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騎行圈新手來說,挑選車子和裝備、進行騎行訓練都還好說,一碰到自行車調試、配件升級,估計就要抓狂了!尤其是調節車子使其適合自己使用這一步,就更是大有學問了!
本文由公眾號迪動網絡:didong_cn供稿,更多內容可關注公眾號進行查看,還可以下載我們的APP哦。
其中,最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大概是胎壓了吧!胎壓太低,則會導致胎邊過軟而扭曲,進而造成不易操控的情形;胎壓太高,車胎則無法很好地吸收地面震動,進而降低其抓地力,在顛簸路面上容易被彈起。
由此可見,設定車子胎壓這個活兒是相當棘手了!那接下來,小迪(didong)就來詳細介紹一下自行車胎壓的設定技巧,以助大家用合適的胎壓來提升騎行技巧!
影響車子胎壓的因素有哪些?
騎行時,只有配合適當的胎壓,才能夠將自己的技術、速度完全發揮出來。因為,胎壓過低,容易導致輪胎形狀受損,還騎得費力;胎壓過高呢,又容易造成車子被彈起來,或者爆炸的意外。所以,大家在外出騎行前,一定要設定合適的胎壓。下面,小迪就來說說影響車子胎壓的因素,以助大家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數值。
車手體重
一條輪胎的表現,很大程度上是由車手的體重而定。一個66KG的車手使用26X2.2的輪胎,可能會覺得35PSI的胎壓會太硬而且缺乏抓地力。相反地,一個113KG的車手騎上相同配置的車,或許就會覺得胎壓過低了。
輪胎的體積
輪胎的體積和胎壓的關係十分密切,一條輪胎的體積決定著它能表現得如何。700X25MM輪胎設置35PSI可能會感受剛好,但26X3.8的輪胎設置成35PSI可能就會胎壓過小,都能直接感受到石頭等障礙物的存在。
輪圈的寬度
輪圈寬度沒事影響胎壓的一個重要因素。一個寬的車圈能更好地支持輪胎,因為它能允許你使用更低的胎壓從而防止輪胎脫離。
輪胎的結構
一條輪胎的組合成分會決定這條輪胎的表現,這裡涉及到輪胎的TPI值,TPI簡單來說就是輪胎的密度,一條高TPI的會比一條低TPI的輪胎來的更柔軟,騎行時設定的胎壓也就不一樣。
什麼是合適的自行車胎壓?
自行車的胎壓到底該打到多少呢?關於這個問題,肯定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有的車友可能會說:胎壓不足會導致騎不動,那肯定是胎壓越高越好了。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胎壓過高容易導致輪胎抓地力減弱,遇到崎嶇路面更會發生車子被彈起的囧況!只有找到適合自己的胎壓,才能既獲得較好的抓地力,擁有合適的緩衝,又不容易發生爆胎、漏氣等狀況。
各個廠家生產的相同規格輪胎的胎壓都會存在差異,每種輪胎的規定胎壓都會在輪胎外側明顯標註。一般來說,山地車的胎壓在30-90psi之間,公路自行車的胎壓在80-130psi之間。
當然,這個數值並不是絕對!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胎壓,除了要考慮車子性能、標準胎壓、自身體重,還要結合騎行路況才做定奪。想知道詳情,請看下文吧~
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胎壓?
上文已經詳細介紹了影響自行車胎壓的各大因素,不過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最佳胎壓也不是件易事,需要通過反覆試騎來得出數值的。下面,小迪就來具體舉例,看看騎行車該如何調整胎壓~
對於體重在72.5-81.6KG範圍內,使用26寸輪徑,胎寬為2.3的騎行者來說,一般的越野地形時默認胎壓是35psi。胎壓的調整思路如下所示:
★ 真空胎減少5psi;
★ 前輪胎壓比後輪少2-3psi;
★ 車胎尺寸每增加0.1寸,氣壓降低2psi;反之,氣壓增加2psi;
★ 27.5寸輪徑降低1-2psi,29寸可減少3psi;
★ 體重每增減4.5公斤,調節一個psi。
計算出結果之後,就可以外出騎行試驗了,注意查看是否有在拐彎和崎嶇地形的時候觸底頻繁或漏氣現象。如果有的話,可以試著將胎壓增加3psi。如果車輪會反覆被彈起,而導致不易控車的話,可以適當減少3psi。
針對各個型號輪圈和不同車手的體重給出的推薦胎壓數值表: