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又對了!恆星繞銀河系黑洞的運動,符合廣義相對論的預測

2021-01-08 科學源點

用ESO的超大望遠鏡(VLT)進行的觀測首次揭示了一顆圍繞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運行的恆星運動。正如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所預測的那樣,它的軌道是玫瑰花形的,不像牛頓引力理論所預測的是橢圓狀。這是科學家們經過近30年來日益精確地測量,才終於揭開了隱藏在銀河系中心的龐然大物的神秘面紗。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預言,一個物體圍繞另一個物體的束縛軌道並不像牛頓引力那樣是閉合的,而是在平面上向前運動。這個著名的效應——首先在水星圍繞太陽的軌道上看到——是支持廣義相對論的第一個證據。一百年後,我們現在在銀河系中心的一顆圍繞著緊湊型放射源人馬座A*運行的恆星的運動中發現了同樣的效應。這一觀測突破進一步證明了人馬座A*一定是一個質量相當於太陽400萬倍的超大質量黑洞。

位於距離太陽26000光年的人馬座A*及其周圍密集的星團,為在一個未經探索的極端重力環境中測試物理學提供了一個獨特的實驗室。其中一顆恆星S2向超大質量黑洞掃近,最近距離不到200億公裡(是太陽和地球距離的120倍),這使其成為圍繞這顆巨大恆星的軌道上發現的最接近的恆星之一。在距離黑洞最近的地方,S2正以接近光速3%的速度飛過太空,每16年完成一次軌道飛行。在跟蹤這顆恆星在其軌道上運行了超過25年後,科學家們的精密測量有力地探測到了S2在其繞人馬座A*的路徑上的史瓦西解歲差。

大多數恆星和行星都有一個非圓軌道,因此它們離旋轉的物體越來越近。S2的軌道運動,意味著它最接近超大質量黑洞的點的位置隨著每一圈的變化而變化,使得下一個軌道相對於上一個軌道旋轉,形成一個玫瑰花形。廣義相對論提供了一個精確的預測,預測了它的軌道變化有多大,從這項研究的最新測量結果來看完全符合理論。這種效應,被稱為史瓦西解歲差。

VLT標記恆星位置和速度的數據點的數量證明了這項新研究的徹底性和準確性:研究小組使用重力、SINFONI和NACO儀器總共進行了330多次測量。由於S2繞超大質量黑洞運行需要數年的時間,所以要解開其軌道運動的複雜性,跟隨恆星運行近30年是至關重要的。

ESO的VLT研究也有助於科學家進一步了解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附近的情況。因為S2測量很好地遵循了廣義相對論,科學家們可以對人馬座A*周圍有多少不可見物質,比如分布的暗物質或可能更小的黑洞,設定嚴格的限制。這對於理解超大質量黑洞的形成和演化非常有意義。

早在2018年,這個研究小組就報導了廣義相對論預測的另一個效應:當恆星接近人馬座A*時,他們看到從S2接收到的光被拉伸到更長的波長。這表明,恆星發出的光經歷了廣義相對論。現在已經證明,恆星本身能夠感知廣義相對論的影響。

有了ESO即將推出的超大望遠鏡,研究小組相信,他們將能夠看到更多更微弱的恆星圍繞著更接近超大質量黑洞的軌道運行。如果幸運的話,可能會捕捉到足夠近的恆星,使他們真正感受到黑洞的自旋。這意味著天文學家將能夠測量人馬座A*的兩個特徵量,即自旋和質量,並定義其周圍的空間和時間。這將再次是在另一個完全不同的水平下對相對論的測試。

