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斯卡本來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在20世紀中期突然聞名於世。當時大批古董在這裡被發掘,裡面包含難得一見的彩陶和紡織品,作為殉葬品的這些古董引起全世界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的注意,在人們前往納斯卡探究緣由的時候,發現了更令人驚奇的事情:乘飛機在納斯卡上空俯瞰到下面連綿不絕的山脈上有許多幅巨大神奇的圖案。這些巨型圖案有的是非常精準的幾何圖形,如長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有的是動物和人物的圖案。所有巨畫的輪廓清晰可見,每個圖案都有幾百平方米那麼大。令人神奇的是在這種滿是石頭高低不平的荒野山丘上,那些直線猶如是建築師的直尺畫出來的,那巨大精準的圖形在那種地形上放到現在也很難作出來的。
在動物區域的圖案中有老鷹、海鷗、蛇、章魚、鯨魚、蜥蜴、蜘蛛、狗等等,這些圖形最令人驚訝之處是體形龐大。其中有一隻揮動翅膀的鳥,光是翅膀就有50米長,身子長達300多米。這些圖案不僅層次分明,甚至有人說他們像是從一個模子裡製作出來的,精細度極高。隨著太陽不斷升高這些巨畫逐漸隱匿起蹤影,消失不見。這便是巨畫最為神奇的地方。巨畫外面滿是沙粒石塊,圖案線條內部卻是平滑整齊,在兩千多年還沒有文字的農業社會裡,如此巨大之圖形在沒有空中鳥瞰之助如何能刻畫出來?而且為什麼要刻這些巨型圖案?又是誰刻的?這些問題至今沒有人能得知,成為南美洲最令人不解的迷。
後來,一直有專家和學者將時間和精力全部投入到對納斯卡巨畫的研究中。1932年,德國的瑪麗亞莉切來到秘魯研究印第安文化。她定居在納斯卡荒原,建造了一個小小的觀測塔,對這些巨畫的線條反覆研究,之後出版《秘魯的納斯卡—潘帕的秘密》,不過她花了將近三十年的時間研究這些奧秘最終也只做了一個結論,那就是這些龐大的幾何圖案和動物圖形可能是巨大天文歷的一部分。另一位作家登尼肯認為,納斯卡文化在公元八百年已經達到巔峰,大約比印加帝國的興起還早四百年,所以不可能有足夠的技術造出這樣的地界標。所以登尼肯推論的結果是,這些納斯卡之線是地球以外生物的傑作,他們把這片沙漠當作了降落的場所。其實這都是他們的推論,巨畫背後真正的秘密到現在都是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