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歐洲南方天文臺宣布,經過27年的努力,人類首次繪製出了一顆恆星繞著銀河系中心"黑洞"運動的軌跡圖。而這張軌跡圖也再次印證了,愛因斯坦百年前提出的"廣義相對論"。距離太陽兩萬六千光年的銀河系中心,一顆名為S2的恆星,大膽地繞著中間的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旋轉"起舞"。每一圈的運動軌跡都略有偏差,最終繪成了一幅"玫瑰花"的圖案。
這些發現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與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不謀而合。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中預測,"黑洞"作為一個能量密度巨大的物質,會造成其周圍時空彎曲。當有天體繞其運動時,其軌跡不會是一個閉合的橢圓形,而是會不斷發生有規律的旋進。為了完成這張S2恆星軌跡圖,德國一家外星物理學研究所耗時27年,利用架設在智利阿塔卡瑪沙漠中的4臺8.2米口徑望遠鏡,獲得了330多次S2位置和速度的測量數據。下一步,研究所計劃使用更高級的39米口徑"極大望遠鏡",找到距離人馬座A*黑洞更近的恆星,藉助它們的運動軌跡,進一步探索黑洞的奧秘。
(實習編輯:李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