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南方天文臺捕捉到行星誕生跡象 (1/1)

2020-12-06 中國新聞網
歐洲南方天文臺捕捉到行星誕生跡象 (1/1)

"← →"翻頁

2020年5月20日訊,歐洲南方天文臺(ESO)於當地時間2020年5月18日發布的資料照片顯示了年輕的御夫座AB(AB Aurigae)星周圍的圓盤,歐洲南方天文臺通過甚大望遠鏡(VLT)觀測到行星誕生的跡象。靠近圖像的中心,在圓盤的內部區域,我們看到了「扭曲」(非常亮的黃色),科學家認為這標誌著一顆行星正在形成。

發布時間:2020-05-21 07:53:09 【編輯:翟璐】

歐洲南方天文臺捕捉到行星誕生跡象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歐洲南方天文臺捕捉到行星誕生(圖)
    日前,歐洲南方天文臺以驚人的方式拍攝到行星新生兒的誕生,它在智利的超大望遠鏡(VLT)捕獲了第一張PDS 70恆星周圍新生兒行星圖像。由德國海德堡馬克斯普朗克天文學研究所的天文學家領導的一個小組利用VLT的行星定位球儀來定位並拍攝了宇宙寶寶的肖像。圖片來源:歐洲南方天文臺     這顆行星是圖像中心右側的亮點。
  • 歐洲南方天文臺甚大望遠鏡見證行星誕生
    07-22 23:32:18 來源: 天馬行文 舉報    近日,天文學家使用歐洲南方天文臺
  • 歐洲南方天文臺首次直接觀測到行星誕生:塵埃和氣體呈螺旋狀旋轉
    歐洲南方天文臺首次直接觀測到行星誕生:塵埃和氣體呈螺旋狀旋轉  Emma Chou • 2020-05-21 18:24:22 來源:前瞻網 E2936G0
  • 歐洲南方天文臺發布行星狀星雲圖像
    歐洲南方天文臺發布行星狀星雲圖像 (1/1) "← →"翻頁
  • 歐洲南方天文臺捕捉到了太空蝴蝶罕見現身的照片,網友熱議:這也太...
    虎撲8月1日訊 北京時間31日午後消息,歐洲南方天文臺(ESO)的超大型望遠鏡(Very Large Telescope)捕捉到了一張極為罕見的照片,內容是一個類似蝴蝶形狀的氣泡。新聞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這個被稱為NGC 2899的氣泡此前從未被如此詳細地捕捉到。
  • 人類拍到行星誕生過程 距離地球520光年
    據最新一期《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雜誌報導,法國PSL大學的科研團隊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ESO)設在智利的超大天文望遠鏡(VLT),首次拍攝到遙遠星系中一顆行星誕生時由氣體和塵埃形成的巨大螺旋盤。據報導,正在形成的行星位於距離地球520光年的奧裡加AB恆星系(AB Aurigae),氣體和塵埃圍繞中心處的恆星形成巨大的螺旋結構,距離恆星最近處相當於冥王星到太陽的距離。
  • 嗯,這就是歐洲南方天文臺拍到的「生命活動跡象」
    ESO歐洲南方天文臺智利拉西拉天文臺1.54米望遠鏡邊上,有一臺能夠拍攝整個天空的「全天」相機。最近這個攝像頭拍到了一隻鳥站立在鏡頭上。毫無疑問,這隻鳥把攝像頭當成了臨時的歇腳之處,而完全沒有注意到它擋住了我們的視野。沒人知道這究竟是一隻什麼鳥,但是由於這張照片的背景上出現了星空,拍攝於夜晚,因此它肯定是一隻外出捕食的夜行鳥。歐洲南方天文臺位於乾燥的智利阿卡塔馬沙漠。儘管環境相對嚴酷,這裡仍然生活著許多野生動物,比如駱馬、狐狸、猛禽和野馬等。
  • 歐洲南方天文臺發布新恆星「金牛座HL」及其原行星盤高清圖(組圖)
    觀察者網注),小行星和行星就在其中形成。 這次,天文學家拍到了迄今最清晰的行星形成景象。據國際在線今日(11月7日)消息,歐洲南方天文臺(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於11月6日發布一組照片,是天文學家在測試和檢驗阿塔卡馬大型毫米/亞毫米波陣(大型射電望遠鏡陣列,詳細解釋見後。觀察者網注)新的高解析度性能的時候拍到的。
  • 歐洲南方天文臺甚大望遠鏡安裝的新工具捕捉到遙遠星團的壯麗圖像
    據外媒BGR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定期用各種望遠鏡拍攝外太空中的天體,但歐洲南方天文臺也有觀察工具。
  • 歐洲南方天文臺甚大望遠鏡拍攝到「詭異」的骷髏星雲
