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南方天文臺發現銀河系中心的古老恆星

2021-02-15 Awaker覺醒網


天文學家們凝視著銀河系的中心,發現了關於我們銀河系引人注目的新線索。

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位於智利阿塔卡馬沙漠中的超大型望遠鏡(VLT)陣列上的「高靈敏度寬視場K波段成像儀」(HAWK-I),天文學家繪製了一張銀河系中心的高解析度圖像。新的觀測結果顯示,在銀河系的早期,有大量的新恆星形成,其強度之大,導致超過10萬顆超新星或恆星爆炸。

這張圖片突出了銀河系中心區域的不同特徵

位於西班牙格拉納達的安達盧西亞天體物理學研究所的研究員安達盧西亞(IAA)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對銀河系中心的大部分區域進行了前所未有的調查,讓我們對銀河系這一區域恆星的形成過程有了更詳細的了解。」

與目前公認的相反,我們發現恆星的形成並不是連續的。

12月16日發表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銀河系中心大約80%的恆星形成於80億到135億年前。為了進行比較,科學家們認為我們的銀河系大約有136億年的歷史。

歐洲南方天文臺的官員在聲明中說:「在最初的恆星形成時期之後,大約又過了60億年,其間幾乎沒有恆星誕生。大約10億年前,在不到1億年的時間裡,恆星形成的劇烈爆炸結束了這一過程,當時在這個中心區域形成了質量可能相當於幾千萬顆太陽的恆星。」

 

