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首次拍到行星誕生過程的清晰照片

2020-05-22 星空天文

行星誕生過程的首個直接證據被發現。

天文學家首次拍到行星誕生過程的清晰照片

ESO

人類已經發現了幾千個系外行星,但是對它們的身世知之甚少。行星是從環繞恆星的塵埃盤中誕生的,在那裡,寒冷的氣體和塵埃會慢慢凝聚在一起變成行星。但是一直以來,天文學家都沒有直接看到過這一過程。

幸運的一天終於來到。最近天文學家通過歐洲南方天文臺甚大望遠鏡,在恆星「御夫座AB」周圍的塵埃盤中,直接看到了行星的誕生過程。有史以來人類第一次看到塵埃盤中的物質,是如何扭曲纏繞在一起,變成行星胚胎的。

「御夫座AB」距離地球大約520光年,在這顆恆星周圍的塵埃盤中,出現了一個旋渦狀的「結點」,如湖中之船的航跡般,攪動著塵埃盤中的物質。它還有兩條「觸手」,朝著塵埃盤內外兩個方向伸展著。「結點」與中央恆星「御夫座AB」的距離,大約和海王星與太陽的距離相當。

這個「結點」就是行星的胚胎,它正通過兩條「觸手」,從塵埃盤汲取物質,逐漸長大。

天文學家首次拍到行星誕生過程的清晰照片

ESO

歐洲南方天文臺阿塔卡馬毫米/亞毫米射電望遠鏡曾經拍攝過「御夫座AB」,當時人們就發現它身邊存在這樣一個奇妙的「旋渦」。這次則是人們第一次拍到這個「旋渦」的清晰照片。

天文學家首次拍到行星誕生過程的清晰照片

「御夫座AB」。ESO

參考:

ESO Telescope Sees Signs of Planet Birth
https://www.eso.org/public/news/eso2008/

Are we witnessing ongoing planet formation in AB Aurigae?
https://www.eso.org/public/archives/releases/sciencepapers/eso2008/eso2008a.pdf

