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南方天文臺發現迄今最亮超貧金屬星

2021-01-13 環球網

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的望遠鏡觀測到宇宙早期第一代恆星,這些恆星起源很早,是科學家關注的焦點,而研究人員本次發現的還是一種非常明亮的超貧金屬星。這是有史以來發現的最亮超貧金屬星,科學家認為這是銀河系形成之初才有的罕見古老恆星,它的出現為天文學家研究宇宙第一代恆星提供了寶貴的機會。來自巴西聖保羅大學的科學家小組在智利發現了這顆早期恆星,將其命名為2MASS J18082002–5104378。

超貧金屬星雖然被認為在宇宙中普遍存在,但時間應該是在早期宇宙中,貧金屬星不論是銀河系內還是河外其他星系都是罕見的。今天的宇宙中很難發現類似的天體,這些恆星出現在早期宇宙中,在核聚變過程中形成新的元素,然後通過超新星爆發把元素擴散到宇宙中,整個星際介質的元素基礎都來自超新星爆發。後續形成的恆星富集了更多的金屬物質,而超貧金屬星則屬於早期宇宙。

目前科學家正在對2MASS J18082002–5104378進行觀測,試圖從它的身上發現一些有用的信息,有助於我們揭開宇宙第一代恆星的謎團。(羅輯/編譯)

