有緩解症狀、逆轉重症化率、縮短病程的短期療效。
  • 【虎嗅早報】屠呦呦團隊「青蒿素抗藥性」研究獲突破;李嘉誠基金會...
    新的一周來了,早上好~一早的消息——屠呦呦團隊的新突破來了@新華社【屠呦呦團隊放"大招":"青蒿素抗藥性"研究獲新突破】諾貝爾獎得主屠呦呦今天發布了重大科研新突破經過三年多科研攻堅,屠呦呦團隊在「抗瘧機理研究」「抗藥性成因」「調整治療手段」等方面終獲新突破,提出新的治療應對方案:一是適當延長用藥時間,由三天療法增至五天或七天療法;二是更換青蒿素聯合療法中已產生抗藥性的輔助藥物,療效立竿見影。
  • 屠呦呦:一提青蒿素眼睛就亮,曾扛住190次失敗
    從《神農本草經》到《聖濟總錄》再到《溫病條辨》……終於,葛洪的《肘後備急方》中關於青蒿抗瘧的記載跳了出來,給黑暗中摸索的課題組一抹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為什麼古人用「絞汁」?是不是加熱破壞了青蒿裡的有效成分?屠呦呦決定用沸點只有34.6℃的乙醚來提取青蒿。「那時藥廠都停工,只能用土辦法。
  • 青蒿素抗藥性新突破,聽屠呦呦怎麼說
    文章關鍵詞:青蒿素
  • 屠呦呦拒絕宣傳「青蒿素精神」 引人反思
    據媒體報導,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之後,找上門來的各種人也多了起來。有人前來說要給屠呦呦寫一本書,宣傳她具有的「青蒿素精神」,但這一提法被她堅決拒絕了。  獲得諾貝爾獎的屠呦呦,顯然並沒有如外界一樣表現得過於狂熱,相反,這位老人非常安靜從容。
  • 不屈的青蒿頑強的拼博
    89年前,屠呦呦的父親用《詩經》中「呦呦鹿鳴,食野之蒿」給她取名,這種奇妙的聯繫仿佛是一種預言。許多年後,因為這株叫「青蒿」的小草,她打破了在自然科學領域,中國本土科學家獲諾貝爾獎「零」的記錄。有誰能在經歷了數不清的失敗後,還能再堅定地多嘗試一次,最終找到用乙醚提取青蒿素的方法,將對瘧原蟲抑制率提高到100%?有誰能在試驗環境簡陋,沒有通風系統、實驗防護的情況下,患上中毒性肝炎後仍然堅守科研一線?有誰能甘當「小白鼠」,以身試藥,確保青蒿素的安全使用?有誰能為了驗證青蒿素的療效,不顧自身安危,第一時間趕去海南瘧區現場臨床試用?
  • 磷酸氯喹、羥氯喹及雙氫青蒿素哌喹片:老牌抗瘧藥的抗新冠肺炎之路
    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除中國外,新型冠狀病毒已在亞洲、歐洲、美洲、非洲等地區近104個國家造成接近3萬人感染,韓國、伊朗、義大利、日本等國的疫情呈快速增長趨勢。雖然世衛組織WHO並不認同,但《自然》和《科學》雜誌已分別發文,稱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已經「全球大流行」。在新冠肺炎可能「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針對其治療的特效藥研發顯得更為迫切。
  • 中國中醫科學院:青蒿情鐫刻岐黃心
    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奔赴武漢!」以中國中醫科學院為代表的一批中醫藥人挺身而出。「胸懷祖國、敢於擔當,團結協作、傳承創新,情系蒼生、淡泊名利,增強自信、勇攀高峰」這支中醫國家隊高擎青蒿素精神之旗幟,始終站在祖國醫學的前沿陣地奮勇前行。
  • 專家警告:新一撥蝗災正在形成,非洲將面臨史上最大蝗蟲群
    專家警告,由於世界多國正在與新冠肺炎疫情作鬥爭,接下來可能會有一次史上最大規模的蝗災在非洲肆虐。可怕的蝗蟲群據聯合國統計,最近幾個月在非洲大陸發現的一些蝗蟲群是有史以來最大的蝗蟲群。一些非洲國家已經發現了有新的沙漠蝗蟲入侵,而這些國家已經有近80年沒有見過這些害蟲了,據說第二撥蝗蟲已經開始傳播。幾個月來,專家一直警告說,大量破壞農作物的昆蟲正流向非洲和中東大部分地區。
  • 青蒿素抗藥性新突破,聽屠呦呦怎麼說_湃客科技_澎湃新聞-The Paper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青蒿素抗藥性新突破
  • 賦能非洲抗疫:新冠肺炎自測系統助力緩解當地焦慮
    該系統依據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最新診療指南,由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疫情防控專家組設計,並經中國醫師協會組織傳染病學、呼吸病學、急診醫學、全科醫學四大領域多名權威專家審定。項目團隊基於醫生專業知識以及疾病特徵構建了命名為「新冠肺炎自測系統」的智能評價系統。
  • 青島植物專家發現1.6米高扁莖青蒿 到底啥是青蒿?艾蒿?艾草?