合作微信ID:729417391

相關焦點

  • 歐洲南方天文臺發現迄今最亮超貧金屬星
    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的望遠鏡觀測到宇宙早期第一代恆星,這些恆星起源很早,是科學家關注的焦點,而研究人員本次發現的還是一種非常明亮的超貧金屬星。這是有史以來發現的最亮超貧金屬星,科學家認為這是銀河系形成之初才有的罕見古老恆星,它的出現為天文學家研究宇宙第一代恆星提供了寶貴的機會。來自巴西聖保羅大學的科學家小組在智利發現了這顆早期恆星,將其命名為2MASS J18082002–5104378。超貧金屬星雖然被認為在宇宙中普遍存在,但時間應該是在早期宇宙中,貧金屬星不論是銀河系內還是河外其他星系都是罕見的。
  • 歐洲南方天文臺公布古老球形星系圖
    歐洲南方天文臺公布古老球形星系圖2/3) "← →"翻頁 歐洲南方天文臺
  • 銀河系發現最老恆星 幾乎與宇宙同齡
    也許一顆剛剛在銀河系發現的原始恆星可以為苦苦追問的天文學家提供線索,它的年齡約為132億年,幾乎與宇宙同齡,成為已知的最長壽的恆星。***放射性元素透露年齡據5月10日出版的美國《天體物理學雜誌》報導,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利用世界上解析度最高的歐洲南方天文臺的VLT望遠鏡捕獲了這顆遙遠的恆星,並將其編號為HE 1523-0901。
  • 美媒:天文學家發現銀河中心發生過古老星爆
    參考消息網12月29日報導美媒稱,天文學家通過觀測銀河系中心發現了銀河系恆星是如何誕生的新證據——似乎比我們想像的更劇烈。 據美國《大眾科學》月刊12月17日報導,研究人員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設在智利阿塔卡馬沙漠的甚大望遠鏡捕捉到的圖像細節讓人目瞪口呆。
  • 歐洲南方天文臺發現一個距離最近的黑洞,它會威脅到地球嗎?
    第二種是經過大質量恆星的演化之後,再經過超新星爆炸所形成的緻密天體,這種類型的黑洞是宇宙中最常見的一種黑洞;第三種是超大質量黑洞,這種類型的黑洞只存在於一個星系的中心,質量可能是幾百萬倍甚至幾十億倍太陽質量。
  • 歐洲南方天文臺捕捉到行星誕生(圖)
    日前,歐洲南方天文臺以驚人的方式拍攝到行星新生兒的誕生,它在智利的超大望遠鏡(VLT)捕獲了第一張PDS 70恆星周圍新生兒行星圖像。由德國海德堡馬克斯普朗克天文學研究所的天文學家領導的一個小組利用VLT的行星定位球儀來定位並拍攝了宇宙寶寶的肖像。圖片來源:歐洲南方天文臺     這顆行星是圖像中心右側的亮點。
  • 西媒:科學家發現銀河系最古老的恆星
    參考消息網7月24日報導 西媒稱,科學家根據歐洲航天局「蓋亞」衛星任務發布的數據,發現了銀河系最古老的恆星,並揭示了銀河系在早期階段是如何形成的。據西班牙《先鋒報》網站7月22日報導,這是加那利天體物理研究所卡梅·加利亞特領導的研究小組的發現。
  • 歐洲南方天文臺甚大望遠鏡拍攝到「詭異」的骷髏星雲
    歐洲南方天文臺在智利的甚大望遠鏡凝視太空,發現了一個「骷髏」星雲。骷髏星雲,更正式的名稱是NGC 246,藏在距離1600光年左右的鯨魚座(Cetus)中。人們可能需要一點想像力來發現這個骷髏頭的形狀,但它是萬聖節季節一個適當的詭異太空「幽靈」。這個骷髏星雲的新視圖突出了它的氫(紅色)和氧(淺藍色)含量。這些氣體似乎在發光。
  • 歐洲南方天文臺發現一個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它會威脅到地球嗎?
    歐洲南方天文臺的天文學家們,日前發現了一個距離地球僅1000光年的黑洞,這個黑洞所在的恆星系,天文學編號為HR 6819,位於地球南部天區,望遠鏡座方向。黑洞的逃逸速度雖然大於光速,但宇宙並沒有真正意義上「孤零零」的黑洞率先在恆星核心區域誕生的黑洞,會立刻開始吸收周圍的恆星物質,而恆星物質也會圍繞黑洞形成一個吸積盤,這個高溫吸積盤將發出包括X射線在內的電磁輻射,從而「勾勒」出黑洞的位置信息,以及「吞噬情況」。
  • 蓋亞任務——繪製出銀河系中心棒狀恆星集合的地圖
    簡介:天文學家結合ESA的蓋亞天文臺獲得的數據與其他觀測繪製銀河系中心棒狀恆星集合的地圖,第二次數據結合時加入計算機代碼以確定恆星表面溫度、物種滅絕及其距離的改進估計值。蓋亞任務仍在進行,期待它能幫助我們進一步探究銀河系。
  • 紫金山天文臺:新發現銀河系兩處「恆星搖籃」,命名為「大江...
