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毒蟲傷害之蜂蜇傷

2021-02-12 皮膚科醫生陶承軍

    夏天到來,各類蟲子活躍,不乏有野外蟲子咬傷致人死亡的報導,讓人不禁驚覺:小蟲兇猛!暑期出遊高峰期即將到來,人們出行享受大自然美好風光的同時,不要忘記做好野外個人防護,防範昆蟲傷害。

昆蟲種類繁多、形態各異,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動物群體,常見的昆蟲物種包括蜜蜂、黃蜂、跳蚤、隱翅蟲、桑毛蟲、松毛蟲、臭蟲、螞蟻、蝨子和甲蟲等。常見的蛛形綱動物有蜘蛛、蠍子、蜱和蟎蟲。

昆蟲和蛛形綱動物幾乎佔據了現有已知物種的一半以上比例,並且代表了地球上90%的生物多樣性。因此,人類接觸到這些生物在所難免,而被叮咬蟄傷輕則幾乎難以察覺、重則危及生命。蜂蜇傷

發病機制:蜜蜂毒液多為酸性,主要成分為鹽酸、蟻酸、正磷酸等,據測毒汁中含有少量組胺;

黃蜂包括大黃蜂、地蜂毒液為酸性和鹼性,毒性更強,除含有組胺外,還含有5-羥色胺、膽鹼酯酶、磷脂酶、透明質酸酶、緩激肽、玻璃酸酶和血清素等,因此刺入皮膚後釋放出的毒汁可引起傷口局部劇痛、水腫、瘀斑、甚至壞死,嚴重者可出現全身過敏反應,休克,溶血,肌損傷,神經麻痺,意識喪失,抽搐等,甚至出現多臟器衰竭而死亡。人體內特異性的IgE抗體與不同的蜂毒作用後引起過敏反應。

蜂蜇傷的過敏反應:

蜂毒過敏屬Ⅰ型變態反應, 蜂蟄傷後體內產生 IgE, 若再次被蟄 ,蜂毒作為變應原進入已致敏的機體內與肥大細胞及嗜鹼性粒細胞膜上的IgE結合釋放組胺、嗜酸性粒細胞趨化因子等介質引起平滑肌痙攣、血管擴張、微血管通透性增強、組織水腫等,常表現為瘙癢、紅斑、風團等蕁麻疹症狀、嚴重者會出現血管神經性水腫、過敏性休克症狀。

蜂蜇傷主要表現為局部紅腫、皮溫較高、刺痛等局部症狀;嚴重者可出現畏寒、發熱、頭暈、頭痛、噁心、嘔吐、關節痛、心悸,甚至出現抽搐、昏迷或休克甚至多臟器衰竭等全身症狀。我院去年就曾經因為小夥子捅馬蜂窩被黃峰多處蜇傷而搶救不過來而喪命。

蜂螫傷所致的嚴重併發症及處理:常見的併發症為腎功能衰竭,其機理為蜂毒溶血毒素引起溶血,導致紅細胞大量破壞,血紅蛋白入血,阻塞腎小管,引起腎功能不全;治療上予糖皮質激素抗毒素,控制液體量,利尿防止腎小管阻塞,若紅細胞計數進行性下降,血紅蛋白尿不能糾正,應儘早行血液透析治療。

蜂螫傷的緊急處理:

1、拔出毒刺,注意在拔除蜜蜂刺時不要擠壓毒囊,可以用膠布粘貼;

2、中和毒素,局部消毒水(比如肥皂水、雙氧水、醫用氨水、醋酸)消毒;

3、冷敷,以減少腫脹和疼痛,一般不要在傷口上直接用冰敷;

預防:

請專業人員去除居家附近的蜂巢

在戶外時儘量在戶外穿長袖長褲,不要赤腳或穿拖鞋,避免穿花色或鮮亮的衣服和使用香水等含香料的物品,不要因招惹激怒蜂被蟄。

相關焦點

  • 野外郊遊被毒蟲、毒蛇咬傷?別慌!這麼做就對了→
    (央視財經《職場健康課》)夏日正是各種昆蟲和爬行動物活躍度最高的季節,其中不乏一些毒蟲和毒蛇,而夏季也是大家郊遊頻繁的季節,如果在郊遊露營過程中,與這些小動物不期而遇,甚至發生意外。被蛇、毒蟲咬傷應該怎麼辦呢?在野外出行哪些氣味和顏色更容易招惹胡蜂?與蛇、胡蜂不期而遇應該如何躲避?一旦被毒蛇胡蜂咬傷蜇傷應該如何處理?
  • 輻射4奇特屬性武器毒蟲高傷害玩法全解
    導 讀 輻射4奇特屬性武器毒蟲高傷害玩法全解,傳奇武器屬性毒蟲想必大家都很了解了。
  • 農村常見的三種毒蟲,遇到後能躲則躲,小心被咬傷或蜇傷!
    農村常見的三種毒蟲,遇到後能躲則躲,小心被咬傷或蜇傷! 每年夏季有關毒蟲咬傷或蜇傷的事件屢見不鮮,而受傷的一般多為下地幹活的農民。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三種常見的毒蟲,以及遇到後的正確處理方案,希望對廣大農民朋友能夠有所幫助!
  • 市民頻被毒蟲咬傷 專家列常見毒蟲及應對方法
    「近日來,市民被毒蟲咬傷或蜇傷的事件頻頻發生。」7月4日,第八人民醫院皮膚科王主任告訴記者,夏季高溫籠罩,百蟲活躍,每天都會有10來名被咬傷患者前來就醫,而常見的蟲子有蚊子、蜱蟲、隱翅蟲、刺毛蟲等。
  • 夏日常見幾種毒蟲,看了這些就知道該如何應對
    夏季毒蟲多,經常有人被咬傷或者蜇傷。被毒蟲咬傷後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必須要引起重視,因為有些毒蟲咬傷人,除了其本身的毒性以外,還可能傳染其他一些細菌。如果能提前了解一些該方面的知識,則會受益匪淺。
  • 【生活】家裡見最常見的五種毒蟲你知道嗎?
    蜈蚣。它被稱為「五毒」之一,蜈蚣的毒腺是會螫人的,蟄傷的局部會出現紅腫、灼痛、同時產生淋巴管炎。馬蜂。又叫黃蜂,小編我被蟄過無數次了,經驗豐富!這些就是家中最常見的五種毒蟲了,希望能幫到大家!
  • 六旬農婦被殺人蜂蜇傷生命垂危,醫生詳解湖北毒蜂
    熊立和熊櫻通過手機上網搜索,發現有一些被蜂蜇傷的信息。都說是簡單處置,過後會自愈,沒什麼大的危害。沒想到次日一大早,易淑華起床後渾身浮腫,面色發黃,精神非常差。熊立連忙將母親送到黃岡市人民醫院救治。經過初步檢查,醫生發現易淑華肝腎功能出現衰竭情況,需要進行血漿置換、血液灌流等治療。但當地醫院的條件有限,加上血漿供應不足,所以醫生建議緊急轉院。
  • 夏日常見幾種毒蟲,看了這些就知道該如何應對|蔬菜|除蟲菊|蟎蟲|...
    夏季毒蟲多,經常有人被咬傷或者蜇傷。被毒蟲咬傷後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必須要引起重視,因為有些毒蟲咬傷人,除了其本身的毒性以外,還可能傳染其他一些細菌。如果能提前了解一些該方面的知識,則會受益匪淺。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毒蟲有哪些呢,如果被咬傷要如何應對才能減輕傷害(排名不分先後)1、蚊子我們身邊最常見的毒蟲就是蚊子 ,幾乎每個人都遭受過蚊子的叮咬 ,被蚊子叮咬後留下的傷口紅腫、癢 、痛十分難受。「尤其是夏季,蚊子十分猖獗。蚊子在叮咬時會分泌一種酸,過敏性體質的人群甚至會有過敏的反應。」
  • 網傳致命毒蟲沒那麼可怕
    醫學專家給出「八字經驗」,教人們如何避免帶毒隱翅蟲對人體的傷害:防蟲、忌拍、清洗、塗油。  文·戴 欣  近日,網上流傳一條「預警」消息稱,一種名叫毒隱翅蟲(又叫青腰蟲)的蟲子出現在津、京等地,人如果接觸到這種毒蟲身上的毒液「就死定了」!這一消息在微博、微信上也廣泛傳播,引起很多人的關注。  被網傳成是「妖魔蟲怪」毒隱翅蟲果真如此可怕嗎?
  • 網傳恐怖致命毒蟲 醫學專家傳授「八字經驗」
    醫學專家給出「八字經驗」,教人們如何避免帶毒隱翅蟲對人體的傷害:防蟲、忌拍、清洗、塗油。  近日,網上流傳一條「預警」消息稱,一種名叫毒隱翅蟲(又叫青腰蟲)的蟲子出現在津、京等地,人如果接觸到這種毒蟲身上的毒液「就死定了」!這一消息在微博、微信上也廣泛傳播,引起很多人的關注。  被網傳成是「妖魔蟲怪」毒隱翅蟲果真如此可怕嗎?
  • ...毛毛蟲|除蟲菊|蠍子|蟎蟲|毒蟲|皮膚|蠓蟲|螞蟻|跳蚤|蔬菜
