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證實了廣義相對論在銀河系中心巨大黑洞附近的預測

2021-01-15 天文物理

再一次證明愛因斯坦的偉大!昨天7月25日科學家宣布在火星發現液態水湖,引起廣大網友們紛紛熱議,可謂各種美好的想像都有浮現,今天「博科園」要跟大家分享的最新證明是百年前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理論,你有耳聞吧?歐洲南方天文臺(ESO)的超大型望遠鏡(VLT)首次觀測到愛因斯坦所預言的廣義相對論效應,即當一顆恆星經過人馬座a *(銀河系中心一個巨大黑洞)的強引力場時的運動。這些結果是由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MPE)領導聯盟獲得,還包括CNRS、巴黎天文臺(PSL)、格勒諾布爾-阿爾卑斯大學和幾所法國大學。


人馬座A*和星團。圖片:Paris Observatory / LESIA


博科園-科學科普:這些發現是在智利ESO望遠鏡的26年觀察的頂峰,由協會於2018年7月27日在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上發表。人馬座A* (Sgr A*)位於銀河系的中心,距離地球26000光年。這個黑洞的質量是太陽的400萬倍,它的周圍環繞著一個星團(S恆星)當它們接近黑洞時,其速度達到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廣義相對論描述了物質對恆星運動的影響,更具體地說,在這種情況下,黑洞對周圍恆星的影響。Sgr A*的恆星位於銀河系最強大的引力場中,是測試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完美實驗室。


天文學家使用了三顆VLTs——NACO, SINFONI,以及最近的引力(跟蹤一顆Sgr A*系統中的一顆恆星)S2——在2018年5月19日經過黑洞附近前後。引力達到了50微弧秒的解析度:從地球上可以看到一個網球落在月球上的角度。這種精確度使我們能夠儘可能地探測到靠近黑洞的S2的逐小時運動。當S2以僅為地球與太陽距離120倍的距離經過Sgr A*時,它的軌道速度達到了8000千米/秒:光速的2.7%。這些極端條件足以使S2星受到廣義相對論的影響。



通過結合先前使用NACO和SINFONI進行的測量,加上重力對S2位置的精確,天文學家能夠探測到愛因斯坦預測的重力紅移。紅移影響引力場中的光源,這裡是黑洞。這種現象產生了波長向光譜中紅色部分的偏移,這是由測量儀器檢測到的。這是第一次在黑洞的引力場中測量這種效應。這些結果與廣義相對論的理論是完全一致的(並沒有解釋牛頓的理論,排除了這種變化)。它們是更好地理解強引力場影響的重大突破。幾個月後將會檢測到由於重力引起的S2軌道的變化,並可能得出黑洞周圍質量分布的信息。


博科園-科學科普|參考期刊文獻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研究/來自:CNRS,Astronomy & Astrophysics (2018). DOI: 10.1051/0004-6361/201833718