相關焦點

  • 恆星運動軌跡證實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預言
    >一顆名為S2的恆星繞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旋轉。科學家們數十年來對S2運行軌道進行觀察,發現其軌道並非一個固定的橢圓,而是像一個螺旋圖像一樣規律變動,這一現象被稱為Schwarzschild進動,從而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預測。這是首次在超大質量黑洞周圍探測到Schwarzschild進動,證明即使在最極端的引力環境中來觀察天體運行軌跡,相對論預測仍是正確的。
  • 恆星繞黑洞「起舞」畫「花」 再次印證廣義相對論
    4月16日,歐洲南方天文臺宣布,經過27年的努力,人類首次繪製出了一顆恆星繞著銀河系中心"黑洞"運動的軌跡圖。而這張軌跡圖也再次印證了,愛因斯坦百年前提出的"廣義相對論"。距離太陽兩萬六千光年的銀河系中心,一顆名為S2的恆星,大膽地繞著中間的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旋轉"起舞"。
  • 超大質量黑洞周圍的恆星舞動:再次驗證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
    一顆恆星被發現在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周圍跳舞,它的軌道被發現形狀不像橢圓,而是像一個玫瑰花結,正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預測的那樣。S2星每16年繞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運行一周,距離太陽26,000光年。
  • 廣義相對論再次被驗證!黑洞周圍恆星上演「玫瑰舞」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1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一顆恆星環繞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運行,而這顆恆星在黑洞周圍閃爍舞動,正好符合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的預測結果。這項最新研究報告發表在4月16日出版的《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誌》上。天文學家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甚大望遠鏡觀測到這顆恆星,發現該恆星的運行軌跡猶如玫瑰花結。
  • 恆星圍繞銀河系裡的黑洞運動,再次證明了愛因斯坦是正確的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剛剛通過了一場黑洞測試。一項新的研究報告稱,在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 *軌道上,一顆恆星的運動與廣義相對論的預測完全吻合。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預言,一個物體圍繞另一個物體的束縛軌道不是封閉的,不像牛頓引力那樣,而是在運動平面上向前進。這一著名的效應——首次在水星圍繞太陽的軌道上被發現——是支持廣義相對論的第一個證據,一百年後,我們現在已經在圍繞緻密射電源人馬座a *的運動中發現了同樣的效應,」Genzel補充道。
  • 廣義相對論又被證實!恆星的運行與愛因斯坦的預測不謀而合
    一顆恆星正繞著銀河系的黑洞運轉並精確的按照愛因斯坦的預測移動。舉個例子吧,三十年前,天文學家們曾經觀測過人馬座a星附近的一個星體的運行方式,研究其是否符合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歐洲南方天文臺用巨型天文望遠鏡在近期的觀測裡證實,這顆星體的運行軌跡是蓮座形狀的,而這再一次驗證了愛因斯坦的理論是對的。
  • 恆星在黑洞周圍上演「星空舞」 再次印證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林迪】4月17日消息,據外媒《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誌發表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天文學家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望遠鏡(一款位於智利阿塔卡馬沙漠的全能望遠鏡)首次觀測到一顆恆星環繞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運行,運行軌跡猶如舞動的「玫瑰花結」,而這也正好符合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預測結果
  • 引力證實了廣義相對論在銀河系中心巨大黑洞附近的預測
    再一次證明愛因斯坦的偉大!昨天7月25日科學家宣布在火星發現液態水湖,引起廣大網友們紛紛熱議,可謂各種美好的想像都有浮現,今天「博科園」要跟大家分享的最新證明是百年前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理論,你有耳聞吧?歐洲南方天文臺(ESO)的超大型望遠鏡(VLT)首次觀測到愛因斯坦所預言的廣義相對論效應,即當一顆恆星經過人馬座a *(銀河系中心一個巨大黑洞)的強引力場時的運動。
  • 在銀河系中心超大黑洞周圍「跳舞」的恆星驗證了愛因斯坦的理論
    人馬座A*,銀河系中心的黑洞,距離太陽2.6萬光年,很有可能是離我們最近的超大質量黑洞的所在。它巨大的引力俘獲恆星,讓它們在其周圍的軌道上旋轉。幾十年來,天文學家一直在觀察這個區域內的一顆特定恆星,而新的研究再次驗證了愛因斯坦對引力的理論。
  • 事實再一次證明:愛因斯坦是正確的!銀河系中心確實是一個黑洞!
    恆星圍繞銀河系巨型黑洞的運動再次證明了愛因斯坦是正確的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完美通過了極端黑洞的測試。一份新的研究報告表明,一顆恆星環繞人馬座A*(Sagittarius A*,銀河系中心的特大質量黑洞)的公轉軌跡精確符合廣義相對論的預測。
