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懶如此笨拙,為什麼沒有被「優勝劣汰」掉?

2021-01-09 科學獵奇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樹懶是世界是最慢的哺乳動物,在電影《瘋狂動物城》中「閃電」的角色就是樹懶,它類似於慢動作式的行為舉止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形象討喜只是相對於人類來說,在自然界中,沒有一種動物在捕食者面前能夠靠「賣萌」活下來。那麼,速度如此之慢的樹懶是如何生存的呢?它們為什麼沒有被自然淘汰掉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兩個問題。

樹懶的「前世今生」

樹懶是一種特殊的哺乳動物,之所以說它特殊,是因為它們是現存最古老的真獸類動物,而且在哺乳綱下,它們屬於異關節總目(保留了真獸類原始的特徵以及不同於其他哺乳動物的身體特徵),而異關節總目下現存的動物只有色帶目的犰狳和披毛亞目下的樹懶以及食蟻獸,並且這三種現存的異關節總目成員均分布與美洲大陸。

作為一種現存最古老的真獸類,樹懶與其他兩種同總目成員擁有著共同的祖先。從目前已發現的化石看,異關節總目的祖先是生活在距今約6000萬年前的有胎盤的哺乳動物,它們是一種樹棲的食草動物,生活在南美大陸上,由於形態與其他有胎盤的哺乳動物相差很大,所以它們與原始的其他哺乳動物早在1億年前就已經分化了。

異關節總目的祖先出現的時間節點非常的好,因為此時恐龍已經滅絕了上百萬年,許多生態位空缺,給哺乳動物們的進化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經過了約2500萬年的進化,南美大陸上的異關節總目的祖先終於分化出了樹懶亞目的基群-地懶。

最早的地懶出現在距今約3500萬年前,它就是巨爪地懶,之後在南美不同環境下又進化出了不同的地獺,比如出現在距今約3200萬年前的加勒比地懶、出現在距今2300萬年前的大地懶等等。這些體型比熊還大,身上披著長毛、皮膚非常堅硬、舌頭比食蟻獸的舌頭還長並且四肢長有利爪的哺乳動物迅速地成為了美洲食物鏈最頂端的動物。較好的生態位,為異關節總目下物種的多樣性提供了先決條件。

現存的樹懶一共有兩個科:二趾樹懶科和樹懶科,它們最大的區別就是前肢擁有兩趾(二趾樹懶科)或三趾(樹懶科),根據科學的研究發現,二趾和三趾樹懶早在2800萬年前就已經開始分化,所以,別看它們長相接近,但是它們是存在生殖隔離的,而相近的長相不過是相似的環境趨同演化的結果而已。

▲上圖為二趾樹懶

▲上圖為三趾樹懶

樹懶的習性

樹懶是一種純正的草食性動物,它們僅分布在中、南美洲的熱帶雨林之中,以植物的樹葉和果實為食,因此,它是一種高度樹棲的動物。但是,樹懶的移動速度非常的慢,一分鐘能夠移動兩米左右已經是樹懶的極限了,而且這個速度通常是在面對危險時才爆發出來的,一般情況下,一分鐘一米是樹懶的正常速度。

雖然樹懶在陸地上移動速度非常慢,但是在水中,它就變的靈活多了。在水中,樹懶的移動速度是陸地的3倍以上(不過依然很慢),而且樹懶的耐力非常好,它能在水中連續遊2個小時左右。

從樹懶的習性看,它移動非常緩慢,而且也不具備什麼自保能力。而且在中南美洲的熱帶雨林中,有眾多的食肉動物,比如美洲豹、美洲獅等等,那麼,樹懶是靠什麼活到今天的呢?

樹懶的「生存之道」

從距今3500萬年起,整個的異關節總目下曾經也有眾多的動物,而且更是有像大地懶這種體型超大、超級兇猛的存在。但是在漫長的進化中,這些兇猛的近親反而滅絕了,這種看起來毫無自保能力的樹懶反而活到了今天,這是為什麼呢?原有有四個:

01 棲息習性

樹懶移動緩慢,就註定它無法在捕獵者面前逃走,所以,為了減少捕獵者與自己接觸的機會,樹懶直接把「家」搬到了高高的大樹之上,它們的食物來自樹上,吃飽喝足之後,再將自己倒掛起來睡覺。這樣棲息習性讓美洲的食肉動物們大都束手無策,而且即使會爬樹的食肉動物也很少爬到樹上去捕殺樹懶,因為地面上有足夠的食物來源,而且捕獵體力消耗較低。當然,在原生環境中,樹懶也有天敵,比如角雕,但是角雕的主要獵物並不是樹懶,而且樹懶藏在茂密的雨林深處並不太容易發現。

因此,棲息習性讓樹懶遠離大多數的食肉動物,是它們的「生存之道」。

02 「隱藏能力」

樹懶身上被厚長的毛髮覆蓋,雖然這不是什麼保護色,但是如果仔細看樹懶的毛髮特點的話,你會發現在它的毛髮之間有眾多綠色的東西,這就是它的「隱藏能力」,這些綠色的東西其實是綠藻。綠藻穿插在樹懶毛髮之間,與樹葉的顏色融為一體。再加上樹懶類似於樹皮顏色的毛髮以及很少移動的習性,讓樹懶能夠在茂密的樹叢之間很好的隱藏,這就是保護色。

03 肉少且肉質差

由於樹懶是一種體型偏小的食草動物,它的平均體重僅有5公斤左右,而且在這5公斤之中,僅僅是皮毛就佔了接近一半,再除去骨頭,樹懶的肉只剩下不足身體的1/4。如此少的肉,還很難捕殺(需要爬樹耗費大量體力),所以很少有動物會打它的主意。

其次,樹懶雖然與牛羊一樣是食草動物,但是樹懶實在是太懶了,它幾乎很少運動,所以肉質也非常的差。

04 攻擊性

雖然樹懶移動速度非常慢,但是在面對危險時,它也不是坐以待斃的。樹懶的前肢上有長且尖利的爪子(平均10公分左右長),這些爪子除了讓樹懶在爬樹時有很好的抓握力外,還能夠在面對天敵時反擊。

總結

樹懶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上千萬年,而且在這期間,它們的形態幾乎沒有發生改變,這就證明它們的形態是最能適應環境的。並且在野生環境中,樹懶的棲息環境、保護色、爪子、體型等因素都讓它們遠離食肉動物的獵殺,最終活到了今天。所以,樹懶的成功靠的不是「速度」,而是習性。