    島城植物專家于濤從2016年起就將青蒿栽種到陽臺上,成為一種室內「盆景」,日前他又在泰州路一處閒置大院發現了一棵高1.6米多的扁莖青蒿。半島記者了解到,這種青蒿就是屠呦呦團隊提取青蒿素的植物,不過,其植物學名字卻是叫做「黃花蒿」,植物學上的「青蒿」不含青蒿素。那麼,到底啥是青蒿?啥是黃花蒿?平時人們常說的艾蒿、艾草,又是怎樣的關係?
  • 綜合消息:新冠肺炎疫情擴散至非洲50國
    綜合新華社駐非洲地區記者報導:馬拉威2日首次報告新冠肺炎疫情,確診3例病例。至此非洲地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國家數量已增至50個,這一地區僅有4國尚未報告確診病例。為應對疫情,多國採取宵禁、封城等防控措施,並增加了財政投入。  非洲疾控中心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非洲地區累計確診病例已達6470例,死亡病例達241例。
  • 新青蒿素類衍生物或可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
    血清中出現以抗核抗體為代表的多種自身抗體和多系統累及是SLE的兩個主要臨床特徵,而狼瘡性腎炎則是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青蒿素是從中藥青蒿(Artemisia annua L)中提取出的抗瘧有效成分,近年來的研究發現,青蒿素類藥物不僅在抗瘧方面有著出色的表現,同時也被報導具有一定的免疫抑制活性。
  • 1000多萬人使用過的「新冠肺炎自測評估系統」在非洲上線
    3月27日,由清華大學臨床醫學院、清華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四達時代集團共同研發的首個非洲版「新冠肺炎自測評估系統」正式上線。該系統於2月1日起在中國推出,已為1000多萬人提供了測試服務。「新冠肺炎自測評估系統」依據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診療指南,由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疫情防控專家組設計,自2月1日在國內推出後,先後為全國所有的省市地區以及全球19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萬人提供了測試服務。 世界衛生組織2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非洲地區已經有39個國家總計出現1937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1例死亡,其中南非已有709例確診病例。
  • 試驗結果還未公布,多國拋出訂單,外媒:當小白鼠?
    試驗結果還未公布,多國拋出訂單,外媒:當小白鼠? 截至1月6日,印度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1037萬,死亡15萬人;單日新增確診2.4萬例。不過,印度對此倒是十分樂觀,在他們看來,現在的新增病例已經比此前少了很多,這是抗疫即將勝利的跡象,而新德裡則是不斷「畫大餅」,安撫民眾已經有三款新冠疫苗進入臨床試驗,還宣稱要將每天的新增病例控制在400以內,如今看來還需要很大的努力。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近日,印度卻接連批准了兩款新冠疫苗的緊急使用,此消息一出,印度民眾可謂是舉國歡慶,高呼有救了!莫迪則是連發多條推文慶祝,稱這是印度人的驕傲!
  • 中科院攻克青蒿素綠色規模化生產技術,溶劑回收率達99%
    中科院攻克青蒿素綠色規模化生產技術,溶劑回收率達99% 屈婷 董瑞豐/新華社 2019-05-14 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