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屹教授最新成果:一舉兩得!高性能鋰硫電池壽命延長278%

2020-12-05 孜然學術

正極中多硫化物(LiPS)的溶解/擴散和鋰金屬負極中枝晶的生長嚴重阻礙了鋰硫(Li-S)電池的實際應用。近日,美國史丹福大學崔屹教授(通訊作者)提出了一個綜合的硫正極結構彎曲設計和硫親和力參數,以減少多硫化物的擴散損失。具體來講,具有較高親硫性的還原氧化石墨烯(rGO)(含氧官能團,濃度為16%)有利於與多硫化物結合,以減少其擴散和溶解,而較高的彎曲度(水平排列的rGO納米片,曲率為13.24)可以將可溶性活性物質固定在主體內部,而不是向外擴散損失和不均勻的再沉積。採用這種集成設計,實現了超高的正極容量和循環穩定性。相同的石墨烯結構抑制了鋰負極中的枝晶生長,使循環壽命延長了278 %。相關論文以題為「Electrode Design with Integration of High Tortuosity and Sulfur-Philicity for High Performance Lithium-Sulfur Battery」於2020年5月8日發表在Matter上。

論文連結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59023852030182X

隨著可攜式電子設備和電動汽車的迅速發展,人們迫切需要更高能量密度的可充電電池。鋰硫(Li-S)電池以其高理論能量密度(2567 Wh kg-1)和使用含量豐富、無毒、成本低的硫作為正極被廣泛認為是最有前途的儲能系統之一。然而,Li-S電池的實際應用目前受到循環穩定性不理想的阻礙,這主要是由於可溶性多硫化物不受控制的擴散/溶解所致,從而阻礙了高能量密度鋰電池的實際應用。基於此,為了解決硫正極中的這些問題,通過與固體主體材料結合降低LiPS的溶解度。同時由於液態多硫化物的不受控制的擴散,在實際的高硫載量正極中,多硫化物的擴散損耗和再分布總是被觀察到的。因此,一種能夠同時解決溶解和擴散問題的新電極設計策略對於實現實際的高能量密度鋰電池非常重要。

在本文中,作者第一次發現了高彎曲度是將溶解的LiPS定位在多孔中極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電極參數,可以進一步與高親硫性材料耦合,以實現超穩定、高負載的硫正極。基於此理論,提出了一種穩定高硫載量正極的「高彎曲性和高親硫性」原理,這與傳統的低彎曲和深度還原宿主材料完全不同,即新的超快自膨脹和還原反應(USER),以建立一個水平排列的高彎曲度(13.24)和富含氧(16%)的多孔還原氧化石墨烯(rGO)主體電極,其延長了電極內部的傳質路徑,抑制LiPS的向外擴散,並使活性物質在多孔主體內的液相擴散局部化,而含氧官能團可以與多硫化物結合,從而達到減輕LiPS的溶解和擴散的目的。得益於以上優點,這種高度彎曲和高親硫正極在20 mg cm-2的高硫載量展現出21 mAh cm-2的容量,在高倍率下的容量為60 %,160次循環後容量保持率為98.1 %,同時正極結構和電阻穩定。此外,使用製備的rGO還可以解決負極中的鋰枝晶生長問題,有助於防止短路,並將電池循環壽命延長278 %。

圖1.電極設計和製備原理圖。(A)由於LiPS擴散路途短,缺乏硫鍵官能團,垂直排列的、低彎曲的、缺乏含氧官能團的硫@石墨烯電極由於短的LiPS擴散而存在嚴重的LiPS溶解/擴散問題;(B)水平排列、高彎曲、富含含氧官能團的硫@rGO電極表現出較少的LiPS溶解/擴散損失;(C)製備eGF電極的USER反應原理圖;(D)USER反應過程的光學照片;(E)熔融硫注入多孔eGF內原理圖;(F)10s後硫滲入eGF的光學照片;(G)S@eGF電極的結構說明;(H)S@eGF電極的光學照片。

圖2.不同電極的表徵。(A)eGF的橫截面SEM圖像;(B,C)S@eGF截面SEM圖像和相應的元素分布;(D)放大後S@eGF的橫截面SEM圖像;(E)eVGA的橫截面SEM圖像;(F)S@eVGA橫截面SEM圖像;(G)不同硫含量電極的彎曲度測量;(H)不同硫正極的S2p XPS圖譜。

圖3.不同硫正極的電化學性能。(A)硫含量為10mg cm-2的不同正極的倍率和循環性能;(B)S@eGF正極的充放電曲線;(C)S@eGF正極循環後的EIS圖譜;(D)不同電流密度的S@eVGA正極的充放電曲線;(E)S@eVGA正極循環後的EIS圖譜;(G-I)分別從載硫量,電解液與硫含量比和容量保持率同之前已發表文獻的比較。

