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我來到秘魯這片擁有古老大地的國度,印加帝國離我如此遙遠,然而踏上這塊土地卻深深被它吸引,人文、風土、無所不在的謎樣故事,就此陷進無數的傳說之中。
當見到在山坡上向我們打招呼、模樣可愛的宇宙飛行人時,在飛機上的我們歡喜的驚呼著:外星人!那一剎那,真心覺得這就是外星人來地球留下的標誌,它在向天上的同伴說道:嘿!我在這裡。行程來到納斯卡的這天,已經是抵達秘魯行的第10天,每一天都過得很精彩。而我,從沒料想到,一個古老文明的國度能帶來如此多的驚嘆,更渾然不知秘魯還有個令全球驚豔的「納斯卡線」(Nazca Lines)。
前一天晚上躺在酒店舒適的床上滑著手機,找尋「納斯卡線」資料,有網友寫道:「這是秘魯行最特別的行程。」才驚覺:「可不能小看明天,必須做足功課。
從維基百科了解,西元前400年至650年有一個納斯卡文明存在於此,這裡的人們不知為何以納斯卡高原上的大地為畫板,在沙地隔出線條、兩側排列石頭,以此繪出各式圖形,鯨魚、蜂鳥、猴子、蜥蜴、禿鷲、蜘蛛、螺旋形….,它們豐富了納斯卡大地,也留下任考古學者窮盡一生時間研究,也無法解開的千年之謎。
▲飛行圖上面標示著15個聞名全球的圖形。
到底是誰,又為何要在這塊高原大地上留下這麼多圖形?而這些動物,有許多分明不會出現在沙漠中,如果是納斯卡人創作的,他們如何知道海裡有巨大的鯨魚、如何到得了千裡之遠的亞馬遜雨林,看到猴子和蜘蛛?
這些謎團是納斯卡線最耐人尋味之處,也是我想要知道的答案。想看「納斯卡線」必須搭乘小飛機,飛行在納斯卡高原的上空,才能窺見地上的圖形。因為圖形很巨大,只能從空中看,只是,大家沒說的是:「你的眼力要夠好,要不怕暈機。」
▲小飛機只能搭乘12個人,依登機順序坐在左、右兩側。
搭上飛機後,為了讓左、右的人都看得見圖形,機師會以8字形飛行。登機前,身為極限運動好手的導遊Loca說:為了讓大家看得到地面,機身還會向左、向右微側約45度,即使是我都會暈機,大家不能輕忽;不想暈機的方法是,還沒輪到你看時,不要東張西望。如果真的很暈、想吐,每個人的座位前方都有嘔吐袋。」
我們從首都利馬出發,路上導遊殷切的叮嚀著。巴士一路往南行約400公裡,5個小時後抵達了位於伊卡的Pisco機場。走進候機室,每個人手中多了一張地圖,上面標誌著即將迎接我們的15個舉世聞名的圖形。
等待約半小時,終於輪到我們。
一班飛機只能乘坐12個人,依登機順序分別坐在左、右兩側。飛行30分鐘後才會抵達納斯卡線,約20分鐘繞完15個圖形後返航,行程約1個半小時。小飛機起飛後,從空中俯瞰大地,發現我們真的來到了沙漠,一座一座由沙堆起的小山坡就在腳下。
10分鐘後,如同國畫般的山景赫然出現,「好美啊!」眾人驚嘆著。心想:「這不是國畫大師劉國松粗筋棉紙的作品嗎?」綿延的山,如同大師的畫,一幅幅地在眼前開展,直到很遠的某個盡頭。
▲如中國國畫般的山景,像極了國畫大師劉國松的作品,山隱沒在遙遠的盡頭。
山推遠了,我們在一片荒涼乾燥、土地貧瘠的大地上空,正覺得無聊時,副駕駛忽然拿起麥克風高喊著:「Whale、Whale,right side」,機身向右傾斜,我忍不住爬起身來,往右邊看。完全忘了導遊的叮嚀,「沒輪到你時,不要東張西望。」
右邊的同伴問道:在那裡?在那裡?小飛機旋即在空中轉了個大彎、微微向左側傾,副駕駛又喊著:「Whale,left side」,回到座位,拿起相機、在無垠的黃土沙漠間找尋「鯨魚」的身影,對著「疑似」它的圖案、拍下照片。
飛行速度和眼力相比,實在太快了,但是,飛機又無法為我們停止,耳邊傳來有人失望地說著:鯨魚在那裡?
飛機持續前行,底下的納斯卡大地有著古老河流的身影,現在它們全都乾涸了,被風沙日夜吹著,一條條曾經的河道在沙地上留下深深的痕跡,是他們曾經存在地球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