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生代的陸地爬行動物,如恐龍,以其驚人的體型而聞名,它們的近親翼龍則包括有史以來最大的飛行生物。然而,這些大塊頭的起源卻一直是個迷。
近日,發表在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的一項研究中,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和北卡羅來納博物館的古生物科學家在馬達加斯加發現了一種令人驚訝的小動物,
它們是恐龍的祖先。這種僅僅和咖啡杯差不多大小的動物名字叫
Kongonaphon kely(簡稱K. kely),意思是「小蟲子殺手」。但是這種小動物背後卻蘊藏著非常重大的事件。在距今大約2.37億年的三疊紀時期(二疊紀和侏羅紀之間),這種「小蟲子殺手」生活在馬達加斯加島,它們也就大約10釐米高。儘管如此,科學家說,
K. kely屬於古老的鳥頸類主龍:鳥頸類主龍是所有恐龍和翼龍最後的共同祖先。K. kely和早期Herrerasaurus的體型對比北卡羅萊納州自然科學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Christian Kammerer說:「人們普遍認為恐龍都是龐然大物,但這種與恐龍和翼龍非常接近的動物體型卻非常之小。」
巨大的恐龍是如何從如此不起眼的生物進化而來的?這個問題的答案一直沒能明確,因為來自鳥頸類主龍譜系的標本實在太少。這就是為什麼「小蟲子殺手」的古老骨骼如此重要。它們最早是1998年在馬達加斯加西南部的化石現場被正在進行野外作業的研究人員所發現,此外還有數百個其他古生物標本的遺骸。
該研究通訊作者、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John Flynn說:「我們花了一段時間才能夠集中精力研究這些骨骼,然後我們才明確了這些骨骼的獨特性,它們值得進一步研究。」K. kely是兔蜥科恐龍家族中已知的最小物種。早期發現的鳥頸類主龍樣本很小,但是隨著最近的發現,如「小蟲子殺手」等物種,研究人員意識到這些小標本並非偶然的。研究人員在論文中寫道:「雖然恐龍和巨人實際上是同義詞,但是在這種分類及相關形式背景下對恐龍和古蜥進化的分析表明,在進化過程中早期分支出來的一些物種的體型比我們認為得要更小,而且在鳥類主幹譜系的根部發生了影響深遠的微型化事件。」
圖片來源:PNAS
研究團隊說,K. kely的牙齒及牙齒上的凹痕就能證明這一點,這與以食用硬殼食物的昆蟲一致。如果他們的觀點是對的,那麼這些
小恐龍和翼龍祖先進化出這種小型身材的目的就是「侵入尚未被古蜥佔領的資源區」,作為一種進化優勢。這樣一來,微小的身體也可能有助於K. kely及它的夥伴們進化出利於其後代生存的其他特徵:比如雙足運動方式、為身體保暖的絨毛,甚至開始了飛行。當然,「小蟲子殺手」並沒有享受到小型身材的所有好處。但是它們後代的蓬勃發展就是從它們這裡開始的。
論文連結:
https://www.pnas.org/content/early/2020/07/01/1916631117
本公眾號由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資源與大數據中心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