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構成:什麼是基因?

2020-12-05 環京津新聞網

DNA是成對的長鏈,基因則是DNA上具有遺傳作用的片段。基因組就像是一組代碼,細胞需要通過它來知道自己在什麼時候該做些什麼。細胞交織在一起成為了組織,不同的組織相互協調構成了器官,而器官協同工作形成了生命體。

基因測序則是研究人員對每一小段基因組進行照相之後,看到的一系列顏色點的排列順序。像這樣幾百萬、甚至幾億條的DNA片段會由電腦程式拼接在一起,研究人員就能得到這整個基因組的完整序列。2011年國家四部委批覆依託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建設深圳國家基因庫,其中就收錄大量生物樣本,樣本庫直接跟疾病的研究相關。

(看看新聞Knews記者:趙一凡 實習編輯:鍾鬱林)

相關焦點

  • 複製錯誤和自私基因,什麼是生命的本質?
    在外星人涉足的每一顆有生命的行星上,類似地球上的病毒和細菌已經司空見慣,裸露的生物分子和簡單的單細胞對於外星人來說更是再熟悉不過了,因此,他們對這些簡單的生命會簡單地表述為:「它們的基本構成為碳元素,使用 DNA ,它們以電磁輻射和化學資源為動力,會進行自我複製。」
  • 基因是什麼
    什麼是生命?        生命是存在;是繁衍,是演化。       「能夠繁殖、演化的物體都可以歸類為生命。」【1】        火焰有繁殖能力,但火焰不是生命,它不能自發地演化。        水溶液裡某些晶體能演化成新的形式,但它不是生命,它不能繁殖。
  • 生命是什麼:「自私的基因」而已
    文 | 求心內佛 上次提了一個「精神生命」的概念,但是秉著不能瞎說的原則,最近去讀了兩本書:王立銘的《生命是什麼》與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王立銘的書,是從生物學、科學科普的視角,帶領我們去領略人體的內部的那些生命的神奇,而道金斯的書,在前10章,看起來很讓人打瞌睡,在第11章起,他開始大談特談自己的「文化基因」的構想,十分有趣。
  • 基因家族:你知道什麼是基因嗎?你對基因檢測了解嗎?
    什麼叫基因?儲存著生命的種族、血型、孕育、生長、凋亡等過程的全部信息。環境和遺傳的互相依賴,演繹著生命的繁衍、細胞分裂和蛋白質合成等重要生理過程。生物體的生、長、衰、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現象都與基因有關。它也是決定生命健康的內在因素。因此,基因具有雙重屬性:物質性(存在方式)和信息性(根本屬性)。帶有遺傳訊息的DNA片段稱為基因,其他的DNA序列,有些直接以自身構造發揮作用,有些則參與調控遺傳訊息的表現。
  • ​生命是什麼:「自私的基因」而已
    文 | 求心內佛上次提了一個「精神生命」的概念,但是秉著不能瞎說的原則,最近去讀了兩本書:王立銘的《生命是什麼》與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王立銘的書,是從生物學、科學科普的視角,帶領我們去領略人體的內部的那些生命的神奇,而道金斯的書,在前10章,看起來很讓人打瞌睡,在第11章起,他開始大談特談自己的「文化基因」的構想,十分有趣。兩本書結合起來看,就非常有意思了。
  • 世界是由什麼物質構成的?
    我們的肉眼看到的這個物質世界是由什麼構成的呢?首先我們知道這個肉眼看到的最大和最小物體的範圍:大看到星球小看到分子細胞,這是一般的普通人或常人看到的物質或物體形狀。那麼,再高一點層次上,也就是說如來這個層次上的佛道神人,看見這個世界的同時,也都發現了兩種物質。
  • 生命是什麼?生命體的演化
    華大基因的CEO尹燁說:「1943年,有個人養了一個至今不知道死活的貓,薛丁格的貓。薛丁格寫了一本書叫做《生命是什麼》。他從物理學的角度寫,說生命是一個負殤過程,萬物會歸於虛無。強調通過大分子的有序性來克服小分子和原子的無序性所構成的系統是生命,生命的演變過程叫負殤。1970年的時候,數論發展成了離散體系,認為生命是一個有範圍的離散體系。從化學的角度看,生命其實更多的是一些生化反應的一個組合。我們經常開玩笑,生命的本質是化學,化學的本質是物理,物理的本質用數學描述,數學的本質是由我們的某種語言寫出來的。經典的物理統一在原子上。量子物理統一在量子上。
  • 兩本不可錯過的《生命是什麼?》,揭開生命的奧秘,你值得擁有
    在194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埃德溫薛丁格,在都柏林的聖三一學院進行了一場關於物理學與生命的演講,並且他將演講的內容整理成書,將其命名為生命是什麼,在1945年予以出版。在這本書中,他用通俗易懂的物理學概念對生命進行解析,闡明物理學和生命之間關係,試圖回答「是什麼讓生命系統與已知的物理學定律相悖?」
  • 人是由什麼構成的?
    同時,水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通過分離能造出氫原子彈,作為人的本質也是充滿力量的。 我們的人生由什麼構成?——路過我們生命的每個人,一個個風格迥異的人,都參與了我們,並最終構成了我們人生本身,構成了我們所能體會到的生命的豐富。 那麼現代人生由什麼構成?
  • 解碼生命:從多視角看生命|遺傳|人類基因組計劃|解碼生命|基因組|...
