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作為日常的出行工具之一,電池和輪胎算是電動車最大的消耗品了,電池可能到了使用時間就會去店裡更換,但是電動車輪胎的情況遠比電池複雜。一旦胎壓不穩定就會爆胎,這樣就會威脅到我們的出行安全。那麼,電動車胎壓多少才合適?我們該如何正確地給輪胎打氣呢?
在低海拔的平原地區,1個標準大氣壓=101KP≈1Kgf/cm^2 (千克力/平方釐米),一般汽車正常的胎壓為250KPa左右。電動自行車相比較汽車來說,胎面更窄,承重力也更小,因此內部的胎壓也更小一些。
按照國內知名兩輪輪胎廠商正新和朝陽標註的胎壓標準,最大承受胎壓為250-300kPa,平原地區正常使用時的胎壓為180-220kPa。
不同海拔地區,對於輪胎的胎壓要求也不一樣,青藏高原地區大氣壓約為0.6-0.7個標準大氣壓。電動自行車的胎壓值也順應下調到160-190kpa。內蒙古高原,雲貴高原,黃土高原地區180-200 kPa較為適宜。
前輪的胎壓要比後輪的小一些,由於後輪是承重和動力輪,胎壓要稍微大一點,大約為2.2bar. 前輪的胎壓為2bar(海拔500m以下平原地區)。
不同溫度下,輪胎胎壓要求也不一樣。由於熱脹冷縮的原理,夏季氣溫偏高,外部大氣壓變小,如果輪胎胎壓過大就容易爆胎。冬天相反,外部大氣壓變大,輪胎胎壓過低,摩擦力過大則會阻礙電動車前行。
打氣時如何判定輪胎已經充滿了呢?很多人都是憑藉手感來判定,一是用自行車氣槍打氣時覺得費力,氣筒壓不下去了,基本上可以了;二是用手敲輪胎基本不變形了也可以了。
好了,關於電動車胎壓多少才合適?怎麼判定輪胎是否充滿的方法,大家都學會了嗎?有好的想法的朋友們,可以在下方留言與我互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