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均預期壽命增至83.3歲 女孩比同齡男孩多6歲

2020-12-05 環京津網

【韓國人均預期壽命增至83.3歲女孩比同齡男孩多6歲】韓國統計局12月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出生的韓國人平均預期壽命達83.3歲,比上一年出生的人平均預期壽命多6個月。韓聯社援引韓國統計局數據報導,2019年出生的女孩人均預期壽命達86.3歲,比同齡男孩多6歲。其中,81%的女孩預計能活到80歲,男孩中這一比例為61.7%。韓國1970年開始統計相關數據,當年出生的韓國人平均預期壽命僅為62.3歲。此後隨著醫療水平提高和民眾健康意識增強,韓國新生兒平均預期壽命有所增加,2010年增至80.1歲。(新華國際;LX)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報告顯示:韓朝兩國人均預期壽命相差11歲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宗澤】據韓聯社11月3日報導,經合組織韓國政策中心3日發布的報告顯示,以2015年為準,韓朝人均預期壽命差距超過11歲。具體來看,韓國女性人均預期壽命為84.6歲,較朝鮮女性 (73.3歲)長壽11.3歲,韓國男性為78.0歲,較朝鮮男性(66.3歲)長壽11.7歲。  以女性為標準,1965年韓國女性的預期壽命為 57.6歲,朝鮮女性的人均壽命為54.6歲,兩者相差3.0歲,此後韓朝女性人均預期壽命差距逐漸縮小,到1990年兩者差距重新拉開至3.3 歲,2000年則增至11.3歲。
  • 朝鮮最新人口數據出爐:2551萬人,平均預期壽命71歲
    當地時間11日,美國之音(VOA)援引美國統計局發表的《2019世界人口現狀》資料報導稱,今年,朝鮮人口總數為2551萬3千名,比2015年調查時的2493萬3000名增加了0.5%。當地民眾的平均預期壽命為71歲。
  • 韓國人活到人均預期壽命平均患病率35.5%:生存率高於美日英
    12月24日,據外媒報導,韓國保健福祉部發布「2017年國家癌症登記統計」報告顯示,韓國人活到人均預期壽命(83歲)的平均患癌率為35.5%,患最多的癌症是胃癌,其後依次是大腸癌、肺癌、甲狀腺癌、乳腺癌、肝癌、前列腺癌。
  • 韓國人預期壽命為82.7歲,較經合組織平均值大2歲
    據韓聯社25日消息,據韓國保健福祉部22日公布的對「經合組織衛生統計」資料的分析結果,2018年韓國人的預期壽命為82.7歲(男79.7歲、女85.7歲),較經合組織平均值大2歲。從健康隱患來看,2018年15歲以上人口的吸菸率和一年人均純酒精消費量分別為17.5%和8.5升,均與經合組織平均值(分別為17%、8.8升)相差不大。該兩個指標均自2008年以來連續10年呈下降趨勢。
  • 中國人均壽命最長的城市,老人平均年齡達83歲,還是一座大城市
    尤其是在這個經濟發達的時代,世界上還有那麼多的事物是我們沒有體驗過的。其實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如今我老人的平均壽命已經比以前高了很多了,不過今天還是要跟大家說一說我國人均壽命最長的城市。這座城市說出來可能很多小夥伴都會比驚訝,在絕大多數人眼裡城市悠閒,生活節奏慢的城市長壽的人應該比較多,比如成都,我國「最懶」的城市,幾乎是人們公認的休閒城市,那這裡的人均壽命真的長嗎?
  • 韓統計廳:韓國人預期壽命比朝鮮人長12歲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魏悅】據韓國《朝鮮日報》12月21日報導,韓國統計廳20日發布統計資料表示,韓國人和朝鮮人的預期壽命差距達12年。預期壽命指用統計方法推算出當年出生的嬰兒將會活到這個年齡。報導稱,2015年韓國國民的預期壽命為男78.2歲、女85歲,而朝鮮人的預期壽命為男66歲、女72.7歲。
  • 南京人均期望壽命升至83.59歲,腦血管病仍是「頭號殺手」
    現代快報訊 (通訊員 洪忻 記者 劉峻 梅書華)11月23日,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了南京市2019年人均期望壽命報告。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2019年,南京市戶籍居民人均期望壽命達83.59歲,較2018年的83.32歲增長0.27歲,連續十年保持向上攀升態勢。
  • The Lancet:人均壽命有望超過90?