但是,在當下,樹懶最大的天敵是人類,人類對熱帶雨林的砍伐讓樹懶的棲息地越來越小,現存的6種樹懶都已經成為了極危動物,離滅絕只差一步之遙。

相關焦點

  • 蝸牛很「牛」:在「優勝劣汰」叢林法則下生生不息,笨拙而堅定
    然而另一個不爭的事實是,蝸牛是世界上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動物之一,它們遍布世界各地,森林、草地、池塘、沼澤、高山、平地、丘陵等地隨處可見其蹤影,甚至在一些高寒地區也能發現它們笨拙但堅定的身影。一個種群能如此繁盛,一定與其強大的適應力有關。其實,在適應環境方面,蝸牛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強者。
  • 為什麼樹懶動作這麼遲緩,卻沒有滅絕?網友:一定是樹懶不好吃
    中國形容人懶都喜歡說,懶得像豬一樣,但是如果大家見過樹懶之後就不會這麼說了,相比樹懶 豬都是非常勤快的了,樹懶有多懶呢,說龜速都是在誇它們,那麼為什麼樹懶動作這麼遲緩,卻沒有滅絕呢,網友 一定是樹懶不好吃。
  • 懶到極點的樹懶,連娃掉了也不會去撿,卻對一件事非常積極
    生物界講究的是優勝劣汰,如果沒有一技之長,很容易被淘汰。對於大多數動物來說,行動遲緩,沒有防禦能力就代表著只能任其它動物宰割,但有種動物是公認的懶,但卻能繁衍至今,只能說可能懶到極致就是優勢吧!,該動物有6個種類,分為兩大科,為二趾樹懶和三趾樹懶,兩科最大的區別在於,二趾樹懶後肢三趾,前肢二趾,而三趾樹懶前後肢均為三趾,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二者是完全不同的生物,存在著生殖隔離,不過無論是三趾還是二趾,它們都是慢得令人髮指!
  • 樹懶的動作比烏龜還慢,它們是怎麼存活下去的,為什麼沒有滅絕?
    這樣說吧,據說某天有隻樹懶正在以慢得令人髮指的速度吃樹葉,以至於一位當地土著實在看不下去了,於是把幫助這隻樹懶把樹葉塞進它的嘴裡,幾天以後,這位土著發現這些樹葉居然還是在這隻樹懶的嘴裡,只是稍微腐爛了一些,為什麼這樣呢?因為它懶得去嚼……注意這並不是誇張的說法,樹葉是樹懶最主要的食物,當它吃樹葉的時候,通常會把樹葉留在嘴裡很長一段時間,等到唾液將樹葉消化掉一部分後才會慢慢地吞咽。
  • 為什麼樹懶這麼慢?帶你了解下樹懶的生活
    說到體育鍛鍊,很少有動物像樹懶那樣臭名昭著,它們毫不緊迫地移動著,它們似乎已經適應了在慢動作中的生活。但是什麼使樹懶變得如此安靜呢?為了維持慢車道的生活,它們必須付出相關的可怕代價嗎?
  • 為什麼樹懶動作這麼慢,卻沒有在這個世界上滅絕?看完漲知識了
    說起樹懶,估計不少小夥伴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瘋狂動物城》裡面那隻撞臉王思聰的樹懶,不誇張的說,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會被這隻慢悠悠的樹懶萌了一臉,可以說這貨慢到逆天的動作,簡直就是承擔了整部電影最大的笑點。
  • 樹懶的動作為什麼那麼慢?
    樹懶,顧名思義,不需要太著急。在大多數情況下,它們生活在橫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森林中,居住在樹枝上,只有排便時才會下到地面。它們的生活節奏非常緩慢。樹懶移動如此緩慢的原因是一些獨特的進化技巧。 現代的樹懶——三趾樹懶和二趾樹懶,是史前世界裡樹懶的更小版本。
  • 樹懶為什麼那麼懶?
    (第1段)講個故事,1796年,也就是223年前,當時美國有一個大人物,名叫託馬斯·傑斐遜,為什麼說他是大人物呢?因為他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而且第二年,也就是1797年,他就要當美國副總統了,當完副總統他還當了6年美國總統,他是美國的第三任總統。我今天跟你講的故事跟他當不當總統無關,說這個只是為了給你介紹一下這個偉人。
  • 為什麼樹懶動作這麼遲緩,卻沒有滅絕?
    (附一張答主和樹懶的相親相愛圖)亞馬遜土著說,他們給樹懶餵葉子,半個月後掰開樹懶的嘴,葉子還在嘴裡面,只是稍稍有些腐爛。因為樹懶平時懶得動,活動量小,新陳代謝慢,所以也就懶得咀嚼樹葉,直接讓口水把它們慢慢消化……
  • 樹懶為什麼這麼慢?選擇 「慢生活」不需要那麼多能量
    新浪科技訊北京時間9月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樹懶生活在橫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森林裡,一般在樹木高處活動,只偶爾會到地面上大便,似乎做什麼事情都很「懶」,甚至連眨眼都是慢悠悠的,為什麼它們的生活節奏會如此之慢呢?其中根源要歸結於一些特殊的演化事件。
