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人均預期壽命增至83.3歲 女孩比同齡男孩多6歲
【韓國人均預期壽命增至83.3歲女孩比同齡男孩多6歲】韓國統計局12月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出生的韓國人平均預期壽命達83.3歲,比上一年出生的人平均預期壽命多6個月。韓聯社援引韓國統計局數據報導,2019年出生的女孩人均預期壽命達86.3歲,比同齡男孩多6歲。
-
韓統計廳:韓國人預期壽命比朝鮮人長12歲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魏悅】據韓國《朝鮮日報》12月21日報導,韓國統計廳20日發布統計資料表示,韓國人和朝鮮人的預期壽命差距達12年。預期壽命指用統計方法推算出當年出生的嬰兒將會活到這個年齡。報導稱,2015年韓國國民的預期壽命為男78.2歲、女85歲,而朝鮮人的預期壽命為男66歲、女72.7歲。
-
韓國人平均壽命20年間增加5歲
韓國健康發展研究所18日發布的報告顯示,在過去20年間,腦血管疾病減少和醫療水平提高推升韓國人平均壽命預期。
-
韓國人預期壽命為82.7歲,較經合組織平均值大2歲
據韓聯社25日消息,據韓國保健福祉部22日公布的對「經合組織衛生統計」資料的分析結果,2018年韓國人的預期壽命為82.7歲(男79.7歲、女85.7歲),較經合組織平均值大2歲。從健康隱患來看,2018年15歲以上人口的吸菸率和一年人均純酒精消費量分別為17.5%和8.5升,均與經合組織平均值(分別為17%、8.8升)相差不大。該兩個指標均自2008年以來連續10年呈下降趨勢。
-
遼寧人均期望壽命提高到78.86歲 如果沒有意外竟然可以活這麼久?
遼寧人均預期壽命78.86歲據遼寧省衛生健康委消息,目前遼寧省城鄉居民人均期望壽命提高到78.86歲,孕產婦死亡率控制在13.2/10萬以下,嬰兒死亡率下降到4.5‰,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下降到5.1‰,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
-
衛健委:2018年我國人均健康預期壽命僅為68.7歲,老年人健康狀況不...
國家衛健委表示,我國老年人健康狀況不容樂觀,2018年我國人均預期壽命為77.0歲,但人均健康預期壽命僅為68.7歲。國家衛生健康委於2019年11月1日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指導意見有關情況。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健康司司長王海東表示,當前,我國正處於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階段,截至2018年底,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5億。
-
人均期望壽命到底怎麼算出來的
「十三五」衛生計生規劃,提出5年後北京人均期望壽命達到82.4歲。 一般來說,在自然環境條件好、社會環境穩定、經濟發達、醫療衛生條件優越、科學文化素質較高的國家和地區,人均期望壽命較高,反之較低。謝學勤說,人均期望壽命並不是全社會所有人的平均壽命,而是指這一年出生時也就是當年「0歲」人群的期望壽命。雖然難以預測具體某個人的壽命有多長,但可以通過科學的方法計算並告知在一定的死亡水平下,預期每個人出生時平均可存活的年數。這就是人口平均期望壽命。
-
法媒: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可能將超過美國
法國Atlantico新聞網1月6日文章,原題:中國人均預期壽命或將超過美國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負責人羅伯特·安德森的假設,2020年因為暴發新冠疫情,美國的人均預期壽命會下降2至3歲,可能被中國超越(2019年人均預期壽命,美國為78.8歲,中國為77.3歲——編者注)。
-
2020年世界衛生統計:中國人均預期壽命76歲,受慢病影響大
【閱讀提示】:近日,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發布了《2020年世界衛生統計》,概述了全球範圍內人口的預期壽命以及影響預期壽命的原因,也闡述了全球在慢病預防和傳染病控制等公共衛生目標方面的進展情況。2000年至2016年,全球預期壽命增長了8%以上,主要是得益於在降低兒童死亡率和傳染病控制方面的舉措得到了進展。而中國整體預期壽命為76.4歲(男性75歲,女性77.9歲)。
-
法媒曝出一則大新聞:中國人均預期壽命超過美國
一個國家的人均預期壽命並不能決定一個國家發展水平的快慢,然而它是一個重要指標,因為國家以人口為本,人口的數量、教育程度、平均預期壽命等都是國家經濟發展上的優勢。所以對於中國來說,人均預期壽命超過美國,充分肯定了中國綜合國力的發展成果,也是支撐中國持續性發展的動力來源。
-
The Lancet:人均壽命有望超過90?