    根據調查研究結果,很多國家的人類壽命將會取得新高。最近一項研究囊括了全球35個工業化國家的人群壽命,通過分析,研究者們發現未來的人均壽命將會比現在高很多,以韓國為例,他們國家的人均壽命將會達到90歲。統計學上來講,預計壽命是預測新生兒可能生存的時限。很多事情都會影響人的壽命,比如飲食,生活習慣(抽菸、使用藥物等),新生兒死亡率,醫療條件以及車禍等等。
  • 居民人均預期壽命4年提高1歲!看看你身邊的這些健康變化
    (原標題:居民人均預期壽命4年提高1歲!看看你身邊的這些健康變化) 中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4年提高1歲、抗疫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摘掉B肝大國帽子……日前,國新辦就「十三五」衛生健康改革發展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一系列數字見證了「健康中國
  • 世衛組織最新統計:中國人均預期壽命76歲,17%因慢病過早死亡
    哪個地區人口的健康壽命最長? 在2000年至2016年期間,全球預期壽命增長了8%以上,健康預期壽命也從平均59歲增長到63歲。換言之,人們不僅壽命更長,而且活得更健康了。這主要是由於降低兒童死亡率和傳染病控制方面取得的重大進展。
  • 法媒: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可能將超過美國
    法國Atlantico新聞網1月6日文章,原題:中國人均預期壽命或將超過美國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負責人羅伯特·安德森的假設,2020年因為暴發新冠疫情,美國的人均預期壽命會下降2至3歲,可能被中國超越(2019年人均預期壽命,美國為78.8歲,中國為77.3歲——編者注)。
  • 大連13歲行兇男孩父母公開道歉 13歲男孩殺害10歲女孩事件回顧
    【大連13歲行兇男孩父母公開道歉:用一生懺悔,砸鍋賣鐵全力賠償】大連13歲男孩蔡某某殺害10歲女孩王某一案有了最新進展。延伸閱讀:大連13歲行兇男孩家人始終不道歉 還記得這個駭人聽聞的案子嗎【大連13歲行兇男孩家人始終不道歉】行兇的13歲男孩家屬始終不向受害者家屬道歉。9月7日,大連10歲遇害女孩的母親向法院遞交了強制執行申請,法院已受理該案。
  • 衛健委:2018年我國人均健康預期壽命僅為68.7歲,老年人健康狀況不...
    國家衛健委表示,我國老年人健康狀況不容樂觀,2018年我國人均預期壽命為77.0歲,但人均健康預期壽命僅為68.7歲。國家衛生健康委於2019年11月1日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指導意見有關情況。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健康司司長王海東表示,當前,我國正處於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階段,截至2018年底,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5億。
  • 韓國女性預期壽命世界第三 日本女性最長壽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魏悅】據韓國《朝鮮日報》6月27日報導,據26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的《世界健康統計》顯示,2014年出生的韓國女性的預期壽命繼日本(86.8歲)和西班牙(85.5歲)之後,排名世界第三。韓國女性的預期壽命2012年排在日本、西班牙、瑞士、義大利、法國、澳洲之後,名列第七,2014年實現了四連跳。
  • 遼寧人均期望壽命提高到78.86歲 如果沒有意外竟然可以活這麼久?
    遼寧人均預期壽命78.86歲據遼寧省衛生健康委消息,目前遼寧省城鄉居民人均期望壽命提高到78.86歲,孕產婦死亡率控制在13.2/10萬以下,嬰兒死亡率下降到4.5‰,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下降到5.1‰,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
  • 2020年世界衛生統計:中國人均預期壽命76歲,受慢病影響大
    【閱讀提示】:近日,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發布了《2020年世界衛生統計》,概述了全球範圍內人口的預期壽命以及影響預期壽命的原因,也闡述了全球在慢病預防和傳染病控制等公共衛生目標方面的進展情況。2000年至2016年,全球預期壽命增長了8%以上,主要是得益於在降低兒童死亡率和傳染病控制方面的舉措得到了進展。而中國整體預期壽命為76.4歲(男性75歲,女性77.9歲)。
  • 大連13歲殺人男孩父母被拘留 13歲男孩殺害10歲女孩事件回顧
    【大連13歲殺人男孩父母被拘留:拒不執行判決,房子將被拍賣】10月9日,遼寧大連。2019年10歲女孩被13歲男孩殺害,男孩父母至今沒有執行法院判決,已被拘留。女孩母親稱,如果男孩父母拒絕賠償,會繼續告他們。目前女孩母親等待上訴,已將情況反映給信訪部門。
  • 蘇州人均壽命達83歲 每4人中就有1位老年人
    2017年,蘇州市的人均預期壽命達83.04歲,位居全國前列。同時,蘇州市的老齡化程度也再創新高,達25.8%,多個區縣甚至超過30%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人均預期壽命是一個表明在當前的經濟、衛生水平下,新出生人口平均預期可存活年數的假定指標。
  • 研究:韓國人收入越高壽命越長 最高相差15歲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韓國《中央日報》11月11日報導,一項研究結果顯示,韓國人口壽命與收入和居住地區有著緊密的關係。首爾江南瑞草區的高收入階層平均預期壽命比江原道華川郡低收入階層長15年。預期壽命是指2011年6-7月出生人口的預期生存年數。
  • 兒童性發育時間提前:女孩平均9.7歲,男孩11.3歲
    昨天,有消息稱,國家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兒童性發育時間從原先的11至12歲開始發育,提前到女孩平均9.7歲,男孩平均11.3歲。南京兒童醫院專家告訴現代快報記者,確實如此,這是一個比較新的數據。  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的流行病學調查近日出爐,數據顯示兒童性發育的時間又提前了,從原先的普遍認為11至12歲開始發育,提前到女孩平均9.7歲,男孩平均11.3歲。  南京兒童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劉倩琦告訴現代快報記者,這個數據是最新的,比較靠譜。這是全國多家兒童內分泌治療中心聯合調查的一個數據,基本能反映出目前兒童性發育的一個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