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是管理學概念,是市場經濟背景下,對「人」這個生產要素的定位。
生產要素很多,只有「人」是唯一具有主觀能動性的要素。因此,人作為生產要素之一,既要用價值和價格來衡量,又難以準確地用價值和價格來衡量。
但是,在社會化大生產的格局下,除了用價值和價格來衡量,確實找不到非常好的辦法。中國古代有「千裡馬常有,但伯樂不常有」的說法,也印證了選才用才之難。
不過,作為生產要素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要對人力資源給出一個準確的定價,這決定了經濟活動的成本和收益。
所以,今天當你成為一個職場人士的時候,如果有人對你說「你值多少錢」,這不是對你的侮辱。
這個說法雖然感覺起來沒有溫度,甚至十分冰冷,但這就是現代社會,是必須面對的現實。
溫度,是一個感性詞語,如果將它與管理聯繫起來看,它側重於人治。強調對人的價值的主觀判斷,尊重人對環境的接受程度,但是,由於每一個人的認知不同,造成了標準難以統一。
人力資源,是一個中性詞語,從管理的角度看,它尊重客觀和科學。它雖然弱化了每個人個性化的感受,但卻建立了一個普遍接受的標準,營造了一個人才在市場中自由流動的公平評價環境。
因此,在現代人力資源管理中,有一個重要的人才價值對標工作,它的原理是從大數據出發,計算出人才在特定的宏觀經濟背景下,根據人才對經濟效益的貢獻而應該具有的價值和價格。
基於上述分析,作為現代社會的職場人士,應該保持哪些心態呢?
一、你的價值和價格取決於你的知識儲備。說得最直白,就是你要儘可能擁有一個含金量高的文憑。學歷層次越高,學校排名越先前,對你越有利。如果你還在學習的過程中,那麼請你務必珍惜學習的機會,努力上好學校,努力上到碩士博士。
二、你的價值和價格取決於你的實踐能力。讀死書無異於葬送自己的未來,當你和同等學力學位的人在一起PK的時候,起決定作用的是如何將知識儲備轉化為動手能力,包括專業知識儲備,即智商,人文知識儲備,即情商。
三、你的價值和價格取決於你的深耕能力。一個人不能同時踏進兩條河流,縱觀大多數成功人士,他們一定是在某一領域持續深耕,不斷積累,才能實現久久為功。在深耕一個領域時,會遇到發展的瓶頸,此時極易退縮,恰恰是需要堅持的時候。
四、你的價值和價格取決於你對生命的熱愛。熱愛首先來自於理想和信念,然後來自於興趣和愛好,這二者必須做好有機結合,如果不能實現兩全其美,那麼只能接受不完美。對生命的熱愛,不能定義為鮮花和掌聲,熱愛的最高境界是無盡的寂寞,死而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