  • 樹懶這麼慢,為什麼沒滅絕?科學家:經常拉著粑就被吃了
    樹懶又懶又慢,看似是優勝劣汰的反面教材,實際上是把能量與偽裝利用到極致的體現,下面我們就來聊聊,只有拉粑才會下地的可愛傢伙到底有多懶。樹懶沒有滅絕主要依賴於幾點: 慢 懶 吃得少 不好找 不好吃 實際上,慢、懶、吃得少都表現出節能,這是一個把節能發揮到極致的物種。人類有恆定的體溫,這是哺乳動物的特徵。
  • 樹懶為什麼那麼慢 樹懶慢吞吞是什麼原因
    大家肯定還記得《瘋狂動物城》中的閃電,車管所裡工作的一隻樹懶。在車管所工作的除了閃電之外,其他工作人員也都是樹懶。在前不久,澳大利亞發生大火,燒死了很多行動遲緩的樹懶。實際上,樹懶看起來憨厚可愛,但是行動為什麼這麼慢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樹懶這種吃一片樹葉用一天的生物,為什麼居然沒有滅絕
    沒錯,樹懶的身上除了遍布綠藻,它全身幾乎都是撲稜蛾子,這些蛾子會產生一種無機氮,幫助綠藻更好的繁殖。然後樹懶餓的時候就可以從自己身上薅一把綠藻吃。那這些撲稜蛾子是哪來的,也許各位不會想知道。但是我們就在這裡提一句,這些撲稜蛾子的卵就在樹懶的糞便上安家孵化,順便以此為養料。
  • 樹懶逃跑的速度那麼慢,為什麼沒有滅絕?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在動物界裡有很多比較懶的動物,那麼樹懶這種動物絕對是名列前茅的。只是從他的名字,你或許就已經明白這種動物是非常懶惰的。這種動物平時連飯都懶得吃,最喜歡的事情就是睡覺。逃跑的速度更是達到了0.2米每秒。在整個的自然界都實行了淘汰制,如此懶的動物竟然能夠生存下來,還沒有滅絕。其實這裡面有4個原因,或許出乎你的意料。第1個就是樹懶有自己的保護色,尤其是遭到動物攻擊的時候,只要閉上眼睛隱藏起來就可以。第2個就是樹懶,捉起來非常的費勁。尤其是他的爪子經常會掛在樹上,這也讓一些捕獵者非常的頭疼。第3個就是樹懶本身的皮毛非常的堅硬,同時能抵抗大部分動物的抓咬。
  • 天敵很少的樹懶,為什麼會死在拉屎的過程中?真相讓人哭笑不得
    樹懶,一種根據它自身特徵命名的動物,從它的名字大家就能知道關於它的一些主要信息,那就是它生活在樹上,並且非常懶惰,而樹懶雖然非常懶,但是正如人們常說的「懶人有懶福」這句話一樣,樹懶也算是有福氣的一種動物了,因為它本身並沒有很多的天敵,並且它可以很久不進食也不會死亡,可以說這些都是它的一種福氣了吧。
  • 樹懶靠什麼本領存活至今?為什麼沒有被自然淘汰?
    對於樹懶大家可能沒有什麼印象,《瘋狂動物城》當中的銀行收銀員「閃電」就是一名樹懶,雖然名字叫做閃電但是卻可以從它的動物和行為看出樹懶的真實寫照了。 樹懶是是哺乳綱披毛目下樹懶亞目動物的通稱,共有2科2屬6種。樹懶當中還分為三趾樹懶和二趾樹懶,但是這兩種樹懶並不只是趾的分別,這可是兩種不同物種的樹懶。
  • 樹懶靠什麼本領存活至今?為什麼沒有被自然淘汰?
    對於樹懶大家可能沒有什麼印象,《瘋狂動物城》當中的銀行收銀員「閃電」就是一名樹懶,雖然名字叫做閃電但是卻可以從它的動物和行為看出樹懶的真實寫照了。樹懶是是哺乳綱披毛目下樹懶亞目動物的通稱,共有2科2屬6種。
  • 樹懶為什麼那麼弱?
    樹懶不是唯一走極端能量路線的動物。舉個例子,極端快節奏的動物裡,就有蜂鳥、避日蛛和劍魚。蜂鳥、避日蛛和劍魚,三種代謝極快的動物。圖片來源:Hummingbirds Plus/reddit/Digital Journal蜂鳥燃燒能量的速度比其他脊椎動物都要快。
  • 超過一半的樹懶,都是因為拉屎而死掉
    那就是——為什麼咱們明明這麼懶,卻連拉個屎都得爬下樹? 直接從「空投」,不是更符合樹懶的氣質嗎? 從樹上爬下來,再上去,就已經消耗掉他日常卡路裡消耗量的8%了。 從生存策略上看來,下樹拉屎簡直愚蠢至極。連孩子都不顧,就為了下樹上個廁所。
  • 超過一半的樹懶,都是因為拉屎死的
    如果樹懶寶寶會說話,它必定會第一時間向樹懶媽媽發出這麼一個天問。那就是——為什麼咱們明明這麼懶,卻連拉個屎都得爬下樹?直接從「空投」,不是更符合樹懶的氣質嗎?畢竟,樹懶就是一種以節約能量為終極奧義,才得以存活這麼久的動物。三趾樹懶的菜單,永遠都是一個樣式的,那就是樹葉。暫且不談口味,這還是一種既難消化又沒有什麼營養的食物,不是哪種動物都啃得下去。而同樣吃樹葉為生的哺乳類就沒有那麼安分了,總是給自己偷偷加餐。吃樹葉之餘,它們還會吃點其他的果實,以維持日常所需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