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號店CTO韓軍:軟體定義一切,人工智慧是未來

2020-11-26 CSDN技術社區

作為一名技術人員,我們對滿天飛的「軟體定義xx」概念早已沒有新鮮感。但你可曾想到,當你享受通過某個電商渠道採購所需物品的便利時,背後很可能是「軟體定義價格」?這家電商就是1號店,這個會定價的系統,是其「智慧軟體」體系的一部分,蘊含了大數據的技術和人工智慧的思想。

1號店的「智慧軟體」能做哪些事情?它是如何煉成的?在今年的「TOP100全球軟體案例研究峰會」期間,CSDN記者獨家採訪了1號店首席技術官兼技術部副總裁韓軍,挖出了1號店在智慧軟體、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領域的實踐經驗,供讀者參考。

智慧軟體=數據+商務規則+業務流程+算法

稍微了解韓軍的人都知道,他是1號店的1號員工、技術領軍人物,1號店在2008年從京東、噹噹的夾縫中起步發展到今天,他以技術推動商業變革的努力功不可沒。所以,雖然都是在說SDx(軟體定義一切),韓軍對這個概念的理解似乎比硬體/基礎軟體廠商要高出一個層次。廠商們只看到了通過軟體來重構IT基礎設施的趨勢和必要,韓軍則認為,軟體是(IT系統)和業務結合的載體,是一家商業公司運營的平臺。換言之,所有的商業都在軟體之中,技術人員不僅要懂技術,更要懂業務。

關於智慧軟體,韓軍是如此定義的:智慧軟體=數據+商務規則+業務流程+算法。

  • 數據:不只是一個模塊的數據,而是多節點和多入口的數據採集,匯集成連接的、整體的商務大數據。
  • 商務規則:沉澱商務規則,系統實現複雜的商業邏輯運算。因為軟體要解決商業問題,所以必須要有商業規則。
  • 業務流程:將各業務模塊流程化和制度化,通過系統整合提升運營效率。
  • 算法:輸入商業中各變量參數,結合商務規則,測算出最佳結果,推薦給用戶。算法能夠解決很多共性的問題。

可以看到,這個智慧軟體的公式,實質上是將大數據應用於整個企業的商業流程。韓軍強調:數據是連接的數據,要具有統一的格式,首先需要一個統一的數據平臺。

1號店智慧軟體的成長軌跡

智慧軟體的概念是伴隨著1號店業務的發展逐漸形成的,它的萌芽早於大數據概念的流行。出於1號店對技術驅動商務的渴求,早在2011年初,1號店就著手改變數據倉庫分散的局面,籌劃構建Integrate Data Warehouse,這也成為1號店當前統一大數據平臺的前身。

此外,1號店還做了一個PIS價格智能系統,該系統不僅包括1號店商品的進價、銷售價格、銷量,也納入了同行網站所售商品的信息及其售價變化(全網72個競爭對手共1700多萬商品的價格變化),還有行業數據,藉助數據的處理,不僅能夠為1號店提供智能的價格推薦,還能高速1號店要向客戶推薦哪些商品——如果某些商品呈現出在同類網站暢銷的趨勢,那就推薦它們。需要注意,這裡看的是銷量曲線,而不是絕對數值,以此實現更快速的市場反應速度。

Gartner分析師聽到這樣的描述,驚呼這就是大數據的理念。這堅定了1號店進行智慧改革的決心和信心,進而在實踐中形成了前述的公式。數據是根本,不用多說。而針對銷售、推薦、價格等不同場景,還需要很多的不同算法來實現。價格的設置當然也是需要符合1號店的商業邏輯,同時,不同的價格在達到什麼程度,需要不同的人批示,不同的處理流程是不一樣的。比如MDP商品計劃系統,經過分析以後採取不同的策略,自營/商超/SBY不同的策略有不同的含義。當不同策略包括促銷、庫存的管理、網站運營都放在這個體系以後,會告訴你備多少貨,什麼時候備貨。