    夏季毒蟲多,經常有人被咬傷或者蜇傷。被毒蟲咬傷後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必須要引起重視,因為有些毒蟲咬傷人,除了其本身的毒性以外,還可能傳染其他一些細菌。如果能提前了解一些該方面的知識,則會受益匪淺。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毒蟲有哪些呢,如果被咬傷要如何應對才能減輕傷害(排名不分先後)1、蚊子我們身邊最常見的毒蟲就是蚊子 ,幾乎每個人都遭受過蚊子的叮咬 ,被蚊子叮咬後留下的傷口紅腫、癢 、痛十分難受。「尤其是夏季,蚊子十分猖獗。蚊子在叮咬時會分泌一種酸,過敏性體質的人群甚至會有過敏的反應。」
  • 中國八大最毒的毒蟲 蚰蜒能夠爬進人的耳朵之中
    自然界中有著許多的動植物存在,有的甚至帶有巨大的毒性能夠給人類和其它家禽的生存生活造成極大的威脅,那麼你知道中國八大最毒的毒蟲嗎?下面跟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中國八大最毒的毒蟲  1.蚰蜒  2.螞蟥  3.馬蜂  4.螳螂  5.蜈蚣  6.
  • 南昌咬人毒蟲挺多 這6種要格外提防
    記者調查了解到,毒蟲咬人的事件在南昌也時有發生。為此,市疾控中心專家公布了南昌夏季最易出現的6種毒蟲,其中吸血蠓咬人最多。專家介紹說,今夏不少南昌市民被蠓蟲、跳蚤等蟲子咬傷,但市民不必「談蟲色變」,只要處置得當就不會引發疾症。
  • 身體被毒蟲叮咬了怎麼辦?不同毒蟲處理方式不一樣,記住這5種
    在野外尤其是夏天,各種蟲子會非常的活躍,一不留神就會被毒蟲叮咬,此時千萬不要慌張,應立刻採取急救措施,利用身邊的物品進行消毒。當然外出遊玩的時候需要注意預防毒蟲,可以穿淺色的衣服,或者是佩戴一些有刺激性的物品,便可有效的驅除毒蟲。當然被毒蟲叮咬的時候,需緊急救治,並立即到醫院進行檢查,以防止危害生命健康。
  • 寶寶被毒蟲咬傷後怎麼辦?
    在城市裡生活的孩子,一般不會有毒蟲咬傷的可能,如果假期外出旅遊時那就要注意這個問題。出行前,家長要配備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以備不時之需。  毒蟲咬傷主要包括:蜈蚣咬傷、蠍子蜇傷、螞蟥叮咬、毛蟲蜇傷、毒蛇咬傷等。  表現  蜈蚣咬傷。
  • 好山好水好多毒蟲!住在大溫 要小心這些蟲子 一不留神小命不保
    >一時間,毒蟲傷人新聞屢現,人們談蟲色變。 吳先生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房客不慎掉落的這塊小小的水果,吸引來了蟻群,已經半月之久。令他無奈的是,將水果殘渣收走後,成群結隊的螞蟻雖然消失了,但是記憶力驚人的小螞蟻依然三不五時地在廚房附近「轉悠」,成了他三層獨立屋的常客。
  • 終日與毒蟲相伴,蠍子、蜈蚣更是她的寶貝…
    不過她的「戰士」都是蠍子、蜈蚣這樣的毒蟲,而她的敵人就是「貧窮」。她,就是陸川縣海蘭養殖專業合作社社長劉海蘭。 第一眼就「愛」上了它劉海蘭與大部分農村姑娘一樣,早早就結婚了。婚後與愛人到廣東打工,賺了點錢。一次到廣東朋友家玩,無意中看到對方養蠍子、蜈蚣。
  • 農村野外的蜈蚣是一種毒蟲,雞吃起蜈蚣卻像吃零食,雞不怕毒嗎
    蜈蚣是野外經常見到的一種爬蟲,好蠍子、蜘蛛也有,蜈蚣也是具有一定的毒性的,不小心被蜈蚣咬到也是相當的疼痛,有的還會出現腫脹的現象,蜈蚣也被叫做百足蟲,道理很簡單,蜈蚣的腿多啊,這種過去被認為是害蟲的蜈蚣,其實也是作用頗多,除了是一種傳統的藥物之外,蜈蚣也是一道美食,現在人工養殖蜈蚣的也是越來越多,蜈蚣的價值還算是挺高的,這種毒蟲在野外活的也是風生水起
  • 夏季夜晚,村民開始捉1種毒蟲,600元1斤,人工養殖卻是騙局
    導讀:夏季夜晚,村民開始捉1種毒蟲,600元1斤,人工養殖卻是騙局今天進入中伏之後的第四天。冷在三九,熱在中伏。全年之中最為炎熱的季節裡,毒蟲也開始活躍起來。在農村的夜晚,很多人又開始一年一度的「尋寶」季節,一個晚上運氣好的話,能夠賺到好幾百塊錢。
  • 食蝗鼠應該是自然界中最兇狠的鼠,毒蟲被它逮到在劫難逃,兇悍!
    一聽這個名字就知道人家的主食結構是什麼了,對,人家就是吃蟲子,但是它們的食譜是包括但不限於蟲子,其中還包括蜥蜴、毒蠍子、毒蟲甚至其它的鼠類。看到這裡是不是大家就覺得後背一涼?之前也說了,食蝗鼠對於吃的東西並不挑剔,有什麼吃什麼,有時候連毒鞋子毒蟲也不放過。那麼大家也就會納悶了:這些毒物人家可不是吃素的,那也是有毒的啊,這可怎麼下嘴啊喂。這就是食蝗鼠的聰明之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