根據調查研究結果,很多國家的人類壽命將會取得新高。最近一項研究囊括了全球35個工業化國家的人群壽命,通過分析,研究者們發現未來的人均壽命將會比現在高很多,以韓國為例,他們國家的人均壽命將會達到90歲。統計學上來講,預計壽命是預測新生兒可能生存的時限。很多事情都會影響人的壽命,比如飲食,生活習慣(抽菸、使用藥物等),新生兒死亡率,醫療條件以及車禍等等。
-
北京人均期望壽命到底是怎麼算出來的?(附:自測表格)
如果有神仙,每個人都想預測一下自己到底能活多少歲——上周,北京發布了「十三五」衛生計生規劃,提出5年後北京人均期望壽命達到82.4歲。 雖說現在人們越來越長壽是一種趨勢,但是也有很多人發現身邊有人年紀輕輕就去世了,拉低了平均值。人均期望壽命有那麼高嗎?人均期望壽命到底是怎麼算出來的?
-
人還活著就算預期壽命,科學家是如何辦到的?
可要說計算人均預期壽命,聽起來就有點「玄幻」了。給在世的人推算能活多少歲,科學家難道還會算命?既知人均預期壽命是77歲,這代表2018年出生的孩子們,平均會活到2095年嗎?」人們經常把「預期壽命」 與「平均死亡年齡」相混淆。
-
報告顯示:韓朝兩國人均預期壽命相差11歲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宗澤】據韓聯社11月3日報導,經合組織韓國政策中心3日發布的報告顯示,以2015年為準,韓朝人均預期壽命差距超過11歲。具體來看,韓國女性人均預期壽命為84.6歲,較朝鮮女性 (73.3歲)長壽11.3歲,韓國男性為78.0歲,較朝鮮男性(66.3歲)長壽11.7歲。 以女性為標準,1965年韓國女性的預期壽命為 57.6歲,朝鮮女性的人均壽命為54.6歲,兩者相差3.0歲,此後韓朝女性人均預期壽命差距逐漸縮小,到1990年兩者差距重新拉開至3.3 歲,2000年則增至11.3歲。
-
世衛組織最新統計:中國人均預期壽命76歲,17%因慢病過早死亡
哪個地區人口的健康壽命最長? 在2000年至2016年期間,全球預期壽命增長了8%以上,健康預期壽命也從平均59歲增長到63歲。換言之,人們不僅壽命更長,而且活得更健康了。這主要是由於降低兒童死亡率和傳染病控制方面取得的重大進展。
-
居民人均預期壽命4年提高1歲!看看你身邊的這些健康變化
(原標題:居民人均預期壽命4年提高1歲!看看你身邊的這些健康變化) 中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4年提高1歲、抗疫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摘掉B肝大國帽子……日前,國新辦就「十三五」衛生健康改革發展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一系列數字見證了「健康中國
-
朝鮮最新人口數據出爐:2551萬人,平均預期壽命71歲
當地時間11日,美國之音(VOA)援引美國統計局發表的《2019世界人口現狀》資料報導稱,今年,朝鮮人口總數為2551萬3千名,比2015年調查時的2493萬3000名增加了0.5%。當地民眾的平均預期壽命為71歲。
-
你能活多久?英媒總結全球壽命排行榜九大事實
2.西歐人均壽命最長全球壽命排行榜前20位的國家中,有14個歐洲國家和地區。其中英國英格蘭地區的預期壽命為81歲。東亞國家的情況總的來說也不錯。目前在日本和新加坡出生的人口預期可以活到84歲。3.非洲國家墊底在全球壽命排行榜中「墊底」的20個國家,有18個在非洲。例如,2016年在賴索托以及中非共和國出生的兒童平均預期壽命為50歲,比日本人少了34歲。同時,連年的戰爭、乾旱等使阿富汗成為排在最後幾名的唯一亞洲國家,人均預期壽命為58歲。
-
美國35萬人死於新冠意味著什麼?壽命損失總計450萬年
但如果把死亡人數轉變到更人性化的層面,或許人們對死亡人數就不會那麼麻木了。改變一下時間框架也許會有幫助。想想看,例如在12月期間,美國平均每分鐘就會有大約1.7人死於新冠病毒。這是一種比較直接能量化新冠病毒影響的方法。下面是另外四種,每一種都是從不同的角度出發,試圖更充分地說明這些。
-
英媒:研究稱HIV新藥讓患者預期壽命可接近正常人
參考消息網5月12日報導 英媒稱,《柳葉刀》周刊刊登的一篇研究論文稱,因為治療手段的改善,服用最新治療愛滋病病毒(HIV)藥物的年輕人的預期壽命如今已接近正常。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5月10日報導,研究發現,2010年開始抗逆轉錄病毒療法的20多歲年輕人預計能比1996年最早接受該療法的人多活10歲。醫生們說,儘早開始治療是活得久、活得健康的關鍵。一些慈善組織稱,還有太多人不知道自己已感染這種病毒。來自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論文作者說,治療HIV的非凡成功是研發出副作用較小、能更好地防止病毒在體內複製的新藥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