據韓軍介紹,PIS系統強大之處能夠隨著數據的變化實時、動態地推薦不同的價格,目前1號店80%的商品價格就是完全由這套系統來設置的,做到實時響應市場的變化,同時降低人工失誤;而另外的20%,採用的是系統推薦+人工審核的方式。這並不是價格戰,而是根據行情和用戶的接受程度給出最合理的價格推薦,實現1號店、供應商、用戶的多方共贏,也就是商業利益和用戶體驗的平衡。事實上,1號店的銷量和平均毛利都因為PIS獲得了20%的增長。

與PIS同行的,就是1號店的個性化推薦系統,推薦依據包括用戶偏好和商品暢銷程度,這也是目前電商網站的標配了,但實現的程度各有高下。1號店的個性化推薦包括首頁精準化、搜索精準化、廣告精準化、購物流程精準化等。以搜索精準化為例,平臺通過對用戶以往購物品牌、價位、品類、店鋪、地域等數據分析,為用戶展現出更加精確的搜索結果。韓軍表示,1號店的個性化推薦效果,目前佔到了公司整體營收的10%。

在這些系統中,1號店採用了Spark、Stream Computing等技術,靈活藉助開源的力量,但韓軍表示,1號店更多的是站在技術使用者的角度來考察各種技術,沒有必要,不會刻意去開發一套自己的SDK。


大數據的核心與難點

都說大數據的4V之中最重要的是價值,韓軍認為,價值就是要回歸到業務場景中來,並且要真正地應用起來,需要對數據進行嚴格的統一定義,建立完整的管理模型。所以,首先要有一個統一的大數據平臺,再通過數據應用平臺對其他系統或者對第三方進行服務。

對於實現大數據價值的難點,韓軍認為最難的是連接——這裡指的是雙向適時的互動連接,在獲取信息的也推送更多的信息,以獲得更好的互動。「當數據連接的時候,它產生的價值是最大的。當然這同時不能觸碰法律底線或者侵犯他人隱私。」他認為,1號店在這方面也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韓軍解釋說,再優秀的新聞網站、社交網站或者電商網站,其數據都只是一部分,連接在一起才能真正拼出完整的人形圖,如果沒有連接,誰都不敢說完全理解用戶,這是大數據目前最大的問題。連接成本如何做到最低,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這包括一些技術上的因素,比如帶寬與數據吞吐量的矛盾。

日前成立的北京大數據交易服務平臺,證實了這種連接的需求。不過,大數據產業的發展,還需要有關部門能夠出臺數據分享框架或者法律文件來解決。

CTO的管理經驗

當系統複雜、團隊膨脹,如何做到敏捷開發是每一位CTO必做的功課。研發團隊從1個人建立起1000多號人的研發團隊,同時開發65個小項目,1號店的管理要如何進行?韓軍分享說,1號店開發了一個Trident智慧型大數據統一工作平臺,基於大數據進行處理,把所有跟開發相關的系統都整合起來,把CMIS、LDAP、SVN等都通過這個系統進行整合,將流程和最佳實踐系統化。所有不同的整合從業務開始,從有一個想法開始就進入這個體系,到最後上線,全部在一個閉環裡實現,業務方、產品經理、項目經理、開發負責人、開發和測試看到的數據是實時和統一的。

韓軍介紹,Trident包含了如下七大模塊:

  • 配置管理信息系統(CMIS)
  • 運維發布系統(Jenkins)
  • 缺陷問題管理系統(Mantis)
  • 測試用例管理系統(ATMS)
  • 帳號和權限管理系統(LDAP)
  • 代碼版本管理系統(SVN)
  • 代碼開發工具(Eclipse)

系統也是自動化的,比如自動測試、自動上線。根據當前進度和歷史數據進行預測,對項目管理來講可以實時看到項目的進度和風險點在哪裡。系統自動分配需求和項目優先級,對開發人員的好處是馬上知道下一個任務是什麼,自己怎麼樣來安排。對業務來講,這個項目什麼時候到什麼階段,也可以一目了然。