  • 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在史無前例的引力紅移測試中獲勝
    隨著Ghez小組開始收集更好的數據,他們推斷出創建這些軌道所需的必要質量:一個大約400萬太陽質量的黑洞。更大的好處是,他們開始注意到有幾顆恆星非常接近超大質量黑洞。基於2018年的數據,位於銀河系超大質量黑洞附近的S0-2(黃色)軌道剛剛被用來檢驗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如果觀測到的結果與愛因斯坦的預測有任何出入,這些結果將為建立一個新的、更基本、更精確的引力理論指明道路。
  • S2恆星軌道進動完全吻合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再度勝出
    圍繞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運轉的S2恆星,是天文學家最喜歡拿來驗證愛因斯坦的研究對象;經過近30年監測,現在一篇新研究發現S2恆星軌道發生微小變化,並且該運動與愛因斯坦的理論完全吻合。在銀河系的中心,有數百顆恆星都圍繞著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 運行。數十年來,科學家一直在關注恆星的運動,這是測試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最好的場所之一,在這其中,最接近黑洞的S2恆星最特別,其軌道周期約16年。
  • 諾獎快評|從廣義相對論到銀河系的中心:直擊黑洞的奧秘
    Ghez利用加州理工大學的凱克十米望遠鏡,在紅外波段更加精確地觀測了黑洞周圍恆星的運動,並且計算出了更加準確的銀河系中心黑洞質量。Penrose通過對廣義相對論的研究,實現了對黑洞的預測,為黑洞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此次獲獎也是對他理論研究的肯定。
  • 恆星和愛因斯坦預測的一模一樣!
    一顆恆星繞著銀河系的黑洞運行,並正按照愛因斯坦的預測移動!再次顛覆我們對這位偉人的想像!眾所周知,在我們銀河系的中心,距離地球大約26000光年,是一個被稱為人馬座A*的超大質量黑洞。這個天體強大的引力和它周圍密集的星團為天文學家在最極端的條件下測試物理提供了一個獨特的環境。特別是,它為他們提供了一個測試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GR)的機會。
  • 臻材時料|今日諾獎:從廣義相對論到銀河系的中心,直擊黑洞的奧秘
    Ghez利用加州理工大學的凱克什米望遠鏡,在紅外波段更加精確地觀測了黑洞周圍恆星的運動,並且計算出了更加準確的銀河系中心黑洞質量。Penrose通過對廣義相對論的研究,實現了對黑洞的預測,為黑洞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此次獲獎也是對他理論研究的肯定。
  • 天文學家印證繞銀河系中心黑洞運動的S2恆星的史瓦西旋進
    甚大望遠鏡(VLT)對銀河系中心的巨大黑洞(人馬座 A*)展開了長達 27 年的間接觀測,因其對相伴運行的多顆恆星發揮著巨大的引力效應,尤其是本文要為大家介紹的 S2 。周四發表在《天文與天體物理學》期刊上的這篇論文,詳細介紹了研究團隊是如何藉助 ESO 的甚大望遠鏡,對 S2 展開持續 27 年的運動觀測的。這臺位於智利阿塔卡馬沙漠的全能宇宙望遠鏡,能夠通過這種間接的方式,對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展開觀測。
  • 近日,首次觀測到一顆恆星環繞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運行。
    外媒的《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誌發表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天文學家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望遠鏡(一款位於智利阿塔卡馬沙漠的全能望遠鏡)首次觀測到一顆恆星環繞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運行,運行軌跡猶如舞動的「玫瑰花結」,而這也正好符合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預測結果。
  • 廣義相對論首次在超大黑洞附近獲驗證
    新華社柏林7月26日電 又一次,愛因斯坦被證明是正確的。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26日宣布,他們利用大型地面望遠鏡對銀河系中心進行觀測,第一次證實超大黑洞附近的引力場效應與廣義相對論百餘年前的預測「完美符合」。
  • 愛因斯坦不信的廣義相對論黑暗面,就在銀河系中心
    其中,彭羅斯因「發現黑洞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堅實預言」擁有一半貢獻,根澤爾和格茲則因「發現我們銀河系中心有一個超大質量緻密天體」而分享另一半。諾獎官網新聞稿用「黑洞和銀河系中最黑暗的秘密」來形容今年的獲獎成果。
  • 愛因斯坦又對了!每10年繞黑洞轉一圈的天體:天上一天,地上一年
    ,有進動的特點銀河系內有數千億恆星,它們都按照牛頓引力定律和克卜勒運動定律繞黑洞公轉,這說明我們的科學理論符合宇宙天體的普遍性,能夠解釋銀河系內的天體行為。但是有些恆星的軌道非常奇特,太陽繞SgrA *黑洞運行一圈需要2億多年,如果有一顆恆星繞黑洞運行的公轉時間大大減低,那麼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效應就體現出來了。SgrA *黑洞周圍正好也有這樣的天體,科學家將其命名為S62,質量大約是太陽的兩倍。由於其過於靠近黑洞,運行速度達到了光速的8%,這樣一來S62恆星表面的時間就開始變慢了,相對論效應開始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