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一個島國,國家四面環海,而且日本正處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地殼運動非常頻繁,屬於太平洋裡非常不穩定的板塊。日本與中國隔海相鄰,根據多年的地質數據統計顯示,日本島曾慢慢地向亞歐大陸靠攏,最有可能的是日本島在地殼運動中不斷靠近我國的東北三省一帶,那麼日本是否有可能由隔海相鄰直接變成一個相鄰國家呢?
雖然曾有記錄日本島向亞歐大陸靠攏,但是在日本大地震後,日本板塊移動的方向發生了變化,從向亞歐大陸靠攏變成了向北美洲,即美國的方向靠攏。然而更嚴重的是,除了不斷移動之外,日本島板塊似乎還在不斷地下沉,也就是很有可能在100年以後,日本島板塊將永遠在地球版圖上消失,就如同現在的馬爾地夫一樣,面臨著永遠消失的危機。
因此,日本島板塊不會向中國和亞歐大陸板塊移動,而是會向大西洋板塊移動,而大西洋同為地殼活躍區域,因此很有可能在移動的過程當中,日本島就會不斷下沉。與馬爾地夫不同的是,馬爾地夫的居民數量較少,可以遷移,但是日本作為一個亞洲的發達國家,而且人口數量不少,若想找一個國家或者地區接納日本人口,這個問題將非常棘手。
無論從地理角度還是從歷史角度,中國都不願意與日本島板塊合併。從地理角度而言,日本板塊一旦和中國大陸邊緣合併,那麼東北將失去漁場和港口優勢,東北作為我國重要的大米基地,地殼變化自然影響氣候,不利於稻穀的生長。在歷史因素上來看,日本「九一八事變」最先攻陷的就是東三省,與宿敵日夜相對,難免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