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汕頭2月24日電 題:潮汕青年張燁十餘年練就人工智慧精準推廣 助企業網際網路+
中新網記者 陳啟任
19歲創業投身網際網路行業,屢敗屢戰,公司甚至搬遷了11次……這是80後網際網路創業者、廣東網錄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張燁的創業歷程。網際網路行業創業十餘年,從企業官網設計製作到開發遊戲產品、遊戲平臺,一系列的技術積累,讓張燁的公司迎來蝶變,擁有了獨家人工智慧大數據推廣技術。近日,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張燁表示,希望運用人工智慧大數據精準推廣技術服務中小企業,助力中小企業搭載網際網路謀求發展。
1984年,張燁出生於廣東汕頭一個普通家庭。童年時期,定居香港的親戚給他送了一臺「586」電腦,讓他與網際網路結緣。為了把這臺「大玩具」鼓搗清楚,那臺電腦被他反覆拆裝多次。「很多東西都是一通百通,首先要多動手,在不斷解決問題中成長。」張燁說。
2003年,正值中國新一輪網際網路浪潮興起,張燁意識到這是個重大機遇,便與幾位朋友一起組建公司。憑藉給汕頭一家大企業做網頁改版,張燁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隨後的十餘年間,從企業網頁製作、改版到開發遊戲、遊戲平臺,張燁在中國網際網路蓬勃發展的浪潮中浮沉,成功與失敗相互交織。
張燁回憶到,最慘痛的失敗經歷在2008年,當時公司重點開發的一款遊戲掛靠在一個網絡免費小說平臺引流,網際網路行業的變革讓平臺倒閉,失去流量平臺的掛靠,投資生產的遊戲隨即夭折,導致公司損失上千萬元。
「不少旁觀者認為只要跟上網際網路風口就能輕輕鬆鬆發家致富,哪有這麼簡單!」張燁說:「更多時候,網際網路行業是個不斷踩坑的過程,踩完一個還有一個,無法避免,需要做的是怎麼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生存下來。」
經歷這次失敗後,張燁重整了公司業務,著手搭建屬於自己公司的遊戲平臺,他給公司設置了一個目標:建立一個覆蓋運營、研發、服務全球遊戲玩家的6星級大數據遊戲平臺,實現從IT(信息技術)走向DT(數據技術)。最高峰時期,6A遊戲平臺日流量能達到1億的瀏覽。
面對如此巨量的流量基礎,張燁開始思考,除了遊戲服務,還可以往什麼領域探索?他從「網際網路+」和大數據找到答案,利用大數據給予各行各業提供精準的推廣服務。
「大多數的網民在尋找想要的信息或者商品,會上網搜索,以搜尋引擎作為載體,這是用戶針對性最強的推廣形式。」張燁介紹,他們公司的大數據推廣技術核心在於「關鍵詞優化」,實現用戶精準定位,在推廣的形式上實現「品牌廣告大範圍傳播」到「顧客自己找上門」的轉變。
張燁表示,網際網路推廣一定要帶上「精準」的標籤,否則瀏覽的人再多,最後收穫的效果很可能是不如預期。他舉例稱,某企業在國內某社交平臺上投放了50萬元廣告,最後只帶來3個客戶,總共銷售了2000元產品。而這種情況,在網際網路廣告投放中普遍存在的,不精準意味著無效。
目前,張燁的人工智慧大數據推廣業務已有數十家國內企業應用,他正籌劃在江西投資擴容伺服器,實現同時服務兩萬家企業的規模。
張燁稱,不少中小企業多數存在營銷手段陳舊的問題,他們沒有主動搭載網際網路,曝光率太低以至於影響其發展步伐。在網際網路時代,如何讓需要的人第一時間找到,已經成為一個企業的重要生存技能。
張燁說:「我最希望我們的技術能對中小企業有幫助,通過我們的人工智慧大數據精準推廣技術,讓中小企業積極擁抱網際網路,分享時代紅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