    作為我國第一本系統介紹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書籍,第一版《解碼生命》出版至今,已有20年之久。在過去的年歲裡,後續進展令人眼花繚亂,人類正在認識自我的徵程上大步前進,因此又到了對「解碼生命」進行總結和展望的時候。
  • 什麼叫基因?染色體的可變性質?背景基因型?
    儲存著生命的種族、血型、孕育、生長、凋亡等過程的全部信息。環境和遺傳的互相依賴,演繹著生命的繁衍、細胞分裂和蛋白質合成等重要生理過程。生物體的生、長、衰、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現象都與基因有關。它也是決定生命健康的內在因素。因此,基因具有雙重屬性:物質性(存在方式)和信息性(根本屬性)。
  • 構成生命的元素背後到底有什麼秘密?
    >這些元素到底有什麼特殊之處圖片來源:維基百科我們再來看看元素周期表可以看到構成細胞的大量元素(元素周期表)這時候就會有同學要問了為什麼構成細胞的元素>如果元素總喜歡自己單混幾乎從來不合其他元素組成化合物那它們構成生命的可能性就太低了
  • 基因有什麼作用?人體為何會有75%的「垃圾基因」?它們有用嗎?
    地球上的生命千千萬萬,人類雖然已經接受的了生命起源,但是對於生命的奧秘仍未完全解開。細胞是構成生命的基礎,基因是人類進化的必要元素。根據科學家的研究來看,人體內的基因大約有75%是多餘的,這些多餘的「垃圾基因」究竟對人類有什麼作用?我們可以拋棄它們嗎?
  • 人類本身是一堆原子構成的,那人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但如果我們要繼續往下問,人到底和其他生物有什麼區別? 可能很多人會回答:人會使用工具,人會直立行走,人類的腦容量大等等。如果從基因差異的角度來看,現代人類與黑猩猩、大猩猩等同屬於靈長目的動物差別很小,大概是在0.1%~10%之間。 也就是說,人有思想很可能是這一點基因差異構成的,那這些基因的差異表達出了什麼特徵呢?
  • 基因與人工智慧技術應用 生命大數據解碼生命將重組
    基因與人工智慧結合技術應用,人體生命大數據解碼而生命將重組生命的本質是什麼?就是一串串由基因組成的大數據!從人類認識細胞開始,對生命的理解就一直在不斷加深。而現在人類又在逐漸掌握一個更加微觀和神秘的領域——基因!未來,人和人的區別,將被精確到基因這個單位!也就是說,基因科學可以將一個人的基因組與另一個基因組進行比較,從而在數十億個DNA中發現相似和不同!商業重組算什麼?生命的重組才更精彩!那麼,人工智慧到底將靠什麼走向大眾?筆者認為,大健康、人體生命數位技術將是發展方向。每個社會大眾都應該需要一位超級智能的健康管家。
  • 什麼是「基因工程」?-虎嗅網
    1990年,人類基因組計劃啟動;1997年,克隆的多利羊誕生;本世紀初,人類基因組計劃完成,得到了完整的測序結果。在生命科學的發展過程中,有很多是諾貝爾獎級別的結果,使得今天的生命科學迅猛發展。這是一個全新的時代!
  • 構建出有史以來生命所需最小基因組
    Craig Venter Institute)、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和合成基因組公司(Synthetic Genomics)的研究人員刪除一種細菌將近一半的基因,構建出一種仍然能夠發揮功能的簡裝版(stripped-down version)基因組。這一成就有可能揭示出生命工作機制的秘密。它可能也有助於科學家們定製構建新的細菌用於製造藥物和其他有價值的物質。
  • RNA在細胞中作用是什麼?RNA參與基因調控嗎?
    染色體、DNA和基因的區別在日常生活中,一些生物學類的新聞,常常會出現染色體、DNA、基因、RNA這樣的詞彙。這些聽起來讓人暈乎乎的東西,其實描述的內容是不太一樣的。我們這裡可以做一個簡單的區分。我們都知道,人都是由細胞構成的,而細胞又是由細胞核和細胞質構成的,其中細胞核當中就有染色體。
  • 華大基因尹燁:新冠疫情其實是生命科學的「文藝復興」|生命科學
    這裡面就存在兩個問題,一方面,它當中原本應該有的內容會被原作者選擇性地忽略,比如中國科學家的貢獻;另一方面,在我國本土確實沒有基因方面的相關著作,尤其是老少皆宜的作品。鑑於此,我們就決定自己來寫一套。  寫這套書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讓大家知道,今天中國的基因產業發展到了什麼程度,在全世界處於什麼樣的位置;並原原本本地還原歷史上中國人對該領域的貢獻。
  • 什麼是基因和人類基因組計劃?
    現代遺傳學家認為,基因是DNA(脫氧核糖核酸)分子上具有遺傳效應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總稱,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分子片段。基因位於染色體上,並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基因不僅可以通過複製把遺傳信息傳遞給下一代,還可以使遺傳信息得到表達。不同人種之間頭髮、膚色、眼睛、鼻子等不同,是基因差異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