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山好水好多毒蟲!住在大溫 要小心這些蟲子 一不留神小命不保

2021-01-13 加西周末

2017年夏,素裡一名女孩被蜘蛛叮咬昏迷後慘遭截肢,一列治文男童疑似接觸毒蟲後感染食肉菌身患重疾,此外,全加境內多地出現蜱蟲傷人事件,受害者輕則臥床,重則致命……一時間,毒蟲傷人新聞屢現,人們談蟲色變。 


進入秋季後的大溫,高溫天氣仍在持續,居住在蘭裡的史小姐告訴加西周末記者,她的朋友在上周日的早晨,發現左腳側面被不知名蟲類叮咬,紅腫疼癢,至今未見好轉,可能需要就醫。秋後蚊蟲猛如虎,蟲豸對人們的威脅,依然不容小覷。


床蚤(Bed bug)

傷人毒蟲,大溫噩夢


2012年初秋開學季,晁先生的一位同學在校園內阿卡迪亞路( Acadia Road)附近一個放置棄用舊家具的區域,發現了一個白色的、幾乎全新的床墊。那個床墊不僅無破損、非常乾淨,而且質量也很好,於是,那個同學興高採烈地將床墊拖回宿舍,暫時存放在晁先生房間的陽臺上。


幾日後,晁先生的背上陸續出現了紅疹。起初不嚴重,晁先生以為是換季導致的皮膚過敏,因此沒有過多理會。


然而,過了一段時間,晁先生的紅疹不但沒有好轉,而且出疹區域變得越來越大,皮膚狀況越來越糟糕,「後背整個紅掉了,還出現了一大塊一大塊的腫塊,但就是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背部又痛又癢的晁先生直到在床上發現了被壓死的黑色蟲子屍體,才驚覺到自己的病狀可能是被蟲子叮咬而致。但是,哪裡來的蟲子呢?平時乾淨整潔的晁先生不得其解。樓管來房間驅蟲的時候告知晁先生,那張「新的」、被放置在宿舍陽臺上的床墊應該就是罪魁禍首。


晁先生表示,雖然請了專業除蟲公司,但是除了容易清除的成蟲,隱藏在各處的蟲卵非常隱蔽,不易清除,整個過程需要反覆數次,以至於晁先生不得不借住在實驗室一個多月。為此他叫苦不迭,深深領教了溫哥華「蟲」的厲害。



叮咬晁先生的蟲子英文名為Bed bug,俗稱床蚤,也叫做臭蟲,在大溫蟲災歷史上的地位不可撼動,臭名昭著。


床蝨討厭陽光直射,喜歡躲藏在木質製品中。秋冬多雨、缺少日照,木結構房屋居多的大溫是它們最適合生存的溫床。租房經紀Sev告訴加西周末記者,他們在招募租客的時候,總是會提醒租房者注意自己攜帶進入房屋的床墊以及各種家具,避免卷帶床蝨進入建築。因為這種蟲子的蔓延速度非常快,一但出現,整層甚至整幢大樓都需要除蟲,清除成本高昂。


床蝨體型很小,成蟲為黑色甲蟲,群居,繁衍於木製家具、天花板、地板、牆壁等縫隙中,以吸食人血為生。被床蝨叮咬後的皮膚,會呈現發癢、紅腫等症狀。過敏體質的人被叮咬後刺激反應明顯。


加拿大害蟲控制機構 Orkin Canada網站信息顯示,秋冬季來臨後,這類害蟲喜歡加拿大南部溫暖的區域,而且會群聚在房間內。該機構今年夏天的報告顯示,全加共有25個城市床蝨侵擾嚴重,溫哥華位列第三。報告還稱,人流量大、餐館眾多的城市區域最容易集聚這種害蟲;即使是非常乾淨的房間,也難逃這種吸血蟲的侵擾,因為它們很容易通過旅行行李、以及飛鳥或動物攜帶等多種途徑遷徙。溫哥華害蟲防控中心工作人員表示「99%的情況下,人們完全不知道自己家早已有了床蝨。」


Orkin Canada提醒民眾,消滅床蝨最好的辦法就是注意行李及各種物品,避免將它們帶入家中。平時儘量維持房間整潔,一旦在家中發現蟲患,應迅速丟棄不能洗滌的床墊和枕頭,並用塑膠袋包裹密封;致電專業滅蟲人員,儘早除蟲。