圖4.不同正極循環後形貌變化及LiPS溶解/擴散損失評估。(A,B) S@eGF循環100次後的橫截面SEM圖像;(C)S@eVGA循環20次之後的橫截面SEM圖像;(D)S@eVGA-3k循環20次之後的橫截面SEM圖像;(E)LiPS擴散/損失評估電池原理圖;(F-H)不同正極H型電池的數碼照片。

圖5.全電池性能。(A)採用S@eGF正極和純鋰金屬(黑色)或Li@eGF(紅色)Li-S全電池循環性能;(B)S@eGF||純鋰金屬電池在第67次循環時的電壓曲線;(C)50次循環後純鋰金屬負極的SEM圖像;(D)S@eGF||Li@eGF循環不同圈數後的電壓曲線;(E)Li@eGF負極循環250圈之後的的SEM圖像;(F)硫含量為22 mgcm-2的S@eGF||Li@eGF全電池在低E:S比(3.5 μL mg-1)和有限量Li@eGF負極(13 mg cm-2,50 mAh cm-2)的循環性能。

總之,本文提出了一種基於「高彎曲和高親硫性」的原理,即高電極彎曲和高氧濃度是控制LiPS擴散行為的關鍵參數,對提高超高硫載量正極的電化學性能和循環穩定性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這種多孔的電極結構設計還能有效地抑制鋰金屬負極中的枝晶生長,從而將電池循環壽命延長278%。通過同時解決兩種電極的電化學性能和穩定性問題,大規模製造的eGF電極不僅為液相擴散損耗問題的電極提供了一種很有前途的設計原理,同時也為下一代具有長循環壽命和安全運行的高能量密度鋰電池鋪平了道路。(文:Caspar)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材料科學與工程」。歡迎轉載請聯繫,未經許可謝絕轉載至其他網站。