系統還提供了內部千人千面的個性化試圖和決策報表,對於公司管理層關注的是重要產品和項目分析、IT資源預測和使用分析等等。對於業務部門關心的是需求受理進展和SLA、項目風險預警,對於一線技術人員關心的是日常工作分配、執行情況,風險和問題。

Trident對研發的優勢可以概括為三點:數據全面且透明,融入敏捷開發模式和最佳實踐,系統化的監控預警和資源優化算法。目前,該系統為1號店提高了30%的研發效率——在整合自動測試實現上線的自動化之前,這個數字還只是20%。

採用這套系統,1號店奉行用一年多時間摸索出來的Scrum敏捷開發模式,同時支持少部分更敏捷的看板模式,其他傳統的模式可能不太適合。韓軍還表示,未來會大力推廣看板,但一些不適合看板的團隊(如支付)也不會強推。看板的難點在於質量控制,1號店目前已經成立了一個看板的專家小組,對看板數據的問題進行分析總結,然後再去實施。

談到面臨的挑戰,韓軍表示,智能軟體的推動還是有一些阻力。現在很多具體的管理人員和開發人員對這個理解還是不夠深,同時1號店也還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但總體來說他還是非常樂觀。

人工智慧:智慧軟體的未來

人工智慧與大數據應用的結合已經相當緊密,以至於很多人戲稱不談人工智慧都不好意思談大數據,Google、微軟、IBM、百度、騰訊、京東等多家科技公司極力宣揚自己探索人工智慧領域的最新進展,當然,也有言論擔心一些科幻片的故事情節成為現實——人工智慧最後會造成機器統治人類的局面。韓軍看來不是人工智慧的狂熱粉絲, 當記者提到這四個字,他才接著說,PIS其實可看做是一個人工智慧,在構建的時候,很大程度上受到了IBM Watson的啟示。當然,完全人工智慧的系統和PIS區別很大,PIS重要的是利用人工智慧的思想來設計。機器學習技術在系統中的作用主要是反饋人工決策或者運營策略,更新系統規則。

韓軍解釋說,用算法來解決共性問題,要有智能的方法。未來的人工智慧就是很多算法的集合和很多算法的智能化。他認為,未來的系統是全自動化的系統,人工智慧是軟體的未來。

「我們不是去做一個人工智慧的系統,而是用這個思想來進行開發。還有數據、商業規則、業務流程、算法,使得系統越來越接近用戶的真實需求,在用戶採取行動之前,幫助用戶決策或者代替用戶決策。另外系統的反饋速度也可以接近用戶的需求。」