螞蟻

隨處可見,破壞建築


住在溫哥華一棟獨立屋裡的吳先生給加西周末記者講述了一個他與螞蟻鬥爭的故事。去年夏天,有一天他突然發現,排列整齊的螞蟻列隊從臨近廚房的窗口爬入,日以繼夜連綿不斷,形成一條黑線一直持續至廚房。非常困擾的吳先生用吸塵器吸殺蟻群,然而這些小昆蟲前僕後繼,依舊來來往往,殺不盡,滅不絕。


採用了各種方法都不見成效,吳先生感到非常困惑。一天,他忍無可忍地把整個廚房的灶臺強行拉開,發現了一塊已經腐敗了的水果,上面密密麻麻爬滿了螞蟻。吳先生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房客不慎掉落的這塊小小的水果,吸引來了蟻群,已經半月之久。


令他無奈的是,將水果殘渣收走後,成群結隊的螞蟻雖然消失了,但是記憶力驚人的小螞蟻依然三不五時地在廚房附近「轉悠」,成了他三層獨立屋的常客。



據加西周末記者了解,溫哥華的螞蟻種類多,數量大,很多人都被它們困擾過,列治文、溫哥華等多個城市都存在著嚴重的螞蟻的問題。


除了本土大大小小的黑蟻,流動人口數量巨大的大溫,還時常遭到外來蟻種的侵擾。據記載,2012年,卑詩省入侵物種協會(The Invasive Species Council of BC)曾與大溫專家合作,共同對抗具有強攻擊性的歐洲火螞蟻(European fire ant),當時,入侵卑詩省的這種體型細長的火蟻,在北溫、本拿比及維多利亞等地大量出現,叮咬人類和寵物,導致多人就醫。


本地有除蟲公司提醒市民,在大溫,一種俗稱木工蟻(Carpenter ant)的蟻類尤其需要人們警惕。這種螞蟻屬弓背蟻,體型大於普通的螞蟻,呈黑色,肚子大。


木工蟻喜歡潮溼的木頭,溫哥華多雨的氣候條件對於它們而言特別適合存活。在房屋中築窩、孽生和繁殖的木工蟻如果被驚擾,就會挪移到房間的其它部分繼續築巢,對房屋的地板、牆壁、天花板等部分造成損害,損壞建築設施、導致斷電等事故。


蚜蟲、蟎蟲

虐食植物,危害園藝


今年夏天,炎熱乾燥的天氣為蚜蟲和蟎蟲的肆虐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居住在溫哥華市中心的小Z種植在陽臺上的花花草草在這個夏天遭受了滅頂之災。從六月開始到八月底,小Z陽臺上的小玫瑰,陸續開始出現類似蜘蛛絲的物質,葉片開始發黃,並出現了密密麻麻的小白點,植株開始萎縮;而梔子花和鳳仙的葉子則出現斑點,並開始枯敗。仔細觀察,很多翠綠色的小蟲子攀爬在植物莖和葉片下齧噬植物。


傷害小Z精心打理的小玫瑰的是蟎蟲(Mites),而攀爬在梔子花和鳳仙上的則是蚜蟲(Aphids)。兩種蟲子都是大溫地區最常見的植物天敵,在炎熱乾燥的情況下經常導致蟲患。



植食性葉蟎對於月季、玫瑰等薔薇科植物傷害很大。其中最知名的是二斑葉蟎,這種被稱作紅蜘蛛的低級蟎類,曾被稱作歐洲第一大害蟎,幾乎所有開花植物都是它們危害的對象,植株、葉莖及土壤都會被感染,防治難,復發率高,在薔薇廣植的大溫地區,非常常見,令人頭疼。


蚜蟲是全球範圍內最具破壞性的害蟲之一。歷年來,大溫植被受蚜蟲侵害現象嚴重,除了對植物自身的傷害,還因為其獨特的生物特質造成了一些其它城市問題。今年夏季,加拿大廣播公司報導稱,溫哥華市內10,000棵椴樹遭到這種微小蚜蟲的攻擊。這些害蟲吸食植物汁液後,分泌出的一種粘在路面和汽車擋風玻璃上的粘性物質,給很多市民的出行和生活帶來了困擾。


在大溫,除了上述提到的蟲類,山松甲蟲(Mountain pine Beetle)、粉蚧(Mealybugs)等蟲害問題也很嚴峻。以山松甲蟲為例,暖冬時節,幼蟲得以生存,來年成蟲激增,席捲大溫森林,而蟲患造成的漫布於森林地表的壞死枯木,則在盛夏高溫環境下,極易導致林火,並且容易燃燒及蔓延,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後果。