博科園-傳遞宇宙科學之美

相關焦點

  • 廣義相對論首次在超大黑洞附近獲驗證
    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26日宣布,他們利用大型地面望遠鏡對銀河系中心進行觀測,第一次證實超大黑洞附近的引力場效應與廣義相對論百餘年前的預測「完美符合」。  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光線在強引力場作用下會出現拉伸現象,波長變長,向紅波方向偏移,這被稱為引力紅移效應。黑洞具有超強引力,甚至連光都無法從中逃逸,被認為是檢驗廣義相對論強引力場理論的「完美實驗室」。
  • 恆星繞銀河系黑洞的運動,符合廣義相對論的預測
    用ESO的超大望遠鏡(VLT)進行的觀測首次揭示了一顆圍繞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運行的恆星運動。正如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所預測的那樣,它的軌道是玫瑰花形的,不像牛頓引力理論所預測的是橢圓狀。這是科學家們經過近30年來日益精確地測量,才終於揭開了隱藏在銀河系中心的龐然大物的神秘面紗。
  • 引力紅移新發現證實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
    隨著S2恆星通過銀河系中央的黑洞,強大的引力場導致其光線向光譜的紅色一端移動。圖片來源:ESO/M. Kornmesser  天文學家在銀河系中央捕捉到將恆星釋放的光線拉長的巨大黑洞。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光線在強引力場作用下會出現拉伸現象,波長變長,向紅波方向偏移,這被稱為引力紅移效應。但時至今日,它從未在黑洞附近被探測到。  「這是朝更深入地理解黑洞邁出的一大步。」未參與該研究的荷蘭拉德堡德大學天文學家Heino Falcke表示,「能發現這些效應真的非常神奇。」
  • 宇宙探索:又一理論被證實!銀河系中央的黑洞證實了相對論的準確
    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小宙斯帶你看宇宙,今天給大家講解一下我們銀河系中央的一個黑洞,證實了相對論的準確性。隨著人類的不斷發展,科技的不斷進步,人類對銀河系的了解越來越多,人們發現:在銀河系的最中心有一個巨大的黑洞。
  • 諾獎快評|從廣義相對論到銀河系的中心:直擊黑洞的奧秘
    Ghez利用加州理工大學的凱克十米望遠鏡,在紅外波段更加精確地觀測了黑洞周圍恆星的運動,並且計算出了更加準確的銀河系中心黑洞質量。Penrose通過對廣義相對論的研究,實現了對黑洞的預測,為黑洞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此次獲獎也是對他理論研究的肯定。
  • 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在史無前例的引力紅移測試中獲勝
    基於2018年的數據,位於銀河系超大質量黑洞附近的S0-2(黃色)軌道剛剛被用來檢驗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如果觀測到的結果與愛因斯坦的預測有任何出入,這些結果將為建立一個新的、更基本、更精確的引力理論指明道路。在它最接近的時候,S0-2距離人馬座A*的視界只有180億公裡,而人馬座A*的直徑只有海王星繞太陽軌道直徑的兩倍。
  • 臻材時料|今日諾獎:從廣義相對論到銀河系的中心,直擊黑洞的奧秘
    Ghez利用加州理工大學的凱克什米望遠鏡,在紅外波段更加精確地觀測了黑洞周圍恆星的運動,並且計算出了更加準確的銀河系中心黑洞質量。Penrose通過對廣義相對論的研究,實現了對黑洞的預測,為黑洞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此次獲獎也是對他理論研究的肯定。
  • 廣義相對論又被證實!恆星的運行與愛因斯坦的預測不謀而合
    一顆恆星正繞著銀河系的黑洞運轉並精確的按照愛因斯坦的預測移動。舉個例子吧,三十年前,天文學家們曾經觀測過人馬座a星附近的一個星體的運行方式,研究其是否符合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歐洲南方天文臺用巨型天文望遠鏡在近期的觀測裡證實,這顆星體的運行軌跡是蓮座形狀的,而這再一次驗證了愛因斯坦的理論是對的。
  • 恆星運動軌跡證實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預言
    >一顆名為S2的恆星繞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旋轉。科學家們數十年來對S2運行軌道進行觀察,發現其軌道並非一個固定的橢圓,而是像一個螺旋圖像一樣規律變動,這一現象被稱為Schwarzschild進動,從而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預測。這是首次在超大質量黑洞周圍探測到Schwarzschild進動,證明即使在最極端的引力環境中來觀察天體運行軌跡,相對論預測仍是正確的。
  • 廣義相對論再次被驗證!黑洞周圍恆星上演「玫瑰舞」
    廣義相對論認為宇宙空間、時間和引力存在相互作用,並且像黑洞這樣大質量天體能夠扭曲其周圍的空間,影響周圍恆星的運行軌跡。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1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一顆恆星環繞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運行,而這顆恆星在黑洞周圍閃爍舞動,正好符合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的預測結果。