相關焦點

  • 歐洲南方天文臺捕捉到行星誕生跡象 (1/1)
    歐洲南方天文臺捕捉到行星誕生跡象1) "← →"翻頁 2020年5月20日訊,歐洲南方天文臺
  • 歐洲南方天文臺發布新恆星「金牛座HL」及其原行星盤高清圖(組圖)
    這次,天文學家拍到了迄今最清晰的行星形成景象。據國際在線今日(11月7日)消息,歐洲南方天文臺(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於11月6日發布一組照片,是天文學家在測試和檢驗阿塔卡馬大型毫米/亞毫米波陣(大型射電望遠鏡陣列,詳細解釋見後。觀察者網注)新的高解析度性能的時候拍到的。
  • 幾張高清大圖帶你一起簡單的了解下歐洲南方天文臺的望遠鏡
    歐洲南方天文臺在智利的設施融合成一張的想像景觀這幅拼貼畫展示了歐洲南方天文臺在智利的拉西亞和莫納克亞山的設施,並將其合併為一個虛構的景觀。左邊可以看到即將推出的極大望遠鏡,它裝有巨大的39米主鏡;歐洲南方天文臺的8.2米單位的甚大望遠鏡位於中間;阿塔卡瑪毫米/亞毫米波陣列望遠鏡的66個高精度天線有幾個在右側,以及即將推出的切倫科夫望遠鏡陣列的天線。
  • 歐洲南方天文臺發現銀河系中心的古老恆星
    天文學家們凝視著銀河系的中心,發現了關於我們銀河系引人注目的新線索。
  • 科學家發現迄今最亮的超新星 相當於5000億個太陽
  • 歐洲南方天文臺甚大望遠鏡安裝的新工具捕捉到遙遠星團的壯麗圖像
    據外媒BGR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定期用各種望遠鏡拍攝外太空中的天體,但歐洲南方天文臺也有觀察工具。
  • 《築夢天下》仰望星空——歐洲南方天文臺
    世界上出名的天文臺很多,有英國格林威治皇家天文臺、美國夏威夷莫納克亞天文臺和歐洲南方天文臺等等,其中歐洲南方天文臺是全球首個國際性天文學研究機構
  • 歐洲南方天文臺捕捉到行星誕生(圖)
    日前,歐洲南方天文臺以驚人的方式拍攝到行星新生兒的誕生,它在智利的超大望遠鏡(VLT)捕獲了第一張PDS 70恆星周圍新生兒行星圖像。由德國海德堡馬克斯普朗克天文學研究所的天文學家領導的一個小組利用VLT的行星定位球儀來定位並拍攝了宇宙寶寶的肖像。圖片來源:歐洲南方天文臺     這顆行星是圖像中心右側的亮點。
  • 歐洲南方天文臺公布古老球形星系圖
    歐洲南方天文臺公布古老球形星系圖2/3) "← →"翻頁 歐洲南方天文臺
  • 天狼星:地球夜空中最亮的星星
    天狼星:地球夜空中最亮的星星沿著獵戶座腰帶找到天狼星。天狼星,也被稱為狗星或天狼星A,是地球夜空中最亮的恆星。這個名字在希臘語中意為「發光」。這顆恆星的視覺震級為-1.46,只有幾個行星以及國際空間站才能勝過。
  • 歐洲南方天文臺甚大望遠鏡見證行星誕生
    07-22 23:32:18 來源: 天馬行文 舉報    近日,天文學家使用歐洲南方天文臺
  • 歐洲南方天文臺拍攝天爐座星團令人驚嘆的圖像
    圖片中靠左側有3個模糊的亮點,位於中間的亮點名為NGC 1399星系,是一個中心超巨型(射電)星系(cD星系)騰訊太空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天爐座星團
  • 歐洲南方天文臺甚大望遠鏡拍攝到「詭異」的骷髏星雲
    歐洲南方天文臺在智利的甚大望遠鏡凝視太空,發現了一個「骷髏」星雲。骷髏星雲,更正式的名稱是NGC 246,藏在距離1600光年左右的鯨魚座(Cetus)中。人們可能需要一點想像力來發現這個骷髏頭的形狀,但它是萬聖節季節一個適當的詭異太空「幽靈」。這個骷髏星雲的新視圖突出了它的氫(紅色)和氧(淺藍色)含量。這些氣體似乎在發光。
  • 歐洲南方天文臺發現一個距離最近的黑洞,它會威脅到地球嗎?
    歐洲南方天文臺聲稱發現了有史以來最接近地球的黑洞。據美國媒體5月6日報導,歐洲南方天文臺領導的研究小組在距離地球1011光年的HR 6819的恆星系統中,發現了一個質量大約為太陽4.2倍的黑洞。這個黑洞位於望遠鏡座的HD 167128(在亮星星表分類為HR 6819)星系,其視星等大約為5.36,要比天王星稍微亮一點,是一個肉眼可見的三合星系統。
  • 歐洲南方天文臺發布行星狀星雲圖像
    歐洲南方天文臺發布行星狀星雲圖像>/1) "← →"翻頁 當地時間7月30日,歐洲南方天文臺
  • 迄今最遙遠原始星系團是如何發現的?
    日本國立天文臺的一個國際聯合研究小組,其中包括有日本、英國、義大利、瑞士、德國、美國等國的科學家,利用多個天文望遠鏡觀測,在距地球130億光年的遙遠之地,發現了由12個星系組成的原始星系團。這是迄今為止所觀察到的最為遙遠的原始星系團。許多人自然會好奇地問:如何能從地球上發現如此浩瀚的太空中存在的這個極為遙遠的原始星系團的呢?是真的存在嗎?
  • 發現星空中最亮的天狼星隱藏著一簇星團
    【博科園-科學科普】2013年12月歐洲航天局(European Space Agency)的蓋亞太空任務(Gaia mission)進入太空。從那時起這個太空天文臺一直在研究10億個天文物體——包括恆星、行星、彗星、小行星和星系。為了創造出有史以來最精確的三維空間目錄。
  • 歐洲南方天文臺發現一個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它會威脅到地球嗎?
    歐洲南方天文臺的天文學家們,日前發現了一個距離地球僅1000光年的黑洞,這個黑洞所在的恆星系,天文學編號為HR 6819,位於地球南部天區,望遠鏡座方向。奧本海默極限,是一個關於大質量恆星命運的數值上限,大意是說,如果一顆恆星晚年的核心區域質量,達到了3個太陽質量以上,那麼該恆星的核心區域就會在中子星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坍塌成一個連光都無法逃逸的「奇異天體」,也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黑洞。
  • 歐洲天文界宣布發現32顆新行星並公布星雲圖
    歐洲南方天文臺公布的外空星雲圖片。    歐洲南方天文臺的相關觀測設備。  據國外媒體報導,歐洲天文學家日前宣布在太陽系外新發現了32顆行星,這意味著系外行星總數已超過400顆。  據研究人員介紹,這32顆系外行星大小不等,有的質量僅是地球的5倍,有的質量是木星的5到10倍。
  • 天文學家發現已知最亮的類星體
    引力透鏡發現了宇宙早期大量恆星形成的區域 經過數十年的搜索,哈勃望遠鏡發現了一顆亮度為太陽6*10^14倍的類星體——早期宇宙中觀測到的最亮的類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