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星圍繞銀河系裡的黑洞運動,再次證明了愛因斯坦是正確的

2020-12-06 專注太空新鮮事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剛剛通過了一場黑洞測試。

一項新的研究報告稱,在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 *軌道上,一顆恆星的運動與廣義相對論的預測完全吻合。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預言,一個物體圍繞另一個物體的束縛軌道不是封閉的,不像牛頓引力那樣,而是在運動平面上向前進。這一著名的效應——首次在水星圍繞太陽的軌道上被發現——是支持廣義相對論的第一個證據,

一百年後,我們現在已經在圍繞緻密射電源人馬座a *的運動中發現了同樣的效應,」Genzel補充道。「這一觀測上的突破加強了人馬座A*一定是一個質量是太陽400萬倍的超大質量黑洞的證據。

上面圖片:歐洲南部天文臺在智利的超大型望遠鏡進行的觀測首次揭示出,繞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運動的一顆恆星正像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所預測的那樣運動。它的軌道形狀像玫瑰花結,而不是牛頓萬有引力理論所預言的橢圓。這種效應被稱為施瓦茨希爾德進動,以前從未對過大質量黑洞周圍的恆星進行過測量。這位畫家的印象說明了這顆恆星的進動,並誇大了其效果,以便於對其進行可視化處理。

天文學家從來沒有測量過圍繞超大質量黑洞旋轉的恆星的史瓦西歲差直到現在。該研究小組利用位於智利的歐洲南方天文臺(ESO)的超大望遠鏡(VLT)追蹤了一顆名為S2的恆星,該恆星圍繞人馬座a *旋轉,距離地球約26,000光年。在27年的時間裡,天文學家使用多種VLT儀器對S2的位置和速度進行了330多次測量。(其中一種儀器叫做「重力」,這給了研究小組一個名字:「重力協作」。)

這樣一個長時間的觀測窗口是獲取S2進動的必要條件,因為該恆星繞人馬座a *運行一周需要16個地球年。研究人員說,觀測到的歲差與廣義相對論的預測完全吻合,這可能會導致未來的進一步發現。這對於理解超大質量黑洞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大意義。

其中一顆名為S2的Uhese slars每16年繞軌道運行一次,而且正非常靠近Ma中的黑洞。今天(4月16日)發表在《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誌網絡版上的這項新研究可能預示著更令人興奮的黑洞洞見的到來。研究人員說,例如,未來的超級天文望遠鏡,如歐洲南方天文臺的超大望遠鏡,可以讓天文學家追蹤比S2更接近人馬座A*的恆星