相關焦點

  • 天文學家首次在一顆類日恆星身邊同時拍到兩顆行星
    ,在一顆類日恆星(左上,經過技術遮擋)身邊同時拍到了兩顆行星。ESO天文學家首次通過直接成像法,在一顆類日恆星身邊同時拍到了兩顆行星。這個行星系統距離我們大約300光年,名為TYC 8998-760-1。它就像是我們太陽系早年的翻版。
  • 人類拍到行星誕生過程 距離地球520光年
    據最新一期《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雜誌報導,法國PSL大學的科研團隊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ESO)設在智利的超大天文望遠鏡(VLT),首次拍攝到遙遠星系中一顆行星誕生時由氣體和塵埃形成的巨大螺旋盤。項目負責人、巴黎天文臺的安託尼·博卡雷迪表示,天文學家觀測過無數地外行星,但並不知道行星究竟如何形成,只有觀測到像奧裡加星系這樣年輕的系統,才能真正了解行星的形成過程。
  • 行星寶寶是如何誕生的?天文學家拍了一張「太空彩超」
    行星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在最近發布的一項研究中,天文學家動用「地表最強地面望遠鏡」拍攝到了一張照片,可以很好地闡述這一過程。這顆被命名為PDS 70的行星距地球370光年,是一顆氣體行星,質量是木星的數倍。
  • 天文學家觀察到了行星的誕生
    Lira 艾爾瑪望遠鏡拍攝到氣體和塵埃組成的旋轉輪子,是恆星形成行星後留下的,這是天文學家第一次看到圍繞恆星的氣盤等細節。而恆星周圍的碎片圖可以推測幼年太陽系的形成,目前這個實驗包括作者參與的部分都還在進行中。阿塔卡瑪望遠鏡誕生於2011年。
  • 天文學家觀察到了行星的誕生
    恆星周圍盤狀物的高解析度圖像揭示了太陽系是如何形成的圖解:阿塔卡瑪望遠鏡觀測到的原行星盤,揭示了幼年太陽系的形成。這些由恆星誕生後留下的氣體和塵埃組成的盤狀物給予了行星形成的原材料。圖源: ALMA (ESO, NAOJ and NRAO), S. Andrews et al. , N.
  • 科學家首次拍到類太陽系恆星系統照片
    歐洲南方天文臺(ESO)的超大望遠鏡(VLT)首次拍到了兩顆地外行星繞其太陽運行的照片。 科學家至今已經發現了幾千顆地外行星,但公布的都是藝術假想圖,因為拍攝到它們的照片太難了。最近,歐洲南方天文臺(ESO)的超大望遠鏡(VLT)終於拍到了兩顆地外行星的照片。
  • 天文學家拍到史上最清晰的「高爾夫球小行星」
    原標題:外媒:天文學家拍到史上最清晰的「高爾夫球小行星」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林迪]2月11日消息,據外媒New Atlas援引《自然天文學 》雜誌報導稱,天文學家拍攝到迄今為止最清晰的小行星智神星(Pallas)的照片。因圖像顯示出這個星球的表面坑坑窪窪,故名「高爾夫球小行星」。
  • 驚奇,天文學家首次發現行星誕生於一個旋渦?
    驚奇,天文學家首次發現行星誕生於一個旋渦?文/袁玉剛 圖/來自網際網路太陽系有八大行星。行星誕生於吸積盤上,遵守「提丟斯-波德法則」。關於行星誕生的機理,主要有「核心吸積」理論、「引力不穩定性」理論和「旋渦」學說。核心吸積理論認為:在萬有引力作用下,星際的氫氣和氦氣雲互相撞擊,直到其核心的密度和溫度足夠燃燒起來,就誕生了恆星;其餘殘留物圍繞在恆星赤道面上形成一個薄的吸積盤。吸積盤內重元素的固體顆粒聚集到一起形成「星子」。「星子」吸引周圍的氫氣、氦氣和重元素,迅速聚積為氣體行星和固體行星。
  • 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行星誕生景象,重現46億年前地球誕生時刻
    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VLT天文望遠鏡,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一顆正在誕生的行星。,在旋臂上有一處明顯的扭曲,科學家分析,這個扭曲即將誕生行星,旋轉中心無疑將成為該系統的中心恆星。放到咱們熟悉的太陽系中,這顆行星距離中心的位置,大概和海王星到太陽的距離相當。
  • 天文學家首次直接拍到了一顆繞類日恆星軌道運行的類行星天體
    天文學家表示,他們首次直接拍到了一顆繞類日恆星軌道運行的類行星天體。2008年,天文學家便宣布捕捉到一個類似的背影,當時他們公布了一個單行星和多行星系統的直接圖像。然而,類似系統所繞恆星是巨恆星, 質量遠遠超過大陽。
  • 歐洲南方天文臺首次直接觀測到行星誕生:塵埃和氣體呈螺旋狀旋轉
    歐洲南方天文臺首次直接觀測到行星誕生:塵埃和氣體呈螺旋狀旋轉  Emma Chou • 2020-05-21 18:24:22 來源:前瞻網 E2936G0
  • 天文學家首次拍下仙女座星系吞噬鄰近星系照片
    模擬圖覆蓋的時間跨度達到300萬年,是根據設在夏威夷的天文望遠鏡觀測到的實時數據製作的。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近日,天文學家拍下了仙女座星系吞噬鄰近星座的照片。這些非同尋常的照片顯示,巨大的仙女座星系「狼吞虎咽」一個臨近的較小星系。專家把這些照片稱為太空攝影的「聖杯」,這也是人類首次拍下此類照片。
  • 「新地平線號」探測器拍到最清晰冥王星照片 發現心形暗斑
    隨著新地平線號逐漸靠近冥王星,它為人類帶來前所未有的觀察視角,照片也是不斷發來,越來越清晰,也越來越讓人著迷,而這顆遙遠矮行星的神秘面貌也正在一點一點揭開,並且很多發現都相當神奇。 好好看看這張冥王星的最新照片吧,因為它顯示了這座矮行星表面的暗斑,而這些暗斑在下星期的歷史性飛越過程中將不會再看到。
  • 人類首次觀察到行星誕生,專家解讀行星是如何形成的
    圍繞御夫座AB星旋動的圓盤內出現「扭曲」,科學家認為那是行星正在形成的位置。新京報訊(記者 張璐)據外媒報導,國外天文學家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設在智利的望遠鏡,在距地球520光年的御夫座AB星附近,捕捉到行星的誕生過程。據悉,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直接捕捉到一顆行星誕生的過程。
  • 人類探測器首次近距離拍到冥王星清晰照片
    「新視野號」先前傳回的冥王星照片  根據 「新視野號」先前傳回的冥王星照片,科學家發現冥王星上有個巨大的心形亮點,其附近還有一條「鯨」科學家期望未來幾天能收到清晰度更強的照片。  此外,通過「新視野號」,科學家已證實冥王星上存在著極地冰冠,並有氮氣從冥王星大氣層散逸。斯特恩指出,這個矮行星看起來比先前所知的稍微來得大,其半徑約為1185公裡。一旦「新視野號」的近距離接觸取得精確的測量數據,長達數十年的冥王星體積爭議有望就此了結。
  • 哈勃拍到土星夏季美景,行星環清晰可見
    美國航天航空局(NASA)日前公開一張哈勃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於7月4日拍攝到的超清晰土星照片,呈現了其北半球夏季的風貌。當時這顆巨大的行星距離地球有8.39億英裡。
  • 天文學家第一次觀測到一顆行星的誕生
    由巴黎天文臺的Anthony Boccaletti領導的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小組發現了可能是第一幅行星誕生的圖像。根據歐洲南部天文臺的超大型望遠鏡的觀測結果,位於520光年外的御夫座(Auriga)的年輕恆星AB Aurigae的圖像顯示,這顆恆星周圍的塵埃和氣體雲中出現了「扭曲」,表明有一顆行星正在形成。
  • 520光年外,正在「直播」行星誕生過程
    外媒稱,天文學家一直凝視著這個似乎是行星產房的地方,首次觀察到一顆正在誕生的行星。這顆行星處於一個由稠密氣體和塵埃組成的巨大圓盤內,環繞著一顆新形成的恆星。據路透社5月20日報導,研究人員20日說,這顆年輕的巨大行星圍繞著名為「御夫座AB星」的恆星形成。
  • 科學家拍到最清晰系外行星照片 曝光時間僅1分鐘
    科學家拍到最清晰系外行星照片 曝光時間僅1分鐘 2014-05-15 10:04:10(GPI)拍攝到了有史以來最清晰的系外行星照片。從地球上觀察,系外行星母恆星的亮度會更為明顯,行星所反射出的光絕大部分都會被其遮蓋。  物理學家組織網5月14日的一篇文章稱,為了解決這一難題,設計雙子座行星成像儀的工程師使用了一種非常精巧的自適應光學系統,該裝置去除了直接的、來自恆星的星光,同時增強了原先被恆星光芒遮擋住的行星反射光,讓所拍攝到的照片同時具備了低光譜解析度和高空間解析度的特性。
  • 人類拍到迄今最清晰的太陽照片 原來太陽是這樣的
    近日,一條「人類拍到迄今最清晰的太陽照片」的話題,引起網友的關注。有網友表示「原來太陽是這樣的」,這是怎麼回事?趕緊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