    「銀河畫卷」巡天計劃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近日在天文學權威刊物《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該臺「銀河畫卷」巡天計劃又取得一項重要成果。科研團隊在銀河系中發現了兩個孕育恆星的巨大分子雲。「銀河畫卷」巡天計劃負責人、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楊戟介紹,「銀河畫卷」巡天計劃主要觀測北天銀道面±5的區域,總觀測範圍共2600平方度。該計劃於2011年開始,由紫金山天文臺主導,每年完成約250平方度的觀測。「銀河畫卷」將實現發現和編制全部區域的分子雲源表、分析分子雲物理化學性質等多項科學目標。
  • 天文學家:發現了銀河系中最古老的恆星為宇宙起源提供證據
    最近科學家通過不懈努力發現了銀河系中最古老的恆星之一,可能為宇宙的起源作出傑出貢獻,天文學家把他命名為J0815+4729是一顆具有極端缺乏鐵和碳過剩的恆星,這表明它是銀河系中發現的最古老的恆星之一。上面展示了這個藝術家對這個奇特古老恆星的描述圖。這顆低質量的恆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貧鐵和富含碳的恆星之一,暗示它在大爆炸後不久就形成了。
  • 歐洲天文臺發現一隻巨大「蝴蝶」,長約兩光年,是兩顆恆星的傑作
    星雲是宇宙中天體演變的重要一環,它是恆星的製造工廠,也是一些大質量恆星演變到最後的化身,我們的太陽系就形成於一片原始星雲之中,而在太陽的主序星最後階段,它的一部分物質也將化為星雲。第二類是超大質量黑洞兩極噴發出來的物質形成的星雲,比如在我們銀河系的兩端就有著兩個跨度達
  • 歐洲天文臺發現一隻巨大「蝴蝶」,長約兩光年,是兩顆恆星的傑作
    第二類是超大質量黑洞兩極噴發出來的物質形成的星雲,比如在我們銀河系的兩端就有著兩個跨度達5萬光年的「費米氣泡」,就是由銀河系中心黑洞兩極噴發出來的稀薄氣體形成的。
  • 專家發現藏在銀河系深處的星系化石?或來自銀河系吞噬的河外星系
    科學家們相信,這個古老星系的殘骸大約佔了銀河系球狀星團的三分之一——這個區域由星雲、氣體和塵埃組成。星系化石通常位於銀河系的邊緣。然而,目前的這個星系化石是在宇宙深處發現的,這表明它可能是在宇宙誕生之初形成的天體,或者是銀河系吞噬自河外星系的天體。
  • 專家發現藏在銀河系深處的星系化石?或來自銀河系吞噬的河外星系
    科學家們相信,這個古老星系的殘骸大約佔了銀河系球狀星團的三分之一——這個區域由星雲、氣體和塵埃組成。星系化石通常位於銀河系的邊緣。然而,目前的這個星系化石是在宇宙深處發現的,這表明它可能是在宇宙誕生之初形成的天體,或者是銀河系吞噬自河外星系的天體。
  • 在銀河系中心超大黑洞周圍「跳舞」的恆星驗證了愛因斯坦的理論
    人馬座A*,銀河系中心的黑洞,距離太陽2.6萬光年,很有可能是離我們最近的超大質量黑洞的所在。它巨大的引力俘獲恆星,讓它們在其周圍的軌道上旋轉。幾十年來,天文學家一直在觀察這個區域內的一顆特定恆星,而新的研究再次驗證了愛因斯坦對引力的理論。
  • 幾張高清大圖帶你一起簡單的了解下歐洲南方天文臺的望遠鏡
    歐洲南方天文臺在智利的設施融合成一張的想像景觀這幅拼貼畫展示了歐洲南方天文臺在智利的拉西亞和莫納克亞山的設施,並將其合併為一個虛構的景觀。左邊可以看到即將推出的極大望遠鏡,它裝有巨大的39米主鏡;歐洲南方天文臺的8.2米單位的甚大望遠鏡位於中間;阿塔卡瑪毫米/亞毫米波陣列望遠鏡的66個高精度天線有幾個在右側,以及即將推出的切倫科夫望遠鏡陣列的天線。
  • 恆星圍繞銀河系裡的黑洞運動,再次證明了愛因斯坦是正確的
    一項新的研究報告稱,在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 *軌道上,一顆恆星的運動與廣義相對論的預測完全吻合。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預言,一個物體圍繞另一個物體的束縛軌道不是封閉的,不像牛頓引力那樣,而是在運動平面上向前進。
  • 天文學家在銀河系中心附近發現了一個古老星系的遺蹟
    在距離銀河系不遠的地方,發現了恆星-赫拉克勒斯星系的遺蹟,被我們的100億年前吸收了。Ricardo Schiavon和他的同事在APOGEE實驗中發現了最早的此類事件之一的痕跡:一個古老的星系的遺骸已死於100億年前,但仍保存在銀河系中。科學家的一篇文章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要找到這樣的銀河系殘餘物,您需要知道成千上萬顆恆星運動的確切成分和參數,」裡卡多·施亞馮( Ricardo Schiavon)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