研究小組成員、德國科隆大學的安德烈亞斯·埃卡特說:「如果我們幸運的話,我們可能會捕捉到足夠近的恆星,讓它們能夠真正感受到黑洞的旋轉和自旋。」「這將再次成為檢驗相對論的一個決定性證據。」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又對了!恆星繞銀河系黑洞的運動,符合廣義相對論的預測
    用ESO的超大望遠鏡(VLT)進行的觀測首次揭示了一顆圍繞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運行的恆星運動。正如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所預測的那樣,它的軌道是玫瑰花形的,不像牛頓引力理論所預測的是橢圓狀。這是科學家們經過近30年來日益精確地測量,才終於揭開了隱藏在銀河系中心的龐然大物的神秘面紗。
  • 事實再一次證明:愛因斯坦是正確的!銀河系中心確實是一個黑洞!
    恆星圍繞銀河系巨型黑洞的運動再次證明了愛因斯坦是正確的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完美通過了極端黑洞的測試。一份新的研究報告表明,一顆恆星環繞人馬座A*(Sagittarius A*,銀河系中心的特大質量黑洞)的公轉軌跡精確符合廣義相對論的預測。
  • 在銀河系中心超大黑洞周圍「跳舞」的恆星驗證了愛因斯坦的理論
    人馬座A*,銀河系中心的黑洞,距離太陽2.6萬光年,很有可能是離我們最近的超大質量黑洞的所在。它巨大的引力俘獲恆星,讓它們在其周圍的軌道上旋轉。幾十年來,天文學家一直在觀察這個區域內的一顆特定恆星,而新的研究再次驗證了愛因斯坦對引力的理論。
  • 超大質量黑洞周圍的恆星舞動:再次驗證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
    一顆恆星被發現在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周圍跳舞,它的軌道被發現形狀不像橢圓,而是像一個玫瑰花結,正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預測的那樣。S2星每16年繞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運行一周,距離太陽26,000光年。
  • 愛因斯坦還是對的!距離銀心黑洞最近的恆星,正跳「玫瑰花結舞」
    銀河系中質量最大的單一天體,就是銀河系中心黑洞人馬座a*了,它是銀河系統唯一已知的超大質量黑洞,雖然黑洞不會發光,但是天文學家們通過各種觀測設備已經發現了它存在的痕跡,並且測量出這個黑洞的質量大約為太陽的431萬倍,體積的直徑大約為4400萬公裡,它被認為是銀河系形成的力量源泉,左右著銀河系的發展狀態。
  • 恆星在黑洞周圍上演「星空舞」 再次印證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林迪】4月17日消息,據外媒《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誌發表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天文學家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望遠鏡(一款位於智利阿塔卡馬沙漠的全能望遠鏡)首次觀測到一顆恆星環繞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運行,運行軌跡猶如舞動的「玫瑰花結」,而這也正好符合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預測結果
  • 恆星運動軌跡證實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預言
    愛因斯坦在科學上的成就在百年來可以說無人可及。但是,因為超前的理論,其相對論自誕生以來一直被質疑。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觀測宇宙的技術越來越先進,不管是尺度還是精度都日漸提高,相對論裡的理論也隨之一點點被所觀測現象證實。
  • 愛因斯坦又對了!恆星在繞著超大質量黑洞「畫花瓣」
    4 月 16 日,國外媒體曝出天文學家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ESO)的超大望遠鏡(VLT)觀測到一顆恆星在銀河系中心,環繞著超大質量的黑洞運轉著。這一發現驗證了愛因斯坦提出的廣義相對論中所預測的結果。這一期待已久的結果是在天文學家近 30 年的追蹤觀測之下,依靠近年來發展得越來越精確的科學觀測手段才最終得以實現。
  • 事實再次顛覆我們的想像!恆星和愛因斯坦預測的一模一樣!
    一顆恆星繞著銀河系的黑洞運行,並正按照愛因斯坦的預測移動!再次顛覆我們對這位偉人的想像!眾所周知,在我們銀河系的中心,距離地球大約26000光年,是一個被稱為人馬座A*的超大質量黑洞。這個天體強大的引力和它周圍密集的星團為天文學家在最極端的條件下測試物理提供了一個獨特的環境。特別是,它為他們提供了一個測試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GR)的機會。
  • 時間扭曲,愛因斯坦的理論再次被證明是正確的
    做一個較抽象的比喻,這就如同迷失在城市中心,被告知為了找到正確的道路有幾個方向不能走,而每當廣義相對論通過另一個測試,理論學家卻很少迷失方向。貝克指出,當然廣義相對論也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科利特在論文中指出,當前可以建模引入不確定因素,例如:恆星在理論上的運動方式與相對於它們在銀河系中運動方式存在著差異。這只是一個星系而已,一些理論不會被單一的測量結果所排除。
  • 天文學家印證繞銀河系中心黑洞運動的S2恆星的史瓦西旋進
    甚大望遠鏡(VLT)對銀河系中心的巨大黑洞(人馬座 A*)展開了長達 27 年的間接觀測,因其對相伴運行的多顆恆星發揮著巨大的引力效應,尤其是本文要為大家介紹的 S2 。近日,歐洲南方天文臺(ESO)的一支國際天文合作團隊得出了一個結論 —— 愛因斯坦又一次對了!(圖自:ESO / L. Calada)像黑洞這樣巨大、緻密的物體,其引力會對周圍的空間造成扭曲。當科學家在 2019 年尋找黑洞的真面目時,愛因斯坦早就預見到了這樣的可能。
  • 近日,首次觀測到一顆恆星環繞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運行。
    外媒的《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誌發表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天文學家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望遠鏡(一款位於智利阿塔卡馬沙漠的全能望遠鏡)首次觀測到一顆恆星環繞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運行,運行軌跡猶如舞動的「玫瑰花結」,而這也正好符合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預測結果。
  • 銀河系最快的恆星被發現,以8%的光速移動,愛因斯坦又對了
    在距我們地球大約26,000光年的銀河系中心,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稱為射手座A*(SgrA *)。這個天體的總長為4400萬公裡,約為我們太陽的400萬倍,因此它具有巨大的引力,使數百顆恆星緊密圍繞它運行。
  • 銀河系的中心到底是什麼,究竟是什麼力量讓數千億恆星圍繞它轉?
    1687年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問世,給我們揭開了宇宙星球之間相互運動的秘密,是因為有質量的物體會擁有引力,從而相互吸引相互影響。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問世為我們揭開了牛頓遺留下來的問題。因為巨大的引力,使得太陽系內的所有天體都圍繞著太陽環繞運動。那麼問題來了,在我們的銀河係數千億顆的恆星,究竟是什麼力量能夠讓他們繞者銀河中心旋轉。要知道銀河系的總質量大約是太陽的1.5萬億倍。根據牛頓大佬的理論推測,想要驅動銀河系這個龐大的星系圍繞著 一個點旋轉。那麼在銀河系的中心必有一個超大的天體在進行時空扭曲。從而影響著直徑10萬光年的星系範圍。在銀河系的中心位置擁有特別明亮的閃爆區域。
  • 在銀河系中心,發現迄今速度最快的恆星,以超過8%的光速運動
    在我們銀河系的中心,有數百顆恆星緊緊圍繞著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運行。這些恆星中大多數都有足夠大的軌道,這些恆星的運動可以用牛頓引力和克卜勒運動定律來描述。但有幾顆軌道卻非常接近,只能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才能準確描述。其中軌道最小的恆星被稱為S62,它距離黑洞最近,移動速度超過光速的8%,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被稱為人馬座A*(SgrA*)。
  • 黑洞附近有什麼?愛因斯坦理論再次得到印證
    令天文學家令人費解的是,2014年,在銀河系中心又發現了一個叫G2的古怪物體,該物體接近超大質量黑洞。Ghez和她的研究團隊認為,G2很可能是兩顆恆星,它們同時圍繞黑洞旋轉,並合併成一顆非常大的恆星,上面隱含著異常濃密的氣體和灰塵。
  • 廣義相對論再次被驗證!黑洞周圍恆星上演「玫瑰舞」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1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一顆恆星環繞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運行,而這顆恆星在黑洞周圍閃爍舞動,正好符合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的預測結果。這項最新研究報告發表在4月16日出版的《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誌》上。天文學家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甚大望遠鏡觀測到這顆恆星,發現該恆星的運行軌跡猶如玫瑰花結。
  • 恆星繞黑洞「起舞」畫「花」 再次印證廣義相對論
    4月16日,歐洲南方天文臺宣布,經過27年的努力,人類首次繪製出了一顆恆星繞著銀河系中心"黑洞"運動的軌跡圖。而這張軌跡圖也再次印證了,愛因斯坦百年前提出的"廣義相對論"。距離太陽兩萬六千光年的銀河系中心,一顆名為S2的恆星,大膽地繞著中間的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旋轉"起舞"。
  • 一文讀懂 2020 諾貝爾物理學獎:超越愛因斯坦的突破,黑洞和銀河系...
    儘管該理論的數學方程式極其複雜,但德國天體物理學家 Karl Schwarzschild 仍為愛因斯坦帶來一個解決方案,解釋大質量物質如何彎曲時空。後來的研究表明,黑洞一旦形成,它會被事件視界包圍,該事件視界如同面紗一般圍繞黑洞中心的物質運動。黑洞永遠隱藏在其事件視界之內。質量越大,黑洞及其視界就越大。
  • 銀河系超重黑洞周圍發現最快恆星:速度約為光速的8%
    周二發表在《The Astrophysics Journal》上的一項研究檢查了Sgr A*周圍的區域以此來找到恆星的標誌。之前的研究已經發現了數十顆恆星以極不尋常的軌道圍繞超大質量黑洞運行。這些恆星被統稱為S恆星,其中一些恆星的軌道非常接近黑洞,這使得它們很難被探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