入侵物種

破壞生態,致命病菌


除了本土蟲害,現在的大溫面臨著更加嚴峻的問題,即外來物種的入侵,比如前文中提到的歐洲火蟻。這些在本土幾乎沒有天敵的新興殺手,對大溫居民的健康以及日常生活都造成了巨大的威脅。


2009年大舉入侵卑詩省的金龜子甲蟲(chafer beetle)現在在大溫地區廣泛蔓延。據本地英文媒體報導,這種源自歐洲的害蟲,1940年在北美東岸被發現,2001年首次現身在卑詩省後,現在已經越過本拿比向西部擴散,直至溫市東南部。


該種甲蟲的成蟲會在7月裡在泥土中產卵,以草根為食,開始破壞草坪,一直持續至8、9月,造成多處大片草地枯死;隨後,由於這種蟲子是大溫本土動物及鳥類,包括浣熊、臭鼬,以及烏鴉、椋鳥的食物,這些動物和鳥類會開始翻刨土地以尋找地下幼蟲,對草地植被造成進一步傷害。金龜子甲蟲是歐洲入侵物種,寒冷天氣對它們基本沒有影響,對大溫生態破壞性極大。



近日,卑詩省入侵物種協會(The Invasive Species Council of BC)表示,曾經出現在加東一帶的日本甲蟲(Japanese Beetles)最近在溫哥華市福溪一代被發現。這種對植物根、莖、葉、花和果實都極具破壞力的害蟲在加拿大沒有天敵,在2015年前後曾經肆虐多倫多地區;其可能產生的消極影響對於大溫環境而言極具挑戰。


此外,包括可引發萊姆病(Lyme disease)的黑腳蜱蟲(Blacklegged Tick) 在內的各種蜱蟲,一直是北美民眾的噩夢,因為蜱蟲致病的患者不勝枚舉。而再次引起加拿大科學家緊張,對於大溫民眾而言迫在眉睫的是,種種跡象表明,另一種吸血蜱蟲——孤星蜱蟲(Lone Star Tick)已經入侵加拿大,該蟲類含有一種人體內沒有的糖分alpha-gal。被叮咬的人類,會因為感染該元素引起免疫系統抵抗性反應,終生不能食用紅肉,一旦誤食,便會出現過敏和蕁麻疹等症狀。


見微知著,生活在大溫,始終要留意這些小小的殺手,注意防範,一經發現,須及時求助專業機構。日常生活中,配合相關機構防治蟲害;在乾燥時期配合市政灌溉樹木預防蟎蟲、蚜蟲等蟲患;並且避免攜帶境外物種入關。保護大溫環境,防患於未然。



