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象棋中的易經智慧

2021-01-18 琅琊小秀才

關於象棋的起源眾說紛紜,比較權威的說法是由六博發展而來。迄今所知,我國最古老的棋戲是六博和圍棋,並稱博弈。但是有一點是公認的,那就是只有在中國,陰陽理論的盛行促使象棋雛形的產生,帶有天文性質的佔卜術得以發明,繼而發展成帶有軍事含義的一種遊戲。

象棋發展至今,歷經數次變革,有語云萬物類象,我們不妨把象棋還原到易經中,一起來看看裡面蘊藏的易經智慧。

象棋分紅方黑方,這可以看作陰陽。最開始中間楚河漢界分隔來,隨著棋局進展就開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就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

棋盤九列十橫,河界兩側各成「九五之尊」,是為將帥。

將(帥)也是棋子中唯一的,因為天無二日國無二主,所以獲勝的標準是把對方的將(帥)「將死」。

將(帥)活動範圍只限九宮格內,九也是極數,古時候皇帝的臥室一般都不到10平米。

仕相為將(帥)的左輔右弼,三者只能在本方被動防禦,可稱為三才。將為天,仕為人,相為地。仕相各兩個代表人有仁義,地有柔剛。

可以跨河作戰的角色有車、馬、炮和卒四種,象變化的四象,這四象組合出各種殺招,演繹不同的陰陽變化。其中車馬炮每方各兩個,象徵古代兵種中的輕重之分,兵有五個代表五行,我們知道步兵兵種多且相互克制,就像五行一樣沒有誰最強只有相生相剋。

七個角色,可分別代表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與左輔、右弼。

每方十六個子象十六變卦,紅黑全盤三十二個棋子。我們知道周易第三十二卦是

雷風恆卦。雷風恆(恆卦)恆心有成。「君子」應該堅守此道,持之以恆。所以卦名曰恆。

恆這個局面只有雙方都沒有損失或者一方勝利後重新擺子才是,一旦戰爭開始恆就結束了。過上好日子,並且希望好日子長久保持下去,這是人們最普遍、最樸素的願望。

願望是美好的,而現實卻是殘酷的,日子並不好過。有天災,天旱水澇,火患蟲害,雷電霜雪;也有人禍,朝政動蕩,兵匪戰亂,盜賊搶劫,平民百姓終日提心弔膽,生活難以為繼。所以,古人的生活固然有田園牧歌的一面,而更多的卻是生產繁忙,生活艱辛。

其實,任何時代的生活都有各自的難題和煩惱,哪裡有恆常不變的舒適美滿日子。現代人雖然在物質方面遠勝於古人,卻面對著物慾對人的異化和吞噬,日子同樣不好過。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且行且珍惜!

