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因斯坦又對了!恆星繞銀河系黑洞的運動,符合廣義相對論的預測
用ESO的超大望遠鏡(VLT)進行的觀測首次揭示了一顆圍繞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運行的恆星運動。正如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所預測的那樣,它的軌道是玫瑰花形的,不像牛頓引力理論所預測的是橢圓狀。這是科學家們經過近30年來日益精確地測量,才終於揭開了隱藏在銀河系中心的龐然大物的神秘面紗。
-
專家:黑洞照片不僅印證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更可直接測量中心...
不少網友甚至將其戲稱為「甜甜圈」,在網絡上掀起了一輪P圖大戰。首張黑洞照片,揭示了室女座星系團中M87星系中心超大黑洞的觀測信息,也使得一百多年前愛因斯坦提出的廣義相對論再次得到了試驗驗證。 愛因斯坦「叕」對了 黑洞照片發布首日,中科院上海天文臺副研究員左文文寫下這樣一段文字:「如果要評選出2019年最有價值和最受期待的照片,那麼非黑洞照片莫屬。」
-
恆星運動軌跡證實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預言
愛因斯坦在科學上的成就在百年來可以說無人可及。但是,因為超前的理論,其相對論自誕生以來一直被質疑。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觀測宇宙的技術越來越先進,不管是尺度還是精度都日漸提高,相對論裡的理論也隨之一點點被所觀測現象證實。
-
愛因斯坦啊,你為何總是正確的?新觀測結果再次證明了廣義相對論
在人類科學史上,相對論無疑是最值得人們稱道的科學成就。在一百多年前,愛因斯坦就提出了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直到今天,我們仍然還在試圖證明其中的理論,並且,每一次都證明:愛因斯坦是正確的。去年的時候,科學家們公布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正式「發現」了從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中推導出來的這種天體,讓它從理論變成了實際,證明了愛因斯坦的正確性。
-
超大質量黑洞周圍的恆星舞動:再次驗證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
一顆恆星被發現在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周圍跳舞,它的軌道被發現形狀不像橢圓,而是像一個玫瑰花結,正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預測的那樣。S2星每16年繞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運行一周,距離太陽26,000光年。
-
從廣義相對論到黑洞信息悖論 黑洞依舊神秘
北京時間4月10日,由全球多國科研人員合作的事件視界望遠鏡(EHT)拍攝的首張黑洞特寫照片面世,這張照片是黑洞存在的直接證據。而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經有科學家提出了黑洞的假想,百餘年來,人類探尋黑洞的腳步從未停歇,各種理論也試圖去揭示黑洞的奧秘。此次黑洞照片的公布是否驗證了他們的假想?
-
廣義相對論再次被驗證!黑洞周圍恆星上演「玫瑰舞」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1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一顆恆星環繞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運行,而這顆恆星在黑洞周圍閃爍舞動,正好符合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的預測結果。這項最新研究報告發表在4月16日出版的《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誌》上。天文學家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甚大望遠鏡觀測到這顆恆星,發現該恆星的運行軌跡猶如玫瑰花結。
-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是什麼理論?
簡單來說,愛因斯坦在一百多年前創立的廣義相對論是一種引力理論,描述宇宙中天體的引力作用。關於引力理論,我們最早接觸到的是牛頓在17世紀提出的萬有引力定律。那麼,愛因斯坦的引力理論與牛頓的有什麼區別呢?天文學家通過觀測發現,水星近日點進動的觀測值與通過萬有引力定律計算出來的結果存在一些差異,觀測值與理論值每個世紀相差43秒,這遠大於觀測誤差,所以必然是理論出了問題。直到20世紀初,愛因斯坦提出了廣義相對論,水星近日點進動問題才得到完美的解釋。
-
黑洞、諾貝爾獎與相對論、愛因斯坦
100多年前的十九世紀末,當時的物理學巨擘開爾文面對當時的物理學發展狀況,曾說過:「物理學的大廈已經建成,不過晴朗的天空中還飄著兩朵烏雲…」後來的物理學發展史證明,大廈稱不上大廈,烏雲也不止烏雲。科學家們以量子理論和相對論為大梁,重新構建了新的大廈,定義了新的範式。100多年來,以數百位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為代表的科學家們,在新的大廈裡精耕細作,有人仰望星空,有人探微窮細。
-
黑洞源於廣義相對論,但愛因斯坦曾經卻否認黑洞的存在,為什麼?