相關焦點

  • 身體被毒蟲叮咬了怎麼辦?不同毒蟲處理方式不一樣,記住這5種
    現如今人們生活壓力很大,為緩解工作壓力以及生活壓力,很多人會選擇在周末的時候去郊遊放鬆身心,不過有些人害怕郊遊,因為在野外會有很多的蟲子,有些蟲子有毒,一旦被叮咬對身體健康很不利,嚴重會危害生命,如果被毒蟲子叮咬,應該怎樣進行處理呢?
  • 還有這些蟲子進入活躍期,千萬要小心
    還有這些蟲子進入活躍期,千萬要小心 2020-04-17 10: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夏季要小心提防,別被咬到
    很多年輕人聽到這一說法,都覺得不可思議,無法理解。五月是個特殊的季節,每逢五月,各種毒蟲會增多,比如說蚊子、蒼蠅之類的。加上氣候轉熱,機體抵抗能力又低,一些年紀大的人就無法撐過五月份。相比之下,五月份的死亡率就要比其他月份更高。和現在不同,古代的技術有限,面對毒蟲叮咬並沒有好辦法,對生命是會構成威脅的。
  • 市民頻被毒蟲咬傷 專家列常見毒蟲及應對方法
    馬蜂蜇傷、蜱蟲叮傷……在現實生活中,人們被其中任何一種毒蟲侵擾到而無所防備的話,可能就真的要體會什麼叫苦不堪言了。因為有些毒蟲咬傷人,除了其本身的毒性以外,還可能傳染其他一些細菌。如果能提前了解一些該方面的知識,則會受益匪淺。島城幾家醫院皮膚科專家列舉了青島地區幾種常見的毒蟲,並「公布」了照片,以後看見它們,大家可要多注意。
  • 野釣時小心這些蟲子!嚴重需要截肢,已有死亡案例
    這種水泡一般不會單個出現,基本就是一片,疼痛難忍,瘡口也不容易恢復。 最可怕的並不是隱翅蟲毒素本身,被隱翅蟲的體液襲擊過後大概率會引起隱翅蟲皮炎。哪怕你是一個野外硬漢,被隱翅蟲陰一下也會受不了。蓑笠哥建議如果你身上拍死蟲子後有一定面積的水泡出現,請及時就醫,自己買藥一般不會好。如果你發現得及時而且身邊有香皂或者肥皂的話塗抹一次基本不會有很嚴重的後果。
  • 踏青小心這些毒蟲毒花
    不過,此時也是一種小蟲開始活躍的季節,野外踏青掃墓小心別被它「吻」到,其危險性可大可小,嚴重能致命。黑色素瘤不可能長這麼快,再說也不像瘤,患者說的「黑豆」倒像蟲子附吸在皮膚上。原來,一周前,李先生夫妻倆去雲南旅遊,不小心被蜱蟲引上了身。
  • 個頭不大危害不小,哪些蟲子是「狠角色」?
    個頭不大危害不小,哪些蟲子是「狠角色」?   在被毒蟲叮咬之後也不要驚慌,首先,要防止毒液被身體吸收,因為一些毒蟲的毒素會引起全身反應。如果有毒刺,要及時去除,避免局部反應更嚴重。也可以用吸奶器或拔火罐吸毒。如果傷口的位置是在肢體末端,也可以用繩子紮緊咬傷部位,以延緩毒素蔓延,但每隔幾分鐘需要放開一下,避免末端血流不暢太久導致壞死;其次,有些毒蟲的毒液一般都是偏酸性的,叮咬後可以局部外塗偏鹼性的物質中和毒性,減輕痛苦。
  • 台州好山好水好空氣引絲光椋鳥集聚過冬
    這些鳥兒會留在台州過冬嗎?帶著這些問題,昨天上午,記者聯繫上了圖片拍攝者,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台州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儲伏龍,聽他講述那些「鳥事」。麻雀?No!絲光椋鳥提及拍鳥,儲伏龍在攝影圈堪稱是「大神」級人物,多年前就被戲稱為「台州第一鳥人」,如今又被冠以「鳥叔」的雅號。
  • 這名陸川女子好「毒」!終日與毒蟲相伴,蠍子、蜈蚣更是她的寶貝…
    經過大量調查了解,劉海蘭認為在家養蠍子、蜈蚣不失為發家致富的路子,比外出打工要好,因此回來後決心和愛人養殖這種讓人驚恐的毒蟲。「說實話,也不是一點都不害怕,但是相對於貧窮而言,感覺貧窮比毒蟲更恐怖。」劉海蘭表示,窮了就想嘗試一下,即使失敗了,也可以從頭再來。」
  • 我在山上砍樹,沒留神被蟲子咬了一口,那蟲子模樣很怪,像是……
    小王辛苦養大了幾隻小豬,卻不幸被人給偷了,小王欲哭無淚。幾天後,他趕集的時候,又買了幾隻豬仔。餵養三個月後,已經長大的豬仔又被人偷了。小王一氣之下,不幸病倒在床。  他的媳婦想了個主意,她買了一隻大肥豬回家,晚上拿著鐵鍬躲在院子裡,等著小偷上門。深夜,小王見院裡遲遲沒有動靜,就起身出去查看。這一看可不得了,豬還在,媳婦沒了!2.我在山上砍樹,沒留神被蟲子咬了一口。