相關焦點

  • 2020年以來崔屹教授團隊最新研究進展梳理
    崔屹教授主要研究領域集中在能源存儲與轉化、納米顯微技術、納米環保技術、納米生物技術、先進材料的合成與製造等等。以納米技術為核心,多學科交叉,多方向並進是崔屹教授課題組研究的重要特點。尤其是在電池納米技術領域的研究,崔屹教授團隊長期以來引領國際研究前沿方向。納米人團隊對崔屹教授2020年以來部分研究成果進行了及時匯總,供大家學習交流。
  • 鋰硫電池迎重大突破使壽命延長四倍,下一代電池向商業化邁進一大步!
    然而,這些電池的壽命不如鋰離子電池長,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退化。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科克雷爾工程學院的一組研究人員找到了一種方法,可以穩定鋰硫電池中最具挑戰性的部分之一,使這項技術更接近商業可行性。研究小組4月28在《焦耳》雜誌上發表的研究結果表明,在電池內部原位製造一層含有碲的人工層,覆蓋在金屬鋰上,可以使它的壽命延長四倍。
  • 面向國際學術前沿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 大工高性能鋰硫電池電極材料...
    大連理工大學蹇錫高院士團隊面向國際學術前沿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在新型高性能鋰硫電池電極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 鋰硫精選:10篇好文回顧鋰硫電池近期工作進展
    鋰硫電池(Li-S)已成為未來儲能設備的一種可行的替代品,基於鋰和硫的電化學反應具有遠遠高於目前商業化的鋰離子電池的理論能量密度(2600 Wh kg-1)。本文總結了鋰硫電池最新的研究進展,包括正極載體材料、隔膜和固態電解質/電解液等方面,希望對有關研究人員有所啟發。1.
  • 專訪史丹福大學教授崔屹:矽負極鋰電池走向產業化
    新華社舊金山10月3日電 專訪:矽負極鋰電池快速走向產業化——訪史丹福大學華人教授崔屹  在現代科學體系內,能開闢一個重要研究領域的科學家並不多,史丹福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崔屹是其中一個。2016年,美國權威學術雜誌《科學》發表長篇通訊,專門介紹崔屹和他對矽負極鋰電池發展做出的開創性貢獻。
  • 崔屹教授:新型石墨烯材料作為鋰負極載體 大大改善電池循環壽命
    打開APP 崔屹教授:新型石墨烯材料作為鋰負極載體 大大改善電池循環壽命 發表於 2019-04-12 10:41:57 最近
  • 美研究人員開發混合電極 延長鋰硫電池循環壽命
    美國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PNNL)近日刊文稱,可以通過一種由石墨和鋰構成的混合電極,使鋰硫電池的基礎循環壽命達到400次,進而提高電動汽車的行駛裡程。  雖然400次的循環壽命並不出眾,但和普通鋰電池相比,鋰硫電池的能量密度高2-3倍,而限制這種電池發展的最大問題就是電池反應過程中,硫化物流出縮短了電池的循環壽命。  文章作者劉軍(音譯)說,為了克服這一問題,迄今為止的多數研究都致力於阻止硫化物洩漏。
  • 華南師範大學開發新型催化劑實現高性能鋰硫電池
    近日,華南師範大學華南先進光電子研究院周國富教授團隊王新課題組在國際權威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SCI影響因子12.959)上發表題為《Strain Engineering of
  • 專訪:矽負極鋰電池快速走向產業化——訪史丹福大學華人教授崔屹
    新華社舊金山10月3日電 專訪:矽負極鋰電池快速走向產業化——訪史丹福大學華人教授崔屹  新華社記者林小春  在現代科學體系內,能開闢一個重要研究領域的科學家並不多,史丹福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崔屹是其中一個。
  • Advanced Materials:新型高性能鋰硫電池正極材料——有機檸檬-硫
    目前,基於鎳和鈷氧化物正極材料的比容量低(小於250 mAh g-1), 同時鎳和鈷資源緊缺,環境毒性較大,因此傳統的商業化鋰離子電池存在能量密度低、成本高和環境毒性大等缺點
  • ...蔚來|鋰硫電池|固態電池|動力電池|鋰離子電池|中國科學院物理...
    2021年1月9日,國軒高科第十屆科技大會第二天,中科院物理所研究院李泓、廈門大學教授董全峰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陳春華就對上述三種技術的進展狀況進行了闡述。1固態電池有望率先量產蔚來日上,蔚來透露,採用的固態電池採用了原位固態化技術。
  • 華南師範王新團隊在JACS、AFM等發表鋰硫電池系列研究成果
    近日,華南先進光電子研究院王新課題組與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陳忠偉教授在SCI影響因子14.7的《JACS》、影響因子15.6的《Advanced Function Materials》(內封面文章)和影響因子
  • 鋰硫電池新突破 電動車續航裡程獲提升
    Cheong Ying Chan與中國香港科技大學機械與航空工程系教授兼能源研究所主任ZHAO Tianshou組建了一支研究團隊,為鋰硫電池(Li–S)提出了一種新穎的陰極設計概念,將可大幅提升此類具有發展前景的下一代電池的性能。
  • 鋰硫電池新突破:電動車續航增至800公裡
    日前,據媒體報導,中國香港科技大學(HKUST)工程與環境系教授Cheong Ying Chan與中國香港科技大學機械與航空工程系教授兼能源研究所主任ZHAO Tianshou組建了一支研究團隊,為鋰硫電池(Li–S)提出了一種新穎的陰極設計概念,將可大幅提升此類具有發展前景的下一代電池的性能。
  • 【中國科學報】科學家提升鋰硫電池循環穩定性---中國科學院
    由於硫具有低成本和環境友好等優勢,鋰硫電池(Li-S)擁有較高的理論比容量和能量密度,被視為最有應用前景的高容量存儲體系之一。近期,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結構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王瑞虎課題組和溫州大學教授楊植合作,實現了大幅提高鋰硫電池穩定性的同時,增加其大功率放電性能。  這項成果有效解決了鋰硫電池商業化應用方面面臨的一些技術挑戰。
  • 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梁驥、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洪曉東鋰硫電池綜述:鋰硫電池中化學吸附和催化轉化材料的最新研究進展
    近年來,鋰硫電池領域取得了重大研究進展。然而鋰硫電池的商業化仍發展緩慢,主要歸因於以下幾個方面。
  • 近期鋰硫電池研究進展
    在鋰硫電池(LSBs)中引入雙功能中間層可有效抑制。新型高供體數鋰硫電池電解液 在鋰硫電池中。內建晶面自調節以選擇性S/Li2S轉換用於高體積能量密度鋰硫電池 重量、面積和體積容量對二次電池的市場佔有率具有重要影響。1. Adv. Mater.: 新型高供體數鋰硫電池電解液在鋰硫電池中,多硫化鋰作為連接正極氧化態物種硫和還原態物種硫化鋰的橋梁,起到了重要作用。
  • 超快長循環壽命鋰硫電池:基於石墨烯的三明治結構
    隨著通訊可攜式電子設備、空間技術和電動汽車等領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電池的要求變得越來越高,使得高容量、長循環壽命、低成本及環境友好的新型鋰電池開發成為一個熱門的研究領域
  • 崔屹教授團隊2019年Nature&Science等頂刊大盤點
    在這篇文章中,崔屹教授團隊提供了有關納米材料在儲能設備(例如超級電容器和電池)中的最新應用的觀點。納米材料的多功能性可以為可攜式、柔性、可摺疊和可分配電子設備提供電源,並在電力運輸和網格規模的存儲,以及在生活環境和生物醫學系統中的集成中獲得應用。
  • 崔屹、段鑲鋒、陳立桅、餘彥等祝賀中科大建校60...
    為慶祝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六十周年華誕,Joule特別出版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六十周年校慶專輯,展示了包含錢逸泰院士、謝毅院士、李亞棟院士、楊培東院士、崔屹教授、段鑲鋒教授等在內的中科大校友們的科研成果,可謂學術界的一場盛宴。研之成理特別報導了崔屹、段鑲鋒、陳立桅和餘彥教授的文章,並對四位教授進行了專訪,在此感謝四位教授的大力支持,祝賀中科大60歲生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