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爾特·維特裡希就「核磁共振原理」發表演講

2020-12-04 看看新聞Knews

10月30日下午,世界頂尖科學家生命科學峰會在上海臨港舉行。峰會圍繞生命科學領域基礎核心與重大關鍵,蛋白質機器(如核糖體等)的結構測定,冷凍電鏡技術的應用(基於核糖體的結構測定)蛋白質、核糖體等結構測定,冷凍電鏡技術基於核糖體測定的技術應用,人工酶合成等超分子化學新興技術及自適應化學的發展,神經遞質釋放的分子機器和調節機制,從而分析生命基礎物質的運作機制。七位諾貝爾獎、拉斯克基礎醫學研究獎得主進行主題演講。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庫爾特·維特裡希就「核磁共振原理」發表演講。

相關焦點

  • 長篇回顧:核磁共振技術的革新|諾貝爾化學獎庫爾特·維特裡希
    揭開這個謎團的一部分謎底的是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瑞士化學家庫爾特·維特裡希。他開發出了利用NMR,即「核磁共振光譜」來測定蛋白質的立體結構的方法,蛋白質是由數千個原子組成的大分子。他利用這個方法成功地測定了許多蛋白質的結構,其中之一就是引起狂牛症的物質——朊病毒。
  • 諾獎得主維特裡希榮獲上海白玉蘭紀念獎,我們告訴了他這個好消息
    圖|WLF獨家庫爾特·維特裡希1938年出生於瑞士阿爾貝格,1964年獲得瑞士巴塞爾大學無機化學博士學位。維特裡希首先將二維核磁共振的方法用於生物高分子,因「發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術測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維結構的方法」,他和美國科學家約翰·芬恩、日本科學家田中耕一共同獲得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
  • 每經專訪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庫爾特·維特裡希:未來兩三個月是新冠...
    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教授庫爾特·維特裡希(Kurt Wiithrich)在瑞士的家中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獨家專訪,分享他眼中動蕩不安的2020年和他對中國科技發展的觀察。作為世界結構生物學領域的領軍人物,庫爾特·維特裡希因發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術測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維結構的方法」而榮獲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
  • 維特裡希:新冠病毒最終會被徵服,年輕科學家會引領世界繼續前進
    他就是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庫爾特·維特裡希。因為疫情的關係,維特裡希今年雖然不能親臨會場,只能在線上參加此次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但他仍對這次盛會充滿期待。過去的十個月來,維特裡希一直通過郵件和線上組會的方式,和上科大的師生們保持著密切的學術聯繫。 就在本月中旬,維特裡希教授還給上科大iHuman研究所的學生發來郵件,要求學生們提交最近的工作報告。原來,維特裡希正打算結合手頭的研究,發表一篇新的學術論文。
  • 諾獎得主維特裡希加盟上科大 讓中國科學家站上「巨人的肩膀」
    原標題:諾獎得主維特裡希加盟上科大,摘得上海國際科技合作獎 讓中國科學家站上「巨人的肩膀」  日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來自瑞士的庫爾特·赫爾曼·維特裡希在上海科技獎勵大會上,被授予了上海市國際科技合作獎。他從2013年起在上海科技大學擔任客座教授,並在上海張江創建了學校首個核磁共振實驗室。
  • 諾獎得主維特裡希:相信新冠病毒最終會被徵服
    過去的十個月來,維特裡希一直通過郵件和線上組會的方式,和上科大的師生們保持著密切的學術聯繫。就在本月中旬,維特裡希教授還給上科大iHuman研究所的學生發來的郵件,要求學生們提交最近的工作報告。郭燦泳是維特裡希指導的博士生之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今年小年夜之前的一天,維特裡希教授還在忙碌的工作之餘,和包括他在內的幾位研究所的博士生和博士後們一起吃工作午餐。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諾獎得主維特裡希:相信新冠病毒最終會被徵服,相信這代年輕科學家會引領世界繼續前進
    過去的十個月來,維特裡希一直通過郵件和線上組會的方式,和上科大的師生們保持著密切的學術聯繫。就在本月中旬,維特裡希教授還給上科大iHuman研究所的兩位博士生發來的郵件,要求學生們提交最近的工作報告。郭燦泳是維特裡希指導的博士生之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今年小年夜之前的一天,維特裡希教授還在忙碌的工作之餘,和包括他在內的幾位研究所的博士生和博士後們一起吃工作午餐。
  • 微流控流式庫爾特細胞計數儀新品發布 福利大放送!
    2017年3月18日,江蘇卓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發布了融合微流控流式技術和庫爾特檢測原理的新型細胞計數系列產品。  流式庫爾特計數儀Ⅱ(JIMBIO CL)的計數原理是流式庫爾特原理,對樣本通過鞘液進行聚焦,然後快速流過檢測區域,針對樣本所包括的所有顆粒物進行檢測,檢測時間為30秒。而流式圖像計數儀(JIMBIO FIL)的計數原理是結合了流式庫爾特原理和圖像法,在實現同樣的流式庫爾特計數同時,提供了圖像檢測功能,對基於臺盼藍染色的細胞進行死活判定。
  • 核磁共振的原理是什麼?接地氣的回答在這兒!
    網絡圖,輪椅被核磁共振緊緊吸住「輪椅『親上』核磁共振儀」的新聞,不知道大伙兒還記不記得。
  • 《核磁共振成像--物理原理和方法》1.2核磁共振條件
    原教材摘抄、筆記、每日閱讀打卡《核磁共振成像--物理原理和方法》+《核磁共振成像--生理參數測量原理和醫學應用》
  • 「低場核磁共振儀器近幾年異軍突起」
    儀器信息網訊 為進一步促進我國低場核磁共振技術研究工作的開展和學術交流,並推進低場核磁共振技術在各領域中的應用,2013年10月12日,由上海理工大學主辦、紐邁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第五屆全國低場核磁共振技術及應用研討會」在上海理工大學召開,150餘名來自不同專業領域的專家和學者出席了會議
  • 你知道核磁共振(MRI)的工作原理是什麼嗎?
    核磁共振成像是一種利用核磁共振原理的最新醫學影像新技術核磁共振掃描儀(MRI)核磁共振掃描儀(MRI)是使用非常強的磁場和無線電波,這些磁場和無線電波與組織中的質子相互作用,產生一個信號,然後經過處理,形成人體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