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樹懶是世界是最慢的哺乳動物,在電影《瘋狂動物城》中「閃電」的角色就是樹懶,它類似於慢動作式的行為舉止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形象討喜只是相對於人類來說,在自然界中,沒有一種動物在捕食者面前能夠靠「賣萌」活下來。那麼,速度如此之慢的樹懶是如何生存的呢?它們為什麼沒有被自然淘汰掉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兩個問題。
樹懶的「前世今生」
樹懶是一種特殊的哺乳動物,之所以說它特殊,是因為它們是現存最古老的真獸類動物,而且在哺乳綱下,它們屬於異關節總目(保留了真獸類原始的特徵以及不同於其他哺乳動物的身體特徵),而異關節總目下現存的動物只有色帶目的犰狳和披毛亞目下的樹懶以及食蟻獸,並且這三種現存的異關節總目成員均分布與美洲大陸。
作為一種現存最古老的真獸類,樹懶與其他兩種同總目成員擁有著共同的祖先。從目前已發現的化石看,異關節總目的祖先是生活在距今約6000萬年前的有胎盤的哺乳動物,它們是一種樹棲的食草動物,生活在南美大陸上,由於形態與其他有胎盤的哺乳動物相差很大,所以它們與原始的其他哺乳動物早在1億年前就已經分化了。
異關節總目的祖先出現的時間節點非常的好,因為此時恐龍已經滅絕了上百萬年,許多生態位空缺,給哺乳動物們的進化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經過了約2500萬年的進化,南美大陸上的異關節總目的祖先終於分化出了樹懶亞目的基群-地懶。
最早的地懶出現在距今約3500萬年前,它就是巨爪地懶,之後在南美不同環境下又進化出了不同的地獺,比如出現在距今約3200萬年前的加勒比地懶、出現在距今2300萬年前的大地懶等等。這些體型比熊還大,身上披著長毛、皮膚非常堅硬、舌頭比食蟻獸的舌頭還長並且四肢長有利爪的哺乳動物迅速地成為了美洲食物鏈最頂端的動物。較好的生態位,為異關節總目下物種的多樣性提供了先決條件。
現存的樹懶一共有兩個科:二趾樹懶科和樹懶科,它們最大的區別就是前肢擁有兩趾(二趾樹懶科)或三趾(樹懶科),根據科學的研究發現,二趾和三趾樹懶早在2800萬年前就已經開始分化,所以,別看它們長相接近,但是它們是存在生殖隔離的,而相近的長相不過是相似的環境趨同演化的結果而已。
▲上圖為三趾樹懶
樹懶的習性
樹懶是一種純正的草食性動物,它們僅分布在中、南美洲的熱帶雨林之中,以植物的樹葉和果實為食,因此,它是一種高度樹棲的動物。但是,樹懶的移動速度非常的慢,一分鐘能夠移動兩米左右已經是樹懶的極限了,而且這個速度通常是在面對危險時才爆發出來的,一般情況下,一分鐘一米是樹懶的正常速度。
雖然樹懶在陸地上移動速度非常慢,但是在水中,它就變的靈活多了。在水中,樹懶的移動速度是陸地的3倍以上(不過依然很慢),而且樹懶的耐力非常好,它能在水中連續遊2個小時左右。
從樹懶的習性看,它移動非常緩慢,而且也不具備什麼自保能力。而且在中南美洲的熱帶雨林中,有眾多的食肉動物,比如美洲豹、美洲獅等等,那麼,樹懶是靠什麼活到今天的呢?
樹懶的「生存之道」
從距今3500萬年起,整個的異關節總目下曾經也有眾多的動物,而且更是有像大地懶這種體型超大、超級兇猛的存在。但是在漫長的進化中,這些兇猛的近親反而滅絕了,這種看起來毫無自保能力的樹懶反而活到了今天,這是為什麼呢?原有有四個:
01 棲息習性
樹懶移動緩慢,就註定它無法在捕獵者面前逃走,所以,為了減少捕獵者與自己接觸的機會,樹懶直接把「家」搬到了高高的大樹之上,它們的食物來自樹上,吃飽喝足之後,再將自己倒掛起來睡覺。這樣棲息習性讓美洲的食肉動物們大都束手無策,而且即使會爬樹的食肉動物也很少爬到樹上去捕殺樹懶,因為地面上有足夠的食物來源,而且捕獵體力消耗較低。當然,在原生環境中,樹懶也有天敵,比如角雕,但是角雕的主要獵物並不是樹懶,而且樹懶藏在茂密的雨林深處並不太容易發現。
因此,棲息習性讓樹懶遠離大多數的食肉動物,是它們的「生存之道」。
02 「隱藏能力」
樹懶身上被厚長的毛髮覆蓋,雖然這不是什麼保護色,但是如果仔細看樹懶的毛髮特點的話,你會發現在它的毛髮之間有眾多綠色的東西,這就是它的「隱藏能力」,這些綠色的東西其實是綠藻。綠藻穿插在樹懶毛髮之間,與樹葉的顏色融為一體。再加上樹懶類似於樹皮顏色的毛髮以及很少移動的習性,讓樹懶能夠在茂密的樹叢之間很好的隱藏,這就是保護色。
03 肉少且肉質差
由於樹懶是一種體型偏小的食草動物,它的平均體重僅有5公斤左右,而且在這5公斤之中,僅僅是皮毛就佔了接近一半,再除去骨頭,樹懶的肉只剩下不足身體的1/4。如此少的肉,還很難捕殺(需要爬樹耗費大量體力),所以很少有動物會打它的主意。
其次,樹懶雖然與牛羊一樣是食草動物,但是樹懶實在是太懶了,它幾乎很少運動,所以肉質也非常的差。
04 攻擊性
雖然樹懶移動速度非常慢,但是在面對危險時,它也不是坐以待斃的。樹懶的前肢上有長且尖利的爪子(平均10公分左右長),這些爪子除了讓樹懶在爬樹時有很好的抓握力外,還能夠在面對天敵時反擊。
總結
樹懶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上千萬年,而且在這期間,它們的形態幾乎沒有發生改變,這就證明它們的形態是最能適應環境的。並且在野生環境中,樹懶的棲息環境、保護色、爪子、體型等因素都讓它們遠離食肉動物的獵殺,最終活到了今天。所以,樹懶的成功靠的不是「速度」,而是習性。
但是,在當下,樹懶最大的天敵是人類,人類對熱帶雨林的砍伐讓樹懶的棲息地越來越小,現存的6種樹懶都已經成為了極危動物,離滅絕只差一步之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