相關焦點

  • 梅宏院士:軟體定義的未來,萬物皆可互聯,一切均可編程
    授權轉載自軍觀察(ID:junguancha)結合當下的人工智慧熱潮,梅宏教授認為我們正在進入一個軟體定義的時代。軟體定義的技術本質是把原先一體化的硬體設施打破,將基礎硬體虛擬化並提供標準化的基本功能,然後通過管控軟體,控制其基本功能,提供更開放、靈活、智能的管控服務。
  • 質疑軟體定義一切
    1軟體定義亂像叢生  最開始是軟體定義網絡,  再後是軟體定義數據中心,  再再後來是軟體定義基礎構架,  現在時興起軟體定義一切,  可是遺憾的是軟體卻定義不了自己。為例,SDS之後還發展出來了軟體定義基礎架構 (SDI, Software Defined Infrastructure),軟體定義一切(SDX)。
  • 梅宏院士:軟體定義的未來——萬物皆可互聯,一切均可編程 | CNCC...
    結合當下的人工智慧熱潮,梅宏教授認為我們正在進入一個軟體定義的時代。軟體定義的技術本質是把原先一體化的硬體設施打破,將基礎硬體虛擬化並提供標準化的基本功能,然後通過管控軟體,控制其基本功能,提供更開放、靈活、智能的管控服務。他認為軟體技術是新一輪製造業革命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智能製造業需要實現「硬體」、知識和工藝流程的軟體化,進而實現軟體的平臺化,本質上即「軟體定義」。
  • 聞G起舞的湖南丨李新宇:軟體定義世界,軟體定義一切
    今天,2020網際網路嶽麓峰會開幕,李新宇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軟體定義世界,軟體定義一切,希望在未來七年將軟體打造成為長沙的一張靚麗名片。2008年拓維信息在深交所成功上市,目前公司市值約100億,在長沙民營上市公司中市值排名第六。
  • 軟體定義存儲未來,首屆軟體定義存儲峰會(SDSS)將在深圳舉辦!
    2019年4月23日,國內最專注的軟體定義存儲主題峰會,首屆軟體定義存儲峰會(SDSS)將在深圳舉行,此次峰會將以「軟體定義存儲未來」為主題,在軟體定義存儲發展的新時代,為軟體定義存儲的技術發展、方案應用寫下一個註腳。
  • SDSS 2019:軟體定義未來,數據成就夢想
    感謝大家來參加由DOIT主辦的2019軟體定義存儲峰會。這是我們第二次舉辦以軟體定義存儲為主題的論壇,上一次是去年3月份在北京召開的Ceph亞太峰會,那場峰會我至今印象深刻,因為很少有技術論壇能做到所有演講都是英文分享,與會人員也用英文互動,這是去年的峰會現場。
  • 軟體定義一切的時代 解放號定義軟體基礎設施
    中軟國際董事會主席、CEO陳宇紅博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個世界正在進入「軟體定義一切」的時代。那在這個時代,誰來定義軟體?或者說誰能為定義一切的軟體提供基礎設施?陳宇紅期望中軟國際IT服務眾包平臺「解放號」能成為軟體的基礎設施。
  • 試談軟體定義的本質、特徵、路徑和內涵
    本文嘗試談談軟體定義的本質、特性、路徑和內涵。    其中本質部分主要內容摘抄自梅宏院士相關報告及論文。    1軟體定義的技術本質    隨著「軟體定義網絡」的流行,近年來出現了各種各樣不同的「軟體定義」概念。
  • IBM Spectrum Storage軟體定義存儲未來
    軟體定義存儲攻破數據孤島  據最新ESG 研究表明, 90%以上存儲專業人士預計超融合或雲時代下軟體定義存儲將在未來5年中為存儲領域帶來本質上的變革;其中,超過60%致力於部署軟體定義存儲應用。  那麼,軟體定義存儲為何受此推崇?到底具有多麼強大的能力使其擁有如此之魅力?
  • 梅宏院士:軟體定義的時代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太原10月3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夏瑾)在今天舉行的2020中國(太原)人工智慧大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副院長梅宏指出,我們正在步入一個軟體定義的時代。軟體已經滲透各行各業,並促進其發生深刻變化。
  • 鄔賀銓:計算無處不在,軟體定義一切,網絡包容萬物,連接隨手可及|...
    原標題:鄔賀銓:計算無處不在,軟體定義一切,網絡包容萬物,連接隨手可及|2017物聯網大會演講 大智移雲催生物聯網新應用 數字經濟開拓物聯網大產業 產業互聯強化物聯網的安全觀 1 大智移雲催生物聯網新應用 我們可以看到,剛剛過去的2016年是計算機應用的60周年,人工智慧概念提出的