    歐洲南方天文臺在智利的甚大望遠鏡凝視太空,發現了一個「骷髏」星雲。骷髏星雲,更正式的名稱是NGC 246,藏在距離1600光年左右的鯨魚座(Cetus)中。歐洲南方天文臺在周五的一份聲明中說:「這個星雲 『是由一顆類太陽恆星在年老時排出其外層,留下其裸露的核心--白矮星--在NGC 246的最中心可以看到的兩顆恆星之一形成的』。」這兩顆恆星並不孤單。還有一顆紅矮星隱藏在裡面,在歐洲南方天文臺的圖片中無法看到。
  • 歐洲南方天文臺超大型望遠鏡拍攝到極為罕見的「太空蝴蝶」
    每經AI快訊,北京時間31日午後消息,歐洲南方天文臺(ESO)的超大型望遠鏡(Very Large Telescope)捕捉到了一張極為罕見的照片,內容是一個類似蝴蝶形狀的氣泡。這個被稱為NGC 2899的氣泡此前從未被如此詳細地捕捉到。
  • 幾張高清大圖帶你一起簡單的了解下歐洲南方天文臺的望遠鏡
    歐洲南方天文臺在智利的設施融合成一張的想像景觀這幅拼貼畫展示了歐洲南方天文臺在智利的拉西亞和莫納克亞山的設施,並將其合併為一個虛構的景觀。左邊可以看到即將推出的極大望遠鏡,它裝有巨大的39米主鏡;歐洲南方天文臺的8.2米單位的甚大望遠鏡位於中間;阿塔卡瑪毫米/亞毫米波陣列望遠鏡的66個高精度天線有幾個在右側,以及即將推出的切倫科夫望遠鏡陣列的天線。
  • 獨家專訪歐洲南方天文臺:視覺中國對黑洞圖像沒有任何權利
    得到事件視界望遠鏡合作組織授權使用該黑洞照片的歐洲南方天文臺新聞處公共信息官員特納(Calum Turner)對第一財經記者指出,視覺中國與黑洞照片版權的事件,已經引起了他的注意,「視覺中國對於南方天文臺所有的該圖像沒有任何權利,」且該圖像可以從南方天文臺的相關網站下載並自由使用。黑洞照片版權是誰的?
  • 歐洲南方天文臺發現銀河系中心的古老恆星
    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位於智利阿塔卡馬沙漠中的超大型望遠鏡(VLT)陣列上的「高靈敏度寬視場K波段成像儀」(HAWK-I),天文學家繪製了一張銀河系中心的高解析度圖像
  • 天文學家首次拍到行星誕生過程的清晰照片
    行星誕生過程的首個直接證據被發現。行星是從環繞恆星的塵埃盤中誕生的,在那裡,寒冷的氣體和塵埃會慢慢凝聚在一起變成行星。但是一直以來,天文學家都沒有直接看到過這一過程。幸運的一天終於來到。最近天文學家通過歐洲南方天文臺甚大望遠鏡,在恆星「御夫座AB」周圍的塵埃盤中,直接看到了行星的誕生過程。有史以來人類第一次看到塵埃盤中的物質,是如何扭曲纏繞在一起,變成行星胚胎的。
  • 歐洲南方天文臺望遠鏡捕捉到令人驚嘆的太空蝴蝶
    歐洲南方天文臺(ESO)望遠鏡拍攝到了銀河系中一個壯觀的蝴蝶狀氣泡照片。這張來自智利由ESO的甚大望遠鏡(VLT)拍攝的圖像顯示,被稱為NGC 2899的行星狀星雲看似飄浮在太空中。NGC 2899的氣體泡泡看起來像是一隻蝴蝶,有著對稱的結構、美麗的顏色和複雜的圖案。
  • 驚奇,天文學家首次發現行星誕生於一個旋渦?
    驚奇,天文學家首次發現行星誕生於一個旋渦?文/袁玉剛 圖/來自網際網路太陽系有八大行星。行星誕生於吸積盤上,遵守「提丟斯-波德法則」。關於行星誕生的機理,主要有「核心吸積」理論、「引力不穩定性」理論和「旋渦」學說。核心吸積理論認為:在萬有引力作用下,星際的氫氣和氦氣雲互相撞擊,直到其核心的密度和溫度足夠燃燒起來,就誕生了恆星;其餘殘留物圍繞在恆星赤道面上形成一個薄的吸積盤。吸積盤內重元素的固體顆粒聚集到一起形成「星子」。「星子」吸引周圍的氫氣、氦氣和重元素,迅速聚積為氣體行星和固體行星。
  • 精彩視界丨應景萬聖節 歐洲南方天文臺望遠鏡捕捉到「骷髏星雲」
    【應景萬聖節 歐洲南方天文臺望遠鏡捕捉到「骷髏星雲」】太空中充滿了令人「毛骨悚然」的景象,比如咧嘴笑的「傑克南瓜燈」星系、宇宙「幽靈」和「死星」。2020年10月30日訊,歐洲南方天文臺在智利的甚大望遠鏡凝視太空,發現了一個「骷髏」星雲。骷髏星雲,更正式的名稱是NGC 246,藏在距離1600光年左右的鯨魚座(Cetus)中。
  • 【太空蝴蝶罕見現身】歐洲南方天文臺(ESO)的超大型望遠鏡(Very...
    文 / 星晴2020-07-31 20:25:11來源:FX168 【太空蝴蝶罕見現身】歐洲南方天文臺(ESO)的超大型望遠鏡(Very Large Telescope)捕捉到了一張極為罕見的照片,為一個類似蝴蝶形狀的氣泡。
  • 《築夢天下》仰望星空——歐洲南方天文臺
    世界上出名的天文臺很多,有英國格林威治皇家天文臺、美國夏威夷莫納克亞天文臺和歐洲南方天文臺等等,其中歐洲南方天文臺是全球首個國際性天文學研究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