黑洞無疑屬於後者。對於今人而言,黑洞已經沒有過往那麼神秘,我們不僅通過觀測發現了黑洞的存在,更是取得了人類歷史上首張黑洞照片。但在人類真正觀測並取得黑洞照片之前,黑洞便已經從理論中誕生,而孕育黑洞的理論就是愛因斯坦所提出的廣義相對論。
-
再一次驗證廣義相對論正確性,天體物理學家觀測到恆星拖曳時空
天體物理學家說,該事件再一次驗證廣義相對論是正確行。圖註:該插圖是位於澳大利亞的帕克電波望遠鏡(Parkes radio telescope)觀測到的脈衝星白矮星雙星系統。物理學家們花了大量時間試圖反駁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中的觀點,但每一次新的嘗試都在不斷地證明理論的正確性。這一最新發現,即「參考系拖拽」的證據,再次證明愛因斯坦是對的。
-
廣義相對論首次在超大黑洞附近獲驗證
新華社柏林7月26日電 又一次,愛因斯坦被證明是正確的。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26日宣布,他們利用大型地面望遠鏡對銀河系中心進行觀測,第一次證實超大黑洞附近的引力場效應與廣義相對論百餘年前的預測「完美符合」。
-
時空的囚籠,廣義相對論預言的宇宙中最奇特天體——黑洞簡史
黑洞前傳——暗星初現在300多年前,天文學家羅默通過對木掩衛星(木星遮擋其衛星)天文現象的觀測,計算出光速是一個有限的值,它不再像自古以來人們認為的那樣具有無限的速度。新理論誕生——星光偏折又過了一百年,到了20世紀初,新的引力理論橫空出世,天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先後提出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修正了主導物理學界兩百多年的牛頓時空觀和萬有引力理論。
-
愛因斯坦與廣義相對論
也只有他看清了新理論的本質,認識到相對論實際上是一個時空理論。洛倫茲起初反對愛因斯坦的理論,為了區分自己的理論與愛因斯坦的理論,他給愛因斯坦的理論起名為「相對論」。不過,後來洛倫茲還是承認並接受了相對論。龐加萊則至死也沒有承認相對論,他對愛因斯坦的評價也不算高,這可能與他去世較早,沒有來得及深入思考相對論有關。
-
愛因斯坦又對了!第一張黑洞照片公布,你想像中的黑洞是什麼樣?
人類有史以來獲得的第一張黑洞照片在今日公布。照片「主角」是室女座超巨橢圓星系M87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其質量是太陽的65億倍,距離地球大約5500萬光年。照片展示了一個中心為黑色的明亮環狀結構,看上去有點像甜甜圈,其黑色部分是黑洞投下的「陰影」,明亮部分是繞黑洞高速旋轉的吸積盤。
-
恆星在黑洞周圍上演「星空舞」 再次印證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林迪】4月17日消息,據外媒《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誌發表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天文學家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望遠鏡(一款位於智利阿塔卡馬沙漠的全能望遠鏡)首次觀測到一顆恆星環繞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運行,運行軌跡猶如舞動的「玫瑰花結」,而這也正好符合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預測結果
-
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在史無前例的引力紅移測試中獲勝
如果嚴格地探索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那麼這個黑洞周圍的環境就是大自然提供的最佳試驗場。自1995年以來,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安德裡亞領導的天文學家團隊一直在研究星系中心附近恆星的軌道。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觀察工具和技術得到了改進。2018年,離我們超大質量黑洞最近的軌道恆星S0-2以2.7%的光速靠近我們。在一個新結果中,愛因斯坦的理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證實。
-
關於黑洞: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這回或錯了,對的是霍金
Space網站刊文稱,通過對探測引力波的數據進行認真研究,兩名物理學家認為,他們發現可能存在一種新型黑洞的證據:不符合根據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推導出的光滑的黑洞模型。▲可能存在一種黑洞,違背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但符合霍金的黑洞理論在廣義相對論中,黑洞是一種簡單的天體:被無限壓縮的奇點,四周是光滑的事件視界,光線、能量或物質都無法穿過事件視界而逃出黑洞的「魔爪」。在此之前,我們收集的所有有關黑洞的數據,都支持廣義相對論黑洞模型。但在20世紀70年代,霍金髮表的一系列論文表明,事件視界沒有那麼光滑。
-
愛因斯坦又對了!恆星在繞著超大質量黑洞「畫花瓣」
4 月 16 日,國外媒體曝出天文學家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ESO)的超大望遠鏡(VLT)觀測到一顆恆星在銀河系中心,環繞著超大質量的黑洞運轉著。這一發現驗證了愛因斯坦提出的廣義相對論中所預測的結果。這一期待已久的結果是在天文學家近 30 年的追蹤觀測之下,依靠近年來發展得越來越精確的科學觀測手段才最終得以實現。
-
從快遞到黑洞:廣義相對論給我們的饋贈
當然廣義相對論不僅可以幫助快遞小哥精準地找到我們,還帶給我們另一項重要饋贈: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中涉及的黑洞理論。早在廣義相對論誕生100多年前的法國,數學家拉普拉斯就基於光的微粒說和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提出存在一種暗星(類似今天所說的黑洞),這種暗星具有極大的質量和密度,因此能夠吸引自身發出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