相關焦點

  • 方舟子:中國古代並沒有大象,所以「中國象棋」的起源是印度
    方舟子認為:中國古代沒有大象,所以象棋應該是起源於印度。有許多網友與之辯爭說:中國古代有大象,還列舉了曹衝稱象的例子來反駁。但是,中國象棋的「象」字,根本不是指動物大象,而是指傳統術數「四象八卦」中的「象」。
  • 象棋是印度發明的,因為中國有史以來無大象,河南人笑了!
    、以及象棋(這裡特指中國象棋)的起源,成了網友們熱議的話題。 象棋,一種棋戲,也叫「象碁」,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瑰寶,也是現在男女老少都喜愛的益智遊戲。不過,關於象棋的起源一直爭論不休,有起源於中國說,也有起源於印度說,印度史料記載,公元3世紀印度象棋名叫「恰圖蘭卡」。
  • 方舟子:象棋是印度發明的,因為中國有史以來無大象,河南人笑了
    一篇題為《象棋是中國人發明的嗎》的文章,讓「專業打假鬥士」方舟子、以及象棋(這裡特指中國象棋)的起源,成了網友們熱議的話題。原文比較長,很難逐字逐句分析,但方舟子的一些觀點倒很值得探究。
  • 方舟子:象棋是印度人發明的,因為中國古代時期,沒有大象
    首先要明確的是,任何的結論都需要足夠的證據支撐,歷史的追根溯源更是不能妄斷,直到今天都沒有絕對明顯的文獻或是文物,能將中國象棋和印度的棋種相關聯,只能在現今僅存的資料中去了解象棋的歷史。
  • 簡單分享一下易經智慧
    《易經》含蓋萬有,在中華文化組成部分中被譽為「群經之首」,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易經》是古人通過對大自然的觀察和思考、總結和創造的一門以天幹、地支、卦象等符號系統為載體,以太極理論、五行理論、陰陽理論、先後天八卦理論、神煞系統等理論構成的具備象、數、理、佔四個功能解讀大自然規律的智慧體系
  • 象棋源於印度?方舟子一針見血:象棋是印度發明,因為中國沒大象
    中國象棋就是一款從古流傳下來的體現了前人智慧與精華的我國文化精粹,可就是這麼一塊文化瑰寶,卻被一位學者說不是我國發明的。他就是方舟子,直言「象棋是印度發明的,因為中國沒大象」,這種言論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象棋是在我國有著悠久歷史的一款二人對戰棋類遊戲,在最為古老的傳說中,韓信在楚漢相爭的時候,於戰場有感而發,以楚河漢界為源頭髮明了象棋。
  • 易經智慧:易經64卦與生命遺傳密碼對應一致!難道古人早就明白?
    很多夥伴們都對易經非常的熟悉,它是中國的一部曠世奇書,是中華文化的「源頭」,中國的道家和儒家更是把它奉為經典。被稱為「三玄之冠」。《易經》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諸子百家都從其中汲取營養,是一部中國人最重要的經典。
  • 國學終生傳播者李易:德林堂《易經智慧》國學大講堂開講了
    李易老師在德林堂《易經智慧》國學大講堂中,注重分析了新冠疫情之下,如何經營好自己的企業和投資。結合他多年來用易經智慧融合企業決策的實戰心得,他以現代富豪李嘉誠、馬雲、曹德旺等優秀企業家運用易經思想經營企業,建功立業。李易老師的精彩分享,贏得了大家的陣陣熱烈掌聲。
  • 易經是中華古典智慧的結晶,在今天的社會價值是什麼?
    易經是中國傳統智慧的結晶,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瑰寶,其內容包羅萬象,涵蓋方方面面。幾千年來,許多人都用易經做預測佔卜,被稱為玄學。近代科學昌明,人們對易經產生懷疑也就不足為奇了。但至今,易經預測仍然在世俗生活中算是常見,因為,人是一種非常複雜的生靈,感性與理性交織,為了安慰我們的心靈,單靠某一種工具是不夠的。具體來說,在我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易經究竟有什麼作用呢?第一,關於易經的預測功能。當你對易經的原理與精髓有所了解,那你對易經的預測價值將會有新的感悟。
  • 《易經》中隱含的10條天規,條條都是大智慧!值得收藏
    如果要在浩瀚如海的書籍中選擇一本「智慧寶典」,毫無疑問,非《易經》莫屬!千百年來,《易經》被廣泛地運用在政治、經濟、軍事、天文、地理、人文、科學、哲學等領域中,是一本包羅萬象的百科全書。故宮就是按照《易經》卦理來設計,蘊含精密數學原理,歷經600年風吹雨打,依然金碧輝煌;儒家以《易經》乾卦立派,道家以《易經》坤卦立派,兵家三十六計也是來自《易經》;
  • 易經中最智慧的3句話,你若能參透1個,就不是平庸之輩
    易經中最普通3句話,蘊含著大智慧,能參透一個,就不是平庸之輩。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經》,其內涵博大精深,易經的思想貫穿於中國古代所有文化之中,無所不包,無所遺漏。它是中國文化的源頭和樞紐。被視為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智慧的結晶。