  • 軟體定義數據中心:萬國數據重構數據中心全周期效率和成本
    中國 北京,2020年11月27日——近日,由中國數據中心工作組(CDCC)主辦,以「乘風破浪新基建,數據賦能新時代」為主題的「2020年第八屆數據中心標準峰會」於北京舉行,會議聚焦數據中心產業技術創新及可持續發展等話題,為行業未來再次指明方向
  • 固廢「清道夫」韓軍 深耕細作 變廢為寶
    「去年發表SCI論文12篇,其中1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提起2017年的科研成果,韓軍教授底氣十足,輕鬆一笑。    底氣的背後,韓軍有硬實力:日本豐橋技術科技大學博士後、美國密西西比州立大學訪問學者;兩年時間,從講師晉升為教授;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工程、「楚天學者」特聘教授。
  • 奇點汽車趙強:用軟體定義硬體 | Morketing汽車營銷①
    近日,Morketing採訪了奇點汽車戰略與品牌副總裁趙強,他分享了面對當前汽車營銷困境,奇點汽車正在「用軟體定義硬體」。大家都知道4S店是服務於汽車用戶的重要場所,它們通常分布於一二線城市,現在的三四線城市也逐漸規劃了起來,但是通常它們並不佔據城市的黃金位置,主要分布在外環遠離市區,但是4S店的要求就是接觸用戶,最後導致4S店與人氣無法匹配。破解之道,在重構的商業生態中,對商業企業影響最大的是其與消費者之間發生關係方式的重大變化。
  • IDC:2019年Q1中國軟體定義存儲(SDS)及超融合存儲(HCI)系統市場分析
    報告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超融合市場較去年同期實現了64.0%的增長;軟體定義存儲市場達到了23.1%的同比增長率。從硬體市場角度來看,超融合系統硬體在中國整體存儲市場的市場佔有量為18.5%,市場總額達到1.92億美元;軟體定義存儲硬體佔整體存儲市場的15.2%,實現1.52億美元的市場總額。
  • 軟體定義存儲(SDS)的定義及其分類
    2013年10月Gartner發布2014年十大戰略技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有:軟體定義一切。Gartner認為:軟體定義一切囊括了在基礎設施可編程性標準提升下不斷增長的市場勢頭、由雲計算內在自動化驅動的數據中心互通性、DevOps和快速的基礎設施提供等。
  • 聯想CTO芮勇:我們在人工智慧上是如何轉型和布局的?
    雷鋒網我們還將大力發展軟體定義數據中心和跨平臺的智能雲管理平臺,構建更加智能化的數據中心。此外,我們也建立了公司級別的人工智慧平臺,通過這個平臺,連接設備和服務,打造垂直領域解決方案,比如剛才提到的智慧醫療,為行業轉型和發展賦能。聯想目前有三個大的業務結構,一個是 PC、一個是手機,還有一個是數據中心集團。
  • 軟體定義PLC——工業網際網路時代控制系統的技術變革
    工業網際網路和智能製造賦予了未來製造更大的靈活性,小批量、多品種和可定製這些生產方式也逐漸成為了可能,這也要求現代生產製造的核心技術——工業自動化控制系統更加靈活有擴展性。」為此,一種基於軟體定義的PLC控制系統開始受到業界的關注和重視,甚至被譽為「工業網際網路時代的新一代控制系統」。那麼,這是什麼樣的一種控制系統呢?
  • 韓軍提交韓美軍演相關文件:韓4年需人工費102億韓元
    :卞磊   中新網10月9日電 據韓國《亞洲日報》報導,據韓國國防部和聯合參謀本部9日向國會國防委員會提交的《2016年以後韓美軍事訓練現況》,從2016年至2019年3月的「19-1同盟演習」,韓國軍隊方面所需人工費用為
  • 中國電子學會軟體定義推進委員會啟動會暨學術研討會通知
    語音播報   軟體定義技術發展迅速,催生出新的研究和產業熱點,甚至形成了軟體定義世界、軟體定義一切等概念認知軟體作為人類社會數字經濟時代的重要「基礎設施」,軟體定義將成為科技發展的重要推手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  為了團結全國各行業從事軟體定義相關工作的專家學者,組織開展軟體定義相關的學術交流、技術攻關、標準規範制定、人才培養等工作,中國電子學會已正式成立軟體定義推進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