  • 澳洲毒蟲大匯總!預防急救常識仔細看!!
    小夥伴們小心啦!注意了!劇毒蜘蛛——紅背蜘蛛在昆士蘭州東南部的數量劇增!!被這種紅背蜘蛛咬到,不及時處理的話甚至可能導致死亡!!
  • 進入夏季蚊蟲叮咬高發季,小心這些毒蟲!
    在戶外活動或者家裡的時候 哪些蟲子要格外小心呢? 隱 翅 蟲 十幾個月大的孩子幾乎毀容 浙江海寧市人民醫院接診到了一個十幾個月大的孩子,臉上、手上都是紅斑,表皮上還長出密密麻麻的小膿皰,看了讓人觸目驚心!
  • 萬州人小心這種「奪命蟻」!已有人被咬到心臟驟停
    、公園、山野這些空氣新鮮的地方各種親近大自然但親近歸親近這些生態好的地方蛇蟲鼠蟻也很活躍人一不小心,分分鐘就會和它們來個親密接觸國慶期間廣州的江女士就中招了意外的是,她還差點沒了命!但偏偏,這些地方就是紅火蟻最愛呆著的「老巢」。有時候你不小心踢到碰到一些小土堆,它們就會風風火火地鑽出來,爬上你的手手腳腳,開始一輪致命攻擊,輕則傷口紅癢化膿,重則休克!不要以為遇上這貨,只是一時碰巧「冤家路窄」,在深圳,它並不少見,特別是夏天!
  • 昨夜急診|睡夢中被蟲子咬了一口,杭州阿姨腫得眼斜口歪,還險些窒息!
    患者腫脹的臉但家人告訴急診醫生,這一切都是一隻蟲子造成的。到底是什麼蟲子,竟有如此大的威力? 睡夢裡被蟲子咬了一口全臉腫成了「發麵饅頭」梁阿姨一家住在桐鄉鄉下一幢2層樓的自建房裡。鄉下的初夏夜,微風輕拂、蟲鳴蛙叫,好一派愜意的田園生活。但同時,一些白天不常見的小生物也開始出動了。
  • 農村常見的三種毒蟲,遇到後能躲則躲,小心被咬傷或蜇傷!
    農村常見的三種毒蟲,遇到後能躲則躲,小心被咬傷或蜇傷! 每年夏季有關毒蟲咬傷或蜇傷的事件屢見不鮮,而受傷的一般多為下地幹活的農民。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三種常見的毒蟲,以及遇到後的正確處理方案,希望對廣大農民朋友能夠有所幫助!
  • 夏日常見幾種毒蟲,看了這些就知道該如何應對
    夏季毒蟲多,經常有人被咬傷或者蜇傷。被毒蟲咬傷後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必須要引起重視,因為有些毒蟲咬傷人,除了其本身的毒性以外,還可能傳染其他一些細菌。如果能提前了解一些該方面的知識,則會受益匪淺。
  • 蜱蟲咬傷大意不得 醫生:夏天要多提防這些蟲子
    隨著暑期來臨,不少太原市民帶著孩子到野外玩耍,沒想到一些孩子竟被黃豆大小的蟲子叮咬。幸虧家人處置妥當,找醫生將蟲子「灌醉」後完整取出。最近一段時間,山醫大一院小兒外科已接診了3名被蜱蟲叮咬的小患者。省疾控中心專家也指出,盛夏蜱蟲滋生,市民出門玩耍或照顧寵物時,一定要做好防護,多加留心。
  • 吃葡萄要小心這些"斑"!裡面全!是!蟲!
    吃葡萄要小心這些"斑"!裡面全!是!蟲! 這些小白點才不是什麼汙漬 這可是蚧!殼!蟲! 沒錯,是蟲子,而且還是一種很噁心的蟲子 不信,
  • ...縣長邀網友體驗:奉節是個好地方,好山好水好風光 有詩有橙有遠方
    新華網發新華網重慶9月4日電(王龍博)奉節是個好地方,好山好水好風光,有詩有橙有遠方。「行千裡,致廣大,想見你,在奉節,大家好,我是祁美文。我在直播間帶您感受好山好水,品讀詩和遠方。」重慶市區縣「曬旅遊精品•曬文創產品」大型文旅推介活動7日晚將舉行奉節專場,奉節縣人民政府縣長祁美文邀網友起暢遊「中華詩城」,品味「詩與遠方」。中國是詩的國度,奉節是詩的故鄉。
  • 南昌咬人毒蟲挺多 這6種要格外提防
    日前,有媒體報導稱,廣東一男子在公園中被恙蟎叮咬,17天後便不治身亡,這引起了一些市民的擔憂。記者調查了解到,毒蟲咬人的事件在南昌也時有發生。為此,市疾控中心專家公布了南昌夏季最易出現的6種毒蟲,其中吸血蠓咬人最多。專家介紹說,今夏不少南昌市民被蠓蟲、跳蚤等蟲子咬傷,但市民不必「談蟲色變」,只要處置得當就不會引發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