  • 象棋是印度人發明的?英國學者:因為中國沒有大象
    象棋作為中國歷史悠久、傳播廣泛的益智遊戲和文化瑰寶,以其獨特趣味的玩法和智慧設計深得國人之心,明清時街頭小巷處處有棋館開設。但就是這麼一個象徵中國文化的標誌,卻被英國的一位學者說成是剽竊印度。於是,就在這樣的詆毀狂潮中,出了一位英國的語言學者威廉.瓊斯,聲稱經過考證得出:中國象棋起源印度,不是中國人發明的(語言學家考證象棋起源,明擺著搶行呀)其理由就是:象棋叫象棋是因為有象,而中國沒有大象,印度有大象,所以象棋起源於印度。
  •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127)旅卦上 行旅之道​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一百二十七)旅卦上行旅之道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九)坤卦上 陽極成陰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九十五) 夬卦上 決其當決
  • 易經智慧:感到不順,是一種信號,告訴你應該變通了
    《易經》是一本講規律變化的古書。有的人雖然沒讀過《易經》,也不懂64卦,但是自己有悟性,能在實踐中找出規律,隨機應變,順勢而為,成為各行各業的高手。這篇文章,教大家運用《易經》一條最基本的規律:變通。說個工作中的小事。加薪這件事,不好提,但不是沒方法。幾年前,我在職場中做得不錯。有一年年終,我做完一個項目,給公司創收幾十萬,老闆很高興。趁著他高興,我找到機會隨口提了一下加薪的事,老闆欣然同意。這就是順勢而為。
  • 易經:智慧之舉
    易經:智慧之舉一.『男人無性如鐵』《易經》:男人無性如鐵』是智慧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聽到:的男人自立自強,男生要學會獨立堅強。中國,社會有句俗語叫「:盼成龍,恨鐵不成鋼」,反映了中國人對男孩的厚望,也說明鋼的價值比鐵更值錢。『男人無性戀如鐵』在這裡只是表達了一個男人如果沒有堅強的性格和眼光,就像鐵一樣容易生鏽,一文不值。
  • 《易經》智慧:人到中年,依舊落魄,看看這2條規則!
    那些真正能從投資中賺錢的人,並不會只盯著利潤最高的項目看,而是把錢投資在不同回報率的盈利項目裡。換句話說,就是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裡,穩中求進。而在投資中虧本的人,則是冒險、投機主義者,看哪個項目利潤高,就把錢一股腦地投進少數的項目裡。這種「搏一搏,單車變摩託」的心態,是投資的大忌。人到中年,有一定的積餘,這個時候,保住江山和擴展江山,同樣重要。
  • 中國象棋已被印度申遺6次,理由竟是裡面有「象」
    象棋和圍棋是中國古代文化符號,在中國歷史上源遠流長,給人們帶來了眾多樂趣的同時,也閃現著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然而,近期印度卻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送申請,將中國象棋作為印度文化遺產進行申遺。在中國關於象棋的記載,最早出現在戰國時候,《楚辭·招魂》中就記載過中國象棋的雛形:「菎蔽象棊,有六簙些。」東漢文學家王逸注針對《楚辭》所寫的注本《楚辭章句》中也有:「言宴樂既畢,乃設六簙,以菎蔽作箸,象牙為棊,麗而且好也。」這裡的六簙戲就是中國象棋的雛形。
  • 圍棋與象棋(中國象棋、西洋棋、日本將棋)該如何選擇?
    中國象棋最簡單,普及度最高,但相對來說規則最死,能發揮的餘地不多。如果不經過刻意訓練,大概率下不過普通手機軟體。小霸王上的象棋都玩過吧?幾十年前的軟體,一般業餘愛好者還真不是對手。十年前就有特級大師比賽中用軟體作弊的例子。軟體硬解,攻破象棋不費吹灰之力。
  • 《易經》智慧:什麼人什麼命,努力成為這4種人,好運慢慢來!
    自強不息的本質,就是眾多經典中所說的:「日新其德。陰陽相摩,八卦相蕩。」世界時時都在變化,萬事萬物在下一刻都是新的。自強不息,就是永遠在進步,永遠不滿足對自我的打磨。有智慧的人應當效法陰陽變化日新,不斷改掉過錯,不斷創造新的業績,在歲月的流逝中修養自我,升華自我。
  • 《易經》智慧提示:所謂的「智商」之說就是驚天大騙局
    巧得很,那一年中國人的曆法紀年是清光緒三十一年,廢除了科舉制度,從國家層面確認了傳統文化是引進民主和科學的障礙,經學教育從此中斷,《易經》開始被掃地出門,《易經》智慧當然也被視為了「落後」或「不合時宜」的同義詞……從此,東西方兩大智慧門派的力量對比的差距越來越大,傾向於西方斷章取義式的極端片面思維的群體越來越普遍,而認同東方綜合權衡式的中庸整體思維的人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