  • 愛因斯坦不信的廣義相對論黑暗面,就在銀河系中心
    其中,彭羅斯因「發現黑洞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堅實預言」擁有一半貢獻,根澤爾和格茲則因「發現我們銀河系中心有一個超大質量緻密天體」而分享另一半。諾獎官網新聞稿用「黑洞和銀河系中最黑暗的秘密」來形容今年的獲獎成果。
  • 科學家首次發現光線被黑洞拉伸 廣義相對論被完美證明!
    近日,來自由德國馬普學會地外物理研究所科學家Reinhard Genzel領導的團隊宣稱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被證明,在科學界掀起一陣浪潮。據了解該團隊中的科學家分別來自德國、法國、葡萄牙、瑞士、荷蘭、美國和冰島各高校及研究機構,致力於研究一顆名為S2的恆星的「旅程」,由於這顆恆星將在今年5月19日以史上最近的距離經過距離地球2.6萬光年的人馬座中一顆質量為太陽400萬倍的黑洞,而且這顆黑洞在銀河系還引起了強大的引力場,而這次S2恆星「側身而過」的奇景將是廣義相對論引力紅移效應被證實的重大時機。
  • 第一張黑洞圖像以一種新的方式幫助檢驗廣義相對論
    這個尺寸在廣義相對論的測試中是至關重要的。2019年4月發布的第一張黑洞圖像,有力地證實了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引力理論,即廣義相對論。該理論不僅描述了物質扭曲時空的方式,而且還預測了黑洞的存在,包括黑洞投射在圍繞一些緻密物體旋轉的明亮圓盤上的陰影的大小。
  • 諾獎解析|愛因斯坦不信的廣義相對論黑暗面,就在銀河系中心
    其中,彭羅斯因「發現黑洞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堅實預言」擁有一半貢獻,根澤爾和格茲則因「發現我們銀河系中心有一個超大質量緻密天體」而分享另一半。諾獎官網新聞稿用「黑洞和銀河系中最黑暗的秘密」來形容今年的獲獎成果。諾貝爾物理學獎委員會主席大衛·哈維蘭(David Haviland)表示:「今年獲獎者們的發現為緻密和超大質量天體的研究開闢了新天地。
  • 從快遞到黑洞:廣義相對論給我們的饋贈
    這些便利的背後離不開辛勤的快遞小哥,離不開高大上的衛星導航,也離不開20世紀物理學最偉大的發現——廣義相對論。因為要想實現精確的衛星導航,我們必須考慮近地軌道和地球表面那微弱的引力差異,進而通過廣義相對論來計算矯正。否則,單靠衛星導航系統來定位,那麼平均誤差會增加30米左右。
  • 超大質量黑洞周圍的恆星舞動:再次驗證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
    一顆恆星被發現在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周圍跳舞,它的軌道被發現形狀不像橢圓,而是像一個玫瑰花結,正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預測的那樣。S2星每16年繞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運行一周,距離太陽26,000光年。
  • 最新黑洞觀測為愛因斯坦一百多年前的廣義相對論提供新證據
    最新黑洞觀測為愛因斯坦一百多年前的廣義相對論提供新證據 美國天文學家觀測一顆繞一個巨大黑洞運行的星體所發射光線,為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915年提出的廣義相對論提供了新證據。
  • 在銀河系中心超大黑洞周圍「跳舞」的恆星驗證了愛因斯坦的理論
    人馬座A*,銀河系中心的黑洞,距離太陽2.6萬光年,很有可能是離我們最近的超大質量黑洞的所在。它巨大的引力俘獲恆星,讓它們在其周圍的軌道上旋轉。幾十年來,天文學家一直在觀察這個區域內的一顆特定恆星,而新的研究再次驗證了愛因斯坦對引力的理論。
  • 科學家認為銀河系中心還有一個黑洞,質量是太陽10萬倍!
    一名天體物理學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潛伏在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可能有朋友,也就是說銀河系中心的黑洞可能有兩個?幾乎每個星系,包括我們的銀河系,在其中心都有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其質量是太陽質量的數百萬到數十億倍。天文學家仍在研究為什麼星系的中心經常有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
  • 首次瞥見黑洞中心附近存在的物理現象!超越黑洞奇點
    博科園-科學科普:理論物理學類我們第一次瞥見黑洞中心附近存在的物理現象,是通過「環量子引力」得以實現。環量子引力是一種利用量子力學將引力物理學擴展到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之外的理論。物理學教授埃文普(Evan Pugh)說:我們今天擁有最好的引力理論是廣義相對論,但它有局限性,例如廣義相對論預言,宇宙中有一些地方引力是無限的,時空只是結束,把這些地方稱為「奇點」。但就連愛因斯坦也同意,廣義相對論的這種局限性源於它忽略了量子力學。在黑洞中心,引力是如此之大,以至於根據廣義相對論,時空變得非常彎曲,最終曲率變得無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