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圈日報」主要關注科研圈與研究者個體、科研圈與更廣闊的社會環境之間的重要互動。點擊這裡可以查看往期內容。
· 年度榜單
Nature選出了 2019 年的 10 篇重要論文
圖片來源:Sylvain Cherkaoui/Reuters
Nature官網 「新聞與視角」(News & Views)板塊會以新聞或評述的形式報導一些重要的論文。最近,它們從該板塊過去一年的內容中選出了 「2019 十大論文」。這其中有 8 篇都是Nature雜誌自己發表的論文,還有兩篇分別來自PNAS和Science Robotics。
Nature在發布榜單的時候沒有詳細解釋評選的標準。論文期刊出現這樣的分布,可能是因為Nature的獨立媒體編輯部報導最多的還是自家的論文。以及,這個榜單評選的時候可能考慮了論文的新聞性,以及Nature編輯在撰寫新聞的時候對其的「推廣」。
這十篇論文分別是:
Harnessing global fisheries to tackle micronutrient deficiencies
期刊:Nature
發表時間:2019/09/25
導讀:利用全球漁業應對微量營養素缺乏症(@領研網)
Allele-selective lowering of mutant HTT protein by HTT–LC3 linker compounds
期刊:Nature
發表時間:2019/10/30
導讀:《自然》重磅:復旦研究團隊為無法治癒的神經疾病帶來新曙光(@藥明康德)
The seventh inner moon of Neptune
期刊:Nature
發表時間:2019/02/20
導讀:海王星最小的衛星有多小?在上面跑馬拉松還得掉個頭(@科研圈)
Superconductivity at 250 K in lanthanum hydride under high pressures
期刊:Nature
發表時間:2019/05/22
導讀:高壓出奇蹟:「溫和」溫度下也能得到超導性(@原理)
Search-and-replace genome editing without double-strand breaks or donor DNA
期刊:Nature
發表時間:2019/10/21
導讀:重磅基因編輯工具誕生,可避免DNA斷裂,它究竟牛在哪裡?(@學術經緯)
Greenland melt drives continuous export of methane from the ice-sheet bed
期刊:Nature
發表時間:2019/01/02
導讀:格陵蘭島融化導致冰蓋持續輸出甲烷(@領研網)
Biparental Inheritance of Mitochondrial DNA in Humans
期刊:PNAS
發表時間:2018/11/21
導讀:線粒體DNA遺傳不是「母親特權」(@生物探索)
Learning agile and dynamic motor skills for legged robots
期刊:Science Robotics
發表時間:2019/01/16
數字識別碼:10.1126/scirobotics.aau5872
Modular click chemistry libraries for functional screens using a diazotizing reagent
期刊:Nature
發表時間:2019/10/02
導讀:使用重氮化試劑進行功能性篩選的模塊化點擊化學庫(@領研網)
A new species of Homo from the Late Pleistocene of the Philippines
期刊:Nature
發表時間:2019/04/10
導讀:我們在東南亞找到了一個新人種(@學術經緯)
· 自然災害 & 動物保護 & 氣候變化
澳大利亞山火持續肆虐,考拉、袋鼠等物種因此大規模死亡
考拉 | 圖片來源:Pixabay
澳大利亞正在經歷嚴重的夏季山火,其東部的昆士蘭州、新南威爾斯州與維多利亞州正在熊熊燃燒。火災肆虐的範圍包括容易起火的乾旱地區,還有一般情況下不容易著火的溼地和雨林。新南威爾斯的 Ngunya Jargoon 原住保護區(Ngunya Jargoon Indigenous Protected Area)曾經是珍稀的北部長鼻鼠袋鼠(northern long-nosed potoroo)的優良棲息地,但大火過後,動保組織沒能再在這裡找到北部長鼻鼠袋鼠的蹤跡。此外,動物保護人士估計,已有上千隻考拉死於這場大火。
截至目前,今年的山火已經在澳大利亞摧毀了數十種稀有動植物的棲息地,而夏季火災高峰期還有兩個月才會過去,且另一場熱浪已經開始襲擊其中的乾旱地區。墨爾本迪肯大學(Deakin University in Melbourne)的生態學家 Euan Ritchie 警告說,無論對於珍稀物種還是普通物種